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安養信託」預先規劃做好準備無懼人生巨變


「安養信託」預先規劃做好準備無懼人生巨變
https://youtu.be/e03AtwyGfno

發布時間:113-04-17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安養信託-高齡者篇」-下一段夢幻旅程


https://youtu.be/I1pWUpht8N4?feature=shared
觀看次數:15次 2024年4月17日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安養信託-高齡者篇」-下一段夢幻旅程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看得到、申請不到?晚年財務規劃勿缺3重點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808

以房養老看得到、申請不到?晚年財務規劃勿缺3重點
2024-04-18
.文 / 張淑敏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依據財政部統計,2023年地價稅開徵戶數864萬戶創新高,較2018年增加7.1%。而受到人口高齡化影響,65歲以上納稅人占比更由2018年的27.7%大幅升至2023年的33.2%,加上台灣65歲以上長者偏好「在宅安老」,普羅大眾的百歲人生財務規劃,以房養老將是不可或缺的高齡金融商品。

然而,儘管金管會銀行局每月統計以房養老業務數字,沒有政府政策介入,與業者共同分擔財務風險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對於真正迫切需要活化不動產,好取得老年生活資金來源的民眾而言,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看得到,申請不到!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退休金算盤/銀髮族重返職場 適用勞退新制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86872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退休金算盤/銀髮族重返職場 適用勞退新制
2024-04-01 00:55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缺工潮,國人工作年齡愈拉愈長,也因為退休制度跟著變革,國人退休金保障更強化。根據勞保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底為止,65歲以上仍提撥勞退新制退休金的勞工已經達到21萬2,905人,可見活到老,退休金提到老、領到老,已經不是稀奇事。

儘管國人退休年齡已經逐年延後,根據勞動部調查顯示,勞工預計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遠低於日本的70歲、美國的66.9歲、加拿大的64.8歲與英國的64.5歲。而人力銀行調查更發現,國人平均規劃的退休年齡只有59歲,相較於先進國家活到老、工作到老的勞動文化,國人離開職場時間普遍偏早。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超高齡風暴來襲 眺望樂齡新風景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328701777-430104

超高齡風暴來襲 眺望樂齡新風景
2024.03.28
工商時報 呂雪彗

誰說老了一定要和「長照」劃上等號?誰說老了只能等著臥床,或在Google尋找「照護」關鍵字?愈來愈多嬰兒潮世代退休的人,決定自己慢慢變老,開心是他們的良藥,再學習是他們的興奮劑。老了,也可以看到美麗的人生風景。

台灣醫療的進步,讓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至80歲以上,但是高齡者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俗稱臥床)約8年,代表台灣人平均壽命中,有10%的時間是不健康的。因此「老人養超老人」,在台灣社會比比皆是。

新聞選輯:工研院專欄|33%對長壽風險沒準備!安心老要多少錢?保險怎麼買?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746

工研院專欄|33%對長壽風險沒準備!安心老要多少錢?保險怎麼買?

陳維新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29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未來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換言之,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統計,2021年有57.3萬人活到100歲或100歲以上,而這數字還會上升,或許在不久將來,百歲人瑞不稀奇,而6、70歲都算是「年輕人」。只是,當每個人都有可能活到100歲,等於是退休後還有將近40年可活,面對「第二人生」,你我都準備好了嗎?

即使台灣人均壽命延長,但未必每個人都能活得健康。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的資料,台灣人平均不健康餘命竟長達約8年之久,隨著不健康年歲增加,意味國人老年的長期照顧需求增加,然而超高齡社會導致工作主力人口比例降低,長照需求高於供給,未來恐怕找不到照護人力,或是「老老照顧」將成為常態。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外食.看護都變貴!退休金追不上!台掀高齡通膨危機!?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M4rNEf9tZfw?feature=shared

外食.看護都變貴!退休金追不上!台掀高齡通膨危機!?|金臨天下 20240326 @tvbsmoney 金臨天下
2024年3月26日 【財經科技新趨勢】

新聞選輯:活到100歲還沒病痛,不是夢!超高齡社會5大健康科技趨勢

資料來源: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30351

活到100歲還沒病痛,不是夢!超高齡社會5大健康科技趨勢

文/陳莞欣 圖/Midjourney 生成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精準醫療、AI、智慧醫療……日新月異的科技,如何改變超高齡社會的樣貌?隨著醫療與科技進展,過往的「常識」很可能被推翻,老年不一定伴隨著疾病,健康到100歲真的有可能!本文介紹5大最新健康趨勢,活到老、健康到老。

如果活到100歲,還可以不病不痛,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我跟病人說,聽我的話,保證你活到100歲。結果那位88歲的病人回我,『你意思是我只剩12年可活?』現代人對自己壽命的期許,真的是超過100歲!」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理事長黃啟嘉說起一段和病人之間的趣事,點出超高齡社會的實況。

