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年長者多走有益!步行可降低近50%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跳率」是重點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56521

年長者多走有益!步行可降低近50%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跳率」是重點- Heho健康 

日期:2022 年 12 月 24 日 
作者:李祉函 

走路不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增加睡眠品質,一項新研究更顯示,每天多走五分鐘可幫助降低血壓。 走路對身體好處多,《美國商業資訊》報導指出,一項針對六千名受試者長達半個月的研究發現,每天增加 5 分鐘、每週平均增加不行 34 分鐘的步行時間,平均可降低 8.7 毫米汞柱收縮壓。 這項研究結果相當有意義,因為根據刊登《THE LANCET》上的一項分析曾表示,只要降低 5 毫米汞數收縮壓就可顯著降低心臟病、中風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When Is It Too Late to Start Saving for Retirement?

資料來源:https://money.usnews.com/money/retirement/aging/articles/when-is-it-too-late-to-start-saving-for-retirement

When Is It Too Late to Start Saving for Retirement?
By Rachel Hartman
Reviewed by Emily Brandon
Dec. 23, 2022, at 9:22 a.m.

As retirement nears, it’s common to evaluate your nest egg and decide next steps. When only a few working years remain, you may be wondering if it’s worth saving. If you haven’t yet started, the process of setting aside funds might not seem effective. Any investments you make won’t have many years to earn interest. You might need to access your savings soon after retirement.

As you question if it’s too late to start saving, think about:
How close you are to retirement.
When you want to take Social Security.
What you will need to be comfortable.
How saving in your 50s and 60s could work.

新聞選輯:銀髮族注意!骨鬆、姿勢不良、核心肌群無力,恐增薦椎骨折風險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6890

銀髮族注意!骨鬆、姿勢不良、核心肌群無力,恐增薦椎骨折風險
楊榮森
2022-12-26

王太太今年82歲,一個月前在家中不慎跌倒,自己站起來後,還可以活動,只是覺得下背到右臀部位隱隱疼痛,因為王太太還可以步行,家人討論後並沒有立即送醫院檢查。經過一週的觀察後,疼痛情形並沒有改轉,且右臀部到右大腿出現一片瘀青,行走愈來愈困難,家人送她到門診檢查時,並未發現髖部骨折,仔細檢視X光片發現,在薦椎隱約有很細的裂痕,醫師診斷為未移位的薦椎骨折,安排骨密度檢查發現嚴重骨鬆,腰椎骨密度T值-4.2,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為10ng/ml(正常值30-50ng/ml);因為薦椎骨折並無移位,建議穿背架保護,並用骨鬆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D3和鈣,另用止痛藥物和物理治療改善疼痛,二週後情況逐漸好轉,目前行走較方便,仍在門診治療中。

新聞選輯:Why Does My Sleep Become Worse as I Age?

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2022/12/27/well/live/aging-sleep-insomnia.html

Why Does My Sleep Become Worse as I Age?
By Alisha Haridasani Gupta
Dec. 27, 2022

Q: As I’ve gotten older, I’ve found it harder and harder to fall and stay asleep. Why is that?

Dr. Abhinav Singh, medical director of the Indiana Sleep Center and a sleep professor at Mari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like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ith an analogy. Think of your ability to sleep as though it were a car, he said. As it ages and clocks more miles, it begins to fall apart; it needs more repairs, and its ride becomes less smooth.

The same thing happens with your sleep, Dr. Singh said.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Most older Canadians feel positive about aging, but income and health have a big impact: report

資料來源:https://www.ctvnews.ca/health/most-older-canadians-feel-positive-about-aging-but-income-and-health-have-a-big-impact-report-1.6201867

Most older Canadians feel positive about aging, but income and health have a big impact: report

Alexandra Mae Jones
CTVNews.ca writer

Updated Dec. 21, 2022 3:52 a.m. CST
Published Dec. 20, 2022 7:03 p.m. CST

More than half of Canadians over the age of 50 are feeling positive about aging, according to a new national survey, but those who are struggling financially or have poor health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struggle with their expectations of aging.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eing (NIA) partnered with the Environics Institute for Survey Research to ask 5,885 Canadians aged 50 and older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with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aging.

