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政院將儘速提「高齡化社會白皮書」 盼老人自立、世代共榮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95171

政院將儘速提「高齡化社會白皮書」 盼老人自立、世代共榮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台灣正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預估2025年台灣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20%,行政院資深官員今天上午受訪表示,行政院未來有關福國利民的政策,包括將儘速提出「高齡化社會白皮書」,以照顧年長者。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表示,衛福部未來將提出一份新的白皮書,馬政府時期的2015年衛福部曾核定一份「高齡社會白皮書」,將以這份白皮書滾動檢討進行修正。

她表示,未來的白皮書,與2015年的白皮書大方向可能差不多,不過,這幾年的變化很多,例如在長照、中高齡就業人口的改變等,不同於馬政府的是,蔡政府在長照政策的調整不少,因此,未來所提出的「高齡化社會白皮書」,調整幅度可能很大,衛福部將就新的白皮書呈報行政院核定。

2015年衛福部核定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提出高齡者全照顧的政策藍圖與行動策略,希望由政府引導民間力量共同參與,達成4個目標。

第一是延長老人健康年數並減少失能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研討展覽:2021你老是這樣-彭祖體驗課程報名

資料來源:http://www.hondao.org.tw/news-detail/948

2021你老是這樣-彭祖體驗課程報名
一、課程介紹:
本體驗課程將由弘道基金會工作人員將課程帶進校園,讓學生穿戴高齡體驗設備-「彭祖體驗包」,希望學童從體驗中感受身體老化後在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引導學童反思,並將此經驗應用至生活當中,學習對待長者有更多的同理心。

二、課程對象:
國小(三年級以上) 、國中、高中學生。

三、活動辦法:
1.課程即日起於線上受理報名,申請至額滿為止,以線上報名時間先後順序為依據,額滿安排候補。
活動網址:http://www.hondao.org.tw/news-detail/948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113mp
2.錄取者會由弘道主動以電話通知確認執行時間,未錄取者不另行通知。
3.活動可申請日期:即日起至110年11月底前均可申請。
4.本活動共有40所學校名額,市及離外島配額如下:( 依全台縣市老年人口比率分配 )
5.每場課程時間需2節課(至少90分鐘),體驗課程較適合小班制教學,建議課程人數為每場30人。
6.活動場地須有投影設備及麥克風,前後需有額外空間以便設置關卡。
7.每校申請此體驗課程公益價2000元,一校兩場,可於同一日上下午各辦理一場次。
8.洽詢電話04-2206-0698,分機612陳小姐、613徐先生。
9.若遇不可抗力之因素使活動無法如期進行,主辦單位保有修改活動辦法之一切權利。

四、課程流程:

主辦單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補助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期刊資源:論銀髮智慧住宅之市場拉力與推力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201222002
AISP 資料庫
論銀髮智慧住宅之市場拉力與推力

作者林信亨
出版年月2020/12/23

導論
台灣社會人口老化加遽,僅老人居住家庭戶數逐漸攀升,如何讓獨身老人能安心自立居住成為一大課題。由於人口型態的轉變,將提升具有照顧能力的銀髮智慧住宅科技需求,帶來ICT產業的發展拉力,然同時必須面對新市場認知度低與相關環境限制的推力,值得探討相關課題。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4/想活得像20歲 不能只遊山玩水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1867/5106086?from=udn-relatednews_ch2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4/想活得像20歲 不能只遊山玩水
2020-12-19 21:46 聯合報 / 記者陳雨鑫魏忻忻/台北即時報導

「活得像年輕人」其實就是退休生活最好的典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說得容易做得難。」必須從年輕時就持續維持閱讀力、社交力、運動力才有辦法在退休後仍舊維持心靈富裕。

調查分析,民眾從事各項鍛鍊心智活動比率,20到39歲的民眾較其他年齡層高,60歲後大幅降低。年齡愈長,各項接觸新知、遊戲、動腦思考等,逐漸從生活中淡出,腦力鍛鍊行為大幅下降。

心智活動與預防未來失智是重要指標,根據調查,閱讀習慣,從事複雜、思考性工作,為目前民眾鍛鍊心智活動兩大最主要行為,調查中顯示高教育程度的民眾從事鍛鍊心智行為比例較高。

陳亮恭表示,應該說高教育程度的民眾,多有「終生學習」的概念,學習或閱讀已經是習慣;而低教育程度的民眾,並非都沒有終生學習的想法,而是多數提到退休的想像都不認為需要「終生學習」。

分析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退休世代的民眾,陳亮恭說,多認為退休就是要遊山玩水、含飴弄孫,希望把年輕時沒有玩到的,一併於退休後補足。

想要維持與20歲時期一樣的生活,就必須在退休前準備,如同在大學時期一樣,參加社團、找尋興趣,培養不同年齡層的朋友,才有辦法持續到年長時維持理想的退休生活。

他也說,多數民眾在50歲左右意識到要離開依賴已久的職場,才會想到要準備,開始準備就會發現挫折,因此選擇放棄,也常會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錯過最佳的準備時機。

陳亮恭強調,唯有及早尋覓資源,未來才有展望,「未來的人生是從現在開始培養」,有了現在理想性的生活,未來才有機會維持,否則退休後,往往會讓人瞬間失去重心而陷入失能、失智的風險中。

為了維持良好的心智功能,避免憂鬱、失智,建議的腦力活動包括學習新事物,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不要將自己侷限於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從事需要複雜思考的挑戰,例如旅遊規畫;另外,跳舞同時滿足複雜度、強度、鍛鍊記憶力和加強人際關係,運動同時也能健腦。

最新研究發現,電玩也可以健腦,例如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即利用電玩健腦,陳亮恭分析他的影像結果,在考驗空間感的迷宮,和找尋物體的遊戲過程中,施振榮表現優於年輕人,且海馬迴跟小腦血流量明顯提升,代表該部位的腦細胞在活動,長期執行可有顯著成效。電玩健腦,確實可行。

●退休「報復性養生」 小心過猶不及

根據調查,七成民眾並未罹患慢性病,若有確診慢性病的患者,絕大多數控制得宜。40歲後成為慢性疾病的分水嶺,控制得宜比率自40歲起逐年增加,65歲到69歲控制率相對較前、後年齡層降低,此階段民眾正面臨退休階段、生活節奏改變。

陳亮恭表示,多數人退休後更注重養生,且有時候會在該階段出現「報復性養生」的情況,逼自己每天一定要日行萬步,或是堅持五蔬果,但反而出現過猶不及的狀況。

慢性疾病的控制,建議定期做健康檢查,飲食控制、運動千萬不能少,飲食也不是大量的五蔬果就對身體最好,每個人體質不同,應有所調整,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不建議每個人都採取同樣的方式。


▌延伸推薦:

【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 測驗你的退休力

【超前部署百歲人生】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退休準備指標Q14:請問你是否具有從事以下鍛練腦力活動或行為的習慣?(可複選) 製表/元氣周報退休準備指標Q13.請問你目前有沒有經醫師診斷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等)?控制狀況為何?(單選)製表/元氣周報

研討展覽:2021高齡福祉科技研討會

徵稿及報名:https://sites.google.com/mmc.edu.tw/2021gerontechnology


2021高齡福祉科技研討會

The 2021 Conference on Gerontechnology, March 19, 2021, Taiwan

時間:110年3月19日(五)
地點:馬偕醫學院遠距暨示範教學中心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研討展覽:The Forum of Long-term Care in 2021

資料來源:http://cice.acad.ncku.edu.tw/p/404-1183-215889-1.php?Lang=zh-tw

【徵件】"The Forum of Long-term Care in 2021" 自即日起徵件,歡迎踴躍投稿參加。

一、徵件主題:
(一) 老年醫學
(二) 長期照顧服務
(三) 長照機構管理與發展
(四) 高齡者福利與權益
(五) 長期照護政策與社會資源管理
(六) 高齡友善環境設計
(七) 遠距學習
(八) 開放課程

二、實施方式:海報發表
三、徵件對象:國內外學者及大專院校學生
四、徵件日期:
(一)海報收件截止日期:2021年01月17日。
(二)海報審查通過通知日期:2021年01月20日。
五、投稿辦法、重要時程、研討會報名連結等相關訊息請瀏覽徵件海報與附件。
六、 The Forum of Long-term Care in 2021電子信箱: ncku_acad@collegex.ncku.edu.tw

七、研討會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zxVrR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老年人體脂肪率為什麼會增高?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6319

老年人體脂肪率為什麼會增高?
【專家觀點】

楊榮森
陳之俊
2020-12-14

皮下及內臟脂肪約占正常人體重25%,正常成年男性的體脂肪率介於15~25%,女性體脂率介在20%~30%時即為正常值,男性體脂率超過25%,成年女性超過30%即為肥胖。
年紀逐漸增大時,身高會變矮

身體組成的改變為肌肉量減少,骨量減少,而脂肪量增多,原先吹彈即破的皮膚,皮下脂肪層飽滿,年老時四肢皮下脂肪變少而出現縐紋,脂肪集中在軀幹和臟器,體脂率反而增高。即使老年人維持一定體重,但可能起因於肌肉量減少,而脂肪量增多。

女性的脂肪量在40歲以前即逐年增高,而後維持穩定,男性的脂肪量則在60歲以後才明顯增大。到70歲以後,兩性的身體脂肪率會逐年增大,到80歲以後,脂肪量會降低,當年紀60~70歲時,體脂肪重新分布,男性的臟器脂肪量會顯著增高,脂肪也會浸潤非脂肪組織,肌肉內的脂肪量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多,男性每年增加10%,女性每年增加6%,體重增大者,肌肉內脂肪量明顯增加,體重減少者也會出現,老年人的骨髓內脂肪含量也會增多,取代原來的紅骨髓而出現黃骨髓。

為什麼老年人的體脂肪量會增高呢?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2020退休力大調查:延後退休 其他國家這樣做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9/508954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20退休力大調查:延後退休 其他國家這樣做
2020-12-13 20:06 聯合報 / 編譯羅方妤/即時報導退休金

世界各國近年來紛紛推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希望民眾延後退休,除了因應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希望緩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

在亞洲,日本政府今年五月修法放寬提領退休金年限。年滿六十五歲且可以開始提領退休金的民眾,最晚可以延到七十五歲再開始提領,每月可提領退休金金額將比從六十五歲開始提領多84%。

許多日本銀髮族不想退休。日本經濟新聞今年初公布的民調顯示,六十到六十九歲受訪者有五成四想要工作到七十歲以後。一些日本企業也開始因應這種趨勢,增加雇用有意繼續工作的銀髮族,例如日本知名家電量販店「野島」就將員工雇用年齡上限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八十歲,只要員工有意留任,通過公司對其工作態度和身體狀況的評估,就能以一年一聘方式工作到八十歲。

南韓也從二○一三年起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將國民養老金起付年齡從六十歲分階段提高至六十五歲,也以提高雇用年齡上限來保障老年人領取年金之前的生活。南韓少子化趨勢比日本更明顯,因此希望借此來應對勞動力不足問題。

新聞選輯: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 並安享晚年?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1484/5078691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 並安享晚年?
2020-12-12 08:35 愛心理 / 文. 黃越綏

有些事情繼續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要早做。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這裡有些給妳/你的建議。

衰老是高齡者的商標,老化和衰弱像是連體嬰,使老年人背後的包袱裡裝滿各種病痛。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有病痛。偏偏老人家除了類別多外,發生頻率也較高。就醫過程既瑣碎又繁複,而花費跟開銷負擔也大。但最令照顧者深感困擾和乏力的,莫過於在溝通上經常會遇到雞同鴨講,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不服輸、不信邪及固執行為上的瓶頸。

聽兒女忠言,別誤信詐騙

新聞選輯:非典型退休時代 你能退休嗎

資料來源: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1864/5089538

非典型退休時代 你能退休嗎
2020-12-13 20:04:04聯合報 記者魏忻忻、葉冠妤、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

非典型退休時代來臨,由於人類平均壽命延長,是否退休的觀念與制度隨著年齡而改變,許多人退而不休,除了保有健康身體,也在財務上重新規畫,並與社會連結互動,找尋新的生活方式。記者杜建重/攝影
最近抖音有個短片,美國一位八十九歲獨居長者外送披薩補貼生計,因為他總是親切有禮,有人拍下他外送身影,在網路上募集捐款。為何年紀這樣大還在送披薩?這名叫做紐伊的長者原先依靠社會救濟金過活,但不足以應付生活,只好打工:「我每星期大約工作卅小時。」

●像前輩50多歲退休 不敢想像

職涯專家洪雪珍傳授「斜槓」,教導大家工作之餘發展另一種專長,增加收入或實踐理想。她的班上通常都會有一兩位公務員,為什麼工作相對穩定的公務員也來學斜槓?有人是興趣,但有人卻因為年金改革,「不知道還會被砍多少。」未雨綢繆,現在退休金瞬間縮水,也不敢像前輩一樣五十多歲就退休了。

藍文青原是外商公司主管,研究所畢業後職業生涯順利,直到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國外母公司因業務萎縮決定停止台灣業務。五十多歲的他重新求職,極不順利,當不到主管就算了,想做基層工作被嫌老和資歷太好。算算手上的錢不夠支持到老年,掙扎了一陣子,決定去社區當保全。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迎高齡化- 0至100歲都好住的「通用設計宅」聽過嗎?

資料來源:https://orange.udn.com/orange/story/121313/5018946?from=udn_ch8887_menu_v2_main_cate

迎高齡化- 0至100歲都好住的「通用設計宅」聽過嗎?
2020-12-06 09:10 記者/張瑞傑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標榜無障礙設施的「通用設計」逐漸受到人們重視;國外陸續推出住宅分租或老人住宅,提供遠端照護、無障礙通用設計等設施,讓年長者可以相互照應。

近年,台灣也陸續將通用設計落實在住宅當中,包括採用輕質隔間牆、保留格局合併彈性;以及降低門檻落差高度、加大門框等設計,以提高使用人的住宅使用年限。

通用設計是由1980年代,美國設計師,羅納德·麥斯(Ronald L. Mace)開始大量的使用「通用設計」一詞,它的設計需要的只是對需求及市場的認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讓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個人使用。

設計者可以依循通用設計常見的七大原則去發想,七大原則包括公平性、靈活性、易操作性、易感性、寬容性、省能性與空間性,產品不需全部符合七大原則,只要有為更多使用族群著想,就能成為好的通用設計。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老年人社交活動頻繁可減緩大腦灰質退化 研究刊登於《老年醫學雜誌》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3139209

老年人社交活動頻繁可減緩大腦灰質退化 研究刊登於《老年醫學雜誌》
常春月刊 2020/12/02 14:01(19小時前)

根據《老年醫學雜誌:心理科學與社會科學》(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參與更多社交的老年人在與失智症相關的大腦區域,顯示出大腦灰質減緩退化的證據。

大腦灰質含量增加 正是認知功能改善的指標
根據研究數據的顯示,有參加社交活動的參與者,在語言、注意力、決策力和信息處理的大腦區域中,灰質的數量增加了,而大腦灰質含量的增加,正是認知功能改善的指標。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領導的項目「健康老齡化與身體成分研究」中,評估了293名平均年齡為83歲的成年人的平均社會參與程度。並根據參與者的婚姻狀況、日常活動,與朋友和家人以及在社區中度過的時間(例如在教堂或文化活動中)以及他們當前的生活狀況,對參與者進行了評分。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單筆領+月月領?失能扶助險其實有「這些限制」,一次搞懂長照三寶理賠眉角!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989400?from=edn_breaknewstab_index

單筆領+月月領?失能扶助險其實有「這些限制」,一次搞懂長照三寶理賠眉角!
2020-12-01 07:50經濟日報 小花平台保險+

時代不斷在變,今天一般大眾既定觀念已不能一概而論,就像「長照」並非一定得和「老年」畫上等號,別再鐵齒認為:「我還年輕,現在談長照太早了啦……」光看數據分析就足以讓你嚇一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中、重度身心障礙總人數中,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44歲以下的青年人,仔細探究其成因,多數肇因於疾病、意外事故、職業傷害等,當下就需要他人長期照顧自己,已然有了「長照」的需求,絕非一般認知的等到年老了才該擔心的問題。

面對眼前無法預知的立即性風險,年輕人應該如何因應面對?對此,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直指,年輕人首要思考的是,一旦不幸發生失能,眼前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原有的工作收入,連帶延伸拖累家庭經濟的可能,相較於到了老年失能,年輕實施能需要的照顧時間更長,長照費用也相當可觀,在在考驗著各人身心靈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強……,「及早做好風險保障規劃,絕對是最好的預防方式」,尤其對於口袋不深、收入也很有限的年輕人而言,可說是面對漫長的長期照護路程,最理想也是最適當的轉嫁工具。

繼續閱讀:

新聞選輯:銀髮商機噴發兆元產業 50年做不完

資料來源

銀髮商機噴發兆元產業 50年做不完

記者許家禎/專題報導
2020年12月1日 週二 上午8:15

AI科技除協助高齡社會、少子化帶來的缺工問題,可望降低部分衝擊外,產業大老們也觀察到,台灣資通訊優勢,在「口袋較深」的戰後嬰兒潮人們正逐漸退休之際,智慧醫療、智慧照護將有很大潛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就認為,台灣獨特的環境可做為一個創造創新商業模式的場域,以內需帶動外銷,「到時候雖有百倍挑戰,卻有千倍的機會,未來50年做都做不完!」

戰後嬰兒潮世代是現年約56歲到74歲的人們,已經逐步退休中,這群人歷經台灣經濟奇蹟年代,受過基本或中高等教育,有錢、有時間、講究生活品質,對高科技接受度也高。10年之後,這群戰後嬰兒潮將成為台灣人口結構中龐大的一群。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就預估,10年當中台灣將增加190萬的老人,到了2030年,每4個人裡,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

戰後嬰兒潮世代成重點消費主力 產業能不動起來?

