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2100醫療最前線】十大死因「糖尿病」年增11% 老人患失智症?外媒:青壯年也會


影片資料來源: https://youtu.be/cyxTmeHso_Q

【2100醫療最前線】十大死因「糖尿病」年增11% 老人患失智症?外媒:青壯年也會
TVBS選新聞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2021年死亡統計,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其中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排名第9、糖尿病排名第5,與109年相較,110年糖尿病死亡數更增加了11%。雖然常常忘東忘西,但許多人仍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失智症,根據外媒《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報導,許多研究都表示,青壯年也可能罹患失智症,雖然機率較低,但仍有風險,尤其是有家族病史,風險更會提升。

新聞選輯: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6/6432745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2022-07-03 10:07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慶順教授

國醫學會期刊JAMA Geriatrics(老人醫學)昨天(2022-7-1)發表Association of Low Muscle Mass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During a 3-Year Follow-up Among Adults Aged 65 to 86 Years in the Canad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ing(加拿大老齡化縱向研究中 65 至 86 歲成年人 3 年隨訪期間低肌肉量與認知功能的關聯)

研究動機:隨著年齡的增長,失智症越來越普遍,並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不幸的是,導致失智的病理變化在診斷時似乎是不可逆轉的。治療失智的方法很少,療效非常有限,而且只是治標。因此,識別可以估計隨後認知能力下降風險的可修改生物標誌物至關重要。這種可測量的生物標誌物可以識別適合進一步測試潛在疾病改善療法的高風險患者。

新聞選輯:健康網》老年人才會罹患失智症? 外媒:青壯年也有風險


健康網》老年人才會罹患失智症? 外媒:青壯年也有風險
2022/07/01 20:30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雖然常常忘東忘西,但許多人仍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失智症,根據外媒《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報導,許多研究都表示,青壯年也可能罹患失智症,雖然機率較低,但仍有風險,尤其是有家族病史,風險更會提升。

醫學博士巴德森(Andrew E. Budson)表示,在全球5500萬名失智症患者中,有60-70%的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其中有10%的人在65歲前就開始出現記憶喪失或其他症狀。荷蘭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在早發性失智症中,有55%的人患有阿茲海默症、11%患有血管性失智症。

巴德森表示,早發性失智症的定義是在65歲之前發病,這種病並不常見,挪威一項研究顯示,每10萬人中只有163人會罹患此病,他提醒,若未滿65歲卻發現記憶力有問題,那很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新聞選輯:台灣高齡化危機在即!借鏡德國經驗 照護假、青銀共居、數位化教育值得台灣學習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8/post/202207010049/

台灣高齡化危機在即!借鏡德國經驗 照護假、青銀共居、數位化教育值得台灣學習
朱姵慈
2022-07-01 20:00

「在晚年能獨立生活並還能有社會參與,對所有人都很重要,所以我們的老年人政策有兩個優先目標,一是協助需要照顧的長輩,二是培養長輩潛能,建立跨世代間的凝聚力。」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說。

高齡化是全球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今(1)日在《動腦雜誌》舉辦的「2022國際創意論壇」,對於「德國如何回應人口變遷?」,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陶艾瑪分享德國擬定的老年政策及具體措施,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或許能借鏡得德國作法。

一開頭,陶艾瑪拋出了幾串具體數字。從1950年到2010 年,全世界的預期壽命從 46 歲上升到 68歲,德國的預期壽命也在過去150年大約翻了一倍,時至今日每14 個人就有1位是老人,德國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8.6歲,女性為 83.4歲。

德國人的預期壽命,恰巧與我國內政部最新公布的數字相去不遠——男性78.1歲、女性84.7歲。面對這些長壽的長輩,德國政府首先關注的是照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