The resulting report, published on Tuesday, found that optimism is common among older Canadians, with 63 per cent saying they felt positive about growing older and 72 per cent saying they had enough income for their savings to help them avoid major problems in the future.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退休理財|趁年輕備妥2帳戶 不當下流老人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wealth/tutor/775692.html

退休理財|趁年輕備妥2帳戶 不當下流老人
工商時報 彭禎伶 2022.12.18

擔心成為「下流老人」嗎?若不想過上「又病又窮又孤獨」的老年時光,台灣人壽建議,趁年輕備好兩大帳戶,即退休金與健康帳戶,才能延緩衰老、避免重症或無人照護,甚至可以遊山玩水吃美食,預約上流的老後年華。

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在2015年著作的「下流老人」,形容高齡者又老、又窮、又孤單,引發的社會問題,台灣將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是逾65歲以上的高齡者,再加上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餘命不斷延長,65歲退休後,平均要再活15年。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研討展覽:The 3rd Int'l Conference on Aging and Gerontology (ICAG 2023)

資料來源:https://eventsget.com/events/3rd-intl-conference-on-aging-gerontology-icag-2023-113256

The 3rd Int'l Conference on Aging and Gerontology (ICAG 2023)
Conference Title
The 3rd Int'l Conference on Aging and Gerontology (ICAG 2023)
Event Type
Conference
Conference Date
02-06-2023 to 04-06-2023
Location
Chengdu, Sichuan, China

期刊資源: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資料來源:https://connect.springerpub.com/content/sgrargg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Edited by:
Roland J. Thorpe, Jr., PhD
Jessica A. Kelley, PhD Editorial board
ISSN (print):
0198-8794
ISSN (online):
1944-4036

This landmark annual review has provided over three decades of knowledge, insight, and research on topics critical to gerontologists everywhere. The purpose of this annual review is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full gamut of literature on key topics in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including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medicine, psychology, economics, and end-of-life issues. ARGG continues its long tradition of professionalism under the editorship of a leading expert in the field of gerontology, Toni C. Antonucci. Over the past 35 years, ARGG has brought together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experts in the field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and continues to deliver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content and authoritative reviews of research for students,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期刊資源:Pandemic’s Many Effects on Older Women Documented in Journal

資料來源:https://www.geron.org/press-room/press-releases/2022-press-releases/1481-pandemic-s-many-effects-on-older-women-documented-in-journal


Pandemic’s Many Effects on Older Women Documented in Journal

December 14, 2022
Contact: Todd Kluss
tkluss@geron.org
(202) 587-2839

A new supplemental issue to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titled “The Impact,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of COVID-19: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 explores key areas on how older women initially responded to the threat of COVID-19,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pandemic, and aspects of their prior health and well-being that may have influenced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ir lives.

The WHI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diverse longitudinal studies conducted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Three decades after its 1992 launch, 52,543 women continue to be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core of this landmark study, with a mean age of 86.6 (ranging from 73 to 106 years of age). The WHI i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the journal supplement was made possible by support from Wake Fores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How Does What We Eat Affect How We Age?


How Does What We Eat Affect How We Age?

By COLUMBIA UNIVERSITY'S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DECEMBER 10, 2022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about nutrition holistically.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from the Butler Columbia Aging Cent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answer to a seemingly simple question – how does what we eat impact how we age – is unavoidably complex.

While the majority of analyses had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a single nutrient on a single outcome, a conventional, un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diet on health and aging no longer gives us the full picture. A healthy diet needs to be thought of based on the balance of ensembles of nutrients, rather than by optimizing a series of nutrients one at a time. Up until recently, little was understood about how dietary variation that occurs naturally in humans impacts aging. The findings were recentl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BMC Biology.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5/6831716?from=ch1005_msg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2022-12-12 10:12:05 聯合報 /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

「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

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

新聞選輯:2022退休力/想像老年怎麼過?日本經驗傳授50歲該準備的獨老清單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9/6831047

2022退休力/想像老年怎麼過?日本經驗傳授50歲該準備的獨老清單
2022-12-12 11:00:00 聯合報 / 本報記者雷光涵/報導

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正在迎接人生一百年時代。過去日本人倡議的「終活」,是六、七十歲開始生前斷捨離、交代後事遺願、醫療抉擇等 ,近年愈來愈多人認知,可能得一個人走完人生下半場,於是許多人從五十歲就開始投入終活。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緊跟在日本之後,日本提前準備終活的經驗,可提供觀察與預習。