所以,這群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需求,能不被重視嗎?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聲寶董事長的陳盛沺今年9月初出席活動就表示,「以前大家把養老當成一個福利事業,好像老了就要靠國家養,但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產業來服務這群嬰兒潮世代的長者。」他憂心現在年輕人賺不到錢,老年人不花錢,將對經濟造成影響。

台灣雖然小,但地理環境好、四季如春氣候佳,對長者來說是很好的生活環境。陳盛沺認為,如果能結合台灣的資通訊優勢成為一個產業,就能帶動年輕人就業,這群龐大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資產也可以滾動,對國內經濟發展來說是另一個契機。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圖書選輯:吞口水也會嗆到! 「伸舌頭體操」預防退化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lohas/health/371407.html

吞口水也會嗆到! 「伸舌頭體操」預防退化
工商書房編輯 2020.11.21

編按:可能有人以為只有老年人需要鍛鍊喉嚨預防吸入性肺炎。有些人雖然還年輕,但如經常發生連吞口水都會嗆到的狀況,就要提高警覺。日本呼吸胸腔科權威醫師大谷義夫在新書《30年不生病的健康管理法》中教大家每天都能做的伸舌頭體操,可鍛鍊喉嚨,預防吞嚥功能退化。

為了預防吞嚥能力退化,每天早上洗臉時,我都會練習「伸舌頭體操」鍛鍊喉嚨。為什麼要這麼做?做這個體操的主要目的就是來鍛鍊喉嚨的吞嚥力以預防吸入性肺炎,這也是日本十大死因的第七位。

吞嚥力衰退的話,晚上就寢時很可能被自己的口水嗆到,這時,口腔內含有細菌的唾液可能會進入氣管引發誤嚥,很多高齡者是因為這樣引起吸入性肺炎而住院。一般人的認知中,多半會以為「誤嚥」,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噎到、嗆到導至食物或液體進入氣管,主要發生在吃東西的時候,其實吸入性肺炎最常發生的狀況反而是唾液進入氣管。

至於會不會形成誤嚥性肺炎,決定於誤嚥物的量與個人的身體抵抗力,若是高齡、體力衰弱、以及身體免疫力下降時,細菌就容易與誤嚥物體一起入侵人體,在氣管或肺繁殖造成發炎,當發炎再惡化就會引發吸入性肺炎。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期刊資源:橘色科技在高齡者住宅創新應用分析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201104003

AISP 資料庫
橘色科技在高齡者住宅創新應用分析

作者
林信亨
出版年月
2020/11/16
文章分類
EVA

導論

目前市面上針對高齡者開發的住宅科技產品多以技術為導向,欠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設計,導致相關產品多難以獲得銀髮族市場共鳴。本文將探討高齡者生活需求的未來住宅空間五大智慧應用情境,並探索國際ICT廠商的橘色科技應用案例,作為今後我國ICT業者的住宅產品布局參考。
目錄
緒論
健康照護
居住安全
自主活動
社交娛樂
便利舒適
結論
附錄

期刊資源:日本高齡食品成功案例剖析與借鏡


日本高齡食品成功案例剖析與借鏡

作者:簡政羣
定價:電子檔 400 元/點
出版單位:食品所
出版日期:2020/11/17
出版類型:產業簡報
所屬領域:食品

內容摘要數字:日本高齡食品市場規模變化
特色:近期日本高齡食品關注焦點
案例:日本高齡食品設計案例討論
結語:未來思考重點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年過50才投保,該如何規劃醫療保障?這三種保險絕不能少


連結 資料來源

年過50才投保,該如何規劃醫療保障?這三種保險絕不能少
Money 錢
編輯部2020年11月13日 上午11:11

年過50才投保
該如何規劃醫療保障?
台北張先生問:

我父親已經年過半百,不過沒有做任何的保險規劃,雖然身體無恙,仍不免擔心要是有突發意外,沒有足夠的金額支付醫療費,父親不希望拖累家人,想詢問有哪些建議的投保項目?
答:

根據內政部今年8月公布「2019年簡易生命表」顯示,國人平均壽命為80.9歲,男性是77.7歲、女性則是84.2歲,創下歷年新紀錄,相較於全球平均壽命,台灣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較全球平均水準高出7.5歲及9.2歲。長壽已成趨勢,如何讓老年也能過得精彩、活得有尊嚴,規劃保險變成不可避免的要事。

如今國人也更注重老年生活,希望在樂活退休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醫療保障,如果已到中年,在身強體健的情況下,預期還有近30年甚至更長久的下半場人生,卻因中途罹患疾病或發生意外而打亂原先退休規劃,不僅對個人生活品質大打折扣,更可能因醫藥費而連累家人,讓家庭關係失調。

為避免憾事發生,建議中年族具備3種保險規劃,預防未知的風險。首先是「失能扶助險」,即使是投保終身型,以保障內容及範圍來看,保費還可以令人接受;當發生嚴重失能情況時,除了一次性保險金,還有每月扶助金可以領取,相對來說有較佳的理賠保障。

接下來建議中年族投保的是「意外險」,隨著年紀漸增,發生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可能性變大,一般而言,意外險的保費是按照職業等級來計算,有些也會設定年齡級距,年齡越大,保費越高。投保意外險前也要確認,是否能自動續保,以及保證續保到幾歲。無論如何,意外險都是中高年族群必備的低保費、高保障保單。

最後一個則是「實支實付定期醫療險」,投保前要留意是否理賠門診手術,以及醫療雜費額度是否足夠。當50+族群碰上高額醫療雜費或手術費支出時,實支實付能填補損失。一般而言,10幾萬元的保額,保費1年約莫數千元。

最後要強調的是,投保險種仍端看個人所需,同時考量保費預算,及早投保必備的保險,將能減少保費支出。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11月號《Money錢》

新聞選輯:有一種維生素,可降低30%老年癡呆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40920?lang=b5

有一種維生素,可降低30%老年癡呆風險
郭強
2020.11.12 16:44

【希望之聲2020年11月12日】(編輯:郭強)膽鹼是一種B族維生素,是大腦健康必需的營養素。

什麼是膽鹼

膽鹼是一種B族維生素,是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它是卵磷脂的一部分,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人體合成甘胺酸的原料之一。膽鹼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膽鹼也是形成神經遞質乙酰膽鹼所必需的前體物質。您可以參考我們的歷史文章:大腦必需的營養素“膽鹼”,10種食物中含量多。
膽鹼阿爾茨海默症

東芬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飲食中攝入磷脂酰膽鹼與降低癡呆風險有關。適度的雞蛋攝入與更好的認知表現有關。這種關聯可能是由於膽鹼,特別是磷脂酰膽鹼雞蛋中的含量豐富,膽鹼也與增強的認知表現有關,膽鹼的主要膳食來源是雞蛋和肉。該研究結果發表在“ 美國臨牀營養學雜誌”上。

繼續閱讀:

新聞選輯:「長輩版深蹲」肌力好、走路不跌倒!預防肌少症、骨質疏鬆症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25905

「長輩版深蹲」肌力好、走路不跌倒!預防肌少症、骨質疏鬆症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郭庚儒
2020/11/12 17:27

許多6、70老年人,舉步蹣跚、走路走得很慢,就特別容易跌倒。體適能教練陳少偉提供「長輩版深蹲」肌力運動,有效增加肌力、走路不容易跌倒,預防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吃雞肉防肌少症!營養師公開「雞肉零脂肪吃法」 不怕吃肉變胖、膽固醇過高

「長輩版深蹲」有效增加肌力

體適能教練陳少偉指出,老年人走路緩慢的原因,可能是腳踝及小腿沒有力,雙腿無法進行「推蹬」的動作,就沒有辦法邁開步伐走路,提供「長輩版深蹲」肌力運動,可以有效增加肌力,鍛鍊核心肌群、股四頭肌,以及臀大肌,建議每天做3組、一組10下,共30下。


陳少偉提醒,如果老年人的平衡感不好,可以扶著椅子進行深蹲。

新聞選輯:國民年金保費喊漲…年金到底值不值得繳?有哪些保障?4大觀念破解迷思


連結 資料來源

國民年金保費喊漲…年金到底值不值得繳?有哪些保障?4大觀念破解迷思

蕭婷方
2020-11-12 16:58

繼勞工保險基金後,衛福部也坦言,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出現財務危機,為健全基金體質,保險費率將由9%漲至9.5%,明年元旦就會上路,估衝擊302萬人。聞訊,民眾不禁疑惑,國民年金繳了值得嗎、划算嗎?最後會不會跟勞保一樣面臨破產命運,未來血本無歸?本文將深入解析國民年金4大關鍵問題。

國民年金保險是一種「類」儲蓄險
若退休後沒錢,可能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影響國家安定。基於此,政府於97年開辦「國民年金保險」,沒有加入勞工保險、公教人員保險等其他保險者,只要年滿25歲,都被半強迫在年輕時先存一筆錢,由政府補貼部分負擔,等到65歲退休後、身體機能與工作能力降低,每月就可獲得一筆生活費。一般家庭主婦、創業者、自由工作者、失業或待業中的民眾,都會持續收到國民年金的繳費通知。

不過,國民年金的老年給付功能,是類似儲蓄險的概念,勞保等其他社會保險可以選擇一次全領,老年年金給付只能選擇月領、持續到死亡為止。換句話說,不管投保幾年,假設65歲死亡,就無法領取。


退休每月怎麼領較划算?





新聞選輯:飲食均衡就能保證長壽?老年醫學專家:一件事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429/5016959

飲食均衡就能保證長壽?老年醫學專家:一件事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2020-11-15 15:52高寶 文/摘自《這樣過日子剛剛好》

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

某一天,又有一位四十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

「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他們最愛的中式和日式料理。在中式餐館吃餃子配啤酒,日式料理就吃烏龍麵配日本酒,吃到好像連店家都記住他們的臉了。這樣不是營養不均衡嗎?所以我跟他們說,『要像以前那樣自己好好煮飯,配上蔬菜、肉還有魚,不吃均衡一點是不行的!』唉,我媽媽以前那麼喜歡做菜,現在竟然每天都吃外食……。」S小姐一邊嘆氣一邊說著。

我說S小姐呀,請別再做這樣的傻事了。別人說他們想吃什麼,妳卻要他們忍耐,叫他們吃那些他們不想吃的,而且還要他們自己好好煮飯,不能講這麼過分的話。人老了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變得很費力,尤其是煮飯和打掃,沒有比這個更累的了,畢竟每天都要和這些事情搏鬥嘛。就算吃外面也沒什麼不好啊?

尤其日本人普遍都相信自己煮飯才健康,大多認為外食不好。人在社會上活躍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自由選擇在哪裡吃飯、吃幾次和吃多少,然而上了年紀以後,一旦活動範圍縮小,可以做出的選擇也會跟著減少。特別是,假如做菜的都是同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嘗試變化,還是會因為相似的味道和烹調手法而吃膩。這就是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外食的原因。

新聞選輯: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9/5012741

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
2020-11-15 09:39世界新聞網 文/顏世蓮

許多專家認為,改善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是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充分的睡眠。根據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的論文,在這三者之中,睡眠最重要。許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睡覺時間越短,壽命就越短;因此要想保持健康而且長壽就要多睡好覺。

事實上,許多疾病都與睡眠不足有關,最普遍的就是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憂鬱症、焦慮症、老年失智症和癌症等等。若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免疫系統和認知能力都開始受到影響;若20個小時不睡覺,就會出現醉酒一樣的反應。

人在睡眠時,身體器官也藉機休息和修復,例如心率會大幅下降,比清醒的時候每分鐘少10到30次。換句話說,睡眠可以說是心臟的休息時間。在入睡之後,腸胃的蠕動減慢,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每兩三天就要新生一次,而這個複製修復過程也是在夜間睡眠時進行。

全身的肌肉在睡眠的時候才會處於鬆弛狀態,同時分泌生長激素來恢復和重建身體的組織促進肌肉復生。大腦是高度而且精細的腦細胞活動,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需要腦髓液將它們清除。只有在睡眠的時候,腦細胞變小,留出空隙來讓腦髓液流動,帶走這些廢物。

期刊資源:解構六大怕點,開創銀髮商機

AISP 資料庫
解構六大怕點,開創銀髮商機

作者
高雅玲
出版年月
2020/11/01
文章分類
CEO Vision

導論

在生育率降低、平均壽命延長的兩大趨勢牽引下,全球人口轉趨老化,台灣也是如此,不僅在2018年時正式進入65歲的高齡者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4%的「高齡社會」, 2020年又進入到另一個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生不如死」的階段。大舉延長壽命的人們,不僅有漫長的退休生活,也可能主宰著未來市場需求的樣貌,等待各行業去發掘。本文觀察高齡者的六大怕點與企業提出的解決方案服務,若能協助高齡者克服這些問題,因應高齡者心中的痛點與不安,便能發掘出潛在商機。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勞保年金領了不能更改給付方式?這1招搶救


勞保年金領了不能更改給付方式?這1招搶救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0.11.07圖/freepik

雖然勞保制度看似岌岌可危,但目前仍有的權益還是不能忽略!像是勞保老年給付,勞工在符合請領條件的時候就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快去請領,目前有「一次領取」與「按月領取」2種方式,開始給付後就不能更改請領方式了,為避免勞工誤選請領方式,勞保局提供簡訊通知服務,收到簡訊後如果想更改給付方式,可以馬上用書面或電話連絡勞保局承辦人員辦理變更。

依照《勞工保險條例》規定,老年給付經勞保局核付後,就不能變更給付方式。勞保局雖然會不斷宣導、提醒勞工要審慎選擇,但仍有勞工在老年給付款項入帳後才反悔,並以勾選錯誤或非本人意願等為由要求改領,造成不少糾紛。

為了讓勞工在送出申請書後,能夠再次確認所選擇的給付方式是否切合自身需求,及安心等候入帳,勞保局從99年開始陸續推出「勞保年金」及「勞保老年一次給付」手機簡訊通知服務,退休勞工只要在勞工保險老年給付申請書上填寫手機號碼,勞保局在完成收件受理後,就會主動發送手機簡訊。

新聞選輯:中高齡女性勞參率突破52% 今年挑戰新高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997449

中高齡女性勞參率突破52% 今年挑戰新高
2020-11-08 02:00 經濟日報 /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日本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1-8月台灣中高齡(45-64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突破52%,主計總處官員指出,今年女性勞參率將創下歷史新高。不過,較日本南韓、美國差距還很大,想要增加中高齡女性勞動力來彌補少子化的勞動力缺口,還有待努力。

自從少子化明顯後,政府相當關切女性勞參率,國發會前兩年出了一份研究報告,結論指出,女性及高齡者勞參率成長相對快速,為驅動未來勞參率上升的主力。中高齡女性被視為補充勞動力的重要來源。

主計總處最新的研究指出,雖然台灣的中高齡女性勞參率快速提升了,但與日本、南韓、美國比較,還是低太多,人力資源尚待開發。

勞參率是指勞動力占民間人口的比率,主計總處官員解釋,52%的勞參率表示每百人中有52人有勞動意願,這52人中包括就業者和非就業者。

今年1-8月中高齡女性的勞參率是52.1%,這數字令主計總處官員感到高興,因為逐年上升,趨勢是往上的,而且攀升的速度比過去快,「愈來愈多的中高齡女性留在職場」。

新聞選輯:你的城市好走嗎?談談「步行城市」該有的條件

資料來源:https://city.gvm.com.tw/article/75585

告別「汽車城市」時代!
你的城市好走嗎?談談「步行城市」該有的條件

作者:高宜凡
攝影:陳之俊、蘇義傑、陳柏年
日期:2020-11-05

過去100年,人類建立了以「汽車」需求為主的道路城市,但未來,應該輪到「行人」當主角了。國際組織「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最近公佈〈行人優先〉評鑑指標,希望找出對行人最友善、也最適合步行漫遊的城市。這次也有5座台灣城市被列入比較,成績如何呢?