過往,人們對於老年總是聞之色變:隨著年紀增長,器官慢慢退化、疾病上身、自主能力喪失……。然而,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卻改寫了這看似不可逆的命運。

《50+》採訪各健康領域的專家,彙整關乎你我的未來的5大趨勢:

新聞選輯: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當心長照缺口!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6002773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當心長照缺口!
Smart月刊
撰文者:王儷玲 2024.03.27

摘要
1.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逾20%,而老人平均需照顧時間約7至10年,在少子化衝擊下,未來高齡者的長照需求將擴大。

2.長照2.0補助金額與對象有限,但台灣民眾長照險投保率僅有4.32%,60歲後投保率更大幅下降,因此建議民眾若要安心退休,需提早規畫老年時可能遭遇的風險與醫療支出。

新聞選輯:高齡通膨危機7/50+存老本 精算醫療支出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7858125

高齡通膨危機7/50+存老本 精算醫療支出

2024/03/27 00:45:38
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表示,過去常見的退休規劃是,根據退休前的開銷估算未來退休後一個月要消費多少錢,再乘上平均餘命,就是存退休金的目標了。

不過,過去20年,大家習慣低通膨,很少人會料想到如今是高通膨當頭,對於還來得及存退休金的人,千萬不要小覷通膨,能工作盡量工作,存好、存滿退休金。

根據主計總處今年首度公布的高齡家庭物價調查,過去五年,高齡家庭CPI均高於全體家庭CPI,而且自2021年之後,連續三年,高齡家庭CPI漲幅均跨過2%,其中,2022年更是直接突破3%,達到3.12%,比起全體家庭CPI多了0.17個百分點。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研討展覽: 2024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

https://gtsm2024.nkut.tw/homepage

2024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
研討會日期:2024.05.24(五)

研討會採取線上發表(網頁全文發表)方式進行

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的問題,是各國必須面臨的共同挑戰。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與高齡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之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為使國內本領域的專家學者能分享研究成果,本校特舉辦2024年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讓學者專家互相討論及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一起為高齡社會貢獻心力。

本次大會的主題涵蓋以下項目:

A. 銀髮健康與照顧 (Health & Healthcare):養生餐飲、銀髮健康管理、自立支援照顧、長期照護、居家照顧、社區照顧、遠距醫療與遠距照護、其他銀髮健康與照顧相關主題。

B. 福祉科技與智慧生活 (Technology and Smart Living):福祉車輛與交通需求、輔具設計、高齡者人因工程與資通訊科技、高齡者居家安全與智慧住宅、復健工程、其他福祉科技與智慧生活相關主題。

C. 銀髮休閒與學習 (Leisure & Learning):高齡者旅遊、高齡者運動與休閒、高齡者遊程設計、高齡者遊戲設計、高齡教育與學習、其他銀髮休閒與學習相關主題。

D. 社會參與與社區服務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高齡者社交與人際關係、在地老化、社會工作、高齡者社區服務與志工、高齡者人力資源、其他社會參與與社區服務相關主題。

E. 其他 (Others):任何有關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相關議題皆歡迎投稿。

重要日程如下:
(一)中、英文摘要投稿截止:2024年4月17日(週三)
(二)中、英文摘要審查接受通知:2024年4月26日(週五)
(三)全文論文上傳截止:2024年5月2日(週四)
(四)繳費截止:2024年5月10日(週五)
(五)研討會線上發表日期:2024年5月24日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健康無齡1/2025超高齡化倒數!銀髮族瘋健身存「肌力」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6378836

健康無齡1/2025超高齡化倒數!銀髮族瘋健身存「肌力」

記者陳詩雨/專題報導
2024-03-08 14:00:00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所做的「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內規律運動人口2023年首度達35%,創歷史新高,其中,65-69歲的中高齡為規律運動人口的主力,占整體6成。調查也發現「核心訓練」、「私人教練」與「運動是良藥」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歡迎,這讓許多年輕的健身教練嗅到商機,更願意投身銀髮族重訓,物理治療師出身的鄭宇劭就是其中之一。

曾在診所擔任物理治療師的鄭宇劭,因為經常接觸需靠復健過生活的老年人,加上家中長輩年事已高、奶奶患有失智症、媽媽曾歷經抗癌過程等因素,讓他決定轉換跑道當教練,致力於銀髮族的健身。不過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只是賺錢,更大的心願是「讓他們能更健康的老化」,認為鼓勵銀髮族多運動,其實也是在減輕社會的長照壓力。

新聞選輯:人生最後時刻想自在謝幕,預立醫療決定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5864

人生最後時刻想自在謝幕,預立醫療決定怎麼做?
2024-03-06
.文 / 陳以琳、黃茂軒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面對高齡化社會,以及自主權利意識抬頭,不少中老年人在面對家中長輩的退化、離逝,又或者自己及親友開始出現疾病警訊時,思考步入老年期後,是否能對未來的醫療決策提前規劃?問題是,除了告知親人或子女自己的想法外,是否有任何法律方面的規約能事先準備,確保自己能「善終」,減少家人負擔?