踏出第一步 想像老年怎過

日本政府調查,一九八○年全國有八十八萬一千人老後一個人住,推估二○四○年將達八百九十六萬三千人,且女性人數多、增加比男性快。台灣也類似,一九六○年總生育率百分之五點七五,如今不婚、不育,創下全世界最低生育率,不及百分之一。未有伴侶、沒有子女,現代人有很大的機會,獨居離世。

新聞選輯:不想又老又窮 1關鍵 40歲存老本也來得及


不想又老又窮 1關鍵 40歲存老本也來得及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12.12

勞保年金改革喊了多年,只聞樓梯響!台灣啟動年金改革比歐美慢,但高齡化速度卻很快,據推估,2026年老年(65歲以上)人口達20.8%,即超高齡國家,2036年將邁入極高齡國家,即老年人口將多達33.1%。

針對勞保年金改革的憂心,在25至39歲的未退族中,有高達63.5%認為將來領到的勞保年金還會再打折,其中有逾5成認為會打7折,未退族自認是未來「勞保改革苦主」;不過,也有近5成樂觀認為,勞保破產前「不會」改革,針對勞保基金之基金累積餘額恐於115年度出現負值的急迫性,過度輕忽恐將面臨退休準備不足的困局。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高齡友善調查:老人下不來醫療上不去 專家籲通用設計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25296

高齡友善調查:老人下不來醫療上不去 專家籲通用設計
2022-12-08 21:56 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長照

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透過網路調查1065份有效問卷,民眾在高齡友善社會中,最在意「高齡友善醫療」及「安全居住環境」。但台灣超過六百萬宅無裝設電梯,住二樓即宛若偏鄉,形成「老人下不來,醫療照顧資源上不去」的窘境。

調查顯示,全民最大共識是希望政府「補助及整合老舊公寓安裝電梯」,使長者方便出門。專家呼籲,政府應補助老宅裝設電梯,制定長照政策應以「通用設計」概念,讓所有族群皆適用。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台灣人壽12月7日舉行「高齡友善PLUS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等,跨世代討論找出解方。

新聞選輯: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研究:閱讀習慣能增強老年人的記憶力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54317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研究:閱讀習慣能增強老年人的記憶力 
日期:2022 年 12 月 8 日 
作者:孫珞軒 

隨著人口老化,許多長者的認知功能會退化,甚至發展為阿茲海默症,而培養閱讀習慣能改善大腦功能。根據一項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的研究,在人們年齡增長及大腦衰退的情況下,閱讀有助於維持記憶力。 

美國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人學習實驗室主任 Liz Stine-Morrow 博士指出,閱讀那些真正吸引你的書籍有很多好處,它有助於增強閱讀所需要的心理能力。 其中一種心理能力稱為「情節記憶」,它使我們能夠記住一本書前幾章的內容,並讓我們理解正在閱讀的文字。另一種心理能力則是「工作記憶」,指的是將事物保留在我們的腦海中的能力,工作記憶有助於在繼續閱讀時回想前一個段落中的內容。

繼續閱讀: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研究:閱讀習慣能增強老年人的記憶力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254317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全台約300萬「老青獨居者」 許志成:獨居+孤寂感恐加成作用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22436

全台約300萬「老青獨居者」 許志成:獨居+孤寂感恐加成作用
2022-12-07 21:04 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台灣人壽今日舉辦「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全台51萬名高齡獨居者,若加上年輕獨居者,全台約有300萬名獨居者,而獨居並非壞事,有些作家、作曲者需獨自安靜才能創作,但若獨居加上「孤寂感」,感覺與社會脫離、無法融入人群,彷彿被社會拋棄,恐有加成作用。

許志成表示,以個人層面來看,有工作的獨居者會用「忙碌」克服孤寂感,忘記自己有孤寂的情緒,但退休後無法再以忙碌掩飾自己的孤寂感,若獨居加上孤寂感恐有加成作用,而孤寂感是一種自覺,包括對生活沒那麼滿意、害怕人群,若稍有偏差恐走上抽菸、酗酒甚至違法用藥來逃避孤寂。有些人則較正面,會參與志工、幫助他人,追求被重視感、被需要感,讓他感覺自己有存在意義,也能減輕孤寂感。