走在台灣城市街頭,你內心應該常出現這句OS:「這路到底給不給人走啊?」你得面對橫衝直撞的汽車跟大卡車、不時騎上人行道的機車跟腳踏車、過個斑馬線都會被喇叭催、許多騎樓和步行空間常被佔用。連身強體壯的成年人都覺得寸步難行了,更何況推著嬰兒車的家長、或步履蹣跚的銀髮族呢?

長年推廣綠色交通的「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簡稱ITDP),最近公佈〈行人優先〉( Pedestrians First )報告,運用OpenStreetMap、OpenMobilityData和歐盟委員會資料,評測全球近千座城市,希望找出步行者的天堂在哪裡?

新聞選輯:《康健》【2020高齡國際趨勢論壇】找出新高齡6大痛點潛藏的銀髮商機


連結 資料來源

《康健》【2020高齡國際趨勢論壇】找出新高齡6大痛點潛藏的銀髮商機
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文/ 張淑芬整理 圖/ 陳德信
2020年11月5日 下午3:15

長命百歲,已經不是難事;創造一個可以自在享受健康餘命的友善生活環境,滿足長者的身心需求、維持活躍與健康,才是高齡化社會的理想藍圖。才剛卸下資策會產業情報所前所長,轉任資深顧問的詹文男,應《康健》〈Vision 2025高齡國際趨勢論壇 力用智慧 預見百歲新未來〉之邀,以「不老經濟的商機與策略」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以下是演講摘要:

退休後,還能繼續活多少年?

資策會的研究發現,戰後嬰兒潮在65歲退休之後,至少還能活到85歲、甚至超過100歲。而在2007年出生的新生兒,約有半數的人,平均餘命甚至可達到103歲。這一群新時代的高齡者對於「第二人生」,有著更多的想像與期盼。

上一代的高齡者,他們的生命歷程是「線性人生」—從出生開始,循序漸進一直到終老。在完成學校教育之後,就開始工作,接著結婚生子,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後,迎來空巢期,再來從職場退休,最後生命走向終期。

嬰兒潮後的新高齡世代,過的是C型循環人生—即使出社會,也能依照需求持續學習與進修。在生涯過程當中,C型人生是循環式的學習,跟過去線性人生的發展過程完全不同。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圖書選輯:2020高中生最愛十大好書 《台北人》連三年榜上有名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979042?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2020高中生最愛十大好書 《台北人》連三年榜上有名
2020-10-31 21:17 聯合報 /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第十七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今天下午舉行頒獎典禮,邀請第一屆評審、知名作家白先勇出席頒獎給小說組首獎,本屆投稿者也共同提出喜愛書籍,最終票選出「2020高中生最愛十大好書」,白先勇的《台北人》連續三年榜上有名,今也由小說組首獎得主陳心容贈獎,傳承意味濃厚。

白先勇上台致詞時說,他很意外《台北人》這幾年被選為高中生讀物,他也非常高興有這麼年輕的讀者也看我的小說。他說,寫作上是心靈的好友,希望有人看了你的東西後,若讀者喜歡也了解,就是作家最安慰的。

「台北人寫的都是中老年的人故事,年輕朋友居然對老年人也感興趣」,白先勇笑著直說這不容易,他也感謝年輕讀者。

2020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由所有投稿者一人提出5本書單,最後大家票選,最高票的前十名,包含不朽 《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太宰治 《人間失格》、白先勇 《台北人》、余秋雨 《文化苦旅》、林奕含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曹雪芹 《紅樓夢》、張西 《二常公園》、張愛玲 《傾城之戀》、趙南柱 《82年生的金智英》。

新聞選輯:退休金算盤/勞保、國保年資 可合併計算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664/4980766

退休金算盤/勞保、國保年資 可合併計算
2020-11-02 02:00經濟日報 記者 陳素玲

勞保老年給付是多數勞工做為退休主要來源,但是其實很多勞工如果曾在工作職涯中短暫離開職場,也會自動轉入國民年金保險,年滿65歲時就可以領國保老年給付,因此不少勞工應該都可同時請領勞保與國保老年給付,勞工平常就要注意勞保與國保的轉換狀況,以免影響各自的老年給付。

國民年金法規定,年滿25歲、未滿65歲,只要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或軍保期間,都要參加國民年金保險,因此很多勞工如果曾離開職場,沒有投勞保時,就會自動轉入國保,等到年滿65歲時,也可以領國保老年給付。

由於勞保條例規定,勞工若要月領老年年金,必須勞保年資超過15年以上;萬一勞工勞保年資未滿15年,也可與國保年資合併計算,也就是說,如果勞工的勞保與國保年資合計超過15年,可以各自的年資請領老年年金。

新聞選輯:高血壓是吃出來的!醫生忠告:晚上堅持“三多兩不要”


資料來源: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84989?lang=b5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醫生忠告:晚上堅持“三多兩不要”
郭強
2020.11.1 15:40

【希望之聲2020年11月1日】(編輯:郭強)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爲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牀綜合徵。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隨着現在社會壓力的增大,很多人熬夜,長時間不運動,吃的蔬菜太少,導致現在很多病症都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向,不體檢不知道,一體檢嚇一跳,很多之前困擾老年人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也逐漸走向年輕化,那麼三高其中的高血壓,應該如何控制呢?

很多人覺得控制高血壓很難,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很簡單,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主要保持三多兩不要的小習慣。

新聞選輯:肌肉量少恐短命 國衛院研究:體溫是關鍵原因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0300083.aspx

肌肉量少恐短命 國衛院研究:體溫是關鍵原因
最新更新:2020/10/30 12:53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30日電)肌肉量少的「弱雞」當心了,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肌肉量少、衰弱的小鼠由於體溫較低,壽命也明顯比一般小鼠短,呼籲可透過維持肌肉量或加強保暖降低影響,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參與研究的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紀雅惠表示,肌肉不只能帶來外表的線條、美觀,也是人體最大產熱、新陳代謝、內分泌器官,年輕男性肌肉約占體重45%、女性35%。

紀雅惠指出,肌肉是身體最大的產熱、新陳代謝、內分泌器官,可以提升骨質健康並改善新陳代謝,減少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失智症等疾病風險,目前學界已知肌肉量與壽命長短有關,例如肌少症會增加跌倒風險,但單純肌肉少如何影響壽命,背後機轉仍不清楚。

繼續閱讀:

新聞選輯:這6種零食是健康黑名單,很多人卻天天吃! 嘴饞了,不如改吃這幾種健康零食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976220

這6種零食是健康黑名單,很多人卻天天吃! 嘴饞了,不如改吃這幾種健康零食

2020-10-30 16:24文匯報 作者/儲舒婷、唐聞佳

除了一日三餐,很多人日常生活少不了的還有零食,看電視時來包洋芋片、閒聊時嗑嗑瓜子花生、嘴巴無聊來點話梅、小餓小困來點曲奇餅乾……可謂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零食可以吃,畢竟會給很多人帶來幸福感,但是選錯了零食,卻可能增加疾病風險。有些零食又香又脆,吃起來口感很好,甚至是很多人的最愛,卻可能不健康!一起來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營養師的零食“黑名單”

1.帶「派、酥」字:起酥油

典型代表:蘋果派、蛋黃派、鳳梨酥、芒果酥、花生酥……
“派、酥”字食品總與各種水果、堅果等連在一起,聽起來好像很健康,但這些食品在加工時,往往會添加“起酥油”,而起酥油通常含有反式脂肪——氫化植物油。

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對兒童來說,會影響智力的發育;對老年人來說,會加速認知功能衰退,增加老年癡呆症發生的風險。

新聞選輯:65 歲以上 6 成有白內障!盡早接受治療,手術成功率達 95%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44829

65 歲以上 6 成有白內障!盡早接受治療,手術成功率達 95% 
日期:2020-10-31 
作者:莊筱彤 

白內障是造成 40 歲以上人口失明的最大宗,且病情會隨著時間持續惡化,許多老年人在發現病情之後經常會拖延,不過,目前國內的白內障手術十分進步,治癒率高達 95%,且最快術後當天就能恢復正常視力。 65 歲以上人口竟 6 成有白內障 白內障最大的病因就是年紀,隨著年齡增加,眼睛老化,水晶體不再像年輕時一樣能伸縮自如的調節焦距,如果水晶體變得混濁,阻擋光線投射在視網膜,就會形成白內障。 根據健保署統計,只要一過 65 歲,白內障盛行率就達到 60%,但卻只有 3-4 成的人就醫,很多沒有定期檢查的人都會忍到變得很嚴重的時候才就診。澄清眼科總院長吳孟憲說:「高度近視也是引發白內障的原因之一,民國 50 年次以後出生的人,有高度近視人口非常多,老了白內障的問題就會跑出來,60 年次的人近視度數又更高,十年後動白內障手術的人搞不好會多出好幾倍。」 白內障要動手術才能根治 不過,因為現代科技發達,白內障在經過治療之後,恢復率可達 95%,視力幾乎可以回到 1.0,手術成功率也相當高。如果是初期的白內障,因為還不需要動手術,醫師通常會先開處方箋的眼藥水,先用眼藥水延緩白內障惡化,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白內障會一直惡化,速度因人而異。 超音波乳化術根除白內障,更換水晶體 現在較廣泛被使用的手術為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切口大概只要 3 mm,有些甚至是 2.2 mm,比傳統的手術少了將近 10 mm,術後傷口恢復的速度也較快,最快當天就能恢復視力、2 週可回到正常的生活。 且近年也多了 2 種技術來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分別是度數的即時測量、飛秒雷射的前置技術,前者能解決手術前和手術當下,患者度數的差異,後者能減少人為操刀的失誤率、降低感染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手術可能會造成、眼角膜水腫、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併發症,但發生率極低,也有 3%-5%的患者,出現「後發性」白內障,影響視力,可能就要再進行第二次手術。 另外,健保目前給付白內障手術須高於 55 歲,若年紀不到就需要另外做審核,不然就是自費。 若有發現自己的視線變得模糊,看東西會重影,就要盡快就醫治療,吳孟憲也建議每半年就要去眼科檢查一次,請眼科醫師幫忙把關視力健康。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65 歲以上 6 成有白內障!盡早接受治療,手術成功率達 95%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4829

新聞選輯:2020康健高齡論壇》金管會推全方位信託、鬆綁法規引導保險業投資銀髮產業


2020康健高齡論壇》金管會推全方位信託、鬆綁法規引導保險業投資銀髮產業
2020/10/31 · 作者 / 羅真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台灣預計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0%,2050年更將達到36.6%,因應老齡人口的財務需求,金管會正多管齊下,大刀闊斧,推動法規鬆綁引導保險業投資銀髮產業,及金融業為退休準備國人更多元金融商品和全方位信託。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應《康健》〈Vision 2025高齡國際趨勢論壇 力用智慧 預見百歲新未來〉之邀,以談金管會推動的高齡金融政策,以下是演講重點摘要:

因應人口老化,金管會陸續針對5大面向推出不少的高齡金融政策,包括:
提供符合高齡者需求的多元化金融商品:舉例來說,2015年開辦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俗稱以房養老)。再如,2016年起推動信託業辦理高齡者及身障者財產信託的評鑑及獎勵措施,激勵銀行開發各類型安養信託商品;今年9月起推動「信託2.0計畫」,改變以往偏重理財信託,轉向發展滿足客戶需求、量身訂作的全方位信託,像是理財、不動產、家庭財富、遺囑、保險金、子女成長教育、安養撫育及保險金等信託。具體作法包括放寬行銷推廣信託業務的限制、研議發展專營信託公司的可行性、鼓勵企業辦理員工福利信託等多項措施。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高齡化社會 臨床心理師建議留意家中長者3大層面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73120

高齡化社會 臨床心理師建議留意家中長者3大層面
2020-10-29 14:26 聯合報 / 記者陳夢茹/桃園即時報導老化

現今邁入高齡化社會,孩子常在外工作、沒有很多時間可以陪伴家中長者,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鍾秀華指出,即便時間不夠也要關心家中長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況,她建議,每年可規畫1至2次家族旅遊,讓長輩對生活有所目標與期待。

臨床心理師鍾秀華表示,從多年高齡服務經驗裡,發現許多長者展現無限的潛能,並沒有倚老賣老的傳統刻板印象,反而因願意多元學習,注重生活保健、持續地社會參與,使得長者逐漸開啟生命的第二春。

進入高齡社會後,如何能成功老化、樂活慢活?鍾秀華說,每個人都該注意生理、心理及社會這3個層面,更建議年輕世代,即便雖然不常回家也要關心家中長者。

鍾秀華點出,生理層面要注意均衡營養、固定時間運動、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另外也要注意環境安全、留意身體訊息,維持健康及身體機能運作,不僅如此,接觸適量陽光也相當重要。

心理層面方面,鍾秀華說,要認識負面情緒的身心訊號,例如疲累、身體病痛會帶動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陷入鑽牛角尖,並惡化負向身心感受,建議可透過休閒活動、腹式呼吸、正念觀呼吸來放鬆筋骨、調節情緒。

鍾秀華表示,社會層面需多練習表達愛和關心的正向情感,學習接納和不批判的方式互動,多參與社會活動,以建立支持網絡、減少孤獨感,建議年輕世代要多陪伴家中長者,聚餐、聊天,規畫1至2次家族旅遊,讓長輩對生活有所目標與期待。

新聞選輯:今周刊「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權威教你預防失智

連結 資料來源
今周刊「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權威教你預防失智
民視

民視新聞網2020年10月29日 下午1:32

知名財經雜誌今周刊舉辦第4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日本熟齡醫學權威、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白澤卓二,以影片方式分享預防失智的要點,其中更提到音樂家、醫師及服務業,都是不易癡呆的職業類別,還透露喝椰子油,能提高認知功能,讓民眾收穫滿滿。

滿頭白髮的70歲伯伯,跟著解說員一起對著智能儀器做深蹲,一旁還有民眾大排長龍,等著測量身體數值。這是知名雜誌舉辦的第4屆熟齡國際論壇,不僅要傳遞知識,也讓人親身了解的身體狀況。

新聞選輯:別讓退休人生變「三顧族」 創造你的快活樂齡趣


資料來源: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1816/4937470?form=udn_ch2_common3_cate

別讓退休人生變「三顧族」 創造你的快活樂齡趣
2020/10/29 張世杰、吳思萍(倡議企劃)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相當於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緊接而來「退休潮」,在仰賴政府、企業推動友善樂齡環境的同時,自己應先替第三人生「超前部署」,別因徬徨的退休生活,成為在家顧孫子、顧郵差、顧垃圾車的「三顧族」。

台灣滿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8年超過300萬人,宣告邁入高齡社會,而國發會今年8月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台灣總人口在2020年轉成負成長,推估將於2025年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顯示在不久將來,有越多人步入退休階段。

繼續閱讀: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邁入中年常暈眩?專家:當心血壓遽降,失智、中風機率增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3034

邁入中年常暈眩?專家:當心血壓遽降,失智、中風機率增
2020/10/28 · 作者 / BBC News 中文 · 出處 / BBC News 中文

你是否有從床上站立起來時感覺頭暈的經歷?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一份報告稱,這種情況可能增加未來罹患失智症(俗稱老年癡呆症)和中風的危險。

有些人從平躺到直立變換體位時,會出現頭暈目眩,這是由於血壓突然下降所造成的。這一現象被稱作體位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

美國研究人員對1萬多名志願者(平均年齡54歲)進行研究,發現OH會大大增加將來患老年癡呆症或中風的風險。

但是,有時感覺眩暈並不一定就是有嚴重疾病的信號。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對這些人員進行了長達25年的研究。

報告作者羅靈斯(Andreea Rawlings)說,他們之前就知道體位性低血壓(OH)與心臟病有關聯。因此,研究人員想探究它是否與大腦的一些疾病也有聯繫。(推薦閱讀:小心!「這種」暈眩,可能致死

新聞選輯:以為只會活到75歲,如今已年過80!這些額外的資金缺口,讓「這類收入」幫你扛

資料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965116
以為只會活到75歲,如今已年過80!這些額外的資金缺口,讓「這類收入」幫你扛

2020-10-28 11:54專欄作家 Dr. J(錢世傑)

回想起1992年,當時的平均餘命才74歲(編按:參考〈八十一年臺閩地區簡易生命表〉資料),這也是退休制度設定在65歲的主要原因,工作完享受個幾年,就差不多辭世,領著退休金,享受下一代對於自己一生貢獻的感謝,坐在搖椅上每天看著日出與日落;退休後享受個幾年就辭世,只領9年的退休金並不會造成政府財務負擔。

