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圖資處福利報~ 新年禮物之~ 資料庫大躍進!!

大家好
 
100/1/1起, 新增許多資料庫, 敬請多加利用!
 
祝大家   新年快樂!
找資料   左右逢源! 
 
圖資處典閱組敬上

 
請連結 圖書館首頁
即可連結各項資料庫
 
 
100年新增之資料庫簡列如下:
 
1. IEL ( IEEE )
    從陽春版升級為豪華版, 包含全部期刊、會議論文、標準及電子書  
 
2. EBSCO~  BSC + ASC 
    從陽春版 BSE + ASE 升級至最完整的 BSC + ASC 
 
3. 華藝線上圖書館
    包含 CEPS~ 200萬篇中文期刊文獻、10萬筆學位論文......
 
4. TumbleBOOKS 英文互動電子書
    TumbleREADBLES 英文讀本電子書
    (從小朋友到銀髮族, 都適用!)
 
5.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
 
6. ITEM國家考試題庫系統
 
7. 華藝電子書、udn數位閱讀電子書~  冊數都有增加囉!!
 
8. 天下雜誌知識庫~ 天下雜誌、康健雜誌、Cheers 雜誌、e天下雜誌
 
9. MagV中文電子雜誌~ 135種潮刊
 
10. HyRead台灣全文資料庫~ 400多種中文學術期刊全文
 
11. 資策會情報顧問服務~ 專輯種數增加了!!
 
12. 中華徵信所資料庫~ 即將開通!!

 ........  陸續增加中, 敬請期待!!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身障者高齡化 20年後240萬人

身障者高齡化 20年後240萬人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身障者高齡化 20年後240萬人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 2010.12.06 10:03 am


殘障聯盟今天開心慶祝20歲生日,包括行政院長吳敦義、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都出席祝賀。目前國內身心障礙者有107萬人,但行政院預估到120年將因社會高齡化,使得身障人數將飆高到240萬人,未來相關經費不會減少,也一定會花在刀口上。

......

新聞選輯:自由電子報 - 高齡化、少子化 長期看護險需求增

自由電子報 - 高齡化、少子化 長期看護險需求增

高齡化、少子化 長期看護險需求增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又到了歲末年終,壽險業者提醒,有空別忘了檢視保單是否符合需求,特別是隨著高齡、少子化及單身的社會來臨,一旦發生長期看護的需求,費用將極為龐大,在經濟負擔許可的狀況下,不可忽視長期看護險的需求。

....

新聞選輯:App/日本開發iPhone新Apps守護市民的安全 - 軟體情報 - 軟體學園 - udn數位資訊

App/日本開發iPhone新Apps守護市民的安全 - 軟體情報 - 軟體學園 - udn數位資訊

有鑑於日本的警力有限,以及高齡化的社會,因此日本神奈川縣警方決定利用iPhone等可攜帶式的智慧型手機便利性,開發名為以黃色面板設計的「安心App」及紅色面板設計的「SOS救援中心 App」二款應用程式。...

新聞剪輯:輔具在手 長輩生活更輕鬆

【2010-12-25/聯合報/D2版/健康】

輔具在手 長輩生活更輕鬆
穿衣、梳洗、如廁、看報、運動 工具多樣 年齡不再是問題
【羅凱凡/台東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隨著對銀髮生活的重視,有愈來愈多輔具用品量產並普及於照護機構。藉由生活輔具,長輩可以更輕鬆、更有效、更安全的處理日常事務,也提高自我獨立性。

生活輔具是指可協助個人完成日常生活事物、提高生活獨立性及生活品質的輔助用品,除了身心障礙者以外,也包括銀髮長輩使用。

飲食類:

斜口杯、輔助筷

進食有困難或使用餐具困難者使用。有些長輩因手部動作或肌力不佳,可使用輔助筷(圖1),它在筷子後端做連結,讓使用者可以正常抓握筷子進食,但只需像使用夾子夾取食物即可。
...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研討展覽:2010兩岸老齡產業發展研討會

南開科技大學將於11/23日舉辦2010兩岸老齡產業發展研討會,鑒於兩岸共同面臨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問題,為共同推動老齡化健康發展,並推進海峽兩岸老齡產業發展,期就老齡化社會需求之安養機構建置模式、老年人輔具開發與高齡養生休閒活動等議題展開交流活動,積極宣導健康老齡化,共同推進兩岸老年服務健康和諧發展。詳細內容請參閱附件,併請上南開科技大學首頁辦理報名事宜。活動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kut.edu.tw/

2010兩岸老齡產業發展研討會議程表
日期: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地點:台灣南開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

08:40–09:00 報到
09:00–09:20 大會主席、貴賓致辭
09:20 -10:40 主持人:謝建全(臺灣南開科技大學 教授兼副校長)

專題演講(一)
題目1(40min) 報告人:劉偉中(金屬工業研究中心副處長)
題目2(40min) 大陸地區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與挑戰-養老服務於老齡產業需求分析 報告人:郭平(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10:40–11:00 茶 歇
11:00–12:00 專題演講(二)
題目3(30min) 高齡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現況與未來發展策略 報告人:詹秀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
題目4(30min) 中國老齡事業的組織機構概況 報告人:李睆(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12:00–12:20 問答
12:20 -13:20 午 餐
13:20–14:00 參觀福祉所智慧屋
14:00 -15:00 主持人:韓播生(南開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專題演講(三)
題目5(30min) 台灣銀髮族用品市場現況與挑戰 報告人:張慶光(樂齡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題目6(30min) 政府在發展老齡產業中的角色定位 報告人:翟德華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

15:00-15:20 茶 歇
15:20–16:50 專題演講(四)
題目7(30min) 高齡化社會與養老產業 報告人:宋飛(安徽省六安市老齡辦主任)
題目8(30min) 專業養老機構服務新模式之探討 報告人:豆雨霞(河南省鄭州市愛馨老年公寓院長)
題目9(30min) 報告人:劉幸容(慈林安養護中心主任)

16:50–17:10 問 答
17:10–17:30 總結:段伴虬(臺灣南開科技大學 教授兼福祉所所長)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日本研發 銀髮族病患超軟美食

自由電子報 - 日本研發 銀髮族病患超軟美食

日本研發 銀髮族病患超軟美食
〔特約記者鄭曉蘭/綜合報導〕琳瑯滿目的日式美味餐點如「牛肉壽喜燒」、「烤青花魚」以及「雞肉咖哩」等,一放入嘴裡,無須咀嚼竟然像棉花糖似地在舌尖融化…。日本「EN大塚製藥」利用特殊酵素,為高齡長者以及因疾病後遺症而難以正常進食的族群,研發出硬度僅止於正常餐點千分之一的超軟食品。這種劃時代的特殊食品,兼顧食物的色、香、味、形,讓特定族群擺脫仰賴靜脈注射,或流質乃至於限定口味食品的夢魘,進而提升食慾活力以及生活品質。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嵌入式世界專欄─軟硬體互相整合 發展全新智慧醫療服務

嵌入式世界專欄─軟硬體互相整合 發展全新智慧醫療服務
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人口結構變化,智慧醫療產業也逐漸被受重視,而在當前的資通業及技術的(ICT)支援下,不論是醫療電子設備,或各類醫病關係服務、病例研究與知識累積、醫療資源管理、病歷資訊保存與傳遞等醫療相關服務都跟著e化,然而這些都只是智慧醫療中的前端一部分而已,如何能有效結合在實務應用,將是智慧醫療是否能夠獲得社會大眾認同且配合的關鍵因素。

繼續閱讀...

新聞選輯: 高齡化時代 銀髮設計更多元

政府入口網 - 政府新聞 - 高齡化時代 銀髮設計更多元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日電)邁向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生活上需求,不再僅以醫療為核心,而擴大為能自主使用的用品,當代藝術館的「銀髮ㄒㄧㄣㄕㄥ」展覽,英國與台灣學生共同展示對銀髮族的創新設計。

當代藝術館今天表示,10月30日起至12月12日推出的「銀髮ㄒㄧㄣㄕㄥ」展覽,是由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以及台灣長庚大學共同策劃,展現2校近年來針對英國與台灣的高齡人口做的研究與設計成果。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高齡化社會標準,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台灣也已跨入高齡化社會的時代。

繼續閱讀...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 高齡化社會 銀髮住宅受關注

今天,不談輔具: 高齡化社會 銀髮住宅受關注

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銀髮住宅發展備受關注。由國產局在康寧護校旁推出的銀髮住宅即將招標,如何營運是各界矚目焦點。房仲認為,銀髮住宅為未來房地產另一波主流產品。

 行政院力推社會住宅,財政部國有財產局也公告以設定地上權方式,招商興建銀髮住宅,是位於康寧路3段鄰近康寧護校的土地,約939.47坪,底標4.29億元。

...繼續閱讀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全國機器人競賽 i-go獲首獎 交大與義大合創「握力感測手把」「被動式」輔助行動不便的銀髮族

全國機器人競賽 i-go獲首獎 交大與義大合創「握力感測手把」「被動式」輔助行動不便的銀髮族|科技新聞|中時電子報

交通大學電控所教授楊谷洋,和義守大學電機系教授柯春旭,共同指導交大電控所游勝雄等十三名學生,以首創的握力感測手把,研發「被動式」行動輔助機器人「i-go」,為行動不便的銀髮族帶來更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獲今年經濟部工業局全國機器人競賽夢想實現組首獎。

 楊谷洋三年前開始指導學生投入行動輔助機器人的研究,以「實際可幫助人類生活」為目標。他認為,現在的行動輔助機器人多為馬達控制的主動式機器人,偶爾會有失控的可能。因此,研發「被動式」機器人,以煞車器控制機器人行動,使用者需出力推動機器人,機器人才會前進。....繼續閱讀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有錢人 為何「老不休」?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  2010.10.25

到了65歲,大多數人會想在家翹二郎腿,每天喝點小酒或抽抽菸,輕鬆愜意地享受退休生活,但許多富人似乎不這麼認為。巴克萊財富(Barclays Wealth)的最新調查顯示,新興市場的有錢人最不想退休,已開發國家中想繼續工作的富人集中在英國和美國;這些富人都說自己永不退休。

或許當你享有高薪和完善的私人醫療時,當然會較不想退休,不過正努力說服民眾延後退休時間的政府應該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但為何富人打算工作久一點?他們又不缺錢…

這份調查發現,英國有錢人最傾向於晚年繼續努力工作,瑞士「好野人」退休後繼續工作的意願最低。富人為何老而不休?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所謂的「永不退休人士」並不期待花更多時間打高爾夫球,有高達77%的永不退休人士認為退休期「只是人生另一階段」,換言之,傳統退休年齡不再是他們整體生活型態的重要里程碑。不過過去45年不是從事勞力工作的人當然可以輕易說出這句話.......



完整內容請查詢∼聯合知識庫 UDNDATA  http://udndata.com/library/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 後年起活多久領多久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行政院通過「以房養老」政策,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無子女,但擁有房地產的近貧老人,後年起,將房地產抵押給政府,就可「活多久,領多久」,按月領取固定生活費到死亡。行政單位初估,符合資格的老人不到五千人,試辦經費在一億元左右。

衛生署長楊志良提出的「以房養老」構想,已經行政院正式核定,並交由內政部設計定型化契約及相關執行細節。「以房養老」將成為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採「政府出資、銀行代辦」方式進行。

行政院官員指出,以房養老的適用對象為全台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無子女(無繼承問題),且因為擁有房地產而無法符合低收入戶資格的近貧老人。

行政院已行文各地方政府協助調查符合資格的人數,若以內政部去年數據,全台六十五歲以上近貧老人約八千多人來看,扣除沒有房地產者,估計可適用人數不會超過五千人,試辦初期經費可望控制在一億元內,並由內政部自行籌措財源。......

完整內容請查詢∼

聯合知識庫 UDNDATA  http://udndata.com/library/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圖資處福利報~ 眾所期待! 天下知識庫試閱!!

  
<天下知識庫>即日起提供本校試閱,請多利用!
內容: 天下雜誌、康健雜誌、Cheers 雜誌 、親子天下 等
試閱期限: 99/11/30
備註: 
本資料庫採IP管制,在校園內可直接連線使用,但若在校內使用無線上網、學生宿舍網路、或在校外時,需先變更代理伺服器設定,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研討:「掌握契機 投資台灣」研討會

991022「掌握契機 投資台灣」研討會“New Opportunities. Invest Taiwan” Seminar

■時間: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AB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費用:免費
■議程:
09:00-09:30 報 到
09:30-09:40 長官致詞
09:40-10:10 台灣投資機會與展望 工研院IEK 游啟聰副主任
10:10-10:40 掌握供應鏈 醫療電子發展契機 工研院IEK 張慈映研究經理
10:40-11:00 Break
11:00-11:30 節能減碳趨勢下 電動車產業投資商機 工研院IEK 陳文仁副組長
11:30-12:00 電子零組件趨勢與投資商機 工研院IEK 趙祖佑研究經理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研討:2011健康照護實務創意設計大賽

2011健康照護實務創意設計大賽

一、崑山科技大學舉辦「2011 健康照護實務創意設計大賽」。
二、本競賽報名方式一律採線上報名,報名網址:http://www.ele.ksu.edu.tw/2011healthcare/。
三、報名期限自99年11月1日起至99年12月31日止。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新聞選輯:銀髮族手杖 不合格率達八成

銀髮族常用的手杖「危機重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抽查市售的老人用手杖不合格率竟高達八成,有的不防滑,有的握把可能斷裂,「使用比不使用還危險!」

標檢局副局長黃來和說,標檢局購買市售十支手杖,包括三支木手杖、七支金屬手杖,結果竟有八支不合格,標檢局已要求這些不合格的手杖限期下架、不准再賣,如果逾期不下架,將處以六萬至一百五十萬的罰鍰。

黃來和說,選購手杖時,除注意標示是否清楚外,還要觀察握把和杖身間夠不夠牢固、外觀有沒有裂紋、手杖長度合不合適,再檢查手杖膠頭的部分有沒有溝痕、深度夠不夠等。

黃來和說,手杖檢驗項目包括:杖身及握把尺度構造、杖端膠頭(手杖前端的塑膠頭)、靜態負載測試、握把與杖身接合處的強度測試,另外,金屬手杖還會檢驗「伸縮套管組」、「調整裝置檢查」與「質量」等。

標檢局這次抽檢市售手杖不合格比率偏高,主要問題有手杖長度不合標準,不是太長就是太短;手杖杖端「膠頭太硬」,不能有效分散行走時的壓力,老人容易跌倒;伸縮手杖完全拉開時,兩管重疊的長度不足六點五公分,穩定性不足。

另外,手杖遭到重力時,

「握把」與「杖身」接合處也就是「把手」容易鬆脫、變形甚至斷裂,老人使用很危險;有些手杖的膠頭根本沒有溝痕,或溝痕不夠深,

抓地力不足,老人很容易滑倒。標檢局說,手杖膠頭溝痕深度至少須達二毫米。

標檢局說,不合格的八支手杖分別是盈虹企業製造的「雕花龍頭木杖」、福幼企業社生產的「金十環伸縮手杖」、龍欣興業的「輕型可折疊休閒手杖」、原鋐公司的「日式拐杖」、新信五金百貨的「甩動拐杖」,以及不明品牌的「原木拐杖」、「伸縮拐杖」與「6分鋁質日式折拐」。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馬上連線 聯合知識庫 UDNDATA


新聞選輯:養老三「保」 銀髮族的心頭好

台灣老年族群快速增加,銀髮商機大增。台灣老人最喜歡「三保」產品,包括保單、保健食品和各種保障生活安全用品,老人是業者眼中的新興市場。

銀髮產品銷售業者「樂齡網」四年前成立,業績年年倍數成長。總經理張慶光指出,保障生活品質的產品銷路不惡,賣得最好的包括大字、大鍵盤、外觀漂亮的老人手機,可以當項鍊的放大鏡,一點都不像拐杖的手杖,輕巧、防震、好穿脫的防滑鞋更是熱銷。張慶光說,台灣業者以為老人消費力低,其實許多老人重視美觀與自尊,有設計感的產品更受青睞。

國內燕窩知名品牌老行家總經理廖耀焜說,老行家賣得最好的濃縮燕窩價格不低,但每年銷售量仍穩定成長,幾乎都來自重視保養的銀髮族群。

康是美行銷劉琬怡指出,銷售數據顯示,銀髮族商品近幾年每年業績平均成長二成左右。特別是關節骨骼保健方面,紐力活、維骨力等產品大賣,魚油、靈芝、蜆錠暢銷。

保德信人壽業務長徐正漢說,中央銀行今年雖已兩度升息,但新台幣保單利率仍比外幣保單低很多,消費者買美元保單,會比新台幣保單保費便宜兩成。

徐正漢說,不少老人直接拿退休金買美元保單。至於在電視上大做廣告的「保證承保、一定保」保單,雖然多不包括一般醫療險保障,也吸引了一批老人客戶。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馬上連線 聯合知識庫 UDNDATA

新聞選輯:比誰老得快? 台灣勇奪世界冠軍

http://udndata.com/library/

台灣不僅生得少,而且老得快!經建會援引聯合國最新資料,加入台灣數據分析後發現,台灣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國家,預計在二○五○年趕上日本,並列為全球最老的兩個國家。

經建會預測,最快四年後全國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超過四十歲,十五年後進入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百分之二十的「超高齡社會」,五十年後,有一半的人超過六十歲。

國內婦女生育率屢創新低,今年一到八月出生人數只有十萬九千一百四十一人,再度改寫歷史新低紀綠。

由於出生人口銳減,經建會援引聯合國最新的全球人口預測數據,再加入我國資料加以分析後發現,國人平均年齡已節節升高,特別是國內戰後嬰兒潮族群,將在二○一五年開始進入退休年齡,國人老化速度將超越歐美各國,並在二○五○年趕上日本,成為全球「老得最快」的國家。

經建會指出,在二○五○年,日本與台灣的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都將高達百分之三十八,並列全球最老的兩個國家。但日本花了六十年時間才達到,台灣可能只花四十年時間就「達陣」。

此外,現代年輕人連自己都快養不起,但扶養負擔還會愈來愈沉重。經建會預測,目前平均每六名青壯年(廿五到六十四歲的勞動力)扶養一名老年人;廿年後,將快速攀高為平均每兩個青壯年扶養一名老年人,五十年後,會變成每一名青壯年扶養一名老年人。

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吳玉琴也表示,多年來政府的老人政策,只有在選舉時,看到老人年金不斷加碼,但像長照十年計畫、友善老人關懷專案、老人福利法修法等,都缺乏執行力。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馬上連線 聯合知識庫 UDNDATA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新聞剪輯:【台北國際發明展】資策會居家關懷機貼心照顧銀髮族結合智慧膠囊 自動提醒用藥服務、小而美隨身攜帶的設計挑戰2011德國IF設計大賽

【台北國際發明展】資策會居家關懷機貼心照顧銀髮族結合智慧膠囊 自動提醒用藥服務、小而美隨身攜帶的設計挑戰2011德國IF設計大賽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1005 17:52:54)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結合Comcare居家關懷機與iCapsule智慧膠囊,提供用藥提醒服務。iCapsule改變傳統方格藥盒,將藥盒設計為獨立的藥盤,採上下堆疊的結構,可以有效減少藥盒體積,並且能夠經由Comcare居家關懷機無線設定用藥提醒時程,用藥時間到時,即會發出蟲鳴鳥叫等大自然音樂,按下按鈕藥盤會自動轉動至中軸開孔位置,藥物即滑落至底下杯座,讓用藥者不需思考要打開那一格,減少服錯藥物及忘記服藥的機率。

[小而美智慧膠囊隨身攜帶 無線藍牙傳輸設計 再也不怕忘記吃藥]

Comcare居家關懷機為一款平板電腦,可以即時知道餐桌上食物的卡路里,並依據使用者的健康狀況給予建議,用餐完畢後,也能知道使用者所攝取的卡路里以及營養數據。並提供互動相簿、即時視訊、生理資訊記錄、事件提醒等互動服務,拉近銀髮族和家人的距離。

iCapsule智慧膠囊的底部設計也極具巧思,可以當作水杯使用,貼心的杯座底部凸起設計,讓藥物落下時會自然分開,方便一顆顆拿取,此項產品資策會將參加2011德國IF設計大賽。

資策會創研所李雅妮組長表示,資策會研發的iCapsule智慧膠囊突破性的採用直立式設計,而且每個藥盤都是獨立的,所以外出一天時,只需要攜帶一個藥盤,一個藥盤可以存放三分藥量,當要服用時轉動藥盤就能輕鬆把藥取出,十分便利。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新聞剪輯:2010年兩岸老齡福祉發展具體合作更上一層樓

2010年兩岸老齡福祉發展具體合作更上一層樓-南開科技大學資訊網

南開科技大學日前與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及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簽署兩岸老齡福祉政策與產業研究發展合作備忘錄,為海峽兩岸之養老服務發展,開啟嶄新的合作機制。南開科技大學新任校長陳猷龍教授親自率領該校重點發展特色之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團隊赴中國大陸北京大學完成簽約。

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是大陸老年學學術研究之先驅,也是大陸地區高齡社會政策制訂與科學研究之重鎮,而南開科技大學重點發展特色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之研究成果諸如社區遠距照顧創新模式、實用與可靠的老人智慧生活屋、二代福祉車、輔助科技等受到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得肯定,雙方認為彼此的合作可達成相輔相成的意義,因此9月14日在中國國務院參事馬力與南開科技大學陳猷龍校長的見證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所段伴虬所長與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陳功所長於北京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確信能夠在老年產業和福祉研究方面進行策略規劃、政策諮詢及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在兩所的協調下,雙方的合作工作將集中在老齡化與人口健康、老齡化與老年健康產業、老年產業的培訓與科研、老齡化影響評價與評估等議題。在兩岸簽署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合約生效第三天時,南開科技大學福祉所與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實際建立一個兩岸學術網路和發展合作關係,也為兩岸老齡福祉研發開創了歷史性的合作機制。

同時,中國老齡科研中心於9月16日於山東青島舉辦中國養老服務體制研討會,會中邀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研究團隊段伴虬所長及黃啟瑞教授針對輔助科技產業發展與遠距健康管理服務創新模式做專題演講,獲得熱烈迴響。會後,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張愷悌主任與南開科技大學陳猷龍校長簽署兩岸老齡福祉產業研究發展合作備忘錄,為兩岸老齡福祉產業發展亦開創了歷史性的合作機制。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為中國大陸推動老齡養老服務的重要決策影響機構,並將於今年11月率中國老齡福祉產業協會重要幹部到台灣訪問,南開科大希望能藉此訪問為國內醫療輔具產業創造機會,將國內已商品化的輔具推銷至中國廣大的兆元老齡養護市場。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新聞剪輯:研究發現老年人適當胖點或可更長壽