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的目的,便是為了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強調將病情告知本人,確保以病人為主體,在知情並清楚醫療選擇的情況下,得以預先為自己作出醫療決定。

要讓自己預立的醫療決定得到法律保障,需要前往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的醫療機構(名單及相關聯絡窗口可參考衛福部網頁),與諮商團隊討論,若未來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是否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如插管、電擊、心臟按摩)、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如靜脈注射、鼻胃管、胃造口),並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AD)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不要拉褲頭!「1關鍵」讓長輩輕鬆站起來 安心行走遠離肌少症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45532

不要拉褲頭!「1關鍵」讓長輩輕鬆站起來 安心行走遠離肌少症
朱育嫻 整理
2024/03/08 18:00

隨著人口快速高齡化,許多家庭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若長輩長期都沒走路,腳會伸不直開始攣縮,肌力也會快速下降。如何幫助長輩恢復行走能力?如何協助長輩順利站起來?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邀請新北輔具資源中心主任楊忠一,來教照顧者如何協助長輩走路。

評估長輩行動能力2關鍵指標

楊忠一表示,要讓長輩恢復行走能力,不能讓他們一味躺著或坐著不動,而是要透過一些測試,來評估他們是否適合進行站立和行走訓練。他提到2個重要的測試:一是評估長輩的平衡能力,二是檢查腳踝關節角度是否正常。

測試1:是否能自己離開椅背

首先,平衡能力的測試可以通過讓長輩嘗試離開椅背來進行。如果長輩能夠輕鬆做到這一點,則表明他們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如果做不到,可以先請長輩把手抓在椅子扶手上,並口頭鼓勵來幫助他們達到這一目標;如果長輩能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保持背部離開椅背並維持10秒,則通過了平衡能力測試。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期刊資源: The Gerontological


The Gerontological
Volume 64, Issue 4, April 2024
Online ISSN 1758-5341

新聞選輯:台灣銀髮族破431萬人 國健署籲5招防跌、6力量檢視保健康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83700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銀髮族破431萬人 國健署籲5招防跌、6力量檢視保健康
2024-03-17 15:00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即將面臨超高齡社會,而衛福部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65歲以上老人,約每6個人,就有1個在過去一年內有跌倒經驗(占15.5%)。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長者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而曾經跌倒的長者也可能增加家庭照護人力與經濟的負擔,建議透過防跌5招,以及長者量六力確保自身或家中長者健康。

依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13年1月止,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31萬人,占總人口18.4%,已達高齡社會;而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至民國114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1個人超過65歲。

新聞選輯: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13277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

財富線上
撰文者:林家媛 2024.03.18 

每個人都想退休,但談到這件事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就是「我的錢夠嗎?我真的能夠退休嗎?」其實若將這個問題,拿來詢問周遭的人,每個人的對於「退休需要多少錢才夠」的答案可能不盡相同,但退休是很「現實」的議題,錢夠不夠是能不能安心退休的條件,因此一定要釐清退休後到底有多少的收入,才能真的實現安穩退休。

用退休三支柱來源,釐清退休金來源與是否充足

最常見的釐清原則,就是世界銀行在1994年提出的「三層式老年經濟保障模式」,也就是老年的退休三支柱來源。退休金的第一層支柱,就是強制性社會安全制度,通常會有政府參與,以軍公教人員來說,指的就是公務人員保險、軍人保險,對廣大的勞工來說,指的就是勞工保險,而像國民年金也是強制性的社會安全制度之一,但目前台灣的勞工保險,已面臨勞保基金入不敷出、淨值可能為負的窘境,勞工將面臨「多繳、少拿、延後」的年改政策,必須精算與了解將來的變化。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當長輩需要照顧卻拒絕面對?5大最強溝通心法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587

國衛院專欄|當長輩需要照顧卻拒絕面對?5大最強溝通心法

文 郭方琳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15

談到自立生活,大家心中浮現的是什麼?維持自主性與行動自由是幾乎每個人都在享受,但未必預見其重要性,直到年老。

自立生活是指個人有能力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選擇來安排自己的生活,涵蓋了從基本的生活自理到複雜的日常活動管理,這對於維持個人尊嚴和提高生活品質尤為重要。

自立生活對於高齡者而言,不只是身體健康和日常活動能力的象徵,能在社會中保持積極參與和連結,才更能體驗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提升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為了維持這種自立能力,高齡者需要在身體功能尚存時,就開始規劃並施行各種健康促進行為。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網路資源:Final report of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資料來源/下載:https://www.health.gov.au/resources/publications/final-report-of-the-aged-care-taskforce?language=en

Final report of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d Care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by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to support an aged care system that is sustainable, fair and facilitates greater innovation in the sector.