可是當時間來到了2002年,女性的平均餘命首次超過80歲,時至今日女性平均餘命更來到84歲,而男女平均餘命也在104年突破80歲,逐步往83歲邁進。從過去的經驗分析,平均每10年大約可以增加2歲的壽命,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中,甚至於基因科技突破某個瓶頸時,百歲人瑞應該是常態,這也造成退休資金規劃上的困擾,「不怕老死,就怕老來沒錢」,大部分老年人都沒想到自己能活那麼久。

新聞選輯:銀髮族肌肉流失發生肌肉無力的改善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5272

銀髮族肌肉流失發生肌肉無力的改善
楊榮森
2020-10-27

人體的組成包括骨量、脂肪量和肌肉量,中年以後新陳代謝會改變,運動量相對減少,攝取高脂食物量增多,到60歲後每年約流失1〜2%肌肉量,導致肌力減退和身體功能退步。

骨科門診中,來診的銀髮族常會訴說肌肉越來越無力,整天經常覺得全身無力,抬不起腳步,提不起勁來,從這個路口走不到下一個路口,走不快也走不久,有時跨不出腳步,紅綠燈一亮即起步走,但都已變黃燈了,還未走到對街路口;不僅如此,提東西沒力,背東西沒力,開門開窗都沒力,要開瓶易開罐飲料也沒辦法。若是抬不高腳步,可能會絆到路面的障礙物而跌倒受傷。研究發現,肌肉無力常發生於老年人,會合併出現肌肉量減少,引起跌倒、創傷骨折、增高死亡率,嚴重影響銀髮族的健康和安全。

臨床上,肌肉量流失、肌力明顯下降的銀髮族病患,確實很實很難從坐姿站起來行走,步伐遲緩、整日坐著或臥床,這些都會影響關節的健康,或引起腰酸背痛,形成惡性循環,乃是臨床治療的重大課題。

臨床上有些風險因子會加重肌無力症狀,包括常同時罹患多種慢性疾病,有些疾病直接損害神經系統,如中風、巴金森病,有些侵害骨骼肌肉關節系統,如關節炎、骨折後肌肉萎縮。其他風險因子包括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攝取不足、吸收功能障礙等),偏靜態生活型式,很少從事戶外活動,這些情形會導致更嚴重的的肌肉減少和無力。

在門診經驗中,銀髮族經常四處尋訪良方,希望藉由藥物和食補增強肌力,但事實上即使生肌食品可增加肌肉量,但仍需適量運動才能增加肌力。許多銀髮族的生活型式及運動習慣早已根深柢固,很難讓肌無力的銀髮族從事合適運動。

其實要維護正常的肌力,必須具備下列要件:

1. 肌肉量充足,肌肉結構健全,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正常

2. 從事適量運動,使肌肉壯碩,增強肌肉的耐力和荷重力,維持肌群間的協同和拮抗機制,發揮肌肉力量

3. 補充適量蛋白質及能量,維持良好新陳代謝,儲備足量肝糖,備運動所需

4. 生活作息型式健康,早睡早起,不吸煙,拒絕不當食品如油炸食品等

5. 避免受傷,以免在受傷後發生纖維化,損壞肌肉的正常收縮機制

因此適度溝通和要求銀髮族補充蛋白質、鈣與維生素D,開始時不宜從事過度劇烈或過量運動,應循序漸進,從簡單規律運動和柔軟操做起,養成良好生活運動習慣,再進步為如走路距離和速度、有氧健身體操等,再依情形逐漸增高運動量,持之以恆,時日一久,必可見效,重拾健康。此外,應注意合併的慢性病,建議諮詢醫療人員和營養師,補充蛋白質時應注意腎功能,運動時應注意體能、下肢關節和心臟功能,以預防意外。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研討展覽:「109年失智症照顧服務20小時訓練課程」


「109年失智症照顧服務20小時訓練課程」

臺灣高齡照護發展學會訂於109年11月7、8、14日辦理「109年失智症照顧服務20小時訓練課程」

2020-10-22 ~ 2020-11-08

主辦單位:臺灣高齡照護發展學會
活動名稱:109年失智症照顧服務20小時訓練課程
活動地點:彰化縣花壇鄉藝文活動中心(彰化縣花壇鄉中正路72號)
活動日期:109年11月7、8、14日(星期六、日、六)08:30~18:00
報名資訊:付費課程,限額50名。
活動聯絡人:李先生,0978-902955或林小姐,0978-596128
活動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443dcf5f5b2fff0efd7

研討展覽:「高齡者進食吞嚥照護與照護食發展分享」研習會

資料來源:http://www.elderly-welfare.org.tw/tc/news_in.aspx?id=1211&chk=2e3e3d42-08a1-47a0-955c-7a560e6be275&mid=21


「高齡者進食吞嚥照護與照護食發展分享」研習會

一、 活動緣起:

 食物是人類生命的來源,我們透過日常飲食來吸收身體所需的能量及養分,同時也得到了滿足與樂趣。一旦因為疾病或老化等因素,使得「吃」變得困難時,將導致生活品質降低、營養不良、甚至是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嚴重的生心理問題。

 隨著人口老化,咀嚼吞嚥障礙的人數亦快速增加。為使更多長照領域之醫事及照顧服務等有關人員,對於高齡者進食吞嚥照護與適當的飲食質地調整有更深入的學習與認知,特辦理此研習活動;期能幫助銀髮長輩找回「吃」的能力與動力,可以由口進食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維持生活品質與尊嚴。


二、 活動目標:

●學習如何發現吞嚥問題與處置方式、長照2.0吞嚥團隊合作模式、國際吞嚥障礙飲食質地(IDDSI)、安全進食策略、擺位與輔具使用原則等專業知能。
●分享不同照護場域之照護食應用策略與發展歷程。


三、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四、 辦理日期:

109年11月28日(週六)



五、 辦理地點:

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3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



六、 參加對象:

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護理師、社工師、照顧服務等相關人員,預計90名。


七、 議程安排:


八、繼續教育積分:

●語言治療師(通過)
●職能治療師/生(送審中)
●營養師(送審中)
●護理師(通過)
●長期照顧服務人員(送審中)



九、報名注意事項:

●本活動免報名費。
●因應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採實聯制,須事先網路報名。
●預計招收90名,每單位最多可報名2位(以最高母機構計算)。
●主辦單位保留報名者資格審核權力,收到《錄取通知》e-mail,才算報名成功。
●連絡人:許樂屏社工員,02-22686436*7706。



十、報名網址(已額滿,可報候補):

相關連結:https://forms.gle/NhvHLC3ycYKjtS9f8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高齡教育支出 僅為長照經費0.8


高齡教育支出 僅為長照經費0.8%
04:102020/10/18
中國時報
林志成 、新聞透視


最近10年樂齡大學及樂齡學習中心數量及參與學生數

「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現代老人必須有自我照顧的能力,終身學習是最好的解藥之一。但教育部現在投入高齡教育的經費每年才2.5億元,實在太少,政府應該想辦法讓更多銀髮族重新投入學習,他們身心靈都健康了,也可減少國家醫療支出。

1993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65歲以上人口超過14%,轉為「高齡社會」;預估到2026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社會老年化的速度驚人,政府必須盡快因應。

老人從職場退休後,若生活沒有目標,很容易陷入沮喪,進一步生病。而現在的台灣社會,子女都自顧不暇了,愈來愈沒有能力照顧長者,因此銀髮族的想法必須改變,從被照顧者的角色調整為可以自我照顧。

多樣的學習活動,可以滿足老年人身心靈的需求,甚至讓他們再創自我價值,幫助其他人。教育部現在推動「樂齡大學」及「樂齡學習中心」,就是鼓勵高齡者投入學習,他們學了新知識或能力後,甚至可以「老人服務老人」,減輕政府的負擔。

根據高師大對他們「樂齡大學」學生所做的調查,長者的學習動機包括「對人生有新的探求」及為了從事社會服務而來學新的能力。由此可知,長者在樂齡體系學習,不是只有打發時間、沒事找事做,而是他們想藉此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甚至再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教育部現在每年編列的高齡教育經費僅2.5億元,相較於政府一年投入長照300多億元,資源分配明顯有偏差。再過6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有必要加快腳步,在高齡教育進行更具前瞻性的布局。

政府應該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高齡教育,並鼓勵學員在學習中貢獻所學,成立自主性服務團體,到安養院、孤兒院、醫院等地方,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服務他人,也讓自己人生更有意義。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開刀病人最容易「肌力不足」!醫師教你在家訓練秘笈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42840

開刀病人最容易「肌力不足」!醫師教你在家訓練秘笈
日期:2020-10-14 
作者:林以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居家機會大增,部分肌力不足的患者更因減少出門,活動力不足導致身體功能性的衰退。醫師指出,開刀後的病人尤其需要運動,因為這有助於身體復原。其實運動不必劇烈,只要在房間內就能夠完成。 

術後有適當的活動,可以幫助早日康復,完全不動反而會延緩身體的復原。不只肌肉量會流失,還可能出現肌肉、韌帶和肌腱僵硬甚至萎縮的問題。 

2週不動肌肉馬上少1/3!

研究證實術後運動避免復發 美國《復健醫學期刊》上研究顯示,若因受傷、生病、癱瘓,或只是懶洋洋地躺在床上不動,約2週後,年輕人的肌力和肌肉量會降低約3分之1,老年人則降低4分之1。 也就是說,年輕人若2週沒有做任何活動,肌肉量會變得和年長40至50歲的老人差不多。許多人自認為的開刀後休養期,更是遠遠大於2週的時間。但其實已經有許多實驗指出,適當運動能避免疾病的復發。

繼續閱讀:開刀病人最容易「肌力不足」!醫師教你在家訓練秘笈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2840

新聞選輯:失明原因NO.1原來是它!

資料來源: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28720

失明原因NO.1原來是它!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0.14 (新聞)

各位讀者可能聽過這樣的對話:「阿姨之前看東西扭曲怪怪的,去看醫生說是黃斑部病變,結果說眼睛要打針,而且打一針不會好,要打很多針。那個藥是什麼?眼睛也可以打針喔?」「隔壁那個廖阿嬤也說是黃斑部病變,醫生怎麼說要做什麼光動力治療,可是眼睛也要打針,到底對不對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在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原因的第一名,不是最常聽到的白內障或青光眼,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台灣已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並可能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然而因為此類疾病的種類以及治療方式有時讓人眼花撩亂,本篇文章將以七個重要的問答,解除您心中的疑問。

一、什麼是視網膜?什麼又是黃斑部?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機,光線經過角膜、水晶體折射後投影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訊號,視網膜就像是相機的感光元件一般非常重要,而其正中央就是黃斑部,只要我們在看東西,都是在使用它。

二、黃斑部為什麼會生病?聽說有分乾的跟濕的?
我們的黃斑部就像一個高能量的工廠,每天為各位提供視覺的訊號,當使用了時間久了,開始就會有一些退化性的病變,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黃斑部的積水或出血,這就是黃斑部病變。「乾性」的病變指的是比較輕微的退化,一般在55歲以上的長者如果黃斑部產生了退化性的隱節稱之(如:圖一右側),在這個階段大多視力不受影響,也不用特別治療,但建議每半年至一年要追蹤;「濕性」的病變就嚴重多了,它指的是視網膜的深層長出了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血管經年累月的作怪,引起黃斑部的水腫或出血(如:圖一左側)。濕性的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黃斑部會形成結痂,進而造成永久性的失明了。

新聞選輯:每天花10分鐘做這件事,不讓失智、老年憂鬱找上門!


每天花10分鐘做這件事,不讓失智、老年憂鬱找上門!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2020-10-13
採訪整理/ 大家健康雜誌編輯部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2020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過了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91歲時以每年0.5%速率萎縮,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反應力、計畫力等)。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目前80歲以上每5位就有1位失智,董氏基金會呼籲,要讓大腦凍齡,飲食、運動、睡眠都要顧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良好的飲食可以延緩大腦老化(包含萎縮、變小、不健康),對於情緒也有正向幫助。良好的飲食包括含較多蔬果、未精製全榖、豆類及其製品等;較少甜飲、甜食、油炸食物、加工紅肉等。含較多對大腦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可刺激腦部神經活化、降低發炎反應。
「要活就要動」,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顯示,國人近五成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近6小時。(延伸閱讀:久坐族快起來伸展一下吧!伸展全身肌肉,比重訓更健身

大多數人直到晚年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可惜為時已晚!許多研究顯示年輕、中年時的生活型態可能影響未來的大腦健康,因此提升腦力、延緩失智需要提早開始超前部署。

懶得動,大腦老得快
久坐不動會讓認知功能變差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為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此外,根據2016年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的研究,針對3247位18~30歲成人追蹤25年,利用三種測試評估語言記憶力、執行能力、反應速度等認知功能後發現,相較於多運動少看電視的人,少運動且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人,日後認知功能較差的機率明顯高出一倍。

繼續閱讀:https://healthforall.com.tw/?action=article_in&id=5075

新聞選輯:久坐暗藏4疾病危機!預防老年症候群持續運動很重要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659/久坐暗藏4疾病危機 預防老年症候群持續運動很重要


久坐暗藏4疾病危機! 預防老年症候群持續運動很重要
2020-10-1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久坐對身體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運動有助於預防或延緩老化所引起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與反應時間的衰退,進而降低跌倒發生率。

您知道家中的長輩到底一天「坐」多久嗎?走路的速度是否越來越慢?上下樓梯也越來越費力?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預防老年症候群應積極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生理與心理功能及持續參與動態生活。

長者常因3因素無法外出 使身體功能都漸失

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魏炆莉主任指出,長者常因「年紀大」、「太虛弱」、「身體部分失能」等原因無法外出及適當運動。老化是進行式,老年症候群常見現象有衰弱、跌倒、認知機能下降等,身體活動量持續下降、靜態時間逐漸增加,對外界事物提不起勁,漸進社交退縮、鬱鬱寡歡、變得比較孤獨,因此身體功能逐漸失去自主。

久坐暗藏危機 運動有助延緩老化

久坐對身體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運動有助於預防或延緩老化所引起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與反應時間的衰退,進而降低跌倒發生率,有利於維持生活獨立性,成功老化從減少久坐、有氧運動、肌力訓練等健康生活型態做起,以維持日常生活功能。

健康促進活動 有助衰弱長者降衰退風險

魏炆莉主任表示,過去研究證實衰弱長者可以透過健康促進介入,延緩或復原衰弱狀態。以高齡友善及關懷長者為出發點,運用漢方有氧創意開走之創新漸進式運動模組搭配音樂及團康遊戲,增加參與長者的肌耐力、協調反應及心肺耐力,進而降低各種運動的風險;此外,建立良好的「運動好習慣」,累積每日身體活動量,降低跌倒機率的發生。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多囊腎是造成洗腎的最大遺傳疾病!醫師:新藥給了重生希望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42554

多囊腎是造成洗腎的最大遺傳疾病!醫師:新藥給了重生希望 
日期:2020-10-13 
作者:莊筱彤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它會過濾血液中的雜質,形成尿液,再將尿液排出體外,藉此來排掉身體中的毒素。 
108 年 10 大死因中,腎臟疾病排名雖然只有第 9 名,但這 10 大國病的健保支出,腎臟疾病卻高居第一;光洗腎一項,健保每年就花了 513 億元的預算,不管是洗腎的人口比率、新病患增加的速度,台灣在國際上都名列前茅。 腎臟疾病的好發年紀感覺上都是在中年或老年,但其實年輕就洗腎的例子不勝枚舉,而這群人當中,有些人的腎臟疾病,其實是在出生的時候就被決定,沒有選擇的走上洗腎這條路,就是俗稱多囊腎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多囊腎小檔案 
正式名稱: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 
別名:多囊腎、泡泡腎。 
症狀:高血壓、肚子脹、腰痛、蛋白尿、血尿。 併發症:尿毒症、腎衰竭、肝臟囊腫、腦血管瘤(易中風)、出血性感染、心臟瓣膜問題。 
類型:最常見有第一型(約佔 85%)、第二型(約佔 15%),第一型患者大約在 50-60 歲左右(甚至在50歲以下),腎功能就可能被破壞至需要洗腎的程度。第二型的症狀比較輕,在台灣高達25%的病人屬第二型。 得病機率:屬於顯性遺傳,只要爸媽其中一人得病,自己罹病的機率就是 50%。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是腎臟科最常見的單一基因突變遺傳性腎臟疾病,遺傳率高達 5 成,只要父母一人得病,小孩得病的機率就是 50 %。

繼續閱讀:
多囊腎是造成洗腎的最大遺傳疾病!醫師:新藥給了重生希望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2554