研究發現老年人適當胖點或可更長壽_健康_新聞中心_新浪網-北美

研討展覽:兩岸長期照護福利政策與產業發展論壇

人口高齡化 長期照護議題發燒 經濟日報 Economic Daily News


【台北訊】有鑑於台灣現今社會老年化趨勢問題嚴重,制定政策及產業配合發展迫在眉睫,且大陸地區老年人口約有1億7,000萬以上,人口老化也是重要發展議題。

因此,由聯合報系經濟日報、瑞光健康科技公司合辦的「兩岸長期照護福利政策與產業發展論壇」,將於9月23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福華文教會館一樓前瞻廳舉行,歡迎讀者踴躍報名參加。

主辦單位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專長社會保障政策的鄭秉文教授,以及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與改革研究院歐陽日輝副院長,來台演講交流,與台灣衛生署、健保局及產學各界代表對談,針對兩岸醫療、保險、老人福利政策及未來老年化社會趨勢及產業發展,交換意見。

此論壇活動包含六場專題演講及一場座談會。上午第一場演講邀請陽明大學李玉春教授主講「台灣長期照護政策與保險規劃設計」相關議題,第二場由中國社科院鄭秉文教授主講「中國大陸當前養老保險改革的問題與前景」,第三場則由北京中央財經大學歐陽日輝副院長主講關於「由當前中國衛生醫療改革探索中國模式」。

下午第一場專題演講則由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吳肖琪教授主講「台灣長期照護產業現況」,第二場專題演講則由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長李世代教授主講「長期照護的困難與挑戰」,第三場則由瑞光健康科技董事長應 煇醫師主講「台灣長期照護機構之經營經驗分享」。

根據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人類長期照護之潛在需求可能拉長到8~10年以上。

現今,各國莫不將「長期照護」之規劃推動列為國家之大政,如瑞典最早因應此問題,荷蘭則從醫療體系分立啟動出第一個「長期照護」相關體制,德國則於1994年建構首創「長期照護保險體制」。詳情請洽經濟日報:(02)8692-5588分,機2622。 (孫宏綱)

研討展覽:2010第三屆高齡產業創意大賽

長榮大學舉辦「2010第三屆高齡產業創意大賽」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2010 高齡產業創意大賽

2010 高齡產業創意大賽

一、比賽宗旨:
建構高齡產業之創業平台,鼓勵大專院校學生發揮「創意」,並兼顧市場的接受性,故以具體可行之創業企畫書和產品展示做為評比的依據,希望成為青年學子投入高齡產業的夢想起點。

二、參賽對象
全國大專院校學生 (含碩士生),參賽隊伍成員可跨校或跨系(所)組成。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人口老化 銀髮商機多「放大版」商品熱賣

新聞選輯:教育部訂定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

台灣首屆「祖父母節」 傳承與教育兼具
 
2010/8/18  中央廣播電台
撰稿•編輯:陳士廉
 
 

       

 繼父親節、母親節之後,台灣又多了一個「祖父母節」!教育部為彰顯祖父母家庭地位與價值,今天(18日)宣布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除了鼓勵家庭表達對長者的敬意,也期盼相互分享人生經驗與智慧。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訂有「祖父母節」,美國是9月的第1個星期天,新加坡是11月的第4個星期天,葡萄牙是每年的7月26日;而教育部今年首度發起的「祖父母節」,則選定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台灣「祖父母節」選定8月的第4個星期日,是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出發,一來提倡祖父母在暑假期間與子孫分享生活點滴,二來也鼓勵祖父母在迎接新學期之際,陪伴孫子女一同上下學,具有傳承與教育的意義。

  吳清基說:『(原音)希望這一天能夠喚起年輕的小朋友,對阿公阿嬤的偉大,也喚起當兒女的,他照顧他的兒女之外,上面還有他的父母,就是當爸爸的,也知道要孝順阿公阿嬤,那這樣子孫子、他的兒女也會孝順他。』

  教育部為提倡首屆「祖父母節」理念,也結合各縣市政府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全國25縣市家庭教育中心舉行「祖孫夏令營」,而各社教館所也有優惠門票折扣。

 

新聞出處: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54775&id=6&id2=1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研討:2010第四屆兩岸老齡福祉研討會

南開科技大學將於7/13日舉辦第四屆兩岸老齡福祉研討會,邀請大陸人口發展研究中心、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與各大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探索適合華人文化的高齡事業發展模式。
活動報名網址:
http://activity.nkut.edu.tw/


2010第四屆兩岸老齡福祉研討會 議程

日期:2010年07月13日(星期二)
地點:南開科技大學樸華樓三樓國際會議廳

08:40–09:00 報到
09:00–09:20 大會主席、貴賓致歡迎詞

09:20 -12:30 專題演講(一)
題目1 中國老齡產業發展的意義、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優先領域與趨勢
報告人:劉芳(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題目2 銀髮福祉產業發展與趨勢
報告人:段伴虬(臺灣南開科技大學 教授兼福祉所所長))
題目3 殘疾老齡化和老齡殘疾化的方向與對策
報告人:陳功(北京大學老齡研究常務副所長)

茶 歇

專題演講(二)
題目4 台灣社區照顧運作與照顧產業之發展
報告人:陳燕禎(臺灣元智大學社會政策暨政策科學學系副教授)
題目5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報告人:羅曉暉(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
問 答 劉芳、段伴虬、陳功、陳燕禛、羅曉暉

12:30 -13:30 午 餐

13:30 -18:00 專題演講(三)
題目6 台灣老人周全性照護發展現況
報告人:顏啟華(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7 大陸地區發展老齡福祉科技的展望
報告人:葉曉恬(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
題目8 結合非察覺式感測床墊建立養護機構之雙向照護管理系統
報告人:徐業良(臺灣元智大學)
題目9 創新的遠距居家照護模式和挑戰
報告人:黃啟瑞(臺灣南開科技大學電子系 助理教授)

茶 歇

專題演講(四)
題目10 台灣高齡教育之創新發展-以南開科技大學辦理草屯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
報告人:謝健全(臺灣南開科技大學 副校長)
題目11 助老共用科技生活的實踐與探索
報告人:吳含章(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主任)
問 答 顏啟華、葉曉恬、徐業良、黃啟瑞、謝健全、吳含章
總結:(1)王國明 校長 南開科技大學

18:00 ~ 參觀智慧屋/賦歸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休閒:《練•戀•舞》 追求夢想 年齡不是問題

Swallow 2009/6/9

雖然電影名稱有「舞」,但跳舞並非為電影的主軸。

在雲林西螺養老院裡,有著一群活潑的老人,還有一位盡責關心他們的男護士-小劉,某日鎮上來了位美麗的舞蹈老師吳如萍,老人們看著老師跳舞非常入迷,小劉便為老人們請舞蹈老師指導他們跳舞,然而學舞過程波折不斷,像是老師的車遭到三人砸毀,有老人摔斷腿、想要跳樓,還有小劉被院長逼退等事件,但大家學舞的精神仍在,最後他們順利登上比賽的舞台。

養老院裡的老人們,每個人的個性、行為都不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劉也不同的方式耐心以對,電影裡的笑料不斷,尤以小劉和養老院老人們的對話,更是令人噴飯,面對失智症的老人,小劉就需用連哄帶騙的方式安撫;還有曾是退伍軍官的老人,不懂得與人溝通,也不參與任何活動,孤僻的個性讓他一個朋友也沒有,小劉也有一套與他相處的方式。

透過學舞的過程,大家漸漸鬆懈自己的心防,小名「幼齒」的婆婆告訴小劉她的過去,連帶著神秘感�舞的老師,也在小劉熱情地慰問與照顧下,將自己發生的慘事告訴小劉,並卸下她的冷酷面具,與這群樂觀、搞笑的老人們,一同跳舞。

電影帶出了現今的社會問題,由於生育率下降,未來人口老化將成為嚴重的問題,然而老人所居住的養老院,面臨了關閉的危機,裡面的老人並非都有家人,因此關閉後,無家可歸的老人該何去何從呢?

另外,電影也傳達了一個概念,那便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不論年紀多大,只要有夢想,都有機會完成,像是養老院常常舉辦類似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有次談到了「最重要的事」,便有老人提到「趁現在還有時間,一定要完成我們的夢想。」

老人們行動較為緩慢,或是記憶力不佳,他們還是盡力將舞步記起來,並成功地參與了舞蹈大賽,雖然僅是玩票性質,但努力不懈與堅持到底的精神令人敬佩。這也讓我想起電影《搖滾吧!爺奶》,平均年齡將近80歲的爺奶,為了完成演唱的夢想,也克服了許多難題,他們拋開了病痛纏身與死亡將近的恐懼,持續地練唱,定期的巡迴演唱成了他們最期待的事情。

性格男星張孝全在電影裡大搶鋒頭,他所飾演的小劉,對這群老人們所展現的用心程度,還有為了養老院與老人的未來,他很有膽量地對院長發飆,為了替老人找到舞蹈老師,他也三顧茅廬要求吳老師,雖然也讓人覺得小劉自己另有所圖;在在都顯示他為大家犧牲奉獻的個性,老人們使用麥克風挽留他的情節非常感人,而這類角色的確是較為討喜。相對的,名模蔡淑臻所飾演的嚴肅舞蹈老師就顯的不平易近人,然而這也是角色要求使然,雖然她本身並非學舞出身的,也看的出為了舞蹈的呈現盡了一番心力,像是身段與姿態都很不錯;另外,是演老人的張復健,這次飾演一位似乎有失智症的老人,平日總是樂觀地生活著,在心理輔導時又會感性地流淚,就像個孩子般,也讓人看到老人可愛的一面。

電影充滿了笑料、感人與勵志的元素,還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呈現,這些無家可歸、或是被家人送來老人院的老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或許是沒有人願意傾聽,也讓他們的心糾結了很久,直到小劉的照顧下才敞開心房,每位老人都很可愛、有趣,也讓養老院每天都充滿了笑聲,電影無形中也帶來了正面的感覺,年紀大了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天天都有意義的自己。


本文轉載自【Swallow-燕子閣】 http://admmone.pixnet.net/blog
及 【文建會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files/15-1000-2197,c263-1.php


 

《練戀舞》 男女主角   圖片提供:女視界

展覽:【文學中的老人形象】主題書展

百歲人生,萬般況味!

【文學中的老人形象】主題書展

展出地點:圖書館一樓 •銀髮福祉特藏區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大量吃白菜控制糖尿 反陷入昏迷

【中央社】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1名高齡88歲的華裔婦人為了要控制糖尿病,連續數月每天生吃1公斤到1.5公斤的白菜,結果去年夏天陷入昏迷,被家人緊急送醫。

最新1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88歲華裔婦人去年夏天因為持續3天經常嗜睡、昏迷而且無法吞嚥或走路,被家人緊急送往紐約市區一所醫院急診室求助。

醫師診斷這名婦人出現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狀,導致她陷入因為甲狀腺失調而引起的昏迷。在這之前,她並沒有任何甲狀腺的相關病史。

醫師讓這名婦人住進加護病房並為她插管治療,後來逐漸好轉,康復出院。醫師推斷這名婦人可能服用白菜過量,導致白菜當中的一種酵素妨礙了甲狀腺的正常功能運作。

【2010-05-24/Upaper/16版/世界】

新聞選輯:新載具 幫助失能者站立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蘇芳慶和其研究團隊,針對上半身正常但下半身行動不便,及高齡者,考量其便利性與安全性,設計研發出一種「智慧型站立行動載具」,可以協助失能者站立及移位,更能減輕照護者的負擔。

蘇芳慶和其研究團隊,整合了醫學工程,和復健醫學的人才,探討行動不便者與高齡者的行為,並以其內心對的尊嚴的與樂趣的期待,作為設計的最高理念,利用模組化設計,模擬扶持身障者站立的動作,設計出可依身高調整,並能舉起、移位、站立、行動等功能智慧型輕量化載具。

蘇芳慶認為,這項設計的特色,是針對市售輪椅,與吊架產品的缺點,可以提供原本不能移動者靈活的姿勢,且配合電動動能來移動,減少需要他人協助的地方。另外,這項產品更模擬看護抱患的動作,從病患前面抱起的姿勢,讓患者可以掌握自己被抱起的過程,進而產生安全感。

全球電動輪椅市場規模,在2012年估計為38.17萬台,年初合成長率3.6%,其中大陸及亞洲的成長率最高,年複合成長率5.9%及6.9%。但是這些電動輪椅僅能協助患者移動,而不能協助他們站立,因此對於「智慧型站立行動載具」來說,有很強的取代性。

這項產品的市場對象,包括老人安養、照護機構,醫院,或者一般家庭,只要有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在場,都有此市場需求。

【2010-05-21/經濟日報/A22版/主題特區】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長壽基因讓人延緩老化疾病30年

【中央社】
科學家發現了「瑪土薩拉」(Methuselah)基因組,帶有這組基因的幸運兒,即使過著不健康的生活,活到100歲的機率仍比一般人高。

英國「泰晤士報」網路版報導,瑪土薩拉基因組似乎可保護人們免於抽菸及不良飲食習慣帶來的影響,並可延緩癌症和心臟病等老化相關疾病的病發時間多達30年。

目前在長壽人身上發現的基因,每種似乎多少都能避免老年疾病。百歲人瑞的DNA似乎有較高機率含有幾種這些基因。

「萊登大學」的斯萊格布姆說:「長壽的人並沒有較少的癌症基因或是老化基因。反之,他們有其他基因可以阻止這些疾病基因開始發病。」「長壽人代謝脂肪與葡萄糖的方式與正常人不同,他們皮膚老化的速度較慢,也較少得到心臟病、糖尿病與高血壓。」

「這些因素都是因為有基因的嚴密控制,我們在長壽人的小孩身上也發現相同特徵。」

【2010-05-18/Upaper/11版/新視界】

新聞選輯:告別 參齒不齊 80歲阿嬤笑口開

【本報記者╱詹建富】
一名80歲阿嬤去年接受植牙矯正整合治療後,全家人為她高興不已;數年前,國際巨星湯姆克魯斯戴上透明牙套,也引起媒體注意。牙醫師指出,其實牙齒矯正並沒有年齡限制,它並不是專為兒童或青少年而設,中、老年人其實也可選擇藉矯正齒列,來維護牙齒和牙周的健康。

矯正牙齒 沒有年齡限制

80歲也可做矯正?台北市牙科開業醫師吳碧礽表示,沒錯!這名老奶奶因為後排牙齒掉光,但前門牙有暴牙的困擾,於是她先針對後牙缺損區,進行人工植牙,再利用植體做為矯正施力的錨定點,讓牙齒大幅度移位,這位「超級阿嬤」啃著最愛吃的玉米,笑說:「感覺年輕幾十歲,變成辣妹了啦! 」

台灣口腔矯正醫學會副理事長蔣金玉表示,由於先天的遺傳因素,加上後天的咬合、咀嚼習慣,導致每個人的牙弓及牙齒排列情形不太一樣,一旦出現齒列不正(包括齒列擁擠、牙齒間隙過大、犬齒外突),或因上下顎骨生長差異,形成異常咬合(如戽斗、暴牙、開咬、中線偏移、嘴巴歪鈄等),除有礙顏面美觀外,也可能影響發音,甚至增加蛀牙、牙周病、或牙齒異常磨損、顳顎關節症等問題。

因此,俗稱為齒列矯正的治療乃應運而生,其目的就在於改善前述牙齒排列不整齊及異常咬合的現象,一方面讓牙齒排列整齊,增進咬合及咀嚼功能,另一方面則透過矯正齒顎的結構,進而改善臉型、外貌。如果有上年紀者接受齒顎矯正,並不純然是為了趕流行。

強化咬合 臉型變美美的

蔣金玉說,齒顎矯正的原理是利用活動式或固定式矯正裝置,利用某些特定部位的牙齒(通常是臼齒)為支撐,然後對某些欲移動的牙齒施加力量,重塑牙周齒槽骨發生組織,牙根於是隨著齒槽骨的變化而逐漸移位。若上下顎骨關係異常很嚴重,除了齒列矯正外,尚必須配戴帽套,甚至考慮配合正顎手術治療,才能確實改善顏面外觀及異常咬合。

她表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接受接受齒顎矯正,除了單純的愛美因素,或因門牙的縫隙過大,擔心漏財外,另有部分患者是因齒列參差不齊,不易維護口腔清潔,或因長期缺牙,導致鄰近牙齒相繼移位、傾鈄,或因對咬牙過度萌出,造成假牙製作或植牙的困難,必須先扶正傾倒的牙齒,或適當調整上下齒列。

行情10萬 找專科較保險

另外,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牙周病小組召集人陳彥廷說,也有部分中老年人因有牙周病,以致牙周組織遭到破壞,牙齒逐漸發生病理性移位、咬合不正,最常見是門牙愈來愈突出,或齒間縫隙愈來愈大,影響咬合,經牙周病治療,接受矯正治療手術,徹底解決。

至於矯正牙齒的費用,牙醫師表示,齒列矯正主要是依病例的複雜性、治療的技術門檻、需不需要拔牙、使用矯正裝置的材質、種類而定,一般行情約10萬元,若選用內側矯正器、透明矯正器及迷你骨釘等,費用更高。但千萬不要以「價格」為選醫師標準。畢竟,一般牙醫也可為病人進行矯正,收費可能比較便宜,但不如找矯正專科醫師會比較保險。


矯正牙齒應注意事項

1.剛上完矯正線,前2、3天牙齒可能會有鬆軟浮動及疼痛感,屬正常現象,但如果超過1周需即刻回診。矯正治療初期,口腔內會有異物感,需時間調適。

2.應避免吃甜、黏的食物,如冰淇淋、口香糖、巧克力,以免黏附在牙齒狹縫,不易清洗。另外,堅硬食物如甘蔗、芭樂、花生、冰塊及含骨頭食物等,也要少碰,否則可能造成矯正裝置脫落。

3.矯正治療期間,應特別注意口腔清潔,養成吃東西後立即刷牙的好習慣。建議每日至少刷牙3次,每次仔細刷5分鐘以上。

4.需配合戒除咬指甲、咬嘴唇、伸舌頭、咬鉛筆等不良習慣,以免妨礙治療。

5.若有蛀牙或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應先完成前述治療,再矯正牙齒。

資料來源╱北醫牙科副教授蔣金玉 製表╱詹建富 �聯合報


【2010-05-20/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不喝水 不健康 醫師:白天正常喝 晚餐後減量

【本報記者╱劉惠敏】
江爺爺平時不愛喝水,連吃藥都要「省」水,他說,聽說心臟不好的人要少喝水,而且常跑廁所很麻煩,「不渴為什麼還要喝水呢?」吳奶奶則是習慣下午開始,自己「限」水,以免晚上頻繁跑廁所,夜不安眠。

多喝水不是才健康嗎?但老人家到底要不要多喝水呢?醫師提醒,除了心臟衰竭、腎臟功能有問題,老人家還是應該正常補充水分,千萬別刻意不喝水。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說,人體自身都有調節水分的功能,但年紀越來越大,中樞神經對口渴、缺水反應不敏感,因此不像年輕人,身體自然而然會發出「該喝水」的聲音。

除了生理變化導致對口渴不敏感,很多老人家擔心晚上跑廁所,平時就不愛喝水。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謝明里提醒,儘管水喝越多,每次排尿的間隔時間縮短,老人家會覺得不方便,但也「不能因此不喝水。」

他表示,正常水分補充後,尿液應該是淡黃色的,如果頻尿、夜尿影響生活時,可考慮就醫檢查,例如檢查尿流量、排尿速度,或甚至需進一步超音波檢查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等泌尿問題。

如果白天時,一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必須中斷睡眠、起床上廁所,在醫學上便定義為頻尿。謝明里說,65歲以上老人家,多數都有夜尿習慣,至少都會在夜間起床一次上廁所,但若沒有影響睡眠品質,還不至於要就醫,但若嚴重影響睡眠、生活時,早點檢查,不少可依靠藥物幫忙,減少困擾。

詹鼎正說,擔心晚上得跑廁所,建議老人家在白天時正常喝水,晚餐後或晚上八時後就不要喝水,睡前上完廁所再去睡;另外,因為水分容易積聚在下肢,睡覺時因為躺平,腳的水分會慢慢往心臟方向回流,因此在睡前,無論是看電視或坐著休息,可將腿抬高一陣子,就可以在睡前盡可能將尿液排空、睡個好覺。

另外,如果中風或行動不便,平時更不敢喝水,深怕頻繁跑廁所、或一個「來不及」,建議不是想尿尿時才去廁所,而是每1到2個小時,定期排尿,如此還是可以正常的喝水。


【2010-05-13/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亞洲最大 北榮高齡病房啟用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昨天啟用高齡醫學病房,耗資五千萬元,設置五十床,為亞洲最大老人專屬急性病房。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預估再過7年,台灣65歲以上將占總人口14%,由7%上升為14%,花了24年,較瑞典、日本等國歷經50 至80年來得快,建立完善高齡醫療刻不容緩。

長者大多不只生一種疾病,小病逛醫院各科拿許多藥,小感冒引發肺炎會喘,跌倒後長期臥床,站起來會抖,醫護人員常聽家屬說:「拜託讓老人家多住幾天!」。

北榮3年前開辦高齡醫學門診,老年患者會先由資深住院醫師詢問病史,再由個案管理師透過測驗,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自主能力,之後老年醫學、復健科和精神科醫師,做整合醫療評估,每位病人就診超過30分鐘,但門診每周只看60位病人,每一診15人,醫療費由健保給付。

陳亮恭表示,約有2成的高齡醫學門診患者,之後必須轉至高齡醫學病房。

跌倒與譫妄,是高齡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變差的原因。位於北榮長青樓的高齡醫學病房,參考世衛組織的「高齡友善醫院」軟硬體標準,特別在上面多加設計。

例如,位於三樓的譫妄觀察室和光療室,日本進口的特製燈光,仿日光效果,卻沒有紫外線,可改善失眠及憂鬱症,不必一定要吃藥,體貼外出不便的老人家。

國內醫療院所都設有無障礙環境,但易導致長者跌倒,或輪椅進出困難的浴室門檻,不容易克服,有些醫院把門檻改成斜坡,但坡度對急性病長者仍是障礙。

高齡醫學病房把浴室設計成無門檻,加強排水,以免病房淹水;開放式沐浴間,便於病床推入,並有造價百萬元漩渦超音波沐浴機,便於失能患者盥洗。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門診收治對象,大多是85歲以上、需要多重照顧者,或65歲以上 、有老年疾病症候群者,可詢一般流程掛號。