We aim to provide documents in an accessible format. If you're having problems using a document with your accessibility tools, please contact us for help.

Publication date:12 March 2024
Publication type:Report
Audience:General public
Language:English
Description:
Watch the presentation on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report webinar on Tuesday the 12th of March 2024 from 2:00 pm AEDT to 2:45pm AEDT for all aged care providers, older people,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會發生什麼事?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13178

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會發生什麼事?
股感知識庫
撰文者:股感知識庫/唐庚 2024.03.06 

根據主計總處的新聞稿,由於「我國高齡人口(65歲以上)比重日益提升,加上高齡家庭消費結構與全體家庭未盡相同」,因此政府另外編列「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反映特定年齡族群面臨的物價狀態。自2024年起,主計總處公布「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就是媒體上的「老年通膨率 」。

老年通膨率是什麼?

「老年通膨率」並不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沒有一個教科書對於「老年通膨率」有定義,實際上應該是「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高齡家庭」的定義為「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按照主計總處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權重來分類不同的商品。因此,「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當我國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家庭在商品市場消費時,這些人面臨的物價變化。

高齡家庭在飲食、居住、醫療的開銷,比全體家庭多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哪些人最想用保險規劃退休?做資產傳承?

資料來源: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40690

哪些人最想用保險規劃退休?做資產傳承?
文/鄭伃家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3.05 (新聞)

高齡長壽又早退!僅12.7%國人正視退休風險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退休後還有大半輩子要生活,使得退休風險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根據最新統計,國人平均餘命達79.84歲,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女性壽命較男性長6.65年,而台灣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64.3歲,女性為61.4歲,換句話說,相較男性,女性「早退、長壽」的趨勢更明顯,意味著女性有更長的退休生活,需要更多的退休金、養老金,因此更應對退休生活做更穩健的保障規劃。

然而,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全台僅有12.7%民眾有安排退休規劃,而已有退休規劃的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為61.3歲,也就是說,大部分民眾都是直到屆臨退休之際,才開始思考退休後的生活。

由此可見,退休規劃依然是國人很大的潛在風險!大多數民眾退休金來源,包括個人儲蓄、勞保的勞工退休金等,但退休規劃不能只需著重財富累積,還應考量現代人因長壽產生的相關風險。因此,除了投保年金保險有助於獲得穩定的退休現金流,面對老年不健康餘命的風險,也能透過投保長照險,滿足老後生活品質保障的需求。

根據本刊「全國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兩性在退休規劃上出現差異,「用保險規劃退休」的男性超過5成,女性則為47.4%,男性比女性高出5.2個百分點。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圖書選輯:退休後繼續工作,收入卻只有原來的不到一半,「退休=職涯終點」的觀念,在現在的時代已然不再成立


資料來源:https://senior.104.com.tw/articles/153193/senior20article-how-to-work-after-40-0304024

文/石山恒貴, PERSOL企管顧問公司 
圖/Centre for Ageing Better on Unsplash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退休後繼續工作,收入卻只有原來的不到一半,「退休=職涯終點」的觀念,在現在的時代已然不再成立

「為什麼許多上班族都會在中高齡時遭遇『停滯期』?」你知道在職場上,42.5歲的瓶頸是什麼嗎?這是日本最大規模針對4700名資深員工進行「科學」分析的實用工作術。作者石山恒貴在擔任日本法政大學研究所的教授之前,曾任職NEC、GE等大型集團,在他在擔任人事主管的期間,見過許多中高齡憂鬱的情況。例如,以前的晚輩變成中高齡者的主管,反而很多中高齡資深員工覺得自己無法融入...他發現,許多已踏入職場工作二十多年的資深工作者,卻面臨「焦慮」與「停滯期」情況,對於中高齡上班族要如何「重新啟動」職業生涯?如何掌握退休前後的「上升氣流」?在這本《職業生涯不留遺憾的40歲後的工作術》都有完整的解析。

「退休=終點」已然成為過去的觀念

新聞選輯:追求自我或再創職涯?大學自救搶進中高齡市場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488

追求自我或再創職涯?大學自救搶進中高齡市場
編譯吳佳珍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04

正值花甲之年的坂野且典,兩年前還在日本的外商工作,現在卻在東京經濟大學攻讀博士課程。

「30幾年來,我一直過著被工作追趕的生活。有一天我突然驚覺:這樣下去真的好嗎?」坂野且典表示。

後來,他在網路上隨意搜尋關鍵字「中高齡、研究所」,找到了提供給像他這樣年紀念的研究所,開啟了他的高年級研究所之路。

在日本公私部門努力之下,針對中高齡人士的「再培訓」(Reskilling)開始受到關注。對於面臨少子化嚴峻問題的大學院校來說,數量愈來愈龐大的「老學生」,成為他們亟欲爭取的寶貴資產,紛紛透過增設入學特別名額等方式打開大門。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追求成功老化,史上最長壽的人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429

追求成功老化,史上最長壽的人怎麼做?