研討展覽:教育部「110年度推動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培訓計畫」


教育部「110年度推動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培訓計畫」
一、為推動高齡者終身學習,透過本部培植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至偏鄉、都市邊陲及離島地區,以自主、自助方式召集高齡者組成學習團體推動高齡學習,以使高齡者身心健康快樂,促進社會安和樂利,特訂定本計畫。

二、本培訓計畫摘述如下:
(一)培訓期程:自110年3月至110年7月止。

(二)培訓地點:
1.北區:國立臺灣圖書館。
2.中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3.南區:嘉義縣創新學院。

三、培訓對象:
(一)已(屆)退休之公教人員、有意願成為「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並志願為老人服務者。
(二)106年以前取得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及格證明書但迄今尚未辦理自主團體者(有帶領團體意願者優先錄取 甄試)。
(三)其他有意從事高齡教育並具有服務熱忱及奉獻精神者。

四、辦理方式:參訓者應參加本部面試甄選,甄試通過者始得參加培訓課程,各區面試時間請詳閱培訓計畫。經完成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初階及進階培訓課程及實作課程,並通過評核,方取得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合格證明書。

五、報名日期及方式:自109年12月1日起至110年1月5日止。本培訓採網路報名,報名網址將於109年11月30日(星期一)公告於本部樂齡學習網(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

六、為利本計畫順利執行,將於北、中及南區辦理3場分區說明會,說明會一律採網路報名。各區說明會時間及地點如下:

(一)北區:109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於國立臺灣圖書館B1樂學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自即日起至109年11月19日17時前報名截止,說明會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uxJcKhouLN3ibfPa9。

(二)中區:109年11月21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際會議廳紅廳(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自即日起至109年11月12日17時前報名截止,說明會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Xy3vrzRcTfxHakhG9。

(三)南區:南區:109年11月7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於嘉義縣創新學院202教室(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二路東段8號)。自即日起至109年10月29日17時前報名截止,說明會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QZgNdXammbTgZn5L7。

七、本培訓報名及培訓事宜聯絡方式:
(一)聯絡人: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陳姿妤小姐。
(二)聯絡電話:(05)2720411轉26112。電子郵件信箱:ziyuc36@gmail.com。
(三) 本培訓簡介、懶人包及詳細資訊,請詳見協作平臺 : https://sites.google.com/view/110project-plan/%E8%A8%88%E7%95%AB%E7%B0%A1%E4%BB%8B

八、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本部得視疫情狀況決定本培訓延期辦理或取消,屆時將另行通知。

新聞選輯:埔榮與南開大學辦研習 懷舊療法助改善失智


埔榮與南開大學辦研習 懷舊療法助改善失智
台灣好報
張彥勳/埔里2020年10月13日 上午8:00

失智症老人日益增多,有關治療除了透過藥物診治外,埔里榮民醫院團隊應用非藥物的治療選擇及推廣失智症輔助療法,13日特舉辦 109 年度「輔助療法在老人照顧的應用-以懷舊療法為例」教育課程,期能有助於改善失智。

根據衛生福利部臺灣失智症協會進行調查結果及內政部108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患者,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患者,台灣社會高齡化程度不斷快速成長,預估到了145 年,臺灣失智症人口將超過62萬人。埔榮已提早進行懷舊療法,有助於改善失智。

臺中榮總埔里分院表示,失智症治療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埔榮團隊應用非藥物的治療選擇及推廣失智症輔助療法,特此舉辦 109 年度「輔助療法在老人照顧的應用-以懷舊療法為例」教育課程,透過對高齡長者的需求與照顧問題分析,提供有別於主流醫學或藥物治療之輔助性、補充性療法,視長者年齡、性別與族群的差異,調整懷舊的內容,或嘗試尋求懷舊內容的共通性,帶動多元的失智症治療模式,以穩定患者延緩病程和增能、改善認知及情緒障礙,並進一步提升照顧品質。

本次課程由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系陳正益助理教授帶領下,讓學員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生們,藉由透過懷舊影片回憶並搭配有獎徵答方式,加深體驗兒時日常生活用品、器皿、零食、童玩、懷舊歌曲、旅遊地點,並至埔榮懷舊復古風急性後期照護病房學習交流體驗,同時指導如何選擇合適主題來帶領活動、善用相關素材協助喚起過去美好的回憶,進而達到自我認同、提高自尊及生活滿意度、改善憂鬱傾向,增強壓力因應能力,提升生命統整的目的。

新聞選輯:不只投資理財,更為長者量身訂做 金管會:信託2.0是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2934

不只投資理財,更為長者量身訂做 金管會:信託2.0是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2020/10/13 · 作者 / 康健編輯部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因應未來超高齡社會,金管會繼去年推出「好享退」之後,9月再宣布信託2.0計劃,要為長者量身訂做信託商品,只是要如何讓一般人相信,信託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有沒有錢都需要信託」,這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推動信託2.0的初衷。台灣總人口今年開始就要轉為負成長,2025年的超高齡社會迫在眉睫,要安心養老除了仰賴醫療系統,荷包能不能穩穩握在手中、或妥善託付給值得信賴的人,同樣重要。

金管會公布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劃,要讓金融業對內整合各項金融商品,對外再配合各產業政策,藉由跨業合作,為熟齡人口設計信託商品。

「信託其實是最有溫度及溫暖的金融服務,」黃天牧表示,20年前信託業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前一週,他調任財政部金融局第四組組長,深刻感受信託功能的廣泛。

「量身訂做」是這次信託2.0的關鍵字,根據每個人不同需求客製、發展多元信託商品,黃天牧強調這是「普惠金融」,不同階層的民眾都能獲得妥善照顧。(推薦閱讀:辦理安養信託,該注意哪些事?

量身訂做商品,信託2.0涵蓋照護到育樂

信託2.0涵蓋層面廣泛,黃天牧舉例,可以透過融資及相關不動產信託機制,結合都市更新、利用公有閒置土地等方案,與安養設施開發業者合作興建安養宅或日間照護中心。也能結合以房養老及各項保險給付,成立安養信託,支付高齡者生活照護費用。

或是由信託業者篩選其他業者或團體跨業合作,提供高齡者一站式的高品質服務,內容可包括人身照顧、健康醫療、社會福利及生活育樂等。

「我個人一直認為信託服務不僅是一種財產管理制度,也是最貼近人心的金融服務,」黃天牧表示,金管會作為金融監理機關,有責任讓信託服務更符合人性需求。

當客戶老去,金融服務不能只是投資理財

信託2.0立意良善,但要如何吸引金融業者加入?「希望信託業能夠體認到客戶也會老,當客戶逐漸老去,需要的金融服務將不再是投資理財,而是能真正滿足他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需求的全方位信託服務,」黃天牧強調,所以信託不只是責任,也是商機。(推薦閱讀:擔心父母財產保不住,該把錢交信託嗎?

另外過去信託部門受限於機構資源分配、或從業人員的內部輪調規範,不容易發展多元信託業務,也不易培養專業信託人才,所以目前信託財產大多還是運用在投資理財,真正為客戶量身訂作的信託業務比例很少。

信託2.0有利於金融業配合客戶需求來發展全方位信託業務,對信託業和社會大眾來說是互利雙贏。
超高齡社會,是挑戰也是商機

其實在信託2.0計劃公布前,市場上就有滿足熟齡生活照護需求的安養信託商品。黃天牧舉例,已經有銀行與異業合作,結合安養宅興建及提供醫療、養護、長照等綜合性功能的一條龍整合服務,推出第二代共生宅,讓長者能「同鄰不同居」,是銀髮住宅的新選擇。

「高齡人口的變化雖然給國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給業者帶來商機,」黃天牧表示,針對信託2.0,金管會8月已邀請衛福部、內政部、信託公會、銀行公會、金融總會、及金融訓練機構等召開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未來將依照計劃內容,持續積極推動。

責任編輯:陳祖晴

研討展覽:銀髮族的理財規劃~保住老本,生活沒煩惱

資料來源: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2d113acd09f81b46&dataserno=fdf0ffe307e02e594a8999cd4f630b35

【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講座:銀髮族的理財規劃~保住老本,生活沒煩惱

活動期間:2020-11-03~2020-11-03
活動場次:2020-11-03 14:00~2020-11-03 16:00
發佈單位:新北市立圖書館
類 別:藝文休閒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活動內容:
講座:銀髮族的理財規劃~保住老本,生活沒煩惱

時間:11/03(二)14:00-16:00
地點:淡水分館5樓多功能活動室(淡水區文化路65號)
電話:02-2622-4664分機255、257

講師:邱淨德

簡介:
別只想靠一筆退休金過下半輩子!

隨著醫學發達及健康觀念的普及,人的壽命極限一直攀新高;然而政府所提供退休金保障,無法全然支應未來退休生活所需,若未妥善規劃,將成為「越老越窮」的下流老人。
邀請邱淨德老師蒞臨分享,在瞬息萬變的財經趨勢中,輕鬆規劃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退休之路。

備註:
無須報名,免費入場;
參加講座提供公務人員、教職人員及志工研習時數。
是否報名:否
是否付費:否
費 用:
活動場地:淡水分館5樓多功能活動室
場地電話:02-2622-4664分機255、257
活動地址: 251新北市淡水區文化路65號

新聞選輯:銀髮族防跌須從實務面做起


銀髮族防跌須從實務面做起
楊榮森
2020-10-12

銀髮族經常跌倒、滑倒或絆倒,年紀愈大,風險愈高,是造成老年人傷害如骨折、頭部創傷等的重要原因,社區65歲以上居民約三至四成每年發生跌倒一次以上,80歲以上老人幾乎高達半數,其中約5%病患因傷害嚴重需住院治療,因此評估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因子和及早診治,是臨床上的重要課題。

銀髮族發生跌倒的風險因子很多,且可能有多種因子同時存在,有些因子如年紀、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如巴金森病)、中風、失智等,無法或不容易改變,但其他有些則可加以改善,如環境、藥物選的用和調整、肌少症、生活運動習慣、營養補充等,及早積極評估和改善,有利於減少銀髮族的跌倒風險。

一般在評估方面,通常會篩選出高風險族群;包括近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跌倒者、步態和平衡障礙、共病史及控制情況(如高血壓病患的用藥量和反應是否合適,是否會引起低血壓;糖尿病患者是否會發生低糖等,關節炎病患或中風病患的步態是否穩健,是否使用合適的助行器等),居家環境或外出是否有合適的陪伴者,適當改善前述、補充維生素D3、注意居家環境、使用輔具(如拐杖、助行器)、停用鎮定劑等,都可有效防範銀髮族的再次跌倒。

但實務面上,更應多加強調下列數點:

繼續閱讀: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期刊資源: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acy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muscle mass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acy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muscle mass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tana Martin-Cantero, Esmee M Reijnierse, Benjamin M T Gill, Andrea B Maier
Nutrition Reviews, nuaa064, https://doi.org/10.1093/nutrit/nuaa064
Published: 08 October 2020

Abstract
Context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stimulate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in older adults. To optimize muscle mass preservation and gains,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ype, dose, frequency, timing, duration, and adherence have to be considered.
Objectiv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med to summarize thes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acy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muscle mass in older adults.
Data Sources

A systematic search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electronic databases MEDLINE, Embase, CINAHL,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and SPORTDiscus from inception date to November 22, 2017,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guidelines. In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an or median age ≥65 years, and reporting muscle mass at baseline and postintervention. Ex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genetically inherited diseases, anabolic drugs or hormone therapie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failur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and cancer.
Data Extraction

Extracted data included study characteristics (ie, population, sample size, age, sex), muscle mass measurements (ie, method, measure, unit),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vs the control group,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factors (ie, type, composition, dose, duration, frequency, timing, and adherence).
Data Analysis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 and 95%CIs were calculated from baseline to postintervention.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random-effects model and grouped by the type of intervention.
Conclusions

Twenty-nine studies were included, encompassing 2255 participants (mean age, 78.1 years; SD, 2.22). Amino acids, creatine, 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 and protein with amino acids supplement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uscle mass. No effect was found for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alone, protein and other components,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High interstudy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regarding the dose, duration, and frequency, coupled with inconsistency in reporting timing and adherence. Overall, several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could be effective to improve muscle mass measures in older adults. Because of the substantial variability of the intervention factors among studies, the optimum profile is yet to be established.
Systematic Review Registration

PROSPERO registration no. CRD42018111306.
Keywords:aged, muscle mass, nutrition therapy, sarcopenia
Topic:
amino acid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reatine
older adult
muscle mass
Issue Section: Special article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健康聚寶盆》高齡不失智 活化大腦有竅門

資料來源:https://m.ltn.com.tw/news/health/paper/1405292

《健康聚寶盆》高齡不失智 活化大腦有竅門
2020-10-11

文/林家如

隨著步入高齡化社會,人們對於老年疾病越趨重視,且較有疾病敏銳度,尤其是失智症。多數民眾知道要多動腦、多刺激大腦、活化大腦,才不會失智。

憂鬱也是失智的危險因子

有一次在幫患者做失智檢查,評估情緒狀態時,患者抱怨女兒常會對他說不好聽的話,每次聽到都很生氣、很鬱卒。這時陪同的家屬在旁邊急忙解釋,患者的女兒是擔心患者在家常呆坐、什麼事都不想做,大腦會退化嚴重,所以想藉由刺激的言語,激怒他、讓他有反應。

我當下趕緊衛教家屬,「安內母湯啊!」憂鬱是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憂鬱情緒也易造成失智者病情加劇。

在診間也常有家屬詢問,有什麼方法或工具能刺激、活化大腦?其實不要想得太複雜,舉凡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都是在訓練大腦,大原則為吸引患者注意,進一步增加患者訊息輸出的頻率,別只進不出,例如,不是只開著電視讓患者自己看(訊息進),而是可以跟他聊聊電視在播什麼內容?有看到哪些演員?甚至可以哼哼電視劇的主題曲(訊息出)。

吸引患者注意可從熟悉、新奇這兩個概念著手。有些患者隨著功能退化,反應變得淡漠。這時可善用患者保有的資源,如長期記憶,聽他那年代的歌曲、看他那年代的電視劇、聊他過去擅長的事,用懷舊治療的概念,建立熟悉、安心的感覺,他會比較有反應。

遊戲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試著找他那年代的小遊戲,四色牌、象棋,也許你會驚訝他還記得怎麼玩。


小遊戲、互動式遊戲可多試

新奇的部分,拜科技之賜,有一些互動式遊戲,能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吸引患者注意,進行互動,如互動式投影、Wii、Switch等,都能嘗試看看。

除了上述技巧,鼓勵年長者樂齡學習、參與社區活動、維持人際交流、養成運動習慣,建立規律作息與生活重心,也能活化大腦,讓老年生活持續精彩!

(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

新聞選輯:要到幾歲才能領取勞保老年給付?

資料來源:https://imlabor.pixnet.net/blog/post/47252052

要到幾歲才能領取勞保老年給付?

Mar 06 Fri 2020
小葵常常收到粉絲詢問說「我的工作(或投保)年資有00年,目前00歲,可以申請勞保老年給付嗎?」

接下來,就讓小葵來跟大家更詳細地介紹勞保老年給付吧!

勞保老年給付是指工作期間有投保勞保才有的退休權益,

想領勞保老年給付,一定要確認好三大關鍵:

a.確實離職退保:給付申請書會要求您填寫上離職退保日期(從事工作的最後一天),勞保退保後才會發給給付喔~

※欲申請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者,於辦理離職退保時需符合請領年齡及年資條件。

b.達到請領年齡:要記得年齡是以實歲來計算。

c.符合年資規定:此指投保勞保期間的總年資,而非工作的年資。

符合以上三種條件才能進行申請喔~

那麼,勞保老年給付裡的「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跟「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又有什麼差別呢?