諮詢電話:02-2875-7830。

【2010-05-05/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天天動一動 熟年平衡感

練好肌耐力 守護膝關節

【記者劉惠敏╱報導】
人類25歲以後,肌肉量慢慢流失,50歲以後加速流失的肌力、肌耐力等肌肉功能變差,除了影響老人家身體平衡能力,容易跌倒,也影響心肺功能、骨質密度等。

雲門「生活律動」熟年課程老師張蓓怡說,簡單來說,肌力是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肌耐力則是肌肉「工作」時,可持續、停留的時間。利用較輕緩、持續的運動來維持肌力和肌耐力,是年長者不可缺少的訓練,動作可以簡單安全、方法需漸進,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反覆訓練、持之以恆。

腹腰部的核心肌肉群以及下肢肌肉,是守護關節的重要關鍵。張蓓怡說,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輩,腹腰部及大小腿力量都可能不足,建議運動時,不妨利用穩固的椅子、桌子或牆面輔助,協助承受部分力量,減少膝關節的承重壓力。

找張牢固、有靠背的安全椅子,坐在約3分之1的椅面上。


椅 上

小腿操

預備姿勢:坐在椅子上,保持上身端正,雙腳可以碰觸地面,小腿與地面垂直,雙手握住椅面兩側。

吐氣:左腳略略抬起;吸氣,左腳跟抬離地面至膝蓋伸直,腳尖用力勾回。自然呼吸,停留5到10秒,保持左腳伸直,腳跟回到地面。

吐氣:身體前彎,雙手碰觸左腳尖,吸氣,捲背回。

小提醒:如碰不到腳尖,可以碰觸到小腿或膝蓋即可。

小提醒:坐著時,也要縮小腹,維持力量,讓身體不會搖晃,如此並不只有小腿運動而已,同時也能訓練其他肌肉力量。

換右腳:和左腳一樣,右腳重複2、3的動作。

2+3+4 動作連起來做,每天做4到6套。


扶牆轉腰

預備姿勢:背對牆站立,雙腳平行打開與肩同寬,放鬆骻部、微微曲膝,雙手自然垂放身體兩側。

←呼氣:身體向右後方扭轉,雙手扶住牆面,保持自然呼吸,停留5到10秒後。轉回身,面向前方放鬆,換左邊重複以上動作。

小提醒:身體沒有歪斜、雙腳也沒有離開地面,如果雙手碰不到牆面,可以先用一手扶牆面,重點在扭轉動作的停留。

→雙手向後撐扶:臀部慢慢向後靠牆,吐氣,圓背向下放鬆,吸氣,圓背回正。1+2連續做,每天做4到6套。


活動開始前的提醒

1.運動時保持心情輕鬆、自然呼吸。

2.請穿著寬鬆舒適的運動衣褲。

3.請避免在飯前、飯後1小時內運動。

4.運動過程中如果覺得身體不適,請慢慢緩和下來,放鬆休息。

5.運動時請不要穿拖鞋,以免絆倒,如果覺得涼,請穿上止滑襪或室內軟鞋。

6.運動結束,呼吸平復後,請慢慢喝下一杯溫開水,補充水分。


動作設計、指導╱雲門舞集老師張蓓怡

示範╱何美鈴、陳春恆

【2010-05-09/聯合報/G10版/跟我123】

展覽:台灣國際銀髮暨健康照護產展

台灣國際銀髮暨健康照護產展
2010/6/24 - 27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輔具資源站 身心障免費租借

【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
台南縣新化鎮天壇老人養護中心昨天成立「輔具資源協力站」,提供輔具回收、整修,可租供或免費提供給身心障礙者或有需求的民眾,讓輔具發揮最好效果,也避免資源浪費。

天壇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甘士照表示,「輔具資源協力站」提供有短期需求者專業諮詢服務,透過專業評估與說明,避免不當使用輔具二度傷害,替短期需求者節省購置輔具的開銷。另對新化鎮中低收清寒民眾,提供免費輔具租借服務。

甘士照說,輔具資源協力站也是回收及維修站,將社會捐贈或已經不需要使用的輪椅,經過整理後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有時3張壞輪椅整理後變成2張輪椅,就能避免資源浪費。

台南縣政府社會處長陳榮枝昨天下午主持「輔具資源協力站」揭牌,他肯定天壇老人養護中心,給新化民眾方便。

【2010-05-02/聯合報/B1版/大台南.運動】

新聞選輯:自動翻身拍背床防褥瘡有效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今年68歲的台南縣莊錦山,學以致用,他看到周邊許多老人,因重病臥床照顧不良導致褥瘡,開始構思、研發一台「自動翻身拍背床」,陸續取得台灣、美國、日本等8國專利。這台「自動翻身拍背床」每2分鐘能自動翻身,去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針對30名臥床患者測試。

台中榮總昨天針對國內高齡化問題,舉辦一場高齡醫學產業創新研討會,現場約有20多種高齡輔助醫學照護器材。

最受醫生、護理師感興趣的就是莊錦山研發的「自動翻身拍背床」,利用遙控器控制,能自動協助翻身30度、坐起60度。

莊錦山把自己的研發稱為「活的床」,去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對30名臥床患者進行人體試驗2周,每2分鐘就會進行翻身,床的面版變成行條的拍背器,每15分鐘自動拍背30秒,試驗後發現,這些患者當中沒有一個有褥瘡的情況發生。

莊錦山是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系第一屆學生,他熱愛發明,「雖然自己沒有親人因為長期臥床受益,希望幫助更多臥病老人獲得良好照顧!」


【2010-05-02/聯合報/B2版/大台中綜合新聞】

新聞選輯:老人下背痛不一定是骨刺

【記者張祐齊╱永和報導】
經常腰痠背痛不一定都是骨刺引起的!永和耕莘醫院指出日前接獲2件老人腰痠背痛的病例,患者都以為是骨刺所引發的下背痛,自行服用止痛藥或類固醇,不但症狀未獲得紓解,還延誤治療時機,差點危及性命。

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邵勇昨天開記者會表示,近8成民眾幾乎都有下背痛毛病,其中85%並不會有脊椎病變症狀,只是不良站姿或坐姿、肌肉拉傷等,導致背部筋膜發炎所引起的,這類患者通常只要適度臥床休息、局部按摩熱敷、或服用消炎止痛藥,便可緩解症狀。

曾邵勇說,但其中15%下背痛患者,可能會因為細菌感染、惡性腫瘤等脊椎病變導致疼痛,老年人的下背痛大多屬於此類,建議民眾如果背痛突然發生,服用藥物也無法緩解,並同時合併有神經學症狀,例如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應盡早就醫。

曾邵勇表示日前醫院就接獲2個病例,一名82歲長者脊椎中有血塊,幾乎靠助行器走路。另外一名60歲女性,竟然是脊椎被膿瘍壓迫,讓她幾乎癱瘓,院方為兩位患者動手術取出血塊、膿瘍,都恢復正常生活。

曾邵勇說,藝人「月亮歌后」李珮菁因脊椎手術失敗而癱瘓,這個例子讓國人對脊椎治療有著莫名恐懼,但目前醫學進步,若不是惡性腫瘤,各類脊椎治療手術成功率都在9成以上,民眾只要愈早接受治療,復原的機會愈大。

【2010-05-04/聯合報/B2版/北縣基隆綜合新聞】

新聞選輯:工研院、彰基 研發照護輔助系統

【台北訊】
為提升照護服務的品質,工研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共同宣布簽訂交流合作意向書,未來將共同以創新科技,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照護輔助系統與服務。

簽約儀式由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郭守仁、工研院南分副執行長林光隆代表雙方進行簽約。

工研院南分院副執行長林光隆表示,彰化基督教醫院是國內重要的醫療院所之一,擁有專業的醫療與資訊整合團隊,並以企業化的經營模式,讓病患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品質。

工研院未來將結合內部資源,在「跌倒防治輔助系統」、「腦中風復健輔助系統」,及相關議題領域上與彰化基督教醫院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將共建符合下世代需求的照護器材與創新服務模式,未來工研院將配合彰基整體資源,充分運用雙方在各自領域上的優勢與互補關係,創造雙贏。

郭守仁強調,雙方簽約只是開端,希望透過與工研院的合作,將更多「以病人為中心」的科技化照護模式,推廣到各種慢性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老人失智症的醫療保健。

彰基願意擔任健康照護產業的開路先鋒,與醫界、研究單位及產業界攜手合作,將台灣照護品牌推上國際。(王慰祖)

【2010-05-05/經濟日報/C14版/醫藥保健】

新聞選輯:亞洲最大 北榮高齡病房啟用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昨天啟用高齡醫學病房,耗資五千萬元,設置五十床,為亞洲最大老人專屬急性病房。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預估再過7年,台灣65歲以上將占總人口14%,由7%上升為14%,花了24年,較瑞典、日本等國歷經50 至80年來得快,建立完善高齡醫療刻不容緩。

長者大多不只生一種疾病,小病逛醫院各科拿許多藥,小感冒引發肺炎會喘,跌倒後長期臥床,站起來會抖,醫護人員常聽家屬說:「拜託讓老人家多住幾天!」。

北榮3年前開辦高齡醫學門診,老年患者會先由資深住院醫師詢問病史,再由個案管理師透過測驗,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自主能力,之後老年醫學、復健科和精神科醫師,做整合醫療評估,每位病人就診超過30分鐘,但門診每周只看60位病人,每一診15人,醫療費由健保給付。

陳亮恭表示,約有2成的高齡醫學門診患者,之後必須轉至高齡醫學病房。

跌倒與譫妄,是高齡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變差的原因。位於北榮長青樓的高齡醫學病房,參考世衛組織的「高齡友善醫院」軟硬體標準,特別在上面多加設計。

例如,位於三樓的譫妄觀察室和光療室,日本進口的特製燈光,仿日光效果,卻沒有紫外線,可改善失眠及憂鬱症,不必一定要吃藥,體貼外出不便的老人家。

國內醫療院所都設有無障礙環境,但易導致長者跌倒,或輪椅進出困難的浴室門檻,不容易克服,有些醫院把門檻改成斜坡,但坡度對急性病長者仍是障礙。

高齡醫學病房把浴室設計成無門檻,加強排水,以免病房淹水;開放式沐浴間,便於病床推入,並有造價百萬元漩渦超音波沐浴機,便於失能患者盥洗。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門診收治對象,大多是85歲以上、需要多重照顧者,或65歲以上 、有老年疾病症候群者,可詢一般流程掛號。

諮詢電話:02-2875-7830。

【2010-05-05/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長照保費 將採家戶總所得計算

「先上菜再談如何埋單」 下半年送政院 盼101年完成立法 楊志良:「比推動健保還難」費率細節三緘其口

【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照護需求,衛生署推動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外,署長楊志良昨天表示,預計下半年把「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呈送行政院,希望民國一百零一年完成立法;至於長照保險的保費計算方式,原則上將按二代健保採家戶總所得來計算。

根據經建會之前規畫長照保險的內容,有「全民投保」及「四十歲以上強制納保」兩方案,前者每月保費約為健保費的七分之一,四十歲以上納保者保費約為健保費的七分之二。

但楊志良仍對長照險的保費細節,三緘其口,僅強調保費勢必隨著服務範圍及需求而有不同,何況目前有關費率還沒有計算出來。

衛生署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副召集人戴桂英表示,儘管民間團體希望像北歐等國家,以稅收來提供長照服務,但我國賦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三點四,遠低於瑞典百分之三十六、丹麥百分之四十八,因此目前規劃的長照保險,收保費方式仍將比照健保制度。

戴桂英說,民眾最在意的是長照機構分布不均,以及服務的品質、價格參差不齊,「但總是要先上菜、再談要如何埋單」。

她表示,衛生署正草擬的「長期照護服務法」,就是希望能整合長照服務資源,牽涉到社政體系的部分,也與內政部切割數項議題,與專家、團體代表持續討論,預計下半年送行政院審核。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昨天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應邀出席的楊志良表示,長照保險規劃相當重要、也是相當大的挑戰,「比推動健保還難」。

戴桂英表示,目前失能及失智的需照顧人口正迅速成長,推估民國一百一十七年需照顧人口超過八十一萬人,而且由於生育率下降、家庭結構的改變,長期照護不再是少數人的需求。


【2010-04-25/聯合報/A6版/生活】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研討:2010年高齡醫學暨福祉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

資料來源:2010年高齡醫學暨福祉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

會議時間: 99 年 5 月 1 日(星期六)9:00-15:25
會議地點:台中榮民總醫院(台中港路三段160號) 研究大樓一樓 第二會場
邀請對象:醫療器材相關廠商/醫學中心/醫學工程/專家學者
參加費用:免費
參加名額:100 位(依報名優先順序)
主辦單位: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台中榮民總醫院
協辦單位:中區創新育成聯盟

報名表及議程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 明年動起來

「逆向抵押貸款」方案可望先試辦 初步鎖定單身老榮民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有房子但沒有收入的退休族,未來可望透過以房養老取得生活費用。經建會將成立專案小組,推動以房養老相關事宜,最快明年便可找地方政府試辦。

以房養老的可行方案,包括「逆向抵押貸款方案」、「售後租回年金方案」以及「社會照護服務方案」三種。官員表示,逆向抵押相對單純,未來政府試辦,「傾向選擇從單純的先做」;售後租回與社會照護兩方案,可能較難推動。

台灣人口老化,生育率持續下降,經建會認為,此時推「以房養老」政策,是很適合的時機。官員說,如果政策能上軌道,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也可讓老年人資產活用,移做養老用途。

官員表示,試辦「以房養老」政策,將優先針對有房、無現金(如無低收入戶補貼)的近貧老人試辦;官員說,無低收入津貼的單身老榮民,由於沒有繼承問題,將是優先試辦對象。

退輔會官員說,過去在審核榮民就養案例時,發現有些老榮民因為有不動產,其公告現值超過就養標準,但除了房子沒其他收入,經濟陷入困境;有的榮民為了拿到就養身分而賣出房子,最後落得無棲身之所,景況淒涼。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認為,三個方案都可行,但也都有困難。他說,逆向抵押對金融機關的資金流動是好的,當然初期因為規模小,可能沒辦法看到效益,未來若市場變大,對金融機構就有很大的好處。

張金鶚說,逆向貸款風險評估不易,貸款成數的評估也不容易,這是對銀行不利的地方;而銀行收取手續費、保費過高,導致貸款不划算,則是對老年人不利之處。

房價變動與壽命長短的因素,張金鶚認為不至於造成問題。他表示,房價會以估價當時價格為標準,對於壽命長的老年人則用成數控制風險,此外還有保險分擔;以美國為例,當壽命超過抵押成數時,政府就會介入承接。

張金鶚指出,以房養老政策確定由政府主導試辦,「這樣的精神很好」,但應該為以房養老設計專法,降低政府介入、補助的角色,讓以房養老從試辦變成市場化商品,由市場而非政府承擔風險。


【2010-04-21/經濟日報/B2版/理財百科】

新聞選輯:服藥非萬靈丹 加強生活照護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普遍問題,除了用藥之外,別忽略老年生活照顧。專家指出,老年人同時面臨視力、神經退化等問題,平日也應注意運動、飲食等各方面照顧,才能避免跌倒及骨折的危險。

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學院院士、骨科醫學工程專家趙以甦昨天指出,許多人以為服用骨鬆藥物就會返老還童,其實應該配合老年生活的照顧。

趙以甦是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與梅約醫學中心榮譽教授,多年來跨越醫學與工程領域,研發許多骨科的醫療器材及骨骼電腦模擬軟體,目前應成大之邀擔任客座特聘講座教授,昨天在演講中提到他對骨鬆的看法。

他表示,骨鬆是現代人的嚴重困擾之一,以美國醫療模式,只要55歲以上經檢驗有骨鬆現象,醫師就會開給骨鬆藥物。但他認為,很多人都沒注意到骨鬆藥物可能對心、腎、肌肉造成副作用,且骨鬆是人體自然老化,非靠藥物就能扳回,事實上年老後先退化的是肌肉、神經,而非骨骼。

趙以甦解釋,就像年輕人在關燈進入黑暗後,仍能察覺前方阻礙,有些老人家卻察覺不到,這是神經退化,當然容易摔跤。

他認為,老人家不會要求像年輕人般跑跑跳跳,而是要有良好生活品質,如果副作用影響造成生活品質降低,服用骨鬆藥物就失去意義,應從加強老人運動、飲食、護具及親人照顧等方面著手,防止老人摔跤,造成骨折,會比單吃藥物有效的多。

【2010-04-21/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樂活銀髮族 崑山等3校 合推Go-Go中心

【記者周宗禎╱歸仁報導】
台南縣崑山、南台、遠東3所科大昨天簽約合作,成立「GoGo樂活休閒服務聯合技術發展中心」,強調「金三角」將合力研發銀髮族樂活休閒服務科技產業。

崑山蘇炎坤、南台戴謙、遠東王元仁等3校校長昨在崑大簽約,蘇炎坤表示,全台50多聯合技術中心提案,教育部只通過12個,崑大主導的「Go-Go中心」經費近1700萬,三校各有專長,既競爭又合作。

蘇炎坤說,「Go-Go族」指的是已退休、仍健康可自由行動者,3校將吸引科技研發機構開發銀髮族相關技術,發展推廣休閒服務、老人照護等產業界,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意義。

戴謙表示,3校合作更能展現優勢,不過各大專校院整合的12個中心,未來可能因教育部經費拮据縮編,期勉3校展現具體成果,教育部繼續支持。

王元仁指出,遠東科大專長新發明專利,有5個系所參與計畫,希望為技術專利開發盡一份心力。

Go-Go中心聘請13家廠商、兩名醫師任諮詢委員,9名專案主持人及46名各領域專長教師組成團隊,針對銀髮樂活族休閒服務與商品市場規劃創新產品服務,將研發開心水族箱、開心相框、智慧生活服務系統、擴增實境養生健身操、創意樂活休閒生活系統等35項專利,與台南市長青公寓合作供居民免費試用。

【2010-04-20/聯合報/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頭痛停不了 小心慢性腦出血

【記者張祐齊╱台北縣報導】
如果出現連續性頭痛、頭昏想睡覺、頸部痠痛、搬重物極度用力引發頭痛,甚至睡覺到半夜頭會痛醒等症狀,小心可能罹患「慢性腦出血」,應該及早就醫,以免併發癲癇或是硬腦膜下膿瘍。

66歲的患者李先生本來身體很健朗,但過年前搬重物後開始感到頭痛,連續痛了十多天,整夜都無法入眠,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是「慢性腦出血」。

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說,慢性腦出血病患的症狀宛如千變女郎,發生原因包括輕微頭部碰撞,緊接著發生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半側麻痺、失語等症狀,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為中風、精神病、偏頭痛、老年癡呆等,且慢性腦出血好發於60歲以上老人,更需特別注意。

林英欽表示,李老先生的核磁共振檢查赫然發現,右側硬膜下出血,且新舊血塊夾雜,顯示出血已有一段時間,病況相當緊急,隔日就進行血塊引流手術。醫師在患者腦部右側硬膜下開一個5公分以下的小洞,引流血液。

林英欽呼籲,老人家若長期酗酒、癲癇患者、血液凝固障礙等患者,若出現頭痛不止的情況,極可能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徵兆,建議及早就醫,且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手術癒後不錯,8成以上病患都可恢復原有正常功能。

【2010-04-14/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3成家屬 不滿安養院服務

【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
政府將於101年起開辦長期照護保險,但根據消基會調查,安養院品質參差不齊,有二至三成的消費者不滿意安養院服務,讓人對於長照制度是否能完善落實,心有憂慮。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應對無立案的安養院進行稽查,且加強查核外籍看護比例及每位看護人員所看護之老人數量,才能保障老人家的養護安全及權益。

根據「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中規定,外籍看護工不得超過照顧服務員的二分之一,然而在調查中,顯示近7成照護者是外籍看護工,消基會要求加強查核外籍看護比例。

在老人數量與看護比例上,依照規定,長期照護型機構日間每5人就應置1人、養護型機構日間每8人就應置1人、安養機構日間每15人就應置1人;另依「護理機構分類設置標準」中規定,一般護理之家每5人就應置1人,但是消基會調查結果,居然有近4成的填答者表示,1個看護要看護9位以上的入住者。

消基會認為,此次調查結果顯然不符合「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之規定。

調查中也發現,部分受訪者表示其安養院並無合法登記立案,消基會要求,只要是老人可入住的照護所,無論收容老人是否合法、或者屬於托顧中心,都應該受到主管機關的審查、管理,若無登記立案也應該由主管機關在審查後授予許可看護之證書,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2010-04-15/聯合晚報/A16版/焦點】

新聞選輯:擴大假牙補助 萬名老人有福

身心障礙,及領有托育費、養護費達50%以上的65歲老人,都能受到政府的假牙補助

【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內政部部長江宜樺上午宣布,將擴大補助中低收入老人裝置假牙,讓老人家「老歸老,還可以嚼土豆!」凡領有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的老人,及接受各級政府補助身心障礙者托育費、養護費達50%以上的65歲老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假牙補助政策,預估今年將有1萬名以上老人受惠。

江宜樺表示,老人假牙補助是馬總統的競選政見,內政部從民國98年編列預算補助低收入戶老人裝置假牙,已有4823人受益。今年編列2億1000萬元,將補助範圍擴大至領有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及接受各級政府補助身心障礙者托育費、養護費達50%以上的65歲老人,預估今年將有1萬名左右之老人受惠。只要符合補助資格的長輩,都可向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

江宜樺說,依據國民健康局的推估,我國老人全口無牙的比率高達21.5%。一旦缺牙容易造成老人營養攝取不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開辦老人假牙補助措施後,獲得很多老人家的迴響與肯定。

內政部依老人缺牙情形,將補助內容區分八大類,包括裝置全口活動假牙最高可補助4萬元。上顎半口活動假牙,最高補助2萬元。下顎半口活動假牙,最高補助2萬元。上顎半口活動假牙併下顎部分活動假牙,最高補助3萬5000元。下顎半口活動假牙併上顎部分活動假牙,最高補助3萬5000 元。上、下顎部分活動假牙,最高補助3萬元。上顎部分活動假牙,最高補助1萬5000元。以及下顎部分活動假牙,最高補助1萬5000元。

【2010-04-16/聯合晚報/A17版/焦點】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天然提味 喚頭味蕾

【本報記者╱施靜茹】
「這飯菜怎麼沒味道呀?」不少人可能會聽到家中長輩嫌食物味道不夠而不想吃,老人家吃不下東西,胃口不好,一旦營養不良,更不利健康。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姚建安說,年過50以後,舌頭味蕾數量會逐漸減少,味蕾也會萎縮退化,因此品嚐食物會愈來愈沒有味道,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嚴重。

此外,多數老年人牙齒都不好,有些人甚至全口假牙,咀嚼食物功能受影響;老年人腸胃道蠕動減緩,消化變差,吃了東西以後,仍常感覺飽脹,不容易肚子餓,吸收營養效果不如從前,感覺沒有胃口。

有些嚴重失智症者腦部退化,可能無法辨識食物,或不知道如何張口,常會被照顧者認為,故意拒絕食物,便得想辦法要病人張口吃。

老人家常因味覺退化,吃東西重鹹、重口味,喜歡吃醬菜,製作食物時,鹽、糖、油,不知不覺就愈放愈多,如果老人家有高血脂、高血壓或高血糖病史,這樣的飲食習慣,會使健康狀況雪上加霜。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建議,如果老年人食不知味,不妨可用額外的沾醬或淋汁,來提振食欲,也就是食物不要煮得太鹹,一方面,可顧及其他同住家人的口味不會過重;另一方面,也可讓老人家感覺有自主權,可以決定口味,但基本上,還是要控制老人家鹽分攝取量。

至於沾醬和淋汁,天然的又比人工調味好。趙強說,天然食材如蔥、薑、蒜、辣椒、九層塔、洋蔥、檸檬汁、香橙汁、梅子粉,都很適合用來入菜,會讓食物變得更可口。

或者,國人也喜愛中藥材,如紅棗、枸杞、當歸、黃耆、五香或八角來提味,烹製肉、魚、海鮮、蔬菜都頗適合,可視個人體質酌量增減。同時,還是得鼓勵老人家咀嚼,以增加對食物的味道感受。


【2010-04-01/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牙口差… 吃軟不吃硬

【本報訊】
不少老人家因牙口不好影響食欲,新光醫院營養課長徐光華很瞭解老年人吃東西的心情。

徐光華的母親86歲,只剩2顆真牙,父親88歲,裝全口假牙。她發現,「有些老人家,有時寧可用牙齦啃食物,也不要你把食物剁碎」,不願意接受「老了」的事實,因為這樣少吃,又讓家人擔心是不是身體不適。

徐光華說,以她經驗,會為父母準備雞胸肉,沒有帶骨,不怕吃進骨頭,又有父母想要的嚼勁,東坡肉、蒸蛋軟軟的,或豆花上面撒一些紅豆、花生,方便吞嚥,又保留咀嚼的樂趣。

北醫營養部主任蘇秀悅提醒,不要以為家裡長輩裝了假牙,吃東西就不成問題,因為即使是假牙,也要半年至一年,才能適應咀嚼,食物還是切得適口,老人家才好吞。

有些老人家覺得口乾,建議一定要喝足夠的水分,不妨選擇粥、蒸蛋等食物,可將較乾的餅乾或麵包放入牛奶或湯中浸軟,進食前也可先喝少量湯水來濕潤口腔,以檸檬片刺激口水分泌。

若發現飲食問題持續或惡化,應盡早諮詢醫護人員,以免影響身體營養狀況。


要補充營養品嗎?