文 芭芭拉‧艾倫瑞克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01

保持健康苗條並管理自己身體的壓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事實上,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朋友、家人和醫生開始叨念變老的人加入健身房、「吃得健康」,最起碼也要每天散步。

在承受壓力數十年之後(體力勞動者的話,則是身體竭盡全力之後),本來想像有張躺椅或吊床在等著你,但事實不然,最起碼只要你有錢使用健身設備的話,未來比較可能出現的是跑步機和滑輪下拉機。在針對長者寫的眾多自助書中,有一本跋扈地下了命令:

每週運動六天直到生命盡頭。抱歉,不過就是這樣。沒得商量。沒有彈性。別找藉口。6天,認真地運動,至死方休。

這種嚴厲養生之道背後的理由是「一旦年過50,運動不再是隨人喜好。你必須運動,否則就等著變老」。你或許已從賺錢養家的工作退休,但你的新工作來了,上健身房。「把它想成一份好差事,因為它真的是。」

新聞選輯:過年熱鬧團圓後好空虛… 當心老年憂鬱症9症狀纏身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0823

過年熱鬧團圓後好空虛… 當心老年憂鬱症9症狀纏身
2024-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老年憂鬱症是一種影響老年人的情緒健康的精神疾病,多和長輩聊聊,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的綜合治療計劃,可讓患者憂鬱症狀改善。

72歲楊伯伯幾年來陸續出現悲傷、失眠和社交隔離,甚至有自殺念頭,就醫後確診為老年憂鬱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監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老年憂鬱症是一種影響老年人的情緒健康的精神疾病,鼓勵家人關心長輩狀況,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的綜合治療計劃,可讓患者憂鬱症狀改善。

家家戶戶過年喜氣團圓,好不容易盼到兒孫們回來了,離去時又變成空盪盪的房子與孤獨的自己,長輩迎接熱鬧後卻面對空虛感來襲,前後反差巨大,會讓長輩心裡產生失落感,陷入精神上的空虛。

新聞選輯:中老年能上健身房?50+上健身房注意事項!預防肌少症避免痠痛6招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5040

中老年能上健身房?50+上健身房注意事項!預防肌少症避免痠痛6招
許佳惠 整理
2024/02/07 11:15

50歲以上的族群,較年輕時容易有三高、肌少症等問題,運動更顯重要,復健科醫師江研壹建議,50歲以上可以到健身房訓練體能,但要注意6件事。


諮詢自己的醫師考量運動風險

理論上有什麼潛在疾病,在開始運動前,都應該要諮詢自己的醫師,尤其50歲以上的族群,諮詢自己的醫師這件事情更顯得重要。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在年輕時沒有的內科疾病可能會慢慢浮現了,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高血壓族群,應該先將病情控制在某種程度以內才能開始運動,不然會使身體在運動時處於相對高的風險狀態。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健康主題館/銀髮族睡不著 5招減少睡眠障礙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24774

健康主題館/銀髮族睡不著 5招減少睡眠障礙
2024-01-22 00:13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 隨著年紀增加,睡眠習慣也會改變
● 找出睡眠障礙,先排除生理問題
● 睡不好易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家中長輩的睡眠時間愈來愈短,是正常的嗎?是否要午睡補回來?」「爸爸晚上起來如廁好幾次,睡眠總是斷斷續續….」對成年人來說,每晚睡覺7至8個小時是最佳的睡眠時間,但是隨著年齡增加,睡眠習慣也會改變,整體時間相對變少。

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老年人淺眠、睡眠時數較少,是因為「老化」,睡不好是正常的,重點是要提升睡眠品質。

睡不夠深 老年人易半夜醒來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健康主題館/衰弱症是失智前兆 銀髮族小心5徵兆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76708

健康主題館/衰弱症是失智前兆 銀髮族小心5徵兆
2024-02-19 00:00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 年老≠衰老,少動是衰弱的元凶之一
● 5項指標自我檢測,運動、飲食可改善

一名八旬婦人日常自理能力無虞,卻因行動緩慢、步伐不穩而跌倒骨折,緊急送至醫院開刀治療,結果術後因嗆咳而轉進加護病房,變得愈來愈衰弱,要靠插鼻胃管來提供營養,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健康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

小感冒頻繁進醫院 要小心
跌倒是導致老人傷害、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年紀愈大愈摔不得?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65歲以上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肌力漸漸流失,走路、爬樓梯、跑步都成了苦差事。若一不小心跌倒,後續容易產生併發症,包括身體傷害、心理恐懼,甚至不願意活動,出現焦慮情緒、社交外出受到限制。