新聞選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療程完整 能預防復發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0/4923589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療程完整 能預防復發
2020-10-11 10:48聯合報 文/吳貞瑩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 圖/吳為吉提供90歲的林老太太,5年多前突然視力減退,眼前一片模糊,求醫發現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異常增生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已經破裂出血,造成黃斑部水腫,視力僅剩0.05,在接受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後,黃斑部積水消退,新生血管逐漸萎縮,即便已屆高齡,病患視力仍恢復到0.7,至今追蹤都很穩定。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醫師指出,之前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比較複雜,也可能影響到視網膜正常的感光細胞,反而造成傷害;近年來發展的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用藥,可直接作用於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病人視力回復的機會較大,副作用較小,是目前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優先選擇。

持續施打 能維持視力穩定

眼內注射效果好,但療程較長。吳為吉醫師說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必須評估病情、長期施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一般來說第1年須注射8到9針,第2年4到5針,第3年2到3針,第4年後可能1年注射1針,甚至不需要再治療,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不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一針約需三萬多元,過去在健保給付限制下,終身每人每隻眼睛僅給付7針,「大約有3成患者在打完健保給付的針數後,因無法負擔自費注射而放棄,導致治療不足。」吳為吉醫師指出,這些沒有繼續治療的患者,多數會復發導致視力再度惡化。

109年6月1日起,健保署放寬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給付範圍,從原本7針增加為14針,為患者省下可觀的治療費用。吳為吉醫師建議,病人應積極接受完整的治療,配合定期追蹤,不僅有助視力回復穩定、預防復發,如果另一眼同樣發生黃斑部病變,也能即時處置,不致延誤。

自我檢查 外出配戴太陽眼鏡

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力中樞,就像國家首都一樣重要,黃斑部病變患者除了看不清楚,還會難以判斷物體的正確顏色、形狀、距離位置等,造成日常生活困難。吳為吉提醒,平時可左右眼輪流注視磁磚、窗框格線或阿姆斯勒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如出現扭曲異常、暗影,須盡快就醫。50歲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三高等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視網膜,外出時盡量配戴太陽眼鏡,減少強光對黃斑部造成的氧化傷害。

新聞選輯:高齡勞工重返職場 1.8萬人再領了第3筆退休金


高齡勞工重返職場 1.8萬人再領了第3筆退休金
|2020.10.11

【本報台北訊】勞保與勞退是勞工的2筆退休金,由於勞退新制的設計,即使領了勞保與勞退,若繼續工作,還可再重新領勞退。據統計,去年就有1.8萬多位的60歲以上勞工,領了勞保與勞退之後,持續再領第3筆退休金,還包括95位80歲以上的超高齡者,其中有兩位年逾90歲,平均每人可領5萬元。

雲玲(化名)今年62歲,去年就提早領了勞保老年年金,目前每月約可領1萬6000多元,之前也把勞退新制帳戶的36萬餘元領走,為了不讓退休生活太無聊,她又到家附近的速食店打工,最近才知道公司每月還有提撥退休金,等於是第3筆退休金,雖聽說已有人每年都再去領一次,她則還沒去領。

勞動部每年都會針對勞參率進行國際比較,台灣60歲以上勞參率幾乎呈現斷崖式下墜。不但遠低於歐美各國,與日、韓相比,也是相差20個百分點以上。如果再比較65歲以上勞工勞參率,台灣與各國差距更大。台灣65歲以上勞參率8.3%,反觀日本是25.3%、南韓34%、新加坡28.7%、美國20.2%,換句話說,各國65歲以上勞工還在職場比率都是台灣3倍以上。

主計總處及學者很早就曾分析,退休制度是導致高齡勞工低勞參率的主因。過去無論是公教人員退休制度,或是勞保老年給付、勞退舊制設計,幾乎都是以50至55歲為退休目標,導致國人提早退出職場。

不過,軍公教年改後,請領退休金改為85制,勞保年金請領年齡也逐年提高到65歲,加上2005年勞退新制上路後,台灣退休制度具有高度彈性,國人退出職場年齡已有延後趨勢。

退休制度牽動國人勞動參與率,則2005年上路的勞退新制是重要關鍵。新制設計,勞工不但可隨時轉換工作,不怕丟了年資,領不到退休金,即使領了勞保老年年金,或是領過勞退舊制、新制,無論62歲、66歲甚至70歲再工作,雇主都要繼續提撥退休金,沒有年齡、年資及次數限制,成為高齡勞工再就業的保障。

以雲玲為例,她已經提前領了勞保老年年金,也將過去雇主提撥的勞退新制退休金領走了,沒想到再去打工,還有第3筆退休金可以領,而且只要工作1天,就有1天的退休金可以累計。雲玲每月打工收入約1萬3千元,若是每月提撥薪資6%,約780元,1年就可多9360元退休金。

研討展覽:11/14講座:銀髮樂適能:養肌逆齡勇健椅/許貴婷老師

資料來源: https://www.library.ntpc.gov.tw/htmlcnt/8ab11234acdb430eb2e007cf20d90715

【新莊聯合分館】11/14講座:銀髮樂適能:養肌逆齡勇健椅/許貴婷老師

●主題:11/14講座:銀髮樂適能:養肌逆齡勇健椅/許貴婷老師

●內容:坐在椅子上也可以運動喔!《椅子操》是專門為長輩設計的運動課程,運用生活上最便利的椅子及彈力帶,進行安全的有氧活動,透過運動可訓練核心肌群,減少肌肉質量與力量的流失。搭配懷舊老歌的律動與歡唱,讓運動遊戲化!快來跟我們一起動動筋骨吧!

●時間:109年11月14日(六)14:00-17:00

●對象:名額35人(持有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證之讀者優先報名)

●地點:新北市立圖書館新莊聯合分館/2樓大禮堂
(新北市新莊區自由街1號)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0yqQ3

●洽詢電話:02-8992-4732

注意事項:
● 為維護活動品質,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
● 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杯(本館不提供杯水)。
● 講座提供教師及公務人員研習時數3小時,如有需求請於簽到時一併填寫「研習時數登記表」。
●本館保留變更活動內容權利,若有變動以新北市立圖書館官方網站公告為準。

承辦館別: 新莊聯合分館

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高齡孕產婦的照護


資料來源:https://www.klchb.klcg.gov.tw/tw/klchb/715-101595.html

高齡孕產婦的照護

現今結婚年齡普遍提高,晚婚使婦女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已超過30歲(內政部戶政司2016年7月),國際上對高齡產婦的定義不同,醫學上以受孕時滿34歲的婦女為高齡產婦,卵子和精子的品質及量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易致不孕症,且懷孕期的高危險妊娠和生產時的產科併發症,嚴重程度較一般孕婦來的高,對母體及胎兒健康危害情況較重,所以從孕前至孕期到產後的健康照顧,對促進胎兒及母體健康很重要!

1.婚後孕前健康檢查

已婚夫妻計畫要懷孕的準爸爸準媽媽們,若家族有相關的遺傳疾病,或個人有某些疾病,建議做孕前健康檢查及孕前優生諮詢,可提早發現潛在的遺傳疾病,並及時給予適當的治療,將身體和心理都調適到最佳狀態後再懷孕,才能生育健康的下一代。

2.孕婦產前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署提供十次的孕婦產前檢查,針對高齡產婦補助產前遺傳診斷(羊膜穿刺)費用,由專業醫療團隊於產檢過程中觀察孕媽咪及胎兒的身體變化及健康狀況,適時提供照護服務,降低併發症的可能!請孕媽咪依懷孕週數按時回診產檢。

3.飲食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育齡婦女每日建議攝取400微克葉酸,準備懷孕婦女在受孕前一個月至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將身體調整至健康狀態,並維持理想體重,為懷孕做準備以供自身與胎兒所需。

懷孕期間不適合減重,維持正常的均衡飲食習慣即可,營養素攝取不足,對胎兒生長發育易造成傷害。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當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並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原本就較肥胖的孕婦,則要注意不可增加過多的體重,否則容易併發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和妊娠毒血症等,避免攝取脂肪多與高熱量的食物。

懷孕初期(0~3個月)若有噁心、嘔吐等現象,應少量多餐及選擇低脂肪且無刺激性的食物,早晨醒來時,可吃些五穀類食物,如餅乾、饅頭等改善孕吐;在懷孕末期,避免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攝食過多,造成體脂肪增加。

4.活動

孕媽咪懷孕期間產檢一切正常,依然可以從事一般的運動,根據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每天運動30分鐘,有助於加速產程、避免難產,降低罹患妊娠糖尿病等風險,因懷孕可能會耗去不少體力,孕媽咪如果懷孕前有固定慢跑運動的習慣,可以考慮將慢跑的里程數縮短一些,或是以其他的運動方式替代,如習慣原每天跑2公里,改以每天走4公里替代,不需要勉強自己走太快。如果是平常就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懷孕時就是運動的最好時機,可選擇走路、孕婦瑜珈等較溫和的運動!

5.產後照護

高齡孕婦在產後經由適當的護理及調養使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坐月子」,這段期間不宜過早負重及操勞家務,需充分休息、補充均衡且完整的營養,以恢復體力並調和精神和情緒。

生產時會消耗許多體力,產後婦產科醫師可能會開立子宮收縮藥,促進子宮復原及排出惡露,建議產後2週再開始採用麻油、酒等補品,可選擇補血及高生物價值蛋白質(如:牛奶、雞蛋、海鮮等動物蛋白和黃豆製品等)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吸收,富有營養、足夠的熱量及水分,促進傷口癒合。

產後在每次排便後,用溫開水或消毒水由前往後沖洗會陰部。約產後一週,會陰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癒合後即可採擦浴、淋浴方式洗澡、洗頭;不適合洗盆浴避免感染,適當身體清潔、適度的沖洗,可放鬆身心、減少感染,有利於產後的復原,只要沐浴後迅速擦乾吹乾即可。

當體力恢復時可嘗試做些簡單的產後運動,促進肌肉張力,增加血液循環,有助於器官復舊及身材的恢復,運動中如有不適,可暫停或休息。在產後滿1個月,惡露乾淨、子宮完全恢復才可行性生活,否則易感染或出血。


作者: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
參考資料: 1.孫吉珍、林宴如、方素瓔等(2014) .婦嬰護理學(2版) .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9章 為人父母的準備p.244-249
2.李從業、陳信孚、馮容莊等(2015).實用產科護理(七版).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危險孕婦的護理p.573-650

新聞選輯:3NG行為 熟齡族行動力陷危機

資料來源: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99927

3NG行為 熟齡族行動力陷危機
陳玲芳 |2020.10.07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專家指出,人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機能下降,但行動能力會因為「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方法」、「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沒有依照年齡調整運動習慣」三種常見NG行為,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讓熟齡族提前陷入行動力危機。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表示,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行動力」隱形危機。數據顯示,台灣骨質密度過低、關節不適、肌肉量過少的人數高達七百二十萬,未來三種問題所帶來潛在「行動力不良」的盛行率,恐占三成以上人口。

他提醒,行動力不良通常合併骨骼、關節、體力等問題,若中壯年族不開始重視骨骼保養、肌肉訓練,未來老年後失去生活自理的機率將會提升,成為高齡社會的隱憂。他強調,骨骼、關節、體力具有互動關係,三者會相互影響。研究發現,肌肉質量可以預測骨質密度,尤其在停經後婦女身上更為顯著。

陳榮邦表示,過去大家都著重於骨質密度低、行動不靈活、肌肉量下滑等單一問題,但近年來國際趨勢建議將行動力作為一綜合性評估,加入骨質密度、肌肉質量、平衡感、體脂肪量測量,呼籲熟齡族從五十歲開始重視行動力,可有效提升銀髮期生活品質。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表示,要避免行動力危機,可從「提升蛋白質攝取」和「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做起,只要去公園運用既有器材進行訓練、每天喝兩杯牛奶補充蛋白質,就能擁有健康的老後生活品質。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性急長輩容易罹患「恐慌症」!醫:「勞操煩」就是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41214

性急長輩容易罹患「恐慌症」!醫:「勞操煩」就是重要指標 
日期:2020-10-04 作者:林以璿 

臺灣已是高齡化社會,照顧老人除了生理,也要關注心理健康。近日連續多天假期,醫師建議,與家人團聚時可以藉機觀察長輩健康,尤其是平常比較容易緊張、急性子、「勞操煩」的長輩,需要留意是否有恐慌症上身。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郭啟中舉例,他近日臨床診治一位急性子長輩,經常心情低落,最後嚴重到喘不過氣而掛急診。郭啟中提醒:家有急性子長輩要注意老年憂鬱、焦慮、恐慌容易找上身。 他表示,這名年近八旬的李奶奶,習畫、練書法多年,逢年過節紅白事,都吸引朋友上門索取字畫,忙得不亦樂乎,但家屬發現數十年應付自如的事,卻開始讓老人家情緒異常起伏。 解除壓力但沒解開心結,仍然會導致疾病發生 起初奶奶常說「心情差」,接著憂慮友人請託字畫無法完成,而發生恐慌,甚至還喘不過氣只能送急診。家屬懷疑母親要求太高,性子急又壓力過大,婉拒親友索求字畫。沒想到,李奶奶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三天兩頭送急診。 李奶奶到了神經科門診後,醫師安排神經學檢查,排除腦神經疾病後,仔細調整用藥,逐步緩解病情。 郭啟中表示:「心理或部份腦神經生理症狀病徵,都會伴隨焦慮、恐慌症狀,而且老人發生焦慮、恐慌機率其實不低」。他建議發現長輩個性或情緒反常,先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腦神經生理疾病引起的情緒反應,再作治療。 掌握三不四多原則,才能與家人共度恐慌症 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許峰碩表示:憂鬱、焦慮、恐慌症狀類似腦力不足、無法思考的狀態,因此,建議家有憂鬱、焦慮、恐慌長輩的人,掌握「不澄清事實、不指責、不比較;多支持、多傾聽、多陪伴、多鼓勵」的「三不四多」原則,才能一起度過。 憂鬱症和焦慮性疾患的終生共病率很高,有焦慮性疾患的患者,在年輕時就會發病,但症狀可能不嚴重,不會到身心內科就醫,直到壓力來源越來越多,合併出現憂鬱症狀,或有長期失眠、身體不適、焦慮、緊張、莫名的害怕,才會就醫。 醫師表示,目前對恐慌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加上行為治療,療效最好,大部分都有不錯的效果。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性急長輩容易罹患「恐慌症」!醫:「勞操煩」就是重要指標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1214

新聞選輯:退休金算盤/請領勞保遺屬年金 有眉角


退休金算盤/請領勞保遺屬年金 有眉角
2020-10-05 02:00:00經濟日報 記者 陳素玲

勞保年金可能破產新聞近日引發勞工恐慌,原本選擇年金與一次金比例已經非常懸殊,但是不少達到請領條件的勞工,最近開始詢問「是不是一次領走比較保險?」也擔心如果選領年金,萬一不幸領取期間過世,豈不很吃虧?

事實上,勞保是政府開辦的社會保險,不至於完全破產;如果選擇請領年金,萬一領取期間不幸去世,遺屬還是可以將與一次金的差額領走,或是請領原有年金半數的遺屬年金,勞工不會吃虧。

勞工退休後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時,如果是2009年年金上路前就有勞保年資的勞工,即使勞保年資未滿15年,仍有權利選擇一次金或年金。勞保年金上路至今已經12年,隨著勞保老年年金「活到老、領到老」琅琅上口,領年金比一次金划算觀念深植人心,因此近年兩者比例已經是8:2,也就是每十位勞工中,有八位選擇領年金。

新聞選輯:聽清楚才能避免失智!雙60法則+8種營養食物,防範老年重聽

資料來源:https://www.edh.tw/article/25423

聽清楚才能避免失智!雙60法則+8種營養食物,防範老年重聽
2020-09-30 新聞中心吳文哲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聽力退化也成為所有感官疾病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報告預測,10年內65歲以上患有重聽的患者比例,將會達到30%,70歲以上的患病比例更是將達到50%。隨之而來的認知能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失智症、憂鬱症,讓老年性重聽的議題,更加無法忽視。

老化疾病第四名 每四人就有一人須戴助聽器

所謂老年性重聽,指的是隨著年齡上升,聽力逐漸下降的老化症狀,是所有老化疾病中患病率第四高(僅次於關節炎、高血壓與心臟疾病)。韓國索利醫院院長申侑里(신유리,音譯)補充:「70歲以上年長者的患病率大約25%,也就是說每4人就有1人需要配戴助聽器。」 (編輯推薦:重聽竟是失智元凶!4個徵兆揪出不自知的「隱性重聽」)

老年性重聽的病因,主要是耳蝸中的聽覺細胞,以及將聲音刺激由耳朵傳達至腦部的聽神經發生老化造成。與一般重聽不同,老年性重聽的聽力會從高頻率開始下降,兩耳聽力下降的程度也會相似,甚至會伴隨耳鳴發生,申醫師補充:「不過因為聽力是慢慢下降,所以有非常多的患者並不會察覺到。」

「由於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年老性重聽導致的聽力損失並無法恢復,」申醫師表示,「頂多也只能維持現狀,因此最好能及早發現,並且佩戴適合的助聽器。」

預防老化性重聽 從「雙60」法則做起

因為無法好轉,平時維持耳部健康就更為重要。對此,漢陽大學醫院也建議民眾應該遵守「耳機音量最多開60%、一天使用不超過60分鐘」的「雙60法則」,而每次使用約30分鐘後,也應該至少休息10分鐘。 (編輯推薦:有聽沒有到?銀髮族老年性重聽4警訊)

飲食方面,多食用海藻、蔬菜、水果等,富含Omega-3、葉酸、長鏈不飽和脂肪酸、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與鎂的食物,也有助於維持耳朵健康。反面,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高脂肪、精緻糖與過鹹的食物,則會提升罹患重聽的風險。

「聽力是越用越差。」申醫師補充:「因此最好盡量避免聽到噪音,如果無法避免,則必須穿戴保護裝備,並且定期接受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則要儘早治療。」