市面上有琳瑯滿目的營養品,標榜補充老年人的營養。如果老人家吃不下自然食物,是否要補充這類營養品呢?

趙強表示,老人家如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考慮補充維他命,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腸胃蠕動變慢,加上食量減少,可能有便祕,最好還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不僅能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能增加纖維質,幫助排便。

【2010-04-01/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Sorry Sorry舞 延緩失智 每天30分鐘 手腳左右交叉點 簡單又有趣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目前正夯的Sorry Sorry舞,其實有助於老人預防失智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天公布專為中老人編排的「大腦保健操」,透過簡單的動作,搭配時下的流行音樂,鼓勵老人養成運動習慣,可有效提升穩定情緒、提高腦部功能及預防失智的效果。

失智老人基金會和安聯人壽昨舉辦「你我手牽手,樂齡A Go Go」公益活動記者會,會中由安聯人壽總經理江孟哲和基金會何華珍修女志工大跳大腦保健操,在運動治療師的帶領下,配合Sorry Sorry 歌曲的舞步,就可進行簡單有趣的運動。

台北市至善老人安養中心運動治療師吳孟恬指出,由於平常每個人的動作幾乎都是左右分開,也就是右手就近取右邊的物品,左手取左邊的物品,因此若要活化腦部細胞,增強身體協調能力,最好多做一些跨越身體中線的交叉運動,例如Sorry Sorry舞就有搓雙手由左至右擺動,並有右手點左腳、左手點右腳的動作,有助於整合左右大腦半球、眼睛視覺、耳朵聽覺的協調。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神經內科主任方識欽指出,從老鼠實驗中,即使是簡單的跑輪子動作,都可發現能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數目,若是複雜一點的運動,更能提升大腦內的神經滋養因子,刺激神經突觸的新的連結。如果老人家每天都能運動半小時,就能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強調,近年來許多醫學文獻都提到,運動是讓大腦更健康的方法之一,而且老人家若有運動的習慣,除可增加肌力、防止骨質疏鬆症外,還可促進大腦額葉機能、調節情緒及促進小腦協調功能,預防失智及反應遲鈍的狀況。

失智老人基金會已將「大腦保健操」的教學,民眾可上基金會網站www.cfad.org.tw下載,或洽詢02-2332-0992。

【2010-04-02/聯合報/D2版/健康】

南開科技大學99學年度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系招生

99學年度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系招生-南開科技大學資訊網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發票疊成花瓶 銀髮族有創意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台中市社區關懷據點昨天開學典禮,銀髮族齊聚一堂,宣誓要天天開心。92歲阿嬤張陳糖身體硬朗,每天到據點報到,作體操寫書法;74歲鄭新吉退休後,利用3766張發票,創作出高115公分弘福花瓶。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全市開設60個關懷據點,服務超過2000名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說,關懷據點就像銀髮族學堂,來上學得先量血壓、作體操,再參加才藝班,最後吃點心,才能放學回家。

「從今天起,要注意安全,要天天開心,要更喜歡據點的活動,要歡喜、健康、呷百二」,張陳糖站在舞台上,代表銀髮族宣誓,她年過九十,說話中氣十足,走路健步如飛,臉上笑容更是燦爛。

張陳糖原本是逢甲國小校護,每天爬山1.5小時,到學校上班,下課後再原路下山,練出健康身體。她退休後參加軍功關懷據點活動,作起銀髮有氧體操,舉手扭腰或抬腿,都難不倒她。她愛寫書法大字,每天還寫日記,銀髮樂活開心。

鄭新吉從事機械業,平時慢跑健身,後來改為快走,避免關節受傷;他參加福和關懷據點,即使年過七旬,標準身材、烏黑頭髮,外表年輕20歲。

鄭新吉拿對過獎的發票創作出藝術品,他的得意作品是弘福花瓶,把3766張發票捲成滾筒,壓扁後疊成直徑45公分、高115公分的花瓶,昨天開學典禮展出後,不少銀髮族都舉手報名。

林依瑩說,健康老人悶在家,久了也會生病,透過據點活動,可追蹤健康,豐富銀髮生活,更重要的是,可結交朋友,讓生活更快樂。

【2010-03-28/聯合報/B1版/大台中.運動】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植牙趕流行? 中高齡患者要注意 有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不宜

【本報記者╱詹建富】
電影「海角七號」�的茂伯,黑框眼鏡加上暴牙是他的註冊商標,但因嚴重的咬合不正,影響咀嚼功能,女兒去年貼心地將帶他去植牙,當作父親節禮物,讓茂伯有了整齊牙齒笑開懷,還到北京大啖烤鴨、涮羊肉!

不少中老年人因缺牙而有裝假牙的經驗,尤其牙齒一旦掉光,雖可配戴全口假牙,吃東西時卻容易鬆脫,想上牛排館只能望之卻步,無法享受美食。隨著植牙技術引進,老人家即使啃甘蔗,都沒有問題,更不會有打噴嚏時意外讓假牙飛出去的困擾,因此即使不乏年逾80的長者,也都寧願選擇植牙。

固定式假牙 耐咀嚼力高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呂炫&#22531;是國內最早人工植牙的專家之一,他指出,植牙最早是應用於全口無牙的病患身上,主要是它有相當好的穩定性和耐咀嚼力,咬合力幾乎可恢復原有牙齒的水準,是傳統的全口活動假牙所無法相比的;另外,當植體夠多時,也可以製作固定式的假牙,沒有拿上拿下的麻煩。

所謂植牙,就是把鈦金屬做的人工牙根(植體)植入齒槽骨中,替代自然牙齒原有的牙根,等3至6個月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後,才在鈦金屬牙根上製作假牙,以恢復其美觀及咀嚼功能。如果顎骨太薄或太少,則可藉覆蓋骨粉做骨誘導再生術,待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後,才可以製作假牙。

侵入性手術 非人人適合

台灣牙醫師植體醫學會前理事長許庭禎指出,植牙發展迄今,並非只有全口無牙的病患才適用,也有人植入單顆、多顆植體,主要視每個人的需求及條件,即使是下顎全都缺牙的情況,也可選擇只在犬齒位置植入二根人工牙根,便能支撐活動假牙,但效果立即顯現,而且又可節省費用。

不過,人工植牙雖無年齡限制,但因屬侵入性手術,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特別是中高齡患者勿貿然跟著「流行」。台北市牙科開業醫師林志聲表示,植牙的成功率除與患者本身齒槽骨的高度、牙周病是否控制,以及植牙過程術中與術後的感染管控,有密切關係外,如果病人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不全,或正接受雙磷酸鹽藥物治療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則不宜植牙。

市場行情亂 勿貪小便宜

如果有糖尿病,也要慎防傷口癒合不佳,因此需固定服藥,且血糖獲得控制,經過仔細評估後才能植牙。

據了解,台灣植牙的行情,單顆植體加上手術費用約6到10萬元,都會區索價更高。但許庭禎提醒,由於植牙市場混亂,難免有人藉惡性競爭來招徠病人,但植牙成本其實反映出「一分錢、一分貨」,民眾切勿貪小便宜,讓不具植牙專科的牙科診所或跑到大陸去植牙,可能得不償失。


植牙注意事項

1.選擇有良好口碑的牙醫師手術。

2.20歲前因骨頭發育未完全,不宜植牙。

3.植牙手術須麻醉,有心臟病、凝血功能不佳,或因骨鬆症而接受雙磷酸鹽類藥物治者,不宜植牙。若有糖尿病應先將血糖、病情控制穩定,才能植牙。

4.應先治療好牙周病再植牙,否則植牙容易失敗。

5.植牙傷口若2至4周未癒合,有可能是傷口感染,或植牙後出現植體搖晃,或咬東西時無法施力,應盡快回診。

6.老人宜避免一次植入太多顆,以免增加手術及麻醉風險。

資料來源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呂炫、

台灣牙醫師植體醫學會前理事長許庭禎

製表詹建富 █聯合報

【2010-03-25/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樂齡網 獲日本安心服務介助員認證

【文╱苑曉倩】
為服務銀髮長者,樂齡網創設銀髮族生活用品百貨,日前派員參加日本「安心服務介助員檢定認證」,並成為全國第一家獲日本安心服務介助員認證的企業。

由日本介助服務協會(Nippon Care Fit Service Association)推廣的「安心服務介助員檢定認證」已實行多年,透過訓練課程,可學習無障礙服務,通過檢定認證考試即可獲得證書與認證標章。此標章是日本銀髮族的信賴標誌,廣受日本商家、企業推崇。

樂齡網認為迎接高齡社會,需要每個人從心去體驗、認知、理解年長者需求,才能在社會上形成氛圍,讓大家可以尊重並且以同理心去服務長者,在硬體上也才能設計、規劃出真正符合長者需求的產品與環境。

樂齡網為提供長者更好服務,與日本Care-Fit Service協會在台窗口凱爾飛特有限公司合作,推廣此項認證課程,更率先派員參予訓練並通過檢定,為高齡化社會建立高品質的服務標竿。未來希望這個標章在台灣各處都可以看到,讓台灣成為一個讓人安心、安全生活的地方。

【2010-03-22/聯合報/D1版/生活新訊】

研討:2010年台灣高齡服務事業產學論壇

「2010年台灣高齡服務事業產學論壇」
論壇地點: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國際會議中心二樓演藝廳
舉辦日期: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 8:20~16:40

From:http://scsm.chna.edu.tw/index_old_1_show.asp?nno=47
議程及報名表:http://scsm.chna.edu.tw/DB/news/file/n_0000047.doc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銀髮族愛膝 避免提重物走路

【記者藍凱誠╱岡山報導】
70歲以上老人有70%容易患關節炎,高雄縣岡山秀傳醫院骨科醫師昨天表示,老人應避免提重物走路,並依照物理治療師指導,做適當的關節運動,一旦發覺走路時,膝蓋不對勁,應儘快就醫,只要早期發現治療,病情大多能有效控制及改善。

岡山秀傳醫院骨科以前都是由兼任醫師看診,目前已有兩位專任的骨科醫師,宋川田醫師昨天中午舉行記者會,說明老人家常見的骨科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他說,根據臨床經驗統計,65歲的老人,約一半有關節炎徵狀,70歲以上,更高達70%容易患關節炎。

宋川田說,老人家平時要注意膝關節保健,要避免提重物走路,避免長時間蹲著或跪著工作,別穿高跟鞋,注意控制體重,以免增加膝關節負荷,另外也應依照物理治療師指導,從事適當的關節運動,訓練肌力,減輕膝關節負擔。

根據臨床經驗,40歲以上就可能會罹患膝關節炎,尤其從事粗重工作,或運動量大的民眾,所以一旦發現走路時,膝蓋會有痠痛現象,就應該儘快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只要早期發現,以目前的藥物治療方式,效果相當顯著。

宋川田指出,在膝關節注射玻尿酸的治療方式,目前健保已經可以有條件給付,患者必須經同一院所保守治療和一般藥物治療半年無效後,未達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關節注射每周一次,連續3周至5周完成一次療程,療效可持續半年,是相當不錯的治療方法。

【2010-03-17/聯合報/B2版/大高雄綜合新聞】

新聞選輯:乾濕分離、加裝扶手… 營造安全空間

【本報記者╱劉惠敏】
「無障礙空間」是老人家浴廁安全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溫哲昇說,特別是台灣住宅,往往馬桶、洗臉盆、浴缸通通「擠」在一間,迴轉空間小,到處都是障礙物。

溫哲昇建議,老人家使用的浴廁,最好不要有浴缸,不僅可減少障礙,也便於做好乾濕分離,浴室門檻要低,也可以準備專用防滑的安全椅,讓老人家坐著洗澡,比較省力。

另外,可在馬桶、洗臉盆、浴缸邊加裝扶手,長輩能藉由扶手而輕易、省力的變換姿勢,減少因起身、迴轉導致的重心不平衡、摔倒等,也避免撞擊浴廁設施受傷。行動稍稍不便的長輩要進浴廁,通常得捨助行器、柺杖於門外,這時候設置的扶手就可以取代助行器的功能。

有些長輩無法久站,如果沒有扶手,習慣坐在浴缸邊上或扶著洗臉盆,其實這些都是危險動作,浴缸容易濕滑,一不小心就滑倒,而洗臉盆很可能摔落、碎裂,導致外傷。溫哲昇建議,不妨在洗臉盆下加裝金屬架,增加安全保障。

浴廁要安全,一定得大手筆改裝嗎?余雨軒說,不少居家用品店都有販售可自行加裝的扶手,若空間許可,也有活動式的輔助手把,直接設置在馬桶或洗臉盆邊;一般的馬桶高度對部分老人家可能過低,除了加裝兩側扶手可協助老人家起身或坐下,也有便利馬桶座椅可增加高度,放在原有的馬桶上,就不須特別改造馬桶。

溫哲昇說,如果家中只有一間廁所,加高的馬桶座椅就不一定適用,因為其他成員可能必須將座椅拿下,老人家還要再裝回去,並不實際。


貼心輔具 省力方便

市面上還有一些貼心小物,能讓老人浴廁便利又舒適,例如智慧型馬桶座,可全自動清洗、烘乾,甚至有溫熱坐墊效果,市面上有不少廠牌、款式可選擇,安裝在原來馬桶上即可。

老人家手部關節較無力,不妨將旋轉式的水龍頭,改裝成上下、左右開關水龍頭,可以更省力,而擠牙膏器、長柄的洗澡刷,都讓長輩在浴廁中更「如魚得水」。


內政部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

輔具諮詢專線:02-2874-3415轉211

輔具資源入口網:

http://repat.moi.gov.tw/index.asp

【2010-03-18/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圖書選輯:一個人的老後

一個人的老後

作者:上野千鶴子

出版社:時報

ISBN:9789571349978
索書號:G 544.386 2624 98
館藏地/區域:南開科大圖書館/一樓銀髮福祉特藏區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在日本,年過65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55%,而當女性年過80歲,甚至有83%處於單身狀態。而絕大部分的高齡者設施中,居住者都以女性占壓倒性多數,甚至可以說「21世紀是歐巴桑世紀」。

身為社會學者的作者,以剴切的觀點和明快的筆調,分享自己長年累積的智慧與體驗,針對單身熟齡女性的住居、人際、照護、理財、遺產和身後事安排等生活課題,提供妥切、合宜的建議,更希望幫助所有女性建立成熟、健康、豁然的態度——只要順應自己的需求與心意來安排生活,做好心理上和實質上的準備,「一個人」和「寂寞」並不是同義詞;「老年」也不代表絕對的「弱勢」,一個人的老後並不可怕、也不悲涼,同樣能過得樂觀優雅、充實而有餘裕。

作者並不認為,與兒孫同住便是幸福,更有可能讓兩代之間產生更深的隔閡。此外,作者也精闢深入的分析女性中年後獨居的居住問題,有人賣掉雙親遺留的屋子,搬到離島上過著清閒的日子;也有人買了小坪數的房子卻意外再度步入婚姻。當然,要享受獨立但不寂寞的中年後的時光,作者認為廣結善緣很重要,與其一年365天都和家人吃飯,不如找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啖美食,分享生活與人生。

【2010-03-08/台灣立報/07/資訊/女性心理相關書籍】

新聞選輯:以地養老 中南部、偏鄉受惠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內政部長江宜樺昨晚表示,內政部規畫「以房養老」政策,未來將擴大到「以不動產養老」,中南部或偏遠地區擁有土地的老年人將可受惠。

江宜樺表示,這項「以不動產養老」的政策,在下次人口政策委員會確認之後,即可向行政院建議,他希望今年下半年開始選擇縣市試辦。

內政部規畫「以房養老」政策,選定台北市做為優先試辦縣市,鎖定擁有房屋價值五百五十萬元以上的「獨居老人」,若沒有存款收入,也沒有子女繼承問題,且願「在地老化」者的約一萬名為對象。

內政部官員表示,內政部上次的跨部會會議曾討論「以房養老」,認為在台北市較為可行,依台北市的低收入戶標準,房價須在五百五十萬元以下。

其他縣市標準不同,房價是以三百萬元為準,而中南部房價較低,內政部因此決定擴大到不動產範圍,推動「以不動產養老」政策。

內政部官員指出,行政院將組成專案小組,希望「不動產政策」由台北市優先試辦,下次會議將由台北市提出報告,包括試辦意願、有意加入的老人人口調查等,產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都可納入試辦範圍。

內政部官員說,若是台北市近一萬戶獨居老人能成為「以不動產養老」的對象,政策實施十年或廿年後,銀行金融機構即可收回獨居老人的不動產。


【2010-03-16/聯合報/A6版/生活】

新聞選輯:居家服務機器人 身段柔軟

【郭錦萍╱輯譯】
台灣的老年人口已超過10%,需要居家照顧的人愈來愈多,年輕人要上班,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請得起看護,怎麼辦?日本的研究單位最近發表一款專為居家服務設計的機器人,身段柔軟、長相可愛。研究人員現在正在設法讓它行動更輕巧一點,免得以後工作時撞壞了家具、打傷了人。

這款由東京大學JSK機器人技術實驗室開發的仿真機器人「Kojiro (小次郎)」,最獨特的地方,是具有類似人類的骨骼結構,主要的支撐是靠人工脊椎,所以它的活動看起來較自然,也能彎腰及扭動身驅。

帶領研究團隊的東大中西教授指出,傳統機器人無法在我們日常的環境中工作,主要是因為身體笨重、動作僵硬,只能做大動作、直線行進。JSK全新研發的人工脊椎,則是模仿人類骨骼的運動方式,所以身體可做較細微的移動、扭轉。

早期機器人的四肢和身體會在關節部位裝上驅動器,但小次郎不同,它的身體移動,是由安裝在身體非關節部位的輕形馬達,再透過電纜牽動四肢,完全模擬人類在活動時肌肉和肌腱的收縮放鬆的方式;小次郎全身上下有一百個「肌肉-肌腱結構」,當這百肌群協同工作時,他的活動可達六十度。

此外,小次郎的關節還裝了感應器、一個加速器及兩個陀螺儀,這些都是用在幫助機器人保持平衡。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這種設計極其複雜的機器人,輕巧的走路,「這一套系統大多數是非線性的,很難用一個精確的物理模式解決所有問題,為算出機器的控制方式,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反覆學習」,目前利用遊戲平台,讓小次郎試試各種姿勢動作。

他們說,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你一早醒來,小次郎已端著熱騰騰早餐,站在床邊,準備伺候用餐。

郭錦萍╱輯譯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小次郎這個名字是來自日本一個電玩遊戲,其中的主角就叫小次郎,東大這個小次郎的外觀,多少模仿了電玩中的那個小次郎。

【2010-03-15/聯合報/AA3版/新聞中的科學】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3D吞嚥訓練 輔助病患復健

記者汪惠松╱新市報導

遠東科大數位媒體設計與管理學系與署立屏東醫院合作,學生花費多時設計一套青蛙張大嘴要吃到蜻蜓的「3D互動吞嚥訓練輔助系統」,動畫遊戲好玩有趣,還可以實際應用在醫院臨床治療上,幫助中風後吞嚥困難的病患做復健。

遠東數媒系主任李筱瑜表示,台灣已邁入老人化社會,像中風、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不少人因神經損傷、喉嚨肌肉鬆弛,造成吞嚥障礙;或因鼻胃管餵食後,訓練、恢復進食。醫院在進行吞嚥功能的評定,靠電視螢光攝影檢查的成本昂貴;而且吞嚥需較高頻率與較久的訓練,署立屏東醫院復健科醫師李志明找上遠東科大合作,希望設計一套創新的吞嚥評估與治療復健系統。