新聞選輯:39%日本人想工作逾70歲 對經濟不安首度超過健康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7775928?from=edn_newest_index

39%日本人想工作逾70歲 對經濟不安首度超過健康
00:00 2024/02/18 12:21:31
中央社 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一份民調顯示,39%的日本受訪者想工作到70歲以上,創2018年開始調查以來新高紀錄。另外,受訪者對未來感到不安的部分,「經濟面」也首度擠下「健康」居冠。

日本經濟新聞2023年10月到11月以郵寄方式進行民調,被問到打算工作到幾歲時,21%受訪者表示「70歲到74歲」,另有18%受訪者表示「75歲以上」。

如果僅看打算工作到「75歲以上」的占比,也較2018年的民調結果高出5個百分點,創調查以來新高紀錄。而打算工作到「60歲到64歲」的受訪者為11%、「65歲到69歲」的比率為27%。

新聞選輯:退休找不到目標怎麼辦?「免費高齡諮商」幫你重新盤點人生,甩煩惱安心過晚年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7774627

退休找不到目標怎麼辦?「免費高齡諮商」幫你重新盤點人生,甩煩惱安心過晚年
2024-02-17 14:02:14 
聯合報橘世代 /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

退休後找不到目標,又或是把晚年過於理想化,加上「台式家庭」關係表面緊密,實質無深度溝通的能力,種種關係上的挫折,大幅增加「憂鬱」比率。六十五歲以上憂鬱盛行率,從民國九十六年的百分之三點三六到一○五年已攀升到百分之三點七八。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光去年單一年度,約有兩千多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顯示長輩對心理健康的追求逐漸攀升。

衛福部擬推免費諮商

新聞選輯:退休後再就業獎勵金最高6萬!「壯世代就業獎勵」如何申請?QA一次看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207

退休後再就業獎勵金最高6萬!「壯世代就業獎勵」如何申請?QA一次看
中央社
2024-02-17

鎖定壯世代勞動力,勞動部17日宣布全新就業促進獎勵措施,針對45歲以上依法退休或55歲以上離開職場者,只要重返職場滿一定期間就可領獎勵金,盼提升中高齡勞參率。

為鼓勵壯世代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訂定「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針對壯世代推出全新就業獎勵措施,中央社也整理相關QA,盼讓壯世代更理解如何申請獎勵金。

「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目的為何?

希望活化及開發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重返職場繼續工作,並鼓勵事業單位積極進用,由於壯世代就業獎勵是為了鼓勵壯世代朋友重返職場,因此以勞工為核發對象。

「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內容為何?

只要離開職場連續達3個月年滿55歲以上者或年滿45歲以上依法退休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就業全時工作,連續工作滿90日就可發給就業獎勵金。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身材20年不變藏危機!比肌少症風險更高,力弱症是甚麼?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283

身材20年不變藏危機!比肌少症風險更高,力弱症是甚麼?


邱淑宜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2-06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肌少對高齡族群健康危害大,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肌少症正式認定為一項疾病。研究顯示,平均每年有62%的老年人從肌肉健全狀態進展為力弱症(Dynapenia)」,其中又有10%老年人會從力弱症進展到肌少症(Sarcopenia)。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占比大於20%,慎防高齡族群力弱肌少是重要議題。

肌少症廣為人知,什麼是力弱症?

「力弱症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指出,如同冷氣長期使用,但因冷媒流失,導致吹不出冷風,「肌少症的前期就是力弱症。」

新聞選輯:慢老人生,需及早學習!從四種面向拿回幸福生活主導權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236

慢老人生,需及早學習!從四種面向拿回幸福生活主導權


王如雁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2-05

每個人都會老,老化的過程及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戰後嬰兒潮世代,已陸續進入退休階段,形成全世界的高齡社會,也展開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經驗;而臺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更對人口結構造成龐大的壓力。

面對老年階段,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都將要經歷的生活現實,尤其每個家庭中都會有不同年齡層的老人,可能有三代或是四代同堂,因此每個人都要在高齡社會中「學老」,這是以往的教育中從未涉及的領域,更是具挑戰的生命課題。

面對老年的狀態要從自我覺察開始,首先,覺察的對象是自己,專注回到自我的身上,覺察自己面對老年階段內心的狀態,能不能很誠實的面對自己身體漸漸衰退的現實。其次,能不能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目前的處境、關係與及真實生活狀況。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政府資源: 高齡友善飲食環境營造-操作手冊(專業人員用)

資料來源/檔案下載: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8322

高齡友善飲食環境營造-操作手冊(專業人員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

宣導品種類:手冊
發佈日期:2024-01-29
發行單位:國民健康署
作者:社區健康組
關鍵字:#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高齡友善飲食環境
內容: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積極從衛生安全、用餐環境、服務流程、餐食質地、用餐器具及外帶包裝等六大面向輔導飯店、餐飲業者及社區據點,為協助專業人員在進行場域輔導時,有所參考依據,爰製定此操作手冊,以營造高齡友善飲食,提供適合長輩的用餐環境。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徐業良專欄|水杯、尿布都能長智慧!高齡照顧要精準,四面向缺一不可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047