新聞選輯:染上肺炎不一定會發燒、咳嗽!老年人發炎反應不明顯活動力下降就該注意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40608

染上肺炎不一定會發燒、咳嗽!老年人發炎反應不明顯活動力下降就該注意
日期:2020-09-30 作者:王 芊淩 

肺炎高居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且比例還不斷增加,去年甚至比前年多出6.9%。而成年慢性患者又是高風險族群,只是老年人感染肺炎後不一定會出現燒發、咳嗽,有可能是以不典型症狀為表現,像是胃口變差、行動力比較不好都該注意。 老伯伯意外跌倒才發現染上急性肺炎 一名94歲的老伯伯,因為在家中跌倒緊急送往急診,到醫院後才被診斷出來急性肺炎,可是並沒有咳嗽、發燒等表現。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副院長黃信彰醫師表示:「患者因為感染身體衰弱才會跌倒,只是老年人得到肺炎後,症狀相對不是很典型,因為免疫力沒那麼高,對抗發炎的能力就沒那麼好。」 過往都知道肺部感染就是會發燒、咳嗽、胸痛、甚至會喘,但偏偏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表現方式,台大小兒科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說:「完全沒症狀是屬於比較特例,有可能患者身體狀況不好,像免疫不全的人,發炎反應會比較不明顯,所以症狀會顯的不太典型。」

繼續閱讀:染上肺炎不一定會發燒、咳嗽!老年人發炎反應不明顯活動力下降就該注意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0608

新聞選輯:醫療險理賠常有爭議?一次看懂新型態保單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7/4904362

醫療險理賠常有爭議?一次看懂新型態保單
2020-10-06 07:50Smart智富 撰文:林竹

很多人手上都有醫療險,醫療險的理賠機率高、理賠爭議也時有耳聞。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最新公布的2020年第2季申訴暨評議案件統計,在人壽保險業理賠常見爭議類型中,以手術認定(14%)、必要性醫療(11%)與理賠金額認定(10%)為3大最常見類型,可以看出醫療理賠是保險公司與保戶常爭議的關鍵點。

這些爭議,除了是兩造認定差異,醫療險保障無法與時俱進、跟不上時代,也是成因之一。但近年保險公司已陸續推出符合醫療現況與民眾需求的保單,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鄭中安接受《Smart智富》月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醫療險規畫走「混搭風」,在保單內容設計與給付方式,都跟過去有所不同,因而民眾應從「新」調整保險規畫,才有完整保障。以下為專訪紀要:

新聞選輯:高齡健康 4大祕訣 避免失能超前部署


資料來源: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99803

高齡健康 4大祕訣 避免失能超前部署
2020.10.06

【本報台北訊】長壽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不覺長壽似乎成為了家庭的負擔。七十一歲的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看著台北市人口快速老化,平均餘命八十三歲,其中卻有八年不健康,他相信力行均衡飲食、運動,就有機會讓不健康餘命往後延,再活久一點。

黃世傑說,老化後,最怕面對失能、失智,特別是失智的病程非常長,動輒十多年,失智患者後半段的人生則是伴隨失能度過,「我最怕自己得到失智症」,對家人來說真的太苦了。

造成失能的五大危險因子「腦中風、失智症、高齡衰弱、骨折、跌倒骨折」,這些原因都可以透過高齡健康四大祕訣:增加肌力、體重管理、調整飲食、積極面對疾病來趨吉避凶。

訓練腹部肌群

走路記得挺胸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通過測驗才能上路 「高齡駕駛」測驗內容有哪些?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cars/1393574

通過測驗才能上路 「高齡駕駛」測驗內容有哪些?

編輯 張婉儀 報導 2020/09/30 19:12 
近年來,高齡駕駛人開車發生交通事故時有所聞,而日前在新北市新店也同樣發生一起重大車禍,由於駕駛人是一名83歲的高齡駕駛,因此也不禁讓人再次關注起高齡駕駛議題。 事實上,按照過去台灣法規,駕駛人一旦取得駕照後終生有效,不過隨著駕駛人歲數增長,身體也會逐漸出現機能老化等狀況,例如反應時間延長、動作速度變慢等都有可能會影響駕駛安全,因此政府在2017年也已經開始實施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 主要的實施對象分為兩種,一種是實施日期後才年滿75歲的駕駛人,以及實施日期前就已經年滿75歲,且有違規記點及吊扣駕照者。因此當高齡駕駛人收到通知單時,可以到醫療院所進行體格檢查,並且在醫療院所或監理站完成認知功能測驗,或者到醫院做失智症檢測後,只要符合以上檢測就可換領三年短期駕照。 至於審查內容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分別為體格檢查及認知功能測驗,其中體格檢查項目包含視力、辨色力、聽力、四肢等;而認知功能測驗則包含「對時間的正確認知能力」,也就是說出測驗當天的時間及地點,接著是「近程記憶思考能力」,在看完十種圖案的兩分鐘後說出看到的圖像,最後則是「判斷力及手腦並用能力」,劃出指定時間的時鐘。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cars/1393574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來臨 國際失智症關懷月:正視失智症,治療.照護缺一不可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148

超高齡社會來臨 國際失智症關懷月:正視失智症,治療.照護缺一不可

2019年,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且每年全球會增加一千萬名,預計在2050年將成長至一億五千兩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2020-09-30

台灣情況也差不多,依據衛生福利部所做的流行病學統計調查,以台灣人口估算,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中就有一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就有一位。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直指,失智症在年齡愈高的族群盛行率愈高,且有每5歲增倍的現象,「如今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預期未來病患數量只會愈來愈多。」
及早診斷不能等,治療、照護同等重要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必須在醫療與照護上共同串起完整的生態圈,才能有效地做好防治工作。

胡朝榮理事長認為,失智症至今雖然沒有能治癒的藥物,不過現在已有很好的診斷技術如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脊髓液檢查等,可精準診斷,只要及早確診,便可透過藥物來延緩患疾病的惡化速度,「藥物能幫助患者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雖然病程仍會繼續,但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未來失智症或許能像慢性病一樣得到控制。」

不過,從臨床觀察,失智症病患的醫囑性並不高,吃藥這件事對患者而言似乎特別困難。從統計上看,失智症病患能維持一年用藥不中斷,約只有60%至70%,等於有大部分的患者並不了解藥物的重要性,他直言,這在失智症的治療上是一大隱憂。

新聞選輯:南韓人口老化快速 官方預計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資料來源:https://m.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07536

南韓人口老化快速 官方預計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2020-09-30 11:08

南韓統計廳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南韓的老年人口為812.5萬人,占總人口比例達15.7%,預計2025年將會上升至20.3%,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統計廳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南韓的老年人口(65歲以上)為812.5萬人,占總人口比例達15.7%,預計2025年將會上升至20.3%,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2060年的老年人口比例將會高達43.9%。

根據《韓聯社》報導,該數據也指出,南韓2020年的扶養比為21.7%,即每100名勞動人口(15-64歲)要負擔21.7名老人。受低生育率和高齡化的影響,南韓的扶養比將逐年上升,預計在2060年達到91.4%。

而從性別來看,老年女性的占總人口比例為17.9%,高於男性的13.5%;以地區來看,全羅南道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為23.1%。其次是慶尚北道的20.7%和全羅北道的20.6%;世宗市的老年比例則是最低,僅有9.3%。

醫療保險支出方面,南韓2018年老年人口醫保支出為31.8兆韓元(約新台幣7900億元),占全國支出總額約4成。由此可見,老年人的長期照顧將成為南韓社會的主要問題。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南投縣銀髮料理爭霸戰 入圍者定10/24決賽

資料來源:https://hotmessage.co/archives/91058

南投縣銀髮料理爭霸戰 入圍者定10/24決賽
記者扶小萍報導 -2020-09-26
南投縣衛生局為為增進長輩們的營養識能及均衡飲食觀念,特舉辦「109年銀髮族健康餐盤料理競賽」,經評審後社會組與專業組各取5組進入決賽,預訂10月24日於南開科技大學中餐專業教室進行決賽現場料理評核。

衛生局指出銀髮族飲食營養是身體健康重要的基石,除了在各社區宣導健康餐盤之餘,特舉辦競賽希望能透過參賽者的巧思設計色、香、味及符合我的餐盤6口訣的健康餐盤,含主食主菜副菜青菜水果和湯品,讓銀髮族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享受健康飲食的生活。

「109年銀髮族健康餐盤料理競賽」社會組有19個隊伍報名參賽,專業組共有16個隊伍參賽,於9月17日由5位專家學者進行初審書面審查,每組各擇優入選5組進入決賽,各備取2隊。

書面評審入圍決賽的隊伍為社會組:幸福隊(三民社區發展協會)、2.許你一個健康人生(一般民眾)、異國點心料理社(一般民眾)、和雅一家親(和雅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五十甲老中青銀髮隊(五十甲社區發展協會),備取有餚韻飄香(田仔社區發展協會)、珍美味(一般民眾)。

專業組:今後甲(雋荖廚房)、猴腮雷(順濱食品有限公司)、營養好周到(南投基督教醫院)、銀髮保胃隊(水里商工)、同德高中餐特二乙(草屯同德高中) ,備取健康享食在(水里商工)、地傑人瑞(傑瑞老人安養中心)。

衛生局預計10月24日於南開科技大學中餐專業教室,進行決賽現場料理評核,決賽相關活動議程及注意事項,另行通知入圍隊伍,未入圍隊伍於活動結束後會另行寄發參賽獎狀及宣導品。

新聞選輯:進入 「人口負成長」時代,城市競爭力須重新思考


【城市搶人大作戰】
進入 「人口負成長」時代,城市競爭力須重新思考
作者:高宜凡
攝影:張智傑、蘇義傑、賴永祥
日期:2020-09-28

未來城市要爭搶的重點是什麼?行政資源、財務經費、還是造橋鋪路等基礎建設?來到人口負成長階段,接下來各縣市要比拚的焦點,必須轉向最基礎、也是最攸關生存命脈的「人口」!一旦沒有人,城市什麼都不是了。

新聞一:「脫北者」劇增!首善之都台北擁有健全交通網絡和社會福利,許多企業總部都設於此,不過今年前5月,台北竟遷出近1.9萬人,不僅減幅全台最劇,更創下23年來紀錄。

新聞二:台灣步入「人口負成長時代」!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七個月出生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近 2 成,而累計死亡人數破10萬,已比出生人數多了上萬人,且,今年恐逆轉無望。

圖/人口減少的諸多後遺症,未來將一一浮現。

新聞三:屏東「立委」少一席,各派系搶破頭!2020年出舉行的第10屆立委選舉,屏東縣因人口數比上次區域立委基準人口調整時減少7萬人,席次從三席減為兩席。

上述三則新聞的共同點?都跟人口有關!

負成長成定局!2020就是分水嶺

研討展覽:樂齡學堂:透過影片欣賞探討高齡者議題


樂齡學堂:透過影片欣賞探討高齡者議題

活動名稱:樂齡學堂:透過影片欣賞探討高齡者議題
活動時間:2020/11/13(五)及2020/11/20(五)下午2點至5點 (共計兩堂課)
活動電話:02-28805809
活動票價:免費,且需事先報名
活動地點:臺北市立大學勤樸樓5樓C515教室(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活動主講:熊曣 老師
活動簡介:本課程將播放有關老人議題的影片,如貧病纏身、人際疏離、無依無靠...等困境,期能引導參與成員相互支持,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正向力量及生命意義。
主辦單位:錢穆故居
活動網址:http://web.utaipei.edu.tw/~chienmu/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期刊資源:高齡者智慧住宅市場趨勢暨關鍵課題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200922002

AISP 資料庫
高齡者智慧住宅市場趨勢暨關鍵課題

作者
林信亨
出版年月
2020/09/25

導論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運動養生風氣的盛行,絕大多數的熟齡族群活得更久、更健康,其最關注的是如何獲得具包容性及可及性的安居養老環境,滿足個人「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理想生活目標。本文將針對高齡者住宅市場趨勢、國際智慧住宅政策、我國供需現況分析,探討我國高齡者住宅未來發展方向與重要課題。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韓國的長壽詛咒 日本的高齡化慢性病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40274.html

韓國的長壽詛咒 日本的高齡化慢性病
工商時報 譚淑珍,駐日特派 黃菁菁 2020.09.25

銀色海嘯來襲─系列三之三〈借鏡篇〉

編按:莫文蔚「當你老了」這首歌打動人心,但現實上有多少人能像歌詞裡「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2025年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每五人有一人為65歲以上老人,屆時戰後嬰兒潮世代都已75歲,面對初老到終老,台灣準備好了嗎?今年台灣迎來人口首度負成長,高齡少子成為台灣經濟競爭力的最大路障,政府該如何面對這道嚴肅考題。本報特別製作系列報導,供社會各界省思。

韓國→三個五年高齡計畫 力抗又老又窮

「當高齡意味著將陷入貧困,長壽就不是一種福氣,而是詛咒。」金喜來(音)年近70歲,每周固定時間到首爾恩平區的甜甜圈店打工,月收入約40萬韓元(約台幣1萬1,504元),只能過著窘困的生活,連開冷、暖氣都有問題。

在不到3坪大的地下室租屋處,每天看不到日月星辰,也看不到未來,金喜來每晚將頭枕在用衣服疊起來的「枕頭」時,心中默默祈求上蒼垂憐,讓他一覺不醒。「如果有勇氣,心一橫,往漢江一跳,人世間的煩愁就隨江而逝吧。」金喜來就是沒有勇氣。

類似金喜來的悲情,在韓國是現在進行式,韓國老人自殺率節節提升,依據韓國自殺預防中心的數據,每年70 歲以上年長者的自殺率,全國平均值為24.3%。

依據韓國國家統計廳統計,韓國65歲以上人口在2019年時突破800萬人,達到802萬人,佔總人口的14.9%,年齡中位數是42.6歲,到2040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33.9%,然而讓韓國朝野感到比北韓核武還要令人恐怖的是,65歲以上人口相對貧窮率高達45.7%,也就是說,韓國的高齡社會是「又老又窮」。

「又老又窮」的韓國老人們,為了生計,只能像金喜來一樣,年近70還得打工。事實上,在韓國70歲以上老人的雇用率,超過33%。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承珍(音)指出,韓國老人貧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獨居。

新聞選輯:用開辦健保魄力 打造全覆蓋式長照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40194.html

用開辦健保魄力 打造全覆蓋式長照

工商時報 譚淑珍, 工商時報 蘇秀慧, 工商時報 郭建志, 工商時報 馮建棨, 工商時報 彭媁琳,工商時報 邱琮皓 2020.09.24

銀色海嘯來襲─系列三之二〈對策篇〉

2031年,台灣將有過半女性超過50歲;2034年,每二個人就有一人超過50歲;2070年,65歲以上老人將突破四成。當台灣老化速度猶如失速列車般奔馳而來,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急呼:政府應拿出當年開辦全民健保的決心與魄力,打造涵蓋所有長照需求人口、規模千億的全覆蓋式長照體系。

長照2.0初期規模約300億元,在經費有限下,排除重度失能或失智者,但2025年超高齡社會到來,全台將有百萬失能失智人口,陳亮恭強調,政府應「超前部署」,提出整體高齡社會對策,不要被「財務負擔」框架限制,不可處處設限、排除任何有長照需求的人,「這是政府終究躲不開、一定要面對的改革」。

「傳說中,日本有個棄老村,年滿70歲的老人, 必須被帶上楢山挨餓受凍。當衰老變成一種原罪,犧牲成了唯一的宿命,年邁的老人家如何自處?」這是電影《楢山節考》的情節。日前嘉義發生「老夫顧老妻」結果走上「攜老伴自殺」的人倫悲劇,有如「楢山節考」現實版情節。

新聞選輯:老化失速列車 台灣長照跟不上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40165.html

老化失速列車 台灣長照跟不上
工商時報 蘇秀慧, 工商時報 郭建志, 工商時報 彭媁琳, 工商時報 譚淑珍, 工商時報 林昱均, 工商時報 邱琮皓,工商時報 呂雪彗 2020.09.23

銀色海嘯來襲─系列三之一〈現象篇〉

2020年的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老得太快太猛,2055年將追上日本,比國發會前次(2018年)推估又提早五年。當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際,銀色海嘯也提前來襲,回不了春的台灣,就從今天起,長照需求快速竄升,而年輕人的負擔則將越來越沉重。

場景一:8月12日,卸任後的前副總統陳建仁首次站出來擔任公益代言人,要為澎湖惠民醫院重建募集5.5億元。因澎湖有3,800位失智失能人口,卻僅五間住宿式長照機構計272床;五年後,失智失能人口將多達4,700人,成長近25%,離島偏鄉的菊島,長照資源竟如此匱乏。

場景二:8月11日,前閣揆、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提出安養信託新主張,可說是「安養的理想境界」,猶如「全能管家」。他認為:超高齡社會最終階段的安享晚年,應提供舒適方便的居住環境、日常照護、身心醫健和財產安全的「一站式服務」。惟政府目前推動的長照,卻未包含「信託照護」,非常可惜。

面對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人口專家、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警告:65歲以上老人人口將快速成長,2030年將達557萬人,較今年多出179萬人,同時間0-14歲小孩減少45.9萬人,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也減少169.9萬人,台灣年齡結構將產生巨大變化,工作人口萎縮明顯衝擊經濟發展,「人口危機來了!」。


新聞選輯:超單身世代╱一個人的老後 花費比你想得多


資料來源:https://orange.udn.com/orange/story/121199/4870829

超單身世代╱一個人的老後 花費比你想得多
2020-09-19 07:20 文╱李莉珩

方曉真(化名)年輕時就扛下一大家子的生計,努力賺錢打拚,拒絕了男友的求婚,單身迄今。今年她已55歲,年初時剛送別了高齡95歲的媽媽,這幾個月她才終於意識到自己將一個人度過餘生,生活和經濟模式都必須全面重新調整、適應。她的哥哥和弟弟雖然都有小孩,但她知道,下半輩子不可能依靠姪子姪女,唯一可靠的,只有自己……。

內政部的統計顯示,全台30歲以上的未婚人數已超過600萬。除了未婚單身,如果加上「離婚單身」、「喪偶單身」、「獨居單身」……等各種單身的型態,人口數應該逼近1000萬。換句話說,在醫療進步、平均餘命增長的趨勢下,愈來愈多的人或早或晚都將步入老後自己一個人的「超單身世代」。

沒有依靠、財務必須自理的超單身世代,該如何確保自己能有一個財務安全的老後人生?