藉著互動式的3D動畫遊戲,讓病患在練習時不會太枯燥乏味,還能在娛樂競賽中,不知不覺的達到復健目的。李筱瑜指出,學生設計一隻大青蛙,當目標(蜻蜓)出現時,使用者準備吞嚥及加速的動作,就能測得肌肉電生理訊號和甲狀軟骨的移動情況。

這套遊戲在2009南區技專校院師生產學合作實務專題製作競賽中,還拿到醫護管理組第一名。不過,在設計過程其實吃足苦頭。數媒系二年級學生鐘文海指出,畫動畫不難,最初設計時覺得要讓青蛙吃到蜻蜓並不容易。

遊戲講究好玩、刺激、速度很快,卻完全沒考量病人跟健康的人不同,資管系四年級學生陳威廷說,做每一個動作其實都有一定的難度。遊戲改了相當多個版本才敲定,但能夠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還是很值得。

【2010-03-13/中華日報(臺灣)/B3/保健/中醫 】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起床先坐一下再下床 低血壓要防暈眩跌倒受傷

【本報記者╱陳惠惠】
「年紀大了,動作不靈活囉! 」銀髮族常有手腳不靈的困擾,因為肌肉無力、關節疼痛,即使是早晨起床,或從座椅、沙發站起來,甚至下車等「簡單」動作,對部分老人家都覺得吃力,稍有不慎,輕則扭傷、脫臼,嚴重還可能骨裂、骨折。

除了手腳不靈活、反應變慢,老人家「血路不通」,也容易因為暈眩而跌倒。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說,後腦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家,姿勢一改變,就容易頭暈;前庭神經較差的老人家起身時,也會有暈眩感襲捲而來,清晨起床時又特別容易暈眩。

有姿勢性低血壓的老人家,因心血管功能差、自主神經變遲鈍,加上地心吸引力影響,姿勢變化導致輸送到腦部的血液量不夠;起身時,不只會眼冒金星,眼前還會黑成一片。尹居浩說,這類患者最危險的是因為暈眩而跌倒,甚至還可能短暫昏厥,導致骨折、頭部外傷等。

尹居浩提醒,暈眩往往不是發生在起身當下,而是走了幾步路以後,要避免暈眩跌倒,老人家起床時,千萬別急著下床,最好在床上先坐一下,再慢慢下床,避免半夜上廁所時發生意外,則可準備尿壺。

國泰醫院骨科醫師林希鼎說,經過一夜睡眠,有些老人家清晨起床時會覺得關節、肌肉僵硬,身體更不靈活,即所謂的「晨僵」,活動一段時間,就會感覺改善。

為減少早上醒來時的僵硬感,林希鼎建議,除了床墊要軟硬適中,平躺睡覺的老人家,可以在膝蓋下墊個小枕頭或墊子,讓膝蓋微微彎曲,可以避免腿的後側肌肉僵硬或痠痛,方便起身。

林希鼎還建議,挑選家具時,沙發座椅避免過低,軟硬也要適中,過軟的沙發讓老人家身陷其中,起身時也會感到格外吃力。另外,座椅裝有扶手,也可為老人起身時的支撐。

不少老人家有坐小板凳的習慣,醫師說,小板凳太低,不只加重起身時的難度,起身後也容易覺得天旋地轉,安全起見,最好能免則免。

【2010-03-11/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幫助起身小道具

【本報訊】
除了家具挑選須注意的小細節,對於脊椎、關節退化,體虛沒有力氣且無法獨自從椅子上站起來的老人家,坊間也販售一些輔助起身的小道具,善用它們,對老人家日常生活也有助益。

侷促的車內空間,加上汽車座椅偏低,對於轉身、起身不易的老人家,下車時備感吃力。坊間有販售能360度旋轉的車用坐墊,只要用較少的力量,就能讓身體朝外,方便家人在車外扶持。有些旋轉坐墊也能安裝在家裡的椅子上,協助老人家站起來。

除了坐墊,還有可以安裝在汽車門框上的上下車用輔助握把,做為上、下車時的扶手。

還有業者研發能加裝在家中坐椅上的電動起身輔助坐墊,透過坐墊緩緩升降,協助下肢較無力的老人家,不管是起身或坐下都能少費點力。此外,坊間也有販售電動輔助起身按摩椅,除了椅面可以緩緩升起及降下外,還兼具按摩功能,價格也相對昂貴。

【2010-03-11/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60歲開始追逐標槍冠軍夢 現是全國長青分齡4項紀錄保持人 被族人封為「排灣族之光」

老鐵人陳清福 夢想再破紀錄

【記者潘欣中╱屏東報導】
「逐夢沒有年齡限制!」80歲的屏東縣排灣族退休老師陳清福,為彌補年輕時未奪冠的遺憾,60歲開始追逐標槍冠軍夢,現是全國長青分齡四項的紀錄保持人,被族人封為「排灣族之光」;這位「老鐵人」仍繼續苦練,要再破80歲級紀錄。

「人在年輕時總有些未了的心願,到了老年才完成,總算對自己有交代了,今年再把第五項全國長青標槍紀錄納入,就要『封槍』了。」陳清福是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的排灣族人,在花蓮師專念書時接觸標槍,省運成績雖名列前茅,卻始終未能奪冠,30歲是他體能技術最顛峰時期,那年省運卻以5公分之差敗給吳阿民,抱憾而歸。

「那時真的有機會奪下全國冠軍,只因短短5公分屈居亞軍,永遠忘不了那個時候的感覺。」陳清福60歲時自教職退休,為彌補年輕時未奪冠的遺憾,決定報名中華民國長青田徑錦標賽,當年以46公尺92打破60歲級全國紀錄,之後又破65歲、70歲和75歲級全國紀錄。

陳清福66歲時被選為國手到韓國參加亞洲高齡運動會,也打破65歲級的亞洲紀錄,被家鄉族人封為「排灣族之光」;「年輕時未完成的夢,終於實現了,我常以自己的例子勉勵子孫,逐夢沒有年齡限制,有夢就去追。」翻開80歲級的全國紀錄27公尺82,陳清福笑說,站著擲都能破。

和其他標槍選手相較,身高161公分、體重61公斤的陳清福顯得嬌小,他說:「我用技巧彌補體型的不足」。年屆80,依然看得到胸肌,健保卡幾乎用不著,「天天上山整地,保持勞動習慣,飲食清淡, 不菸不酒」,「老鐵人」常被人問到如何養生,他笑著補充說「外加嚼10顆檳榔」。

【2010-03-08/聯合報/B2版/高屏東綜合新聞】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銀髮&照護健康展 參展享優惠

【台北訊】
外貿協會6月24至27日將在台北世貿中心展覽大樓舉辦「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以及第一屆B2B「台灣國際健康暨醫療展」,許多業者看準該產業龐大商機,兩檔參展相當踴躍,20日前報名可享九折優惠。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資料顯示,2008年全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共5億600萬人,預估到2040年將達13億人口,這將是繼中國13億人口龐大商機之後,下一個最具爆發力的市場。

而全球人口結構老化、慢性病患逐年增加,銀髮暨健康照護產業更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新焦點。

外貿協會表示,此屆擴大規模雙展同期展出,預期將為此產業推向另一個高峰。

而對於深耕銀髮族群產品及服務多年的廠商來說,更可藉此國內唯一專業平台,以響亮的台灣品牌、優質的醫療品質,吸引全球買主前來採購,再結合貿協及駐外單位強力洽邀下,將帶來可觀的展出效果,商機可期。

報名電話(02)2725-5200,分機2681、2635、2632。(高敏惠)

【2010-03-09/經濟日報/A19版/企業商機】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 北市獨居老人先試

房產價值超過550萬元、沒存款收入、無子女繼承者 最快下半年開始 北市府願積極配合

【記者李順德、黃驛淵╱台北報導】
內政部規畫「以房養老」政策已有大方向,將優先選定台北市試辦,鎖定擁房地產價值在五百五十萬元以上的「獨居老人」,沒存款收入,又沒有子女繼承,願意「在地老化」(住在原屋)為對象,目前鎖定台北市獨居老人。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師豫玲表示,尚不清楚細節,但會積極配合。內政部估算台北市有一萬人符合資格,但北市社會局統計,北市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共有一萬二四四九人。從寬認定、列冊的獨居老人(含與子女分居或子女在國外的)則不到五千人,兩者認定有差距。

內政部指出,不動產公告現值若超過五百五十萬以上,就不能列為低收入戶。有些獨居老人既沒子女奉養,又無其他收入、存款,只有一棟屋子,這就是「以房養老」的主要對象。

內政部表示,全國單身獨居老人約十一萬戶,其中台北市二萬五千戶中,內政部要進一步調查,有無子女繼承、奉養,排除這些因素後,至少約一萬戶可列入實施範圍。台北市試辦後,內政部會考慮其他縣市的意願,擴大實施或放寬條件施行。

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表示,今年社會福利政策重點將以「社會救助法」修法為優先,「以房養老」政策若規畫趕得及,就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試辦。

內政部研議「以房養老」制度,主要是用房子向銀行抵押貸款,做為老年生活所需。

內政部與相關單位經多次會商「以房養老」政策,遭到很大的挑戰,很多金融機構認為風險大、意願不高,因此,初步方向鎖定獨居老人,並且以資源較豐富的台北市優先試辦。

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鄭文惠表示,尚未針對北市獨居老人調查意願,且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有土斯有財」,有多少老人願意拿房子來養老,仍須評估。

師豫玲表示,社會局幾年前開始已委託學者蒐集歐美國家相關「以房養老」、「逆向房貸」的制度與政策。原計畫鎖定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未能照顧到的對象,但未有細部規畫,也尚未定案。相關研究資料,日前已一併送交內政部供參考。

【2010-03-06/聯合報/A6版/生活】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全口假牙裝上後非一勞永逸 口腔不舒服 6成老人經常配而不戴 應定期回診檢查調整

【本報記者╱詹建富】
73歲的老李早年家境不佳,遇到蛀牙且爛到牙根就拔掉,近年飽受牙周病所苦,嘴巴內只殘存3、4顆牙齒,雖然曾裝了活動假牙,仍不能吃太硬食物,常以牛奶泡饅頭,或煮爛的麵和青菜果腹,雖然子女常邀老人家外出上館子,他總是拒絕,無非是「望著滿桌豐盛的佳餚卻無法入口」。

衛生署前副署長、北市開業牙醫師陳時中指出,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牙醫界調查,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全口無牙的比率高達21.5%,也就是平均每5個老人家就有1人,一張嘴卻看不到還有自然牙齒。因此,對大多數老人而言,還可以吃花生、啃牛排者,就要羨煞許多人了。

陳時中說,門診中常遇到需製作全口假牙的患者,其中以老人為主要族群,但也不乏患有嚴重牙周病而全口缺牙的中年人,他( 她)們為恢復咀嚼功能,並減少講話漏風困擾,裝全口假牙是唯一的選擇。

全口假牙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傳統活動性假牙,二是全口固定性假牙,三是活動性假牙搭配人工植牙,前者如同局部假牙,但僅讓假牙底座覆蓋於上、下顎的牙床,缺點是無法像固定式的假牙一樣的穩定;至於後兩者,則需依賴人工植牙,其間的差別是植牙的顆數多寡,如果做全口固定式的假牙,要植入的人工植牙就要多一些,花費也會較多。

根據調查,有高達6成老人裝了全口假牙後,卻因異物感、疼痛、口腔容易發炎或假牙咬合力差,經常配而不戴!因此如何製作適合自己的全口假牙,從印模、製作假牙、配戴後的回診檢查,更是不容疏忽。

台北市開業牙醫師黃怡豪指出,全口假牙製作至少需經5次看診流程,以每周約診1次計算,等於需耗時1個月才能把假牙置入口腔。

第1次約診時,牙醫師會先檢查病人口腔狀況,包括有無拔牙後的傷口、牙周及軟組織等情形,檢查完,需要印一個粗略的牙齒模型;第2次約診則需印製較精密牙模,並配合醫師指示,做一些口內咀嚼動作,由於牽涉到未來假牙與軟組織密合度,這次約診較為費時,更不可忽視。

第3次約診,供牙醫師製作口內咬合蠟堤,並取得假牙垂直高度。第4次約診,把假牙放入口內試戴,然後根據實際狀況修整。到了第5次約診,全口假牙大功告成,經過組織面及咬合面的調整後,病人就可戴上假牙返家。

值得一提的是,裝上全口假牙後,並非一勞永逸,黃怡豪表示,由於中老年人口腔狀況會隨著年齡增長及齒槽骨萎縮加劇,使得假牙較不密貼,建議每半年仍需定期回診檢查,並進行假牙調整,才可讓假牙發揮既有功能。

【2010-03-04/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3D模擬實境 造福失智患者

【記者李威儀╱台北報導】
3D技術最近隨著電影「阿凡達」在娛樂科技中掀起一股風潮,不過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葉士青說,3D如果應用於醫療復健,其實還能造福失智症、中風及精神焦慮症患者。

葉士青表示,中大資工系目前正與台北榮總、國泰醫院合作開發臨床醫療系統,將虛擬實境和3D影像技術使用於神經認知訓練、運動復健及精神官能症治療。未來患者只要戴上3D眼鏡,配合觸覺模擬、無線感測器及運動追蹤互動系統,就能達到診斷與復健功能。

葉士青指出,目前3D顯示技術大約7萬元、3D影像眼鏡則約1萬多元,相較過去,目前3D設備價格已逐漸下降,未來也能普及到家庭用戶。他說,醫生過去是「開藥單」,但未來則是開「遊戲清單」,使用3D影像技術可依病患狀況調整模擬情境,也讓復建不再無聊。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蔡佳芬指出,對目前沒有特效藥的老年失智症而言,在患者難以自我描述病情的情況下,透過3D模擬生活實境,可以從患者在模擬中的表現瞭解病情狀況,除了有助於篩檢與診斷,也能透過影像技術促進患者的認知功能,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2010-03-02/聯合報/AA4版/教育】

新聞選輯:少量飲酒可預防老年癡呆症

在所有老年病當中,最富於悲劇性也是最可怕的恐怕就是早老性癡呆症了。因為它會使人從高級動物蛻變為低級動物,喪失最基本的判斷能力,嚴重的甚至連食物和糞便都分辨不清。

 造成早老性癡呆症的原因極為複雜。目前,國際國內醫學界在奮力向這一使人淪為低級動物的疾病挑戰。據已探明的因素顯示,主要是由於下列原因造成:

 1.由於大腦長期供血不足,造成腦細胞大量死亡。

 2.用腦過度,而平時又不注意補充大腦營養。

 3.長期處於一種封閉、沈悶、無適當刺激的生理狀態,致使血管壁內產生淤積,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環受阻。

 據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每天適當地飲少量滋補類藥酒即能達到以上兩種刺激。他在兩年時間內調查了一千二百人,並把他們分為三類:一是從來滴酒不沾的人,二是長期酗酒成癖的人,三是每天適量飲二十至三十亳升酒的人。結果發現:第一類人患早老性癡呆症、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的比率最高;第二類人由於酒精中毒而導致精神麻痺,思維反應遲鈍等癡呆及其它併發症也相當高,唯有第三類人大都能保持健康的思維能力,反應較為敏捷,而平均壽命也是最高。

【2010-03-3/中華日報(臺灣)/B3/保健/中醫 】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老人開心農場 種菜種花園藝治療

〔記者黃淑莉╱林內報導〕「臉書」開心農場超夯,林內同仁仁愛之家也有座開心農場,老人家每天澆水、施肥,種菜、種香草,有個阿嬤特別喜歡幫別人的菜偷施肥。

在網路開心農場盛行之際,同仁仁愛之家也在該院規劃一座實體開心農場,讓院內老人家享受種菜、種花的樂趣,社工組長廖志峰指出,種菜、種花其實是一種「園藝治療」,讓老人家生活有寄託,同時從植物生長過程,感受到生命茁壯,進而肯定自己的價值。

銀髮族肯定自己價值

廖志峰表示,開心農場推出後受到老人家喜愛,從播種、施肥、拔草都自己動手,每天6點多就到農場澆水、除草,其中高齡80多歲「阿城」阿嬤,每天巡視2、3次,看到其他植物沒人澆水、管理,她會偷偷幫忙澆水、除草,就像農場的班長一樣。

天天忙著澆水、除草

另一個「學聰」阿公種A菜,看到種子發芽,高興地叫其他人前往觀看,每天只要有空就到農場去欣賞自己的菜,還說,收成時要與大家一起享用;「阿金」阿公與眾不同選種芙蓉,移栽後芙蓉的花瓣每天乾枯,他仍每天前往澆水、溫柔地跟芙蓉講話,沒想到芙蓉展現強韌的生命力,現在枝葉茂盛。

【2010-02-26/自由時報/B06G/雲林新聞】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銀髮的鞋 軟、平不等於好

【本報記者╱陳惠惠】
不少老人家發愁不知該如何選鞋,試穿時分明合腳的鞋子,走起路來卻怎麼樣也不舒服。尤其是年邁的老人家,原本行動力就較差,穿著不適合的鞋子更是舉步維艱。

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陳麗如說,足部承受壓力大,是全身重量的1.2倍;對有關節病變問題的老人家而言,鞋後跟的吸震能力相對重要,因此,不妨選擇鞋跟有氣墊設計的鞋子。

鞋跟的氣墊設計可以吸震,全氣墊鞋豈不是更理想?專家搖搖頭。陳麗如說,老人家的鞋子絕非愈軟愈好,因為老人家不太可能運動太激烈,不太需要全氣墊鞋,而且,太軟的鞋子對老人家反倒像是行走在沙地裡,更為費力。

不只是愈軟愈好是老人家挑鞋時要破除的迷思,老人家的鞋底也不是愈平就愈穩當。

很多人以為老人家平衡感差,直接接觸地面的平底鞋更為安全,不少老人家偏好功夫鞋或平底包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不少氣墊鞋對老人家來說還是太高了點,但平底鞋不吸震,也不適合老人家穿著。


他說,老人家最好選購腳掌及腳後跟有1到2公分落差的鞋子,像腳掌鞋底厚度1公分、後跟高2公分的鞋子,走起路來既踏實又平穩,前高後也高的厚底鞋,穩定度也比較差。

有糖尿病患因為未梢神經不靈敏,加上傷口不易癒合、易遭感染,嚴重時還可能截肢,有此疾病的老人家更禁不起足部磨擦,選購時有些細節更要留意。簡文仁說,腳趾部分要完全包覆卻又不能太緊,「最好腳趾頭可以在鞋子裡跳舞」。陳麗如則提醒,鞋內要平滑,避免有任何線頭及粗硬的接縫,才不會磨腳。

腳掌鞋底厚度1公分、後跟高2公分的鞋子,走起路來較踏實平穩。

前高後也高的厚底鞋,穩定度也較差。

平底鞋不吸震,也也不適合老人家。

老人家選鞋注意事項

1.鞋子的長度應比腳盤多1根指頭,即腳趾頭最好距離鞋尖1到1.5公分。

2.不要選擇鞋頭太窄的鞋,較寬的鞋頭不只比較舒適,腳趾頭也不會受傷、變形。

3.避免挑選太高的鞋子,但平底鞋的吸震、保護性也不足。

4.大部分的人兩腳大小不同,選鞋時要特別留意。

5.最好下午或傍晚時買鞋,避免足部腫脹而擠腳。

6.不要一雙鞋打天下,應視上街購物、登山等不同活動選購適合的鞋。

資料來源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復健科醫師陳麗如

製表記者陳惠惠 ■聯合報

【2010-02-25/聯合報/D2版/健康】

期刊資源:高醫復健醫學系輔具影像資料庫

高醫復健醫學系輔具影像資料庫

網址: http://app.rm.kmu.edu.tw/orthosis/

簡介: 收錄約二千筆各類輔具,包括醫療、生活、休閒、工作及各種特殊輔具,資料收集來源包括國內外網路資訊、廠商型錄,及教科書等,每項輔具附有圖片可供參閱。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建制化老人全照護 e 成大研發互動電視平台 提供不出門悠閒活空間還能遙控情緒變化

【台南訊】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化,老人照護愈顯重要。成功大學成功研發出互動電視平台,只要1台電視及主機,就能提供老人視聽、購物、緊急通報系統等功能,更能辨識老人情緒反應。

成大昨天宣布這項專門用於老人照護的互動電視平台研發成果,由成大資訊工程系教授郭耀煌率領的團隊,結合成大醫院及多位醫學、老人學、心理學等專家進行跨領域研究,3月將在台南市榮民之家測試。

這項研究是以互動電視平台建制老人e化生活,進而提供老人照護。每名老人只要有1台電視及主機,再利用簡易的遙控器操作,總機就能接收來自每台主機傳送的訊號,因應解決老人的問題。

這個平台提供電視播放、影音、遊戲、聊天、緊急事故通報、訂票、購物、叫車、知識及活動搜尋等功能,老人不用出門,就能悠閒生活,更能和他老人以視訊聊天;另有情緒辨識系統,系統馬上能得知老人有情緒問題,且透過網路將老人情緒變化傳送給遠方的親人。

郭耀煌表示,這項系統的開發,將有效減緩銀髮族心智老化,且讓居家更安全。【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老人保護人力配置不足且保護網未建構,保護工作也難推動,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老人保護工作需要不同單位合作,若未能建構有效率的網絡系統,只會使得老人保護工作困難重重。

目前專責老人保護的工作多局限於社政部門的社工人員,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處理,多由成人保護組或是保護組社工處理老人保護個案,目前面臨保護個案量逐漸增加的壓力。若為社工服務中心處理,老人保護工作只是社工員服務個案類型之ㄧ;社工員面臨大量繁雜的保護工作,若再缺乏老人專業訓練及研習,處理老人保護個案就格外吃力。若老人福利業務主管科負責老人保護工作,並無專責人力辦理老人保護工作,且承辦人員均須兼扮其他業務,同時還需要24小時待命,而這類型的縣市則有16縣市。縣市社工人員接面臨壓力大之困境,且在人力嚴重不足下,實在難以苛責他們將老人保護工作做好。

建議老人保護專業人力,中央能協助解決人力不足之困境,短期計畫則可運用公益彩絹回饋金給予補助,以利地方政府老人保護工作能逐步推動;中長程計畫要在「充實地方政府社工人力配置及進用計畫」,將老人保護的社工人力需求充分反應,以補足地方政府老人保護工作長期人力不足的問題。

建議結合各單位,建構完善老人保護網絡,先明確劃分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定期招開聯繫會報,並加強相關教育訓練,如涉及需跨單位合作案例的提出,透過案例的研討後,可加強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從過程中協調與合作。

【2010-02-24/台灣新生報/12/心靈】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5%老人曾因跌倒就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年齡增加,老人跌傷的機率也提高,根據調查,5%老人曾因跌傷而就醫,衛生署表示,多數的跌倒是可以預防的,呼籲民眾熟記6大防制方法,共同預防老人跌倒。

 林爺爺家中浴廁未裝扶手及防滑墊,有一天林爺爺如廁起身時滑倒,造成髖骨骨折。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像林爺爺的小故事經常在左鄰右舍發生,而老人常因某些內在或外在的原因而跌倒,其中多數是可以預防的。

 根據國健局所做的「台灣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在受訪的2000多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有12%過去一年曾因事故傷害就醫,其中45.4%最近一次受傷就醫是因跌墜所致,換言之,全國每年約有5.2%老人曾經因為跌傷而就醫。

 國健局表示,雖然監測調查結果在城鄉之間並無顯著差異,但女性高於男性,而且隨著年齡愈增長,老人跌傷的盛行率也愈高,65-74歲的盛行率為3.6%,但到80歲以上就高達12.7%。若由此項數據推估,97年全國約有12萬5千名65歲老人曾因跌傷而就醫。

 預防老人跌倒,國健局也提醒長者及其家人應該留意家中環境,並熟記6大防制方法-「加強健康體能,維持居家安全,攝取維生素D和鈣質,注意安全用藥,改善視力,必要時要使用輔具」共同預防跌倒,以使長者享受「晚」美人生。

【2010-02-23/中華日報(臺灣)/B2/醫藥資訊 】

新聞選輯:關心老人骨折

署立苗栗醫院院長施國正關心老年人骨折問題,以十個問答方式說明。(記者蘇文攝)

 【記者蘇文苗栗報導】醫學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已經高達78.97歲,因此老人的骨折問題,值得大家關心,台大醫學系畢業的署立苗栗醫院院長施國正是骨科的專科醫師,為了讓老年人瞭解所關心的骨折問題,特別以十個問答方式,讓大家對老人的骨折問題有所瞭解。

一、問:老人的骨折通常發生在什麼部位較多?