徐業良專欄|水杯、尿布都能長智慧!高齡照顧要精準,四面向缺一不可

文  徐業良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24

高齡、少子化的時代,如何應用科技解決長者生活和照顧的需求,近年來在全世界都受到重視。

台灣也不例外。行政院2021年9月核定新版《高齡社會白皮書》,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對高齡照顧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視;2023年3月國科會召開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將「高齡科技」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

2023年8月,國科會結合八大部會共同提出「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期望「以科技打造長者在地幸福生活,同時開創高齡科技產業的發展新機會,使台灣成為全球高齡科技產業的引領者」。

在此政策目標下,政府各部會投入相當多資源推動各項計畫,一時之間,「高齡科技」一詞在學術界、產業界突然成為顯學。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迎戰超高齡社會 銀髮族保險規劃7大問答一次看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723646

迎戰超高齡社會 銀髮族保險規劃7大問答一次看
2024-01-21 10:34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至少有1人超過65歲,如何儲備足夠退休金流及因應醫療支出成首要課題。尚未屆滿65歲的「準銀髮族」如何檢視自身保險保障是否足夠?超過65歲還能買保單嗎?中央社整理7大常見問答一次看。

問:高齡者規劃保險保額時,有哪些因素要納入考量?

答:磊山保經業務協理羅靜娟表示,高齡者規劃保額時,除了考量自身需求外,必須衡量自身經濟能力,除了意外險外,基本上60歲以上買任何保險都不便宜,以癌症險為例,若希望病房為單人房,相對應保費也會拉高,長照險則要看需求為公立或私立長照機構,去規劃保障額度。

對於高齡者投保保險,保險公司在審核時考慮也會更仔細,若買高額保險,將檢視高齡者是否有持續繳交保費能力,也會關心客戶投保目的,是否有短期密集投保、有無被通路慫恿解約或貸款買保單等。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一面牆就能預防肌少症!醫:不只肌力不足,7重要關鍵讓老人家容易跌倒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44345

一面牆就能預防肌少症!醫:不只肌力不足,7重要關鍵讓老人家容易跌倒
顧詩蓓 整理
2024/01/06 10:00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容易面臨跌倒的風險,而肌少症更是加劇這一風險的因素,當這兩者同時存在時,不僅增加了跌倒的機率,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特別需要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醫師分析7個常見的跌倒原因。

老年人跌倒問題很嚴重,防跌不可不慎

西園醫院神經內科謝向堯醫師表示,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一哭擦藥後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

老年人常見跌倒原因

謝向堯醫師說明,會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涉及不同疾病,以下為常見7大類原因:

新聞選輯:50歲以上60%有白內障!哪些是白內障常見前兆?眼鏡度數一直變要警戒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4374

50歲以上60%有白內障!哪些是白內障常見前兆?眼鏡度數一直變要警戒
朱育嫻 整理
2024/01/08 15:50

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人口中,高達6成患有白內障,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更高。白內障是相當常見的疾病,一般發生於50歲之後的壯世代、樂齡族身上,成因多為老化現象,除此之外,哪些原因會造成白內障?醫師提醒,若眼鏡度數一直變或夜間視力變差等,都要小心是白內障前兆!

除了老化,紫外線、糖尿病也是白內障原因

彰化羅眼科羅英源醫師指出,白內障盛行率高,不過大多屬於良性,白內障成因多,但最常見的還是老化,老年性白內障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大多數約在50、60歲左右開始形成。羅英源分析以下幾種可能導致白內障的原因:

1.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水晶體會發生變性和氧化,這可能導致晶狀體結構和透明度的改變,這是最常見的白內障發病原因之一。

2.長期紫外線暴露

長期暴露在強烈紫外線下,可能會加速老化,包括水晶體,過量紫外線曝曬可能增加白內障發病風險。所以戶外出大太陽時,別忘了戴上太陽眼鏡。

繼續閱讀: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4374

新聞選輯:工研院專欄|化高齡為優勢 打造新護國神山:搶攻全球1兆美元健康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8838

工研院專欄|化高齡為優勢 打造新護國神山:搶攻全球1兆美元健康商機


莊曜宇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12

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百歲人瑞將不是罕見的事,人們不禁思考該如何更健康、更充實地度過長壽歲月,國家政策也需關注長照醫療和老齡照護生涯規劃的新趨勢,社會福利如何降低醫療保險與支出,減少照護人力成本,提升長照覆蓋率,而醫院身為提供健康服務的第一線機構,也應產、學、研結合,透過科技的力量,以創新思維打造健康無虞的「無齡」的生活環境,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而高齡社會也創造嶄新的數位健康商機,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的報告,全球數位健康市場在2022年已達到3,530億美元,預計在2028年將突破1兆美元,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19.4%,顯示了數位健康領域潛藏著龐大潛力,也顛覆了長照往往被視為政府應提供的社會福利,「健康促進」很有機會發展為一個產業,如此方能支應龐大的照護人力與健康照護需求。

新聞選輯:人口老齡化:老年通膨率與上調的退休金,發生了什麼事?