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老年人視力退化、腿腳無力 高齡駕駛應留意路上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526

老年人視力退化、腿腳無力 高齡駕駛應留意路上風險
2020-09-2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

專家提醒,無論長輩們仍在駕駛、有限制地駕駛,還是必須完全放棄駕駛的狀態,如果發現長輩們車上有新的痕跡和刮痕、駕駛習慣發生重大變化、看不清楚道路標誌等情況都是高危駕駛警訊,應特別留意多關心陪伴他們,協助他們尋找共乘汽車或是其它大眾交通等替代性的交通方案,讓銀髮族群在身體老化階段,也能享有安全照護。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退化已成為交通安全的隱憂,根據警政署統計,以105年A1類道路交通事故來看,以75~79歲及20~24歲之死亡人數較高。據悉,老年人的視力退化、聽力障礙、反應遲頓、腿腳無力等都是造成駕駛困難的因素之一。無論是否持有高齡駕照,專家建議積極參與長輩們的生活,一同關心和維護高齡駕駛者的安全。

高齡駕駛事故頻繁 交通安全的隱憂

依據Caring一篇老人駕車的指南指出,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報告顯示,年滿65歲的高齡駕駛因身體不適而難以駕駛的可能性是年輕駕駛的兩倍,且年齡在70歲以上的高齡駕駛事故頻繁增加,其中以85歲以上的駕駛中事故發生率最高。如今,美國有六分之一的駕駛員年齡超過65歲,代表道路上有更多的高齡駕駛,以至於不少子女擔心年邁父母的安全,希望他們能夠停止駕駛。

新聞選輯:如果意外離開人世,想好怎麼照顧家人了嗎...哪些情況下你會需要信託規畫?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03128

如果意外離開人世,想好怎麼照顧家人了嗎...哪些情況下你會需要信託規畫?
理財宅急便
撰文者廖義榮

金管會在104年發布「信託業辦理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評鑑及獎勵措施」,希望鼓勵國內金融業者辦理安養信託服務,以滿足高齡化社會的金融需求,這項獎勵措施從去105年開始實施,為期5年正好今年就要到期了。

安養信託是以照顧年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之生活為目的,委託人把一筆財產交給受託人管理財產,信託契約訂定這筆財產用於支應其生活、醫療、安養、看護等安養費用,受託人並依信託契約管理財產。透過安養信託之機制,不僅可設立一筆專門款項作為養老金,確保未來經濟需求能被滿足。信託財產在法律形式已屬受託人所有,財產已轉移至受託人信託帳戶,因為與委託人財產分離,如此一來也可避免老後失智受他人詐騙,財產被騙光。

照道理這樣的安養信託是民眾所需要的,不管是為了保障其未來退休後生活,安養照護、醫療或其他照顧需求及財產安全,民眾都蠻有需要成立安養信託,只是根據最近UDN的報導,安養信託的推廣碰到瓶頸。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政府資源:中華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智慧住宅高齡照護設計指引


中華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https://www.abri.gov.tw/tw/download/show/6

智慧住宅高齡照護設計指引(PDF下載) https://www.abri.gov.tw/tw/download/dl/180/1

新聞選輯:台灣年增16萬名糖尿病患者 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

資料來源: https://m.ltn.com.tw/news/health/breakingnews/3294242

台灣年增16萬名糖尿病患者 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
2020-09-16 23:3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今日表示,根據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國內一年約新增16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3分鐘就有1人新確診,且年輕族群有增加的趨勢,提醒要注意控制,以免併發慢性腎臟疾病或心衰竭。

一年新增16萬人的糖尿病,儼然已成為新一代國病,杜思德指出,若進一步分析罹病族群,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盛行率最高,平均每2位糖尿病患者就有1位是65歲以上族群。

不過,杜思德也點出,新發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現象,59%來自40至64歲族群,同時 40歲以下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可能與生活作息不正常、偏好甜食與精緻化飲食等影響有關,但糖尿病也因為患者年輕化而面臨「病齡長期化」的問題。

此外,杜思德也提到,從2000年至2014年,第2型糖尿病併發慢性腎衰竭的個案成長4.07倍、併發透析的住院個案成長3倍、併發心衰竭個案成長1.85倍、併發心衰竭住院個案成長2.6倍,強調糖尿病不只是糖尿病,同時會侵犯身體的大血管與小血管,因此併發有慢性腎臟疾病或心衰竭的個案數與住院數呈倍數增加。

杜思德強調,目前國內外糖尿病管理趨勢為除了血糖控制外,也應評估心腎共病,因此不只血糖達標,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同時需要監測微蛋白尿及檢測腎絲球過濾率,注意腎臟功能,以及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

杜思德補充,健康的飲食、運動不能少,並可視情況考慮適當的藥物治療,像是磺醯尿素類藥物可促進胰島素分泌,雙胍類藥物可避免血糖高時繼續釋放肝醣、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類藥品可促進腎臟排出糖份,腸泌可助控制糖化血色素,降低共病風險,有助減輕體重等。

新聞選輯:年輕人猝死比例增加?急診醫師:精緻飲食讓心肌梗塞患者年齡下降

資料來源: https://heho.com.tw/archives/138651

年輕人猝死比例增加?急診醫師:精緻飲食讓心肌梗塞患者年齡下降 
日期:2020-09-17 
作者:王 芊淩 

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突然猝死,讓民眾自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其中造成猝死的原因許多,包含心因性休克、心肌梗塞等,正是急診中常見的急重症,但在臨床上心肌梗塞的患者年齡確實逐年下降,急診醫師分析:「跟我們飲食精緻化、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讓血管硬化提早發生。」 多數猝死可能是「心因性休克」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曾統計,在24小時內發生猝死8成是心臟病發;1個小時內猝死的話更高達9成5,心臟就是生命中樞,一旦停止也按下生命倒數鍵。林口長庚急診醫學科副主任羅祥雲說:「根據過去臨床,大部分會這樣猝死大多是心因性休克造成,可能有一些遺傳因子,或是致命性心律不整。」

繼續閱讀:
年輕人猝死比例增加?急診醫師:精緻飲食讓心肌梗塞患者年齡下降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38651

新聞選輯:專家3招健檢,打造一間安全又舒適的新浴室

連結資料來源

專家3招健檢,打造一間安全又舒適的新浴室
邱璟綾
生活消費
達志、特力屋提供
2018-07-11 13:55

熟齡世代來臨,有愈來愈多人選擇在退休後,針對自身體力與活動狀況,重新規劃自己的居住空間,打造理想的樂活退休宅,或是針對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浴室重新設計,不只安全還能讓活品質更加分。

隨著年紀漸長,體力會跟不上行動,「跌倒」就成為許多人可能面臨的老年危機,我們無法控制意外發生,但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做好安全防護,才是老年生活優雅又舒適的關鍵。

裝了扶手還是跌倒?跟著專家健檢衛浴空間

跌倒是居家常見的意外,年長者一摔,可能導致身體機能急速下滑,甚至造成不可逆轉的遺憾。小陳(化名)的爸爸年事已高無法久站,為了安全,他已經在浴缸及馬桶周邊都裝上了扶手,原本以為做好足夠的安全設施,沒想到爸爸在進出浴缸時還是不慎摔倒了。

研討展覽:鞋技中心將於2020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展出復健手等多樣輔具產品並發表多項創新輔具技術


鞋技中心將於2020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展出復健手等多樣輔具產品並發表多項創新輔具技術

文 許俊揚 2020.09.16
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鞋技中心)將於2020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展出電動轉位代步車、爬梯輪椅、電動站立移位機、復健手等多樣輔具產品並發表多項創新輔具技術。圖/鞋技中心提供

分享FacebookTelegram列印


「2020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將於10月15日至1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展出,對輔具市場觀察、設計研發及技術應用素有研究的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鞋技中心)將於3天展期期間,發表多項創新輔具技術,展出銀髮族及身障者之行動照護及復健等相關輔具產品,同時邀請國內輔具廠商共同參展,協助業者進行產品行銷推廣。
圖/鞋技中心提供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環境的變遷,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由1995年的65歲,預估2025年全球平均壽命會增至73歲,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及需要長期被照護之失能人口快速增加,伴隨少子化時代的來臨及看護人力的不足,輔具產品需求與日俱增。科技的蓬勃發展,科技輔具的應用已顯著改善高齡及身障者在就學、就業及生活上的不便,大大的提升其生活品質、生活獨立性與社會適應能力,輔具產業的商機最終來自於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Develop a life plan for independence as you get older


Develop a life plan for independence as you get older

It's vital for households to think ahead to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and identify the trigger points that indicate a shift to the next stage.

Louise Biti Contributor
Sep 15, 2020 – 12.00am

We have all had a taste of what it is like to lose our independence and be confined at home. Not able to go out or mix with friends. Not even as easy to see the doctor or buy groceries without some plann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given us all a sneak peek into what life might be like with limited independence.

But what if it was not an international pandemic and was not affecting everyone in your street, but just you? What if it was your own personal capacity (physical or mental frailty) that was restricting your independence?

An Australian now aged 65 can expect to spend between spend 17 per cent - 25 per cent of their remaining years living with a core or profound disability,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s research shows. This does not mean we will all end up in residential care or lose our independence, but with the potential for frailty to span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our retirement, we need a plan.

新聞選輯:Vitamin D levels may predict future health risks, death in older men

資料來源: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vitamin-d-levels-may-predict-future-health-risks-death-in-older-men

Vitamin D levels may predict future health risks, death in older men

Advances in science are helping researchers find new ways to identify diseases earlier. A new breakthrough indicates that free, circulating vitamin D levels in the bloodstream may be a good predictor of future health and disease risk in aging men.

Dr. Leen Antonio from University Hospitals Leuven in Belgium and a team of European researchers conducted the study. They presented their findings at the 22nd European Congress of Endocrinology (e-ECE 2020) conference in early September.

Vitamin D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bones, as well as protecting against infections and diseases.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 with estimates suggesting that about 1 billion people have low levels of vitamin D in their blood.

新聞選輯:Bad sleep patterns could up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Bad sleep patterns could up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Link may be stronger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and other minorities

Gett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sleep each night or sleeping during the day instead of at night is called irregular sleep or having an irregular sleep schedule. People who work night shifts or whose work shifts change over time may be at higher risk for this condition.

Irregular sleep had already been linked to diseases such as obesity and diabetes. A recent five-year study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lso found a link in older adults between irregular sleep and heart diseas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the U.S.

新聞選輯:LED智慧照明創新應用示範 導入運動產業 健康促進光環境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activity/335136.html

LED智慧照明創新應用示範 導入運動產業 健康促進光環境
文 陳宗慶 2020.09.14

近年來全球LED照明走向以人為本,更智慧、更節能。經濟部工業局結合創新服務的系統方案,推動由終端場域使用者需求出發,提供光環境與場域整合規劃方案,協助國內運動場館導入LED健康照明系統,建置以人為本的健康照明光環境系統,推動低碳節能之智慧、健康照明應用場域示範案例,促進LED照明產業擴展智慧綠能應用。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本(109)年度LED智慧健康照明推動導入運動產業,以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為「運動健康促進光環境」示範場域,新闢設以中高齡為使用對象的「健康照明運動專區」,考量中高齡運動者需要更高亮度照明環境,以及營運場所節能訴求,整合國內產研單位之人因照明設計能量、LED智慧照明燈具、智慧控制系統,將原有主照明T8格柵燈更換為高發光效率110 Lm/W LED平版燈,層板燈亦由單色LED燈管替換成可調光色RGB智慧照明系統,整體節能75%,明亮度提升1.375倍,並可依運動課表及不同運動族群可設定男模活力、女模紓壓、樂齡健康等運動情境照明,營造節能、舒適安全、健康之運動光環境。除提升運動中心營運滿意度提升,並帶動更多健康運動人潮之商業附加價值,同時創造低碳節能綠建築創新應用典範。

工業局推動運動場館之LED健康照明創新應用示範,健康光環境進一步結合智慧化、個人化、數據化科技,創造新型態智慧運動場域,為LED照明產業在促進健康照明方面提供優良示範,開拓創新應用利基與服務商機。

新聞選輯:機器人防摔倒、床墊監測健康 直擊智慧長照新生活

資料來源

機器人防摔倒、床墊監測健康 直擊智慧長照新生活
TVBS新聞網
李頂立 廖廣賓2020年9月14日 上午9:42

今年,台灣人口正式進入負成長,2025年將提前邁入超高齡社會,到時候每五個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醫療照護體系都將面臨醫病比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挑戰。目前民間業者和研究單位積極研發,要靠新科技協助照護轉型,未來不需要照護人員隨行、也不需要穿戴特別裝置,從起居到外出都有AI默默監控你的身體健康。

新聞選輯:年紀漸長,健康不是吃飽就好!台灣特色飲食法,同時抗失智、衰弱

資料來源: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924

年紀漸長,健康不是吃飽就好!台灣特色飲食法,同時抗失智、衰弱

台灣歷次的營養健康調查都發現,高齡族群是過得最養生,最重視營養的一群,許多長者總是挑健康的、養生的吃,身體卻持續變得虛弱,甚至肌少症、衰弱症上身。問題出在哪?

黃惠如
天下Web only2020-09-14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老人肌少症男性為 23.6%,女性為18.6%。等於全台每4個男性長輩、每5個女性長輩就有一人,陷入跌倒、失能、臥床,甚至死亡的風險。

而衰弱可以說是一種身體不穩定的狀態,看似健康,一旦跌倒、肺炎等,身心狀況就急轉直下。衰弱症有五大指標,如: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倦怠感,以及較低的身體活動量。只要符合3項,就可稱為衰弱症;符合兩項則是衰弱症前期。

《台灣中老年健康因子及健康老化長期研究》分析,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

大部分長者怕胖,努力控制食量;又怕血管「堵住」,不敢吃肉,但到了一定歲數後,這些道理已被顛覆。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研究員成田美紀在所著的《50歲以上的營養學》指出,60歲之後要因應身體的狀況,飲食慢慢由預防慢性病,切換成預防營養不足。

超高齡社會的日本,高齡者面臨熱量攝取少,各種營養素和種類也變少,老人營養不足有增加的趨勢。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 勞保年改 百萬退休人將少領退休金 橘世代首當其衝


資料來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703/4831522

勞保年改 百萬退休人將少領退休金 橘世代首當其衝
2020-09-03 14:23聯合報 記者 江睿智

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金改革。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期盼這次的改革可以延長勞保十年、廿年的財務,而且為求世代公平,勞保年改將溯及既往。

目前退休領勞保年金勞工,每月約增加萬名,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已有逾一三三萬退休勞工每月領年金。

若勞保年金改革將溯及既往,目前領年金一三三萬退休勞工也會受影響,月退休金將會調降。

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將於年底提出勞保年金改革草案,方向包括調整年資給付率、提高勞保費率速度,拉長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以及提高政府每年撥補等四大方向,也將溯及既往。

她表示,為使勞保財務更穩健,維持更長久,爭取下一次改革空間,以讓年輕勞工將來領得到,勞保年改一定會溯及既往,「否則對年輕人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