答:通常以肩膀附近(肱骨近端)、髖關節附近(股骨頸和股骨轉子間)、手腕附近(橈骨近端)和胸腰椎骨最為常見。

二、問:發生骨折之後會有什麼症狀?

答:一般是以疼痛為最主要的症狀,有些疼痛輕微、有的則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此外,關節或肢體無法活動也是主要的現象之一,原本可以行走的突然變成無法行走,或行走時會一跛一跛、或者須要他人扶持或者須要使用輔助器。

三、問:為什麼老人容易發生骨折?

答: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大環境的因素,營養的攝取並不是很均衡,往往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的攝取不足。因此年輕時的骨本便有所不足,加上到老年期因為牙齒不好,或者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食物的禁忌特別多,營養的東西又吃的不多,鈣質的補充也不夠。加上最重要的因素老化,因此骨頭會有骨質疏鬆的現象。

簡單的說,骨本就是我們的骨骼所含有的骨量的大小。骨質的好壞則是由骨的蛋白質、礦物質(鈣)、荷爾蒙(副甲狀腺激素、女性荷爾蒙)及維生素D所決定。骨質疏鬆在骨頭所表現的是,小骨樑變少變細,骨頭的間隙變大,骨骼的皮質變薄因此無法承受較大的外力,受撞擊時便容易造成骨折。

四、問:什麼環境之下容易造成老人骨折?

答:由於老年人的骨頭常常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因此不須要很大的外力就可以導致骨折。發生骨折的地點往往以居家環境最多,很多是發生在浴室內,因為地板潮濕很滑的緣故。上廁所或洗澡時一不小心滑倒便造成受傷。

五、問:遇到老人跌倒或發生骨折怎麼辦?

答:送醫治療是上上策,因為發生跌倒骨折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果受傷的部位無法動彈則一定要立即就醫。到醫院診治,照X光片往往就可以立即確定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有些骨折當場並不一定照得出來,可以等待一、兩星期後再檢查一次以確定骨折的存在。

六、問:老人骨折一定要開刀嗎?

答:不一定要手術,有些部位是不必開刀,有些部位則是一定要手術,手術比不手術通常可以獲得較佳的結果,而且恢復也較快。是否手術須看醫師的判斷與決定,還有也要看醫院的設施與醫師的經驗技術等等。通常醫師會與病人、家屬共同研擬對策以最有利於病人的方式處理。

七、問:有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老人的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

答:骨質疏鬆造成了骨折之後,最主要是疼痛的症狀。此時的治療是使病人疼痛緩解為要,除了使用止痛藥之外,現在有一種抑鈣激素有雙重的作用。

八、問:骨折之後可能恢復正常嗎?

答:經過適當且及時的治療是可以恢復到一定的功能的。以髖部骨折而言,早期治療可使病人早日恢復活動力,不必因長期臥床而產生褥瘡或肺部及泌尿道的感染。當然治療之後還是須要接受一段時間的復健才能恢復。如果不接受治療則約有一半的病人會長期臥床而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是死亡,這樣會對家庭造成很重的負擔。

九、問:老人手腕骨折包石膏會造成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嗎?

答:石膏固定太久或固定不當是可能造成不好的後果,但是一般腕骨骨折石膏固定大約是六到八星期左右,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是可以接受復健的指導,做一些關節及肌肉收縮的運動,如此一來石膏拆除之後功能便可以很快的恢復到一個程度。

十、問:老年人要做什麼樣的運動或吃什麼食物以防止骨質疏鬆造成骨折?

答;散步是最好的運動,它是一種負載重量的活動,可以增加體力也可刺激骨頭使骨樑增多,減少骨質疏鬆。食物方面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為佳,均衡的營養最重要。鈣片的補充一天約900—1200毫克較適當。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一點貼心小改變 安全浴廁廚房遠離意外

【羅凱凡╱台東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衛浴間通常又濕又滑、空間較小,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此外,廚房也是。因為兩者都是大量使用「熱」與「水」的地方。

為了讓家中長輩住得更有保障,利用簡單作法就可消除或減少風險!


浴廁:

1.門片開關方式是否影響浴室使用空間:一般門片為內推式,長輩推門進入衛浴間後,須閃身才能關門,增加跌倒風險。

作法:外推式門片或拉門,開關門不需佔用衛浴間內空間,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的長者,進出使用更加方便。

2.入口門檻是否過高:門檻太高易絆倒進出衛浴間使用者。

作法:去除門檻,或使門檻低於兩公分。門內外的牆壁上可裝設垂直型扶手,讓長者跨門檻時可撐扶。

3.地板是否溼滑:地磚地板比水泥地更加濕滑,容易滑倒。

作法:最簡單是使用浴室專用止滑拖鞋,進浴室前換穿以減少滑倒風險;地板加舖防積水止滑墊,也是另一項便利做法。近來流行的乾濕分離衛浴間,可以讓浴廁地板保持乾燥,如廁時不用擔心地面的濕滑積水,經濟許可的家庭可以考慮。

4.洗臉檯:不夠穩固的洗臉檯,易脫落爆裂。

作法:洗臉檯選用有地面支撐座的產品,偶爾撐扶時可用;若常需撐扶的長者,建議在洗臉檯外側加裝扶手。

5.馬桶高度是否適當。

作法:在馬桶一側(或兩側)加設扶手(或L型扶手)。若馬桶太低,給予「馬桶座加高器」便可解決這個問題。另裝「緊急呼叫鈴」,供長輩跌倒或緊急事故時可以向家人求救。

6.浴缸使用安全:浴缸表面光滑,進出容易滑倒。

作法:若僅需淋浴,盡量不要站入浴缸裡,可減少進出浴缸時滑倒的風險;或在浴缸內使用止滑腳墊,也可避免洗澡時滑倒。在浴缸靠牆位置裝設扶手,可讓使用者進出時有所支撐。若家中真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撤除浴缸是個值得考慮的方式,如此不但減少進出浴缸時滑倒的風險,浴缸撤除後所增加的空間,也使照顧及移動更容易些。

7.家人是否常坐在浴缸邊緣或馬桶上淋浴沖澡:

作法:浴缸邊緣及馬桶不適為淋浴時的座椅。對於無法久站或是體力較差的家人,準備一張「洗澡椅」,讓他們安全穩固的坐在上面洗澡,會十分貼心!

8.熱水溫度太高,使用不慎易燙傷。

作法:養成先開冷水再開熱水的好習慣,就可避免這種意外。將熱水器的溫度設定降低(攝氏40至50度),使熱水出水溫度不致過高,也是另一種簡單安全的作法。

對老人家來說,衛浴間是公認在居家環境中最危險的場所,但是經由上述的檢查及改善,它的安全性絕對大大提升。


許多家中的長輩仍然樂於為家中成員做飯,或自己弄弄愛吃的小菜。但是廚房與衛浴環境一樣,需大量用水,容易濕滑,而廚房中的熱源、火源及刀具對老人家的安全更是威脅。


廚房:

1.廚房地板是否積水或油膩:特別是洗碗槽及瓦斯爐前的地板,清洗或烹煮食物時,油水容易濺出造成地板的濕滑,稍不留神容易滑倒。

作法:在地板舖設可吸附油水的腳踏墊,再利用止滑墊置於腳踏墊與地板間,就可避免因踩到水滴或油漬而滑倒。腳踏墊的材質以不易皺褶為原則,一般的毛巾較不適宜。

2.爐具、流理檯面高度是否恰當:過高檯面會讓使用者抬高手部、費力而不易操作;過低檯面則需彎腰,容易疲勞且造成腰部的負擔。

作法:坊間流理檯面的設計多在80公分高,可適合大多數人使用。通常檯面高度約在使用者手肘高度往下幾公分處,使用上較為輕鬆舒服。所以依照使用者的高度調整爐具、檯面高度,可讓家中長輩容易使用,且不易產生腰背痠痛或其他生理上的負擔。

3.砧板及刀具是否具有止滑效果:油水會讓雙手及工具濕滑,使用不慎容易因滑脫而被刀具劃傷。

作法:砧板下加設止滑墊,讓砧板在使用時不會滑動。另外,選購刀具時考慮刀柄具止滑效果者,便可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4.安全爐具:當家中長輩記憶力或反應能力退化,烹煮食物也許會發生鍋具空燒或爐火被溢出的湯水澆滅的狀況,容易引發火災等意外。

作法:選用可偵測危險情況而能自動切斷瓦斯的爐具(例如:防空燒設計、異常熄火自動裝置),可避免突發狀況(例如:忘記正在烹煮食物,或是臨時接聽電話等)而造成意外。加裝煙霧或溫度偵測器也可進一步避免火災等意外事件的發生或擴大。

5.注意冰箱食物是否過期或酸敗:冰箱中的食物可能因放置過久,超過保存期限酸敗,容易誤食致生危險。

作法:若家中有認知能力較差或是視力不良的長輩,也許不易發覺食物是否仍可食用。因此,時常將冰箱(甚至櫥櫃)中的食物整理整理,丟棄過期品或清楚標示食用期限,可以避免誤食的發生。

家中長輩一旦因意外跌倒或受傷,不但家人心疼難過,後續的醫療照護往往更是大費周章,嘗試上述作法改善您的居家環境,讓我們一起疼惜老人,為他們建立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

【2010-02-12/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天冷洗超熱水 老人皮膚皺巴巴

【彭宣雅】
抓破皮 當心蜂窩性組織炎

60多歲老伯天冷洗熱水澡,又用坊間海鹽抹全身,皮膚紅腫整片皺在一起,還有輕微燙傷,痛癢難耐就醫。皮膚科醫師提醒,老年人皮脂線不發達,海鹽更會嚴重刺激乾燥皮膚,高溫熱水容易將皮膚燙傷。部分患者抓破皮引起細菌感染,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老人皮脂不發達 末稍神經較不感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表示,老人家常有「不洗熱水,洗不乾淨」的迷思,一方面又覺得滾燙熱水非常舒服。但水溫高不僅會將皮膚上的油脂帶走,讓皮膚更乾燥,更糟糕的是,像前述的老伯竟將海鹽整個抹在身上像「醃鹹魚」一樣,因此,鹽分不僅把皮膚水分吸乾,也把油脂吸光光。皮膚遭受熱水與海鹽的嚴重刺激,又痛又癢,老伯忍不住到處抓,才導致細菌感染。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淳樺說,老人家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末稍神經比較遲鈍,因此,明明已經很燙的洗澡水,老人家卻覺得「剛剛好」。洗過熱的水會造成皮膚血管擴張,水分蒸發非常快,因此,原先已經有冬季癢的患者,會變得更痛更癢,有些人甚至會引起小小水泡,形成輕微燙傷。

皮膚癢 可塗凡士林

王淳樺建議,洗澡水溫度最好維持40度,老人家油脂分泌不旺盛,天氣冷也不用天天洗澡,兩天洗一次或用擦澡方式也可以。平時,多注意室內外溫差,若室內開暖氣,可放一盆水讓濕度升高,免得皮膚太乾燥。

若已經有皮膚癢症狀,可立刻擦上凡士林或滋潤型乳液,平時盡量穿著棉質衣服。若真的癢到受不了要趕緊就醫,免得自己亂抓抓破皮,引起皮膚更大傷害。

【2010-02-21/聯合晚報/A13版/健康一起來】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團圓別忘記 陪長輩

頭腦體操
摸八圈兼聊天 快樂防失智 哼哼唱唱 再玩wii 身體更靈活

【本報記者╱施靜茹】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對老人家來說,等著平常在外上班、就學的子孫返家承歡膝下,是一年最期待的日子。子女們也該趁著年假陪陪長輩,專家建議,透過一些新春娛樂,可幫助老人家動動腦和親情、友情的回饋。


X常看電視的老年人,腦波行進變少,只有聽覺接受刺激,因此,常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覺。

O打麻將、下棋或撿紅點等,需推理、判斷、盤算,可保持腦部認知功能,很適合老年人新春餘興娛樂。O唱歌能幫助老人家腦眼協調。

wii是復健科醫師眼裡的絕佳器材,wii fit的運動型態溫和,頗適合老年人。


動腦:麻將、下棋、撲克牌撿紅點過年家人團聚,如果沒有出外旅遊、踏青,在家除了吃吃喝喝,記得替家中長者安排娛樂節目,動腦難度較高的打麻將、下棋,或撲克牌的撿紅點,是很適合老年人新春節目。

醫界曾有研究,年輕就養成打麻將、看報、看書習慣,從事動腦類的休閒娛樂,年老時,有助避免或過早罹患失智症。

台北醫學大學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講師蕭&#20227;伶表示,很多老人家喜歡呼朋喚友「摸八圈」,在暖呼呼的燈光下,一邊玩一邊和牌友聊天,的確是人生一大享受。

她表示,打麻將需要推理、判斷,心裡必須盤算,別人要什麼、不要什麼,自己可出什麼、不出什麼,多動腦,可保持腦部認知功能。

而老年人的娛樂,對方給的回饋,更勝於遊戲本身。

因為老年人平常獨自一人,朋友、子女無法陪在身邊,過年時,大家都有空聚在一起,而打麻將、下棋至少要二到四個人才玩得起來,有互動樂趣,才是老人家在意的事。

蕭&#20227;伶舉例,很多老人家愛看電視,但日本曾有一項研究,發現常看電視的老年人,腦波行進變少,只有聽覺接受刺激,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家常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覺。

還有一個遊戲可玩,可考考老人家,子女、孫女是誰?有的老年人腦部逐漸退化,可能連子女名字都叫不出來,這時說不定還能知道長者有否失智症傾向。


唱卡拉OK

有的老人家愛唱歌,不管是他們年輕時流行的日本歌、國語老歌,或哼個幾段京戲,過年三五親友引吭高歌,紓發情懷。

蕭&#20227;伶說,別小看唱歌這件事,需要背歌詞,還得配合歌曲行進,也能讓老人家腦眼協調。


動身體:wii fit


wii運動式的電視遊樂器,是復健科醫師眼裡的絕佳器材,尤其是新一代wii fit加了平衡板,遊戲運動種類相對溫和,頗適合老年人。

wii fit有瑜珈、坐禪、走鋼索、韻律踏板、企鵝抓魚,再激烈一點,有跑步等項目,在家就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

台北振興醫院復健科醫師黃永錚說,老年人玩wii,有助於訓練手眼協調,讓四肢更靈活,平衡感更佳,的確是不錯的室內運動遊戲。

像其中的坐禪,雖然是坐著,但呼吸須跟著調節,心神得專一、腹部也運動;而韻律踏板,腳必須跟著電視螢幕,配合音樂左右上下踩踏,一方面記方位,並及時踏步,連年輕人做起來,也感到很有挑戰性。

至於走鋼索,就比較刺激,在平衡板的動作不大,但電視畫面是呈現在高處踩鋼索,讓人心跳加快,老年人若心臟不好,最好避免玩這類遊戲。

老年人玩起這類遊戲機,也要比年輕人多注意安全。黃永錚說,他有不少老人家病號,打wii打出毛病來就診,大多是玩第一代wii,打網球、棒球,一直重複揮手臂的動作,結果肌腱發炎,嚴重者還肌腱破裂。

黃永錚指出,人過了40歲,肌腱逐漸老化,過度使用容易受傷,玩wii之前,最好先做熱身運動,如蹲站、甩手數分鐘,讓身體熱起來,尤其天冷血管收縮厲害,熱身能避免運動傷害。


熟年春節出遊注意事項

1.記得穿著保暖衣物,如帽子、圍巾

2.隨時攜帶必備用藥,按時服藥

3.長途坐車,有機會下車休息就趕快上廁所

4.腳力不夠的話,不宜多走路,應適時休息或待在車上等候

5.可在車上閉目養神,稍做小憩

資料來源╱蕭■伶講師 製表╱施靜茹 ■聯合報


【2010-02-11/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3A全寬頻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重建婆婆媽媽視界

【台北訊】
廚藝一流的趙媽媽,近一兩年覺得切菜常看不清楚,生鮮蔬果看起來也感覺色澤暗沈不新鮮,甚至影響到煮菜火候的拿捏。經過眼科醫師檢查,原來是罹患白內障,使得視覺變得模糊與色感黯淡。在手術植入最新的「3A全寬頻」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後,恢復昔日精湛的廚藝。

眼明眼科診所院長何一滔指出,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如同多焦點眼鏡一樣功能訴求也愈來愈細緻,以滿足不同生活型態銀髮族的個別視力需求。

何一滔指出,最新上市的「3A全寬頻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提供更好的全距視力表現,遠、中、近視力都在0.8以上,尤其在40至70公分距離的視力表現優越,這段視距恰是電腦使用距離,也是汽車儀表版視距,可說是現代人用眼的「黃金視距」。目前多焦點鏡片已經發展出「辦公室多焦點鏡片」專門提供辦公室工作者,而多焦點人水晶體呼應此趨勢,發展出強化現代人「黃金視距」需求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全新進階版。

奧斯卡眼科診所院長張正忠指出,這款新型黃色人工水晶體在40至70公分「黃金視距」的臨床表現,受到國際眼科醫師的認同,更被認為是目前所有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中,最能禁得起眼科醫師的專業檢視。

他認為這款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特別適合「科技銀髮族」,以及45歲到64歲熟男、熟女,這些族群仍在職場上努力打拼,全寬頻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供此族群「黃金視距」的視力需求。

何一滔強調,這款訴求全距視力舒適表現以及強化「黃金視距」的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除了具備目前健保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的國際三大選用標準功能,包括:一體成型、生物材質、光保護效果之外,進階版研發更強調「3A」特色訴求,包括:Aspheric智慧型非球面設計-解決像差問題,提升對比敏感度與視覺品質、Apodized高感光A級繞射-提供適當光線分布,減少光暈與炫光的現象,以及Acuity精準的全距視力表現-提供舒適的遠、中、近視力。(王慰祖)

【2010-02-08/經濟日報/D1版/醫藥保健】

新聞選輯:用電視聊天、種菜 老人不寂寞

【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以後老人家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見遠方親友,與孫子在電視上聊天,還能與好友一起唱卡拉OK、玩老人版「開心農場」;成大資工系教授郭耀煌率領的研究團隊,研發電視老人陪伴系統,現正進行實用測試,未來老人居家不再寂寞。

郭耀煌指出,這套系統重點是結合電視與遙控器,「要老人接觸電腦有困難,但拿電視遙控器,多數老人沒問題」;等軟硬體通過實用測試,希望與電信業者合作,可發展出家用服務模式。

郭耀煌剛拿到經濟部發給的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創意豐富,為因應台灣步入高齡化的社會,由資策會補助,花費兩年多的時間研發。

開發的服務功能還有影音信箱,不會打字的老人只要在鏡頭前錄下影音,就能發信給電視另一端親友,再加上系統還可提供叫車、訂火車票、購物、看電影及聽音樂等功能,「可說是電腦網路服務的電視版」。

系統的另一項特點是結合醫療的服務,成醫神經內科部主任白明奇表示,系統會自動記錄老人家使用的模式,長期觀查使用者心情起落、是否有退化傾向等。

郭耀煌還搭配臉部辨識系統,從老人臉部影像分析出老人家的心情。參與研發的醫工系並開發出老人版的開心農場遊戲,透過遊戲不僅可分析老人退化情況,還能以遊戲延緩退化。目前資工系與榮民之家合作,對近三百名的老人進行測試,以了解老人對系統接受度。


【2010-02-08/聯合報/A6版/生活】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傷感是老年人的養生大忌

傷感是老年人的養生大忌 王中

 傷感,是老年人中很普遍的情緒。造成老年人傷感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懷舊。人老戀舊事,喜歡追憶過去美好的時光。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總喜歡拿過去和現在比,而且大多數拿過去的好處和今天的不足比,因此,越比對往昔的懷戀之情越重,天長日久,失落感越發加重,心情壓抑,性格也隨之變得孤僻古怪。

 二、戀友。老來失伴,摯友作古,都會使老年人痛心疾首,悲傷過度,極易傷身損志,神情沮喪,形影孤寂。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如果自身缺乏寄託,很容易演變為精神崩潰,而對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為有害。

 三、失落。老年人產生失落感是很自然的,如退休在家無所事事,一改往昔的忙忙碌碌,清閑的日子往往感到更累。此時,「老了,不中用了」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再加上在家裡,兒女們做事不順從自己的意願,發生爭執時晚輩也不尊重老人的意見,這些都很讓老人產生失落感而無法宣泄。

 老來防傷感,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要訣,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善於尋找樂趣。生活中的樂趣很多,應當有意識地去發掘光明的一面。閑中求樂,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尋煩惱。有條件的話,培養一些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如散步、爬山、種花、下棋、品茗、練書法、閱讀書報、學習繪畫、欣賞育樂等,適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擔任義工,自覺保持精神上的年輕、活潑。