資料來源:https://www.stockfeel.com.tw/?p=232901

人口老齡化:老年通膨率與上調的退休金,發生了什麼事?
2024 年 1 月 12 日
作者
唐庚
文章來源
股感知識庫

根據主計總處的新聞稿,由於「我國高齡人口(65 歲以上)比重日益提升,加上高齡家庭消費結構與全體家庭未盡相同」,因此政府另外編列「高齡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 」,反映特定年齡族群面臨的 物價 狀態。自 2024 年起,主計總處公布「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就是媒體上的「老年 通膨率 」。
老年通膨率是什麼?

「老年通膨率」並不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沒有一個教科書對於「老年通膨率」有定義,實際上應該是「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高齡家庭」的定義為「戶內人口皆為 65 歲以上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按照主計總處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權重來分類不同的商品。因此,「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當我國戶內人口皆為 65 歲以上家庭在商品市場消費時,這些人面臨的物價變化。

繼續閱讀: https://www.stockfeel.com.tw/?p=232901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憂鬱症不是一時心情差!年長者有4大徵兆須注意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8826

國衛院專欄|憂鬱症不是一時心情差!年長者有4大徵兆須注意


吳其炘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11

李老先生退休後,過著相當規律的健康生活。然而,最近常跟他一起爬山運動的好朋友突然過逝,讓他感到傷心。平常喜歡運動的他,在沒有朋友的陪伴下,變得意興闌珊;睡眠也開始出現問題,睡不好也睡不久;胃口變差、體重也下降。

李老先生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雖然看了醫生,做了一整套身體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但李老先生知道他和平常不一樣了。這一個月來,每天醒來時總是感到疲憊不堪,連平常喜歡的事也提不起勁去做;即使勉強去做,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讓他感到快樂。他以前從來不服老,開始覺得自己頭腦不靈光,身體也不行了……。

這樣的狀況,並不是一時哀悼老友,或是短暫的心情低落,而已經是「憂鬱症」了。憂鬱症與一般日常心情低落的差別,就像是颱風天與一般下雨天的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可能會經歷心情低落或情緒波動,但這並不總是憂鬱症。

新聞選輯:讓皮膚更健康、抗衰老的 5 種保健食品!就連「強化骨骼」也是保養重點?

資料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eightylife/article/view/1693

讓皮膚更健康、抗衰老的 5 種保健食品!就連「強化骨骼」也是保養重點?
經理人八分生活 莊彙翌

許多人隨著年齡增加,開始發現皮膚上出現些微黑斑、皺紋,甚至變得乾燥,除了擦保養品,也會吃保健食品,讓肌膚看起來變得更好,但要吃哪些才對皮膚有幫助?

要保養皮膚,除了每天勤擦保養品,許多人也會搭配「吃」來助攻,希望讓皮膚維持自己滿意的樣子。皮膚科醫師凱倫.柏克(Karen Burke)提到,許多護膚產品可能會包含具有抗氧化劑之稱的維生素,但問題在於,擦在皮膚上的效果可能有限,或是只有短期成效。

另一位皮膚科醫師阿札德.薛拉齊(Azadeh Shirazi)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表示,她每天都會補充保健食品,不僅對皮膚有好處,成分也具有抗衰老的特性。能讓皮膚更健康的保健食品有哪些?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AA人生是什麼?4指標自我評量、實踐AA方法大公開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237

AA人生是什麼?4指標自我評量、實踐AA方法大公開
2024-01-08
.整理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AA是什麼?

AA全名是「Active Aging」,中文為「活躍老化」。這個名詞源於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出,以「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為目標。

由於全球高齡人口快速增加,造成醫療、社會負擔沉重,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活躍老化,以安全、健康、參與為政策架構,倡導活躍老化概念,這個架構涵蓋:
S(安全,Security):包含社會、財務與身體安全、好的政策與規劃,支持和保護高齡者。
H(健康,Health):包含環境、生心理健康,降低慢性病與失能風險,讓人享受長壽與高品質。
E(參與,Engagement):包含就業、終身學習,制度設計需支持高齡者提升社會參與,囊括文化、靈性參與,讓高齡者對社會繼續有貢獻、過有意義的生活。

2016年,聯合國在基礎上提出「老化、健康全球策略及行動計畫 (Global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on Aging and Health)」,主張人人都應有權長壽與過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