 其次,要有超脫感。

 再次,學會隨和,遇事不強求,豁達開朗,不爭死理。這樣,定會有個健康快樂的晚年。

新聞選輯:老人別減肥適度超重更長壽

【中央社】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澳洲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於老年人,適度超重可能較體重正常者更長壽。

但是嚴重超重或體重過輕則會縮短壽命。

這份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節食可能對這個年齡層無益。

但是這項對9200名超過70歲老人所做的研究發現,不論體重多寡,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將縮短壽命,尤其是對婦女而言。

這項由西澳大學所做的研究,目的在找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老人最低死亡風險的關聯。

西澳大學教授費力克表示,對於鼓勵超重的老人減肥的關注顯著提高。對年輕人而言,超重或肥胖無疑都將對健康造成威脅。

【2010-02-02/Upaper/16版/世界】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樂齡生進大學 掀起學習風

互動好 年輕學子不蹺課

記者黃文鍠╱專題報導

「老師,請問終身教育與終生教育有何差別!」研究所教室內,滿頭白髮的老先生舉起手向老師提出問題,一旁研究生趕緊翻書搜尋資料;這些來自各階層的退休人員,重新返回校園,不但充實自己,也讓年輕學子在上課時,更加兢兢業業,形成正向循環。

教育部今年分北、中、南3區,委託28所大學院校辦理「樂齡學堂」,並依照學校特性,規劃寄宿學習、多元學習、隨班附讀及銀髮族自助學習等4種學習方式。

台南區長榮大學整合健康科學學院、高齡產業經營與管理中心等多個單位,舉辦以寄宿為主的「樂齡學堂」,課程涵蓋網路運用、健康保養、心靈充實等面向。

長榮大學醫管系助理教授林文德指出,未來考慮提供加深加廣,甚至以修學分方式,開設整學期課程,增加銀髮族進修管道。

今年已經是第二年開辦的高雄師範大學,共開設「多元學習營」及「短期寄宿學習營」兩類。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楊國德指出,這是參照美國大學實施「老人寄宿所」的方式,運用大學資源,提供高齡教育之用。

楊國德表示,大學以往都招收高中畢業生,隨著社會形態改變,在職進修及各種推廣課程,在各校佔有重要分量,其中中高齡及銀髮族課程將是未來重要趨勢。

不過,大學有設備、資源,開設相關課程仍須借助老人學習團體,以美國為例,就有「美國老人學習學會」等單位協助規劃課程。

楊國德說,國內大學推動銀髮族課程,是依照學校特性規劃,以高師大為例,首先徵詢老師意願,並以每班4至5名銀髮族為原則,課程涵蓋各系所及藝術、通識等課程,內容包括多元課程體驗、校園參訪,甚至還有參觀捷運站藝術設計等。

學校發現,銀髮族進入大學後,以往上午8點的第一節課,學生出席率偏低,在「老同學」加入後,意外產生「監督」功能,不但出席率提高,同學們甚至在上課前就已經就定位,形成相當好的互動。

此外,有人擔心銀髮族進入校園,可能佔用教學資源,楊國德以實際上課情形分析,銀髮族因為聽力及視力較差,在上課時,都坐在講台前的位置,這些座位往往是一般生或研究生不願坐的位置,因此,銀髮族進入課室,不但不影響一般生權益,還能增加世代間互動,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是正規教育所無法相比。

【2010-01-31/自由時報/B05L/台南都會焦點】

新聞選輯:60歲多動 70歲心智更敏銳健康

【中央社】
刊在「內科醫學檔案」的4份研究顯示,規律運動除了讓你身體更健康,年老時心智也會更敏銳。

其中一份研究發現,中年多運動的婦女,70歲後較不易受慢性疾病、心臟手術或其他生理及心理病痛所苦。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布里翰婦女醫院及哈佛醫學院把中年定義為平均60歲的人士。另一份研究發現,每周1到2次的「阻力訓練」持續1年,可改善年長女性的專注力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第3份研究發現,相較於年紀相當、卻整天坐著不動的「沙發馬鈴薯」,55歲以上從事中度或高度體力活動的人,較不會有認知方面的障礙。

第4份研究顯示,參與18個月運動計畫的65歲以上女性,相較於參加較不劇烈「健康」計畫的同齡女性,骨質似乎較不疏鬆,降低跌倒風險。

科學家並說:「美國人口迅速老化,且近1╱4的民眾不從事任何休閒活動,我們的研究結果似乎呼應聯邦準則的意見,也就是體能活動提升老年人健康,更強調運動有加強整體體能與老化健康的潛力。」

【2010-01-27/Upaper/16版/世界】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 最快明年辦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經建會昨(29)日舉行「以房養老」協調會,會中決議最快將於明年由地方政府試辦,擬優先針對有房、無現金(如無低收入戶補貼)的近貧老人為對象 ,可行方案包括反向貸款、售後租回二種模式。

經建會說,「以房養老」出發點是希望協助近貧老人,如獨居、無繼承人的老榮民,這些人雖擁有不動產,卻無現金,由於其不動產公告現值若超過低收入戶門檻,無法領取低收入戶津貼,因此研擬以房養老,提供近貧老人取得現金的選擇。

內政部本周發布「人口政策白皮書」,決議要進一步研議「以房養老」政策的可行性,昨天經建會邀集內政部、金管會、財政部等召開跨部會議,由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成泰主持。

與會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以房養老政策由政府主導試辦,試辦的精神很好,但應該為「以房養老」設計專法,降低政府介入、補助的角色,從試辦變成市場化的商品,由市場而非政府承擔風險。

經建會解釋,初步可行方案,包括反向貸款、售後租回二種模式,簡單說,就是讓有房產的近貧老人,可善用其不動產換取換取生活所需的現金,也可以在家�養老,不必搬去養老院。

經建會官員表示,「以房養老」的試辦對象,初步鎖定有不動產的近貧老人,以無法取得低收入戶等社會補貼者為優先,近期將由內政部評估符合條件者的人數。

【2010-01-30/經濟日報/A6版/財經要聞】

研討展覽:銀髮暨照護產業展徵展 報名享9折

【文╱郭福盛】
外貿協會主辦「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今年將邁入第4年,本展最大特色在針對銀髮族群,除了如何為老人提供更周全的照護,亦包括各種日常生活所需用品,涵蓋面甚廣,各相關領域指標性廠商都積極參與,已成為台灣健康照護產業年度盛會。

今年結合「台北市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聯盟」等協辦單位,規模勢必大幅增長。展示區規劃為「行動輔具區」、「居家輔具區」、「居家照護區」、「健康食品區」、「保健美容區」、「遠距照護區」及「台北市醫療器材公會區」。

加入此展除了可獲得公司形象及新產品曝光機會,更可藉由通路有效彰顯產品價值,進而贏得消費者認同。具系統性規劃與聚焦的展覽,必能協助中小企業開創新商機,再創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蹟。

報名網站:http://www.SenCare.com.tw/chinese,點選左上方我要報名參展,洽詢電話:02-27255200分機2632、2634,3月20日前報名享9折優惠。


【2010-01-30/聯合報/D1版/生活新訊】

新聞選輯:年長、三高患者 別補過頭

入冬後氣溫漸低,不少人愛吃補,特別是麻油雞、薑母鴨等食補料理生意興隆。不過,醫師提醒民眾,吃補別吃過頭,特別是年長者、三高患者,攝取過量蛋白質、油脂、膽固醇,反增加負擔。

台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營養師楊淑如說,一天攝取的肉類不應超過4兩,不過一鍋薑母鴨吃吃喝喝下來,一餐的蛋白質、肉類遠遠超過一天該攝取的分量,燉煮湯品時,可先撈掉浮油,肉類節制吃、並多多搭配深綠色、深黃色蔬菜,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

老人家味覺、咀嚼能力、腸胃道功能較差,所以補品中不要再添加太多調味料,也要避免暴飲暴食。楊淑如提醒,血脂異常者也要避免過多油脂、膽固醇,像動物內臟類、海鮮類。而高尿酸血症(痛風)、腎臟病患者越來越多,除了控制蛋白質外,痛風患者要避免普林含量高的食物;腎臟病患者若要食用中藥材,最好洽詢醫師、營養師意見,需限制鉀離子者,應避免食用濃縮湯、肉汁,需限制磷離子者則要避免內臟類。

【2010-02-01/Upaper/15版/健康】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讓雙手省省力 多用大關節 少用小關節 配合護具輔具 都可減輕傷害

【本報記者╱劉惠敏】
曾經拿著湯匙,一口一口餵你吃飯、曾經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曾經在發燒時溫柔觸摸你額頭……爸媽的雙手引導兒女走上成長之路,只是不知從那一天開始,年長的雙手滿布紋路、關節變形,也不再穩定有力。

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些人覺得手部靈活度不像以前,提不了重物,甚至擰不動毛巾。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60歲以上長者,年輕時幾乎都是「苦過來」的,不論是搬重物、做細活、年輕時手部過度使用,問題在上了年紀後逐漸浮現。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也說,過度使用是老年手部傷害主因, 30歲後,隨年齡增長,人體代謝能力退化,急、慢性受傷都可能導致傷害,甚至造成永久影響,老人家更可能因為個人習慣或姿勢,長期偏重使用某些關節,造成傷害累積,影響靈活度。

常使用會有問題,不常用也可能出問題,簡文仁說,因為平時使用少,手指、手腕肌力不足時,也可能在偶一使用時造成傷害,比如突然搬重物、拿炒鍋。簡文仁也提醒,關節炎三分之二患者為女性,女性雖然靈活度、彈性柔軟度較男性好,但肌力較差、穩定度不夠,較容易出現關節傷害,再加上長時間做家事,手部過度使用的機會也較多。

如果覺得雙手不再像年輕時有力,簡文仁建議,上了年紀、苦了大半輩子,就不要太勞累了吧!出力的工作不妨交給年輕人;如果一定要出力,則秉持「能用大關節、就不要動用小關節」的原則,如買菜、購物後,大包小包不要用手指「拎」,要用手腕「提」,或將袋子背在肩上,多用推車也是好方法。

另外可配合特殊道具、生活輔具,利用力距變長原理,減少小關節動作,盡量省力。例如將水龍頭轉動把手更換為長把手,把喇叭鎖改裝為長門把,使用較長的開罐器、開瓶輔助用具,改用加粗握柄的刀叉、湯匙,或是在筷子上加裝彈簧可調式延伸握把,將剪刀加裝彈簧、或改良握把等。

穿著彈性及寬鬆的衣物,改用魔鬼粘代替鈕扣,洗臉時可不妨用較小條的毛巾、用電動牙刷,都可省點力。

【2010-01-28/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漫談老人冬令進補

冬令進補是中國醫學養生益壽的方法之一。老年人一進入冬季,大都會有四種感覺,一是怕冷,小便頻數;二是腸燥便閉,肌膚乾燥瘙癢;三是視力減退,迎風流淚;四是易於感冒,咳嗽氣喘。這些都是由於老年人機能退化,體質虛弱之故,與體內缺乏各種營養物質有關。所以要予以進補,而冬季又是收藏積力的季節,這也是適應自然的一種措施。

 那些食後能增強體力,振強精神的食物,都在滋品之列。比如含粘液質多的食品:「糯米、蓮子、芡實、山藥、甘薯、藕等都具有滋補作用。生味偏濕的食物,更適於冬令進補,例如羊肉、雞肉等。中醫認為海參、動物皮、白木耳、豆類等也具滋補作用,適宜老年人在冬季食用。

 對於老年人不論藥補還是食補,都必須「適當」,決不要千篇一律,人人皆同,而要因人而宜,辨証進補。

 在食補方面要強調易消化和比例適當這兩方面。如果是過於粘滑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則非但不補,且有害於健康,反而不利於老年人。所以老年人食補之物應以易消化吸收的低脂肪高蛋白食高宜。

 這?堭嶸繯X種有益於老年人健康的「補品」。核桃是其中之一。清人果章鉅筆記「浪●叢談」中介紹,老年人每日晨起吃胡桃一枚,每次細嚼慢咽,品嘗其味,最有益於健康。這是因為食用核桃可防止老年性便秘和便秘而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

 此外,玉米、蔬菜、甘薯等也都是具有滋補脾胃,強健腎精的補品,老年人宜適量攝取。

【2010-01-26/中華日報(臺灣)/B3/保健/中醫 】

研討展覽:銀髮健康照護 下月研習

【新竹訊】
工研院主辦的「銀髮族健康照護與健康管理研習會」,2月3日在台北科技大樓605室舉辦,將以精闢、先進的觀點,帶領業者看到銀髮族龐大的商機與未來科技應用。

工研院產業學院表示,2000年日本介護制度開始實施,從此引爆銀髮族健康照護產業跳躍式成長,台灣長期照護保險實施在即,勢必循此模式造成產業爆紅大轟動,在此重要關頭,工研院舉辦一系列有關健康照護和健康管理的課程,讓您快速進入此產業,洞悉新科技發展應用、服務模式和商機。

第一場研習會將邀請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主任施崇鴻,從其懸壺行醫多年醫治病人無數的觀點,探討銀髮族的生理與心理,從而精闢解析銀髮族照護的理想環境;另一講題則邀請工研院李坤敏經理,從最新資通訊科技技術應用與健康管理的結合,透析最新的健康管理與照護技術。

工研院電話(03)591-2892黃小姐。(曹松清)

【2010-01-26/經濟日報/A18版/產業商機】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首次全人口大調查 為長照舖路

【台北訊】「2009-2010年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最近展開作業,受訪人數將達35萬人。衛生署將藉此調查、了解台灣人口老化情形,分析有多少人需要長期照護,以便未來開辦長照保險。

衛生署長期照護保險小組副召集人戴桂英指出,7年前臺大公衛教授吳淑瓊曾調查50歲以上人口的長照需求;去年臺大社工系副教授王雲東也算出台灣有40萬人需要長照。不過衛生署這次調查,是首次大規模全人口的調查,可就實證資料設計出適合國人需要的長照制度與服務型態。

經建會調查,自1993年底台灣進入老人佔總人口7%的老化水準後,老人快速增加,至2008年底,老人有239萬餘人,佔總人口超過10%。估計2028年達22.5%,即536萬人。人口老化伴隨而來衰老和慢性病,失能人口可能大幅增加。

衛生署這項調查,將以50歲以上人口為主要對象。戴桂英說,最佳情況下可在年底做出調查報告。

這項問卷的內容將包括:評估個案使用電話、上街購物、備餐、家務處理、洗衣服、外出、服用藥物、處理財務等能力的「工具性日常活動功能量表」;個案移位、走路、吃飯、如廁、上下樓梯、穿脫衣物、個人衛生等日常活動功能的「巴氏量表」;以及失智症等「認知功能簡易篩選表」、個案健康狀況、個人資料等。

各縣市正進行訪視員訓練,少數縣市已展開面訪,部分民眾會接獲各縣市照顧管理中心或衛生局來電。為避免詐騙集團趁機作案,戴桂英提醒,民眾應核對衛生署發給訪視員的識別證及公文影本,若訪視員未能出示,可拒絕受訪。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經建會推估╱2017年台灣邁入高齡社會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經建會表示,除提升生育率的現行政策外,也要有新思維,建議在高齡者教育程度越來越高下,應建立「高齡者人力資源中心」,並參考美國成立「志工人才庫」,活絡人力再運用。

根據WHO定義,六十五歲人口佔總人口七%以上就進入高齡化社會,超過十四%為高齡社會,鄰近國家如日本,高達二成人口在六十五歲以上,稱之為超高齡社會。

去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重已經達十.六三%,經建會推估最快台灣老年人口將在二○一七年,提高到十四%,由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

經建會調查,我國目前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具大專以上教育程度僅有八.七%,但五十到六十四歲人口則高達二十.二%,未來高齡人口的特質將是壽命長、程度高且孩子少。

經建會建議,可建立「高齡者人力資源中心」,作為專業傳承智庫,鼓勵國家所需技術人才重返職場,整合各類志工服務組織,比如專業人才在屆齡退休後延攬做有給職顧問或轉介志工單位。

新聞選輯:腦中風照護學問大

文╱王崇仁

平常注意血壓、血脂等控制,有助於防範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但如果不幸中風,對患者及家屬都是極大的挑戰,尤其是照顧高齡中風病患時,更需要對照護方式多一些了解,以便和醫護人員合作,妥適照顧患者。

●常有家屬面對醫護人員告知,需要採取「鼻胃管管灌」進食方式時,感到疑惑或不能接受,其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發生吸入性肺炎及患者進食不足,因此請家屬不要遲疑。

●病患在加護病房治療時,可錄製家人至親的聲音、宗教音樂或病患原本喜愛的歌曲,委託護理人員播放。

●加護病房會客時段,請家屬把握時間為家人做肢體及臉部肌肉關節運動,不要忽略手指與腳趾。

●中風導致肢體活動障礙時,千萬不要忽略老人家原有的關節病變與骨質疏鬆程度,家屬要主動向醫護人員提供相關訊息,避免二度傷害。

●復健療程往往非常漫長,應遵照復健師的指導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以導致患者產生挫折感,進而加重中風後,憂鬱症的程度。

●鼓勵開口說話,儘量不要以聽不清楚,或聽不見,來打擊患者的信心。

●盡可能以被動方式鼓勵患者站立,這樣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大小便順利排除,更重要的是,可提升患者的成就感。

●白天盡可能脫掉帽子、圍巾、腹圍、襪子等,讓患者可分辨晝夜的生理狀況。

●鼓勵晴天時,戴上可以擋太陽及保護眼睛的帽子,在清晨及傍晚外出時,曬太陽20到30分鐘,這樣做,可以增加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同時有益於改善骨質疏鬆。

●住院期間,請家屬學會拍背、袪痰、身體清潔,及替合併有糖尿病的中風患者打胰島素針的技巧,儘可能陪病人去復健單位,學習居家物理及職能治療方法,以利後續長期照護。

●記住病人出院日期,以利往後申請診斷證明,或相關鑑定的依據。

●在病人面前,盡量談一些愉快的話題,避免患者煩惱、憂慮或擔心,以減輕中風後的憂鬱症程度。

●合併有糖尿病、高血脂、痛風與高血壓病史的中風患者更需要注意體重控制、進食狀況及活動能力,請家屬固定找一位可靠的營養師,做正確的營養諮詢。

●高齡長輩罹患中風(腦血管堵塞或破裂)後,直系晚輩務必特別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有許多醫學文獻證實彼此間的關聯性。

(作者為振興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新聞選輯:飲食調養、醫藥扶持、精神調攝、生活起居有規律、行氣運動養生五法面面俱到老人活得健康又長壽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老年養生,可從從五個方向著手。中醫師葉東昇表示,老年人的養生之道,首重飲食調養、醫藥扶持、精神調攝、生活起居有規律等,以及行氣運動養生等五面向,有助於符合養生之道,讓老年人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葉醫師指出,老年養生首重飲食,因為飲食與健康長壽息息相關,古籍《千金翼方•養老食療》中提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等說法,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活動全靠後天飲食來滋養,所以飲食乃為「生民之天」,所以老人家的飲食當以輕清甜淡的食物為佳。

因此,飲食上自然忌食大魚大肉,或是食用過酸、過鹹及生冷等食物,同時飲酒過量也不宜。食物的量以吃不過量,吃不過飽,飲不過多為佳。

葉東昇醫師進一步指出,醫藥扶持上,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特質為「衰老」,一旦發病就會出現遷延不癒的情形,甚至進一步變成慢性病。這時需要透過藥物扶持以便適時調理身子,而老年人又以體弱為本,不任攻伐,醫藥使用宜以「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來做治療。

例如老年人常受便秘所苦,欲求長壽之道,就必須先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利用中藥治療,甚至加以預防,以避免衍生他患。

葉東昇醫師強調,在精神調攝上,宜保持心情開朗、樂觀、直爽、心平氣和、不貪圖享受。包括怒、喜、驚、思、悲、憂、恐等七情應避免過極,發而皆中和。

戒色養精,少語養氣,寡思養神,有助於達到精盛、氣調、神全。

老年人宜生活有節,起居有常,中醫認為,春溫以生,夏熱以長,秋涼以收,冬寒以藏。四時起居需順時奉養,若氣反於時,則為疾病。也就是說,養生宜早睡早起,規律有時,切忌熬夜通宵,或過度勞累。老年人因氣弱骨疏,抵抗力差,衣物穿著必須適當保暖。飯後適宜健步緩行,幫助消化,若飽食則臥,恐將百病叢生。

導引行氣、運動養生方面,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老人家可依照自己的體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以適量規律為原則,可練習民間一些健身功,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只要盡力而為即可,但千萬不能一曝十寒,如此才能收到成效。

新聞選輯:發掘價值 老年展新生命力

記者林國賢╱特稿

台灣逐步進入老人化社會,尤其是雲林等農業縣市,老人人口比例已突破14%,老人照顧成為課題,但現在社會印象幾乎把老人與失能、悲悽、生病、家庭負擔劃上等號,相當不公平,間接導致了老人與社會脫節,反而不利照護工作推動。

根據內政部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壽命平均達79歲,一個老人需要被照顧的時間約為7.2年,生活起居均需有人協助的高密度照顧時間約為4.7年,也就是說國人平均到74歲都還能維持一定的自我生活管理狀態,從這個數據可以知道,大多數的老人其實是健康與自主的。

發掘「老」的生命力、優點與價值,重塑「老」的新形象,是老人照顧的新觀念,所以老人照顧並不僅僅是負擔,若能挖掘老人的價值,反而可以成為有經濟前景的產業,協會這項影像記錄,不僅是照顧老人一環,更是文化人文的傳承。

藉著影像記錄的方式,透過媒體、網路宣導,廣佈社會大眾了解,藉以降低社會歧視,提高老人社會參與力,達到「新老」社會價值的建立,讓老人可以繼續擁有發掘自我價值、追求人生夢想的權利。

老人照顧是責任,卻不會是最沉重的負擔,未來高齡者的議題絕對會從單純的照護問題,擴展到地方競爭力、經濟發展的條件,各部門應將高齡者視為資產,讓老人福利支出、老人照護,從負債變成資產,不再成為財政沉重的負荷。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南開科大樂齡學堂結業展成果阿公、阿嬤學藝有成大秀精心傑作

【記者蔡榮宗/投縣報導】南開科技大學昨(19)日舉辦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結業式與成果展,超過200位阿公阿嬤不但費心準備各項表演活動,也展示平日上課學習的成果,老人家開心表示上課學習非常開心,時間允許會繼續來學習。

王國明校長表示,南開是第一個成立成人教育學院的大學,我們樂見老人與大學生共同學習,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長者可以多參與。昨天參與貴賓還有草屯鎮長周信利、南投縣議員張經魁、賴燕雪及該校校友會理事長洪明鑫等人。

結業式中年紀最長的是高齡88但行動敏捷的李秋蘭,她輪流跟兒子住,雙冬及南埔都是他的家,阿嬤平日最愛打毛線,沒事來參加樂齡學習,說故事、跳舞樣樣行,阿嬤也常常跟團出去旅行遊覽,走遍台灣各地,國外旅遊也去過很多國家,阿嬤也說平日多做運動外丹功,比較不會「阿達」。

昨天的成果展阿公阿嬤也展出了平日的書法、繪畫、插花、紙編手提包、手搖鈴等,阿公阿嬤的作品相當具有水準,完全不見生澀。

南開科技大學開創大學樂齡學習的先河,這些年來配合教育部辦理樂齡學堂,推動服務學習機制及對社區廣開教育的大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自成立以來,參加者從0到現在的200多位,年齡從50到90不等,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不老學士加入南開學習的行列,一起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2010-01-20/台灣新生報/12/心靈】

新聞選輯:老人飲水的最佳時間

睡前 據專家研究,老人晚間睡前不飲水,可導致血漿濃縮、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能力亢進,後而可促進體內血栓形成。對於老年人或患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間睡前飲杯水,可預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習慣睡前飲水,怕夜間起床排尿。其實老人膀胱萎縮,容量減少,不飲水照樣要起床排尿。

 半夜 老人腎臟收縮功能減退,夜間多尿,這樣會導致體內缺水,易使血液黏稠,心腦血流阻力加大,易引發心腦血管病變。患有心臟病的老人,因血管內膜發生變化,血液黏滯性偏高,易形成缺血性腦中風,夜間缺水更加大了這種危險,因而,夜半起床時順便喝水很重要。

 起床後 老人在夜間睡覺時,因排尿、出汙、呼吸,體內相對缺水,導致血液濃縮、血流緩慢、機體代謝而積存。起床後飲杯水,可使血液正常循環,有預防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塞等疾患發生的作用。飲用後跑跑步或做些甚它運動更有好處。水分可使胃腸道保持清潔,還有助於肝臟的解毒以及腎、內分泌功能的改善,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咽喉炎、關節炎和某些皮膚病。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慢性病 這樣吃 減少上醫院

【記者游明煌╱報導】
慢性病患的飲食控制非常重要,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主任張皇瑜說,慢性病患除了應注意食材的選擇,烹調方式也要特別注意。


心血管疾病 多蔬果多堅果

■心血管患者:張皇瑜建議要選擇五穀根莖類食物、多吃蔬果。因為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控制血壓;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維他命C等,也可幫助清除體內氧化自由基。

可多喝低脂乳品如鮮奶、優酪乳等補充鈣質。以去皮白肉如魚、雞、鴨,取代紅肉如牛、羊、豬及內臟,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取。

多吃核果種子類食物如芝麻、杏仁、核桃,也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烹調建議:使用植物性油脂如橄欖油,取代動物性油脂如豬油,可降血膽固醇。另推薦吃「全麥捲餅」,全麥麵粉多了纖維及鎂離子,可預防高血壓。


腎臟病 4低原則要遵守

■腎臟病患者:有良好的飲食才能延緩病情惡化,張皇瑜議飲食原則要重視「4低」。

1.低蛋白:即在蛋、豆、魚、肉類份量要控制,因過多蛋白質攝取會增加身體含氮廢物產生。

2.低鈉:少吃醃漬食品、調味品及醬料。

3.低鉀:要減少蔬菜中鉀離子攝取,避免精力湯、中藥燉補、濃湯攝取過多。

4.低磷:少吃五穀雜糧、乳製品。

烹調建議:讓食物也有色、香、味,如想吃類似泰式口胃等食物,可加入具有香氣的蔬菜,如洋蔥、香菜、芹菜、大蒜,取代魚露,風味不減。

高血脂 油膩食物不要碰

■高血脂、高膽固醇:油膩食物必定會讓血脂升高、人變胖,張皇瑜建議要避食油炸、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雞皮、魚皮、肥肉、堅果類、甜甜圈、薯條等。

膽固醇高的雞蛋黃、鴨蛋、肥肉、豬肝、魷魚、蟹肉、蝦、蟹卵等都要避免。

烹調建議:多採清蒸、水煮、涼拌、或清燉等方式烹調食物。炒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如橄欖油;少用飽和脂肪酸高的動物油,如豬油等。


糖尿病 高纖低糖是準則

■糖尿病患者:張皇瑜建議要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可減緩醣類的吸收、延緩血糖升高。如果蔬、全穀類、糙米、燕麥、薏仁;未加工的乾豆類食物,如黃豆、綠豆、紅豆。

含糖食物如蛋糕、糖果,加工或醃製的鹹魚、醬瓜、鹹蛋、泡菜,油炸食物如肥肉、雞皮,及膽固醇高的動物內臟、魚卵、帶殼的海鮮類等,都要忌口。

烹調建議: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炒菜選用大豆油、葵花油,少用動物油脂如豬油等。


更年期 補充植物雌激素

■更年期:婦女停經後,因體內不再分泌雌激素,易導致骨鬆、心血管疾病及出現更年期症狀,如腰痠背痛、泌尿道乾燥、情緒焦慮、失眠、憂鬱等。

張皇瑜說,天然植物中的「植物性雌激素」可預防、紓緩更年期症狀,可多利用黃豆、山藥為食材改善代謝,如山藥燉湯、拌炒蔬菜都適合。

蔓越莓有預防泌尿道感染的保健功能,可配合餅乾食用。


失眠

多吃色胺酸食物

■失眠:張皇瑜說,色胺酸是天然安眠藥,是大腦製造血清素原料。血清素能讓人放鬆,多吃含色胺酸的食物如乳酪、香蕉、馬鈴薯、堅果類等會幫助入眠。

平時多攝取維生素B群強化的食物,如糙米飯等。咖啡、茶、酒等都宜避免,晚餐忌吃太多、太鹹、辛辣食物。

睡前補充一些低蛋白質的食物助眠,如全麥麵包,但不宜喝太多水。晚餐及睡前少吃富含酪胺的食物像巧克力等,避免刺激腎上腺素分泌而睡不著覺。


失智症

魚油DHA減緩衰退

■阿茲海默症:張皇瑜表示,魚油的攝取對健腦很重要,兒童時期可以幫助腦部發育,老年人並可減緩記憶力衰退,建議多吃深海魚類。

多食魚油中的DHA,可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罹患機率,吃鮭魚就有健腦、穩定神經功效,但鮭魚屬於蛋白質類,飲食仍要均衡,適量即可。

另外,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C、β-胡蘿蔔素,可延緩失智發生,多攝取蔬果及全穀類食物都可補充。

至於吃銀杏能否預防、改善失智症?見仁見智,目前無科學實證,也未完全釐清其提升智能的機制,要注意選擇,並且不可過量。

【2010-01-17/聯合報/G04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新聞選輯:拒絕老骨頭 骨鬆來無聲 蝕掉你老本

【記者胡宗鳳╱台北報導】
76歲的黃老太太輕輕跌坐後,腰部就開始疼痛。近來症狀變本加厲,「走一步,痛一步」,竟至痛到無法睡覺,經兒子陪同到醫院檢查才知是骨質疏鬆症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在作祟,手術治療後才感到舒服。


要存骨本 讓孩子多跑跳

「骨質疏鬆症是沒有辦法治癒的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任陳衍仁說,現行藥物治療對骨鬆症來說,只是小幅度改善骨質而已,因此防治骨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年輕時就能儲足骨本,但即便如此,「防治骨鬆仍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

「每個人都無法預測自己骨質流失的速度,只能說骨本高的人,比較有本錢承受骨質流失。」陳衍仁說,20歲以前是儲存骨本最好的時機,不抽菸、不喝酒,曝曬溫和陽光、充足的運動都是儲存的方法,家長應該讓小孩子多跑跑、多跳跳,不要老讓孩子關在家裡讀書、寫功課,免得骨本儲存不夠。


腳踏實地 骨頭才會健康

陳衍仁說,骨頭要健康,必須「受力」,也就是說腳一定要踩地,用身體重量去刺激骨頭,才能鞏固骨頭;長期臥床的人一定會骨鬆,也是這個道理。 再者,若一隻腳骨折,必須用枴杖走路時,那隻無法踩地的腳,三個月後就會骨質疏鬆。陳衍仁說,骨折癒合後,就需要多做運動來鍛鍊,才能改善骨質的流失。


年輕女性

骨鬆威脅漸劇

陳衍仁說,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在老人家常見的疾病,反而在年輕族群中悄悄發生。根據衛生署的年度報告,40歲以上女性,1/4有骨質流失問題;而65歲以上女性,則1/4有骨質疏鬆。因此骨質的問題對於年輕女性的威脅,已經愈來愈嚴重。


骨變脆弱 骨折可能致命

他說,骨質疏鬆之所以未受到大家重視,是因為骨質疏鬆的發生過程,完全是不著痕跡、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而一旦形成骨質疏鬆後,便會使得骨頭本身變得脆弱,而無法承受外力的壓迫(例如跌倒、扭傷),因而造成骨頭斷裂、變形等情形。

根據衛生署報告統計,國人每年因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骨折,高達13萬人次,其中約有4000至5000人因髖關節骨折,發生併發症而死亡。

美國醫學會更指出,老人髖關節骨折後,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可高達20%,因此對此問題不得不謹慎處理。


骨鬆患者 哪些部位易骨折

1.肱骨手臂接近肩膀部位,跌倒時若手肘或肩膀著地,容易骨折。

2.橈骨遠位端跌倒時常反射性用手去支撐,容易造成接近手腕的部位骨折。

3.腰椎骨鬆症者脊椎易被壓扁,身高變矮,甚至駝背。

4.髖骨髖骨承受全身重量,若因骨鬆症而變脆弱,就容易骨折。


它,最易被忽略

變矮、駝背…

當心脊椎壓迫性骨折

誰,是骨鬆高危險群?

又菸又酒不運動

瘦小、更年期婦女


先天遺傳因素:陳衍仁說,年紀大、女性、遺傳等因素就是很難避免的「危險因子」。例如瘦小的體型、更年期婦女、停經較早的女性等。

後天生活習慣:有些因素會提高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能避免就避免,例如鈣、維生素D攝取不足、飲食失調、減肥、不做運動、吸菸、喝酒等。

藥物疾病因素:服用類固醇、甲狀腺藥物、罹患內分泌失調、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或長期臥床等。文轉11版

【2010-01-17/聯合報/G10版/元氣周報做人有骨氣】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老人保暖穿棉內衣尚讚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天氣早灣溫差大,穿著衣服建議「加減穿」,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講師賴裕綺表示,對於老年人及小孩而言,因為皮膚較細嫩、敏感,建議穿貼身的棉衣,且因老年人皮膚較為乾燥,不建議穿羊毛製的以免穿起來不舒服。

老年人須特別注意頭、腳易失溫,所以在清晨起床時,勿冒然下床。可在床邊放置晨袍或是棉外套等。賴講師表示,有些老年人因血液循環不好,在離開被窩的那一剎那,身體接觸到冷空氣時,會加速血管收縮,最好能準備棉外套〈或背心〉、穿厚襪、戴帽子等,免起床後失溫。

因皮膚變薄的關係,導致易感受到冷空氣。建議在清晨或晚上外出時,可戴手套來保暖,或戴棉質口罩來過濾空氣等。

此外,有老年人會認為,穿毛衣會比棉質衣服來得要保暖,賴講師也表示,在內衣的選擇上最好選擇棉質的,若內衣選擇羊毛的話,因羊毛有鱗片,會使皮膚有刺刺的感覺,甚至會有皮膚過敏的情形,建議內衣的選擇上可選擇棉質的,而外面的衣服則可選羊毛製的。另,賴講師也進一步表示,羊毛為何保暖,是因為羊毛的衣服可使暖空氣留在身體的關係。

但是,賴講師也表示,若在乾燥空氣且濕度低地區,則不建議穿著合成纖維、人造纖維、羊毛衣等,因只要一個開門的小動作,就會讓身體產生靜電。

對於機車族們,在選擇禦寒的羽絨衣時,應選擇羽絨成份高者且外層材質需要能擋風的,若選擇不能擋風的羽絨衣也會降低其保暖性。

【2010-01-15/台灣新生報/11/ 長青保健 】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老掉牙 非假不可

【本報記者╱詹建富】
衛生署調查,40歲以上人口高達9成有牙周病,蛀牙和牙周病是導致拔(掉)牙的主因,幾乎每位65歲以上的銀髮族,都會「老掉牙」,平均每人缺牙達14.5顆。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牙科醫師林顯書指出,缺牙本身並不像牙痛難以忍受,不少中老年人面臨缺牙時,往往因經濟或心理因素置之不理,其實牙齒越少,越不利咀嚼食物,有句俗諺說,「吃老就未哺土豆」就是這道理。

長期缺牙後遺症甚多,包括囫圇吞棗易消化不良,並降低免疫功能,而且缺牙後相鄰的牙齒會往缺牙區傾倒,對咬牙則會往缺牙區增長,產生咬合干擾,甚至牙齒縫隙變大,更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加重蛀牙及牙周病等問題,更不用說前排牙齒缺牙會影響美觀以及說話會漏風了。

因此,老人家若有缺牙,應接受人工補綴製作假牙,治療方式,大致分為固定假牙、活動假牙和植牙三大類。固定假牙的製作原理較為簡單,針對單顆缺牙或仍有剩餘的齒質,就以單顆固定式假牙修補,若中間少1、2顆牙,則是將缺牙區前後的牙齒磨小當橋墩,然後在上方搭橋(即牙橋),這也是一般人所謂「少1顆牙齒要做3顆,少2顆牙齒要做5顆」的由來。

【2010-01-14/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傳承長者智慧 徵求阿公阿嬤經典私房話

2010/01/11 中央社報導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1日電)「石頭打個滾、跑遍天下不賠本」、「上轎才要放尿」,長者常掛在嘴邊的語彙是年輕族群難以理解的,中華民國社會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蔡清波盼啟迪年輕人的俚語可以代代流傳。

日常生活中,長者的語彙常常會讓年輕人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這些語彙、俚語都是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

為讓長者的智慧可以傳承下來,中華民國社會教育事業協會及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黃昭順、江玲君服務處合辦,徵求「阿公、阿嬤經典私房話」,歡迎以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或華語、外語等呈現長者的智慧語言。

繼續閱讀,請連線中央社: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1001110061&q=%e5%82%b3%e6%89%bf%e9%95%b7%e8%80%85%e6%99%ba%e6%85%a7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銀髮手機要三大 按鍵大、字體大、鈴聲大 還要輕簡、待機長

【本報記者陳立儀、魏忻忻、詹建富】
「請介紹適合買給父母的手機」、「╳╳手機的螢幕夠大嗎?老人家視力不好…」

手機被視為現代人的時尚配件,進入網路討論區,想為爸媽找支合適手機的孝順兒女其實不少。按鍵大、字體大和鈴聲大,是大家公認的銀髮族手機的「三大」守則;功能不複雜、體積輕巧、方便攜帶、待機時間長,也是體貼長輩的必要選項。

放大鏡、求救鈴 貼心設計

市面已有專為銀髮族量身打造的貼心手機,不僅加大按鍵,還可透過耳機的擴音及聲歷聲效果,達到助聽效果,甚至有緊急求助按鍵,以及跌倒意外的求救響鈴;有的則內建手電筒、收音機、放大鏡、提醒吃藥、養身保健、緊急求救等功能。

不過,是否一定要購買銀髮族專用手機,則視使用者需要而定。各家兒女對銀髮族手機的理想條件不同,網友「小魔女」欣賞自報來電姓名的功能,她擔心爸媽看不清楚來電顯示;網友「西西」則在乎緊急求救功能,她希望萬一爸媽遇有緊急事項需要求援,一定要快速傳出訊息。

有人偏好摺疊式手機(貝殼機),網友「阿明」擔心直立式手機要鎖鍵盤很麻煩;不鎖,又怕誤打,摺疊式手機還可設定,來電時,翻蓋就可接電話。

「小美」認為,功能太複雜的手機,實在很難教會爸媽使用,所以回歸「三大」,只要手機字體大、鈴聲大、按鍵大就行了,功能不用太炫。


查股市、看新聞 跟上流行

雖然買給長輩的手機力求功能操作簡單,也有人建議反其道而行,主要是對於有電腦使用基礎的老人家,如果平時就會透過MSN或facebook和兒孫溝通、看照片,也可考慮操作介面簡單、大尺寸螢幕的全觸控智慧型手機,讓銀髮族用手機查詢股市行情、看新聞,不褪流行。

買了手機,要讓手機成為長輩方便的好工具,才算功德圓滿。根據電信業者在門市第一線觀察,最困擾銀髮族的問題,大都是手機功能太強、不會操作。

看話簿、發簡訊 最是實用

電信業者指出,門市現場常有老人家來要求服務人員教他們怎麼撥接電話、看電話簿、發簡訊和設定快速鍵撥號,可見上述幾個功能銀髮族最常用。

幫老人家設定快速鍵,許多人可能認為這最方便,只要將按鍵0至9設定幾組最常撥打的電話號碼,如此老人家只要按下一個鍵,就可以直接撥號。

但說來容易,有時就是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照顧近百歲婆婆的張媽媽說,她幫婆婆設定過快速鍵,但老人家經常忘記,常問:「找老大是按幾號?」她不確定又不敢亂撥,還是很苦惱。

此時或許可將快速鍵代號貼在手機背面,如按鍵1是大寶、按鍵2是小毛,以此類推。

或者只要教長輩最簡單的撥打功能就好,如接電話可按接聽鍵,撥號出去時,手機號碼是10碼、市話加上區域號碼有10碼或9碼;輸入號碼後,再按撥出鍵即可,打所有電話都一樣。長輩習慣了,就會用手機撥打所有的電話,而非只是快速鍵設定的號碼。

【2010-01-07/聯合報/D2版/健康】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慈濟學生研發 聰明小藥盒 幾時吃藥全都錄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面對老年化社會,花蓮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學生最近以老人健康照護系統為主,研發可以透過網路提醒病患用藥的「聰明小藥盒」等各種產品,期盼提供長者優質服務。

上了年紀的病患經常忘了吃藥,學生孫美怡、陳冠芝、吳宇婷、伍耀群等人由老師孫仁亮指導,研發「聰明小藥盒」,這是藉由無線傳輸藥盒系統定時提醒用藥,並記錄病患用藥情況,使病患家屬及醫生能夠完整掌握患者的服藥狀況。

孫美怡等人把藥盒加裝無線傳輸技術,什麼時候吃藥?一天幾次?直接輸入藥盒。時間一到,藥盒就會發出「嗶嗶」聲音提醒病人;藥盒也會記錄患者使用情形,回傳到電腦,簡單實用。

學生葉彥涵、林佳緣、古利琪由老師沈祖望指導「以生理訊號實現方向判斷之腦機介面」,測得老人家的腦波及眼動訊號,經由生理訊號分析處理後,找出向左或向右的特徵值,利用此特徵值控制腦機介面,就知道老人家想要做什麼。

不過古利琪表示,實驗過程最困難是判讀腦波和眼動波,目前只有6成準確度,他們希望有一天這樣的發明,可以改善長者或身障者的生活品質。

年輕人出外打拚,父母獨自在家,老人家的身體狀況如何?血壓有沒有飆高?總讓孩子懸掛。由張顯洋老師指導,鄧如君、林怡儂、張維汧等學生提出「POC心血管疾病評估風險之遠端健康照護系統」創作,可將數據上傳到平台,透過系統讓親友看個仔細、遠端關護。

【2010-01-05/聯合報/B1版/宜花•運動】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老人假牙補助擴大 增4千人受惠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內政部規劃推動多項攸關民眾權益的新措施將於民國99年實施,包括擴大老人假牙補助對象、調整相關入出境證件與居留證規費等。

內政部指出,為保障經濟弱勢老人口腔健康,自98年元月起提供中低收入老人裝置假牙,可享1萬5千元至4萬元不等的補助;99年起增加補助對象,將領有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的老人,以及經各級政府補助身心障礙者托育費或養護費達5成以上的老人納入。預估每年可再增加4千人受益,受益人數達到9千人。

內政部表示,因應台灣逐漸走向高齡化社會,擴大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適用範圍,包括於現行國際觀光旅館,增列一般觀光旅館的室外通路、避難層坡道及扶手、避難層出入口、室內出入口、室內通路走廊、升降設備、廁所盥洗室、浴室及停車空間等為必要設置項目。

內政部指出,大陸地區人民及港澳居民臨時停留許可證相關費用,九十九年每件由二百元調高為三百元;單次入出境證件每件由四百元調高為六元;二年效期以下多次入出境證件每件八百元,調高為一千元;台灣地區居留證因採用IC晶片卡成本增加,每件四百元調高為一千元。

【2010-1-1/中華日報(臺灣)/B1/保健】

新聞選輯:衛星定位手環尋回失智老人可立即找到蹤影加國研究提供家屬國內團體籲跟進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提供衛星定位手環來取代傳統愛心手鍊,讓失智老人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戴有愛心手鍊的老人只有「被發現」才能找到回家的路;若戴衛星定位手環,即能立即找到老人的蹤影。

目前確診為失智患者之長輩,可免費申辦愛心手鍊,亦可至警察局辦理指紋捺印,這些都很重要,但皆為較消極被動的協尋措施。湯秘書長表示,對於大部分活動自如、認知功能受損、判斷力下降的輕度失智患者來說,極易在走失時發生意外,此時,愛心手鍊及指紋捺印的服務是無法及時保護長輩的生命安全,而類似案件時有所聞,讓家屬提心吊膽。

加拿大的警方已經在研究提供衛星定位手環給失智老人的可能性,湯麗玉祕書長也呼籲,台灣警政署也應積極考量在台實施的可能性。

據統計,媒體報導失智老人走失新聞就已高達九十多則,其中,找回者有四分之ㄧ的老人已死亡。湯祕書長也表示,有些老人因為跌落水池、墜落山谷或誤闖快速道路等,若無人立即發現,常因此而意外死亡。

年長者對社會也是貢獻良多,勿讓老來失智的長輩枉死野外或身陷險境。湯祕書長也表示,這並非一個文明社會會發生的問題,政府應積極面對及改善該問題才行。

家中長輩一但走失,家屬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心急如焚,但若能藉由衛星定位,透過系統就能找尋長者蹤跡,也能減少社會成本的付出。

【2010-1-1/台灣新生報/16/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