新聞選輯:Is aging in place right for you?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is-aging-in-place-right-for-you

Is aging in place right for you?
December 7, 2022

If you’re planning to stay in your home as long as possible, here are some steps you should take. Consider your health, the safety of your home, and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in your communit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help you think this all though. If you answer "yes" to any of these questions, talk with your doctor. Share the answers with your family and consider reaching out to an aging-in-place specialist who might also be able to help determine if remaining in your home is a safe option for you.

新聞選輯:Only 38% of Americans have discussed their aging parents finances

資料來源:https://www.foxbusiness.com/lifestyle/thirty-eight-percent-americans-have-discussed-their-aging-parents-finances

Only 38% of Americans have discussed their aging parents finances
December 7, 2022 6:00am EST
By Daniella Genovese FOXBusiness

EXCLUSIVE: Talking about money is often taboo. But in certain cases these conversations are critical to ensure our parents are solvent as they enter retirement.

However, according to a recent Wells Fargo survey on financial planning, only 38% of Americans with aging parents have discussed both their parents' current and future financial situation. Under half, 46% of Americans, talked to their parents about whether they have the money they need now.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34% of Americans haven't discussed their parents' current or future financial situation. On top of that, almost half of respondents admitted that they would rather discuss funeral plans over financial planning.
...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期刊資源:Daytime Napping and Cognitive Health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資料來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72580/

Daytime Napping and Cognitive Health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Junxin Li 1, Miranda V McPhillips 2, Zhongyue Deng 3, Fangfang Fan 4, Adam Spira 3
Affiliations expandPMID: 36472580
DOI: 10.1093/gerona/glac239

Abstract
Background: Daytime napping ma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can be complicated by specific features of napping and the older adult's health.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ims to synthesize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napping and cognition in older adults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aytime sleep practice in older adults.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Life really does get better with age: Study finds older adults experience less daily stress

資料來源:https://studyfinds.org/life-really-does-get-better-with-age-study-finds-older-adults-experience-less-daily-stress/

Life really does get better with age: Study finds older adults experience less daily stress
DECEMBER 1, 2022
by John Anderer

Author: ‘On average, the experience of daily stress won’t get worse, but in fact get better.’

UNIVERSITY PARK, Pa. — There’s no way around it: Modern life is stressful. We all have bills to pay, responsibilities to meet, and goals to achieve. For countless people, the demands of daily life often result in daily stress. If you’re dealing with a lot of stress in your life right now, new research from Penn State is here to say chances are it will get better — eventually. Researchers report that the number of daily stressors and people’s reactivity to daily stressors tends to decrease with age.

In other words, older adults usually encounter fewer stressors throughout their days, but even when they do, they don’t allow those experiences to strain them as much as a younger individual would.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高齡幫幫忙 超高齡社會中關懷據點的服務觀察與轉型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531

高齡幫幫忙 超高齡社會中關懷據點的服務觀察與轉型
2022/11/30 · 作者 / 林治萱 · 出處 / Web only

現有據點量能有限
國發會在2022年8月發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提醒國民應積極整備與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除了積極發展長期照顧服務與拓展各類型服務模式以外,預防高齡者失能、提升照顧者照護知能也成為重要關心議題。身處照護現場的專業人員也一同思考著,現行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體系,除了原有的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等4大功能以外,能否轉型成為第一線預防與延緩長者失能、同時支持照顧者的場所?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研討展覽: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https://www.iirst.com/event/index.php?id=1833411

(ICGTGY-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Saturday, 25.February.2023 London, UK

Overview

IIRST delighted to welcome academicians, students , researchers and industrial professionals to illustrious Conference dated 25th February 2023 at London,UK under the theme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is for broad logical discourse, both intra-and interdisciplinary, among Universities, Colleges, Academicians and Department personnel through an assortment of Distinguished addresses, Plenary sessions, Workshops, Symposiums, Oral and Poster introductions, Virtual/Video presentations and Webinars.

期刊資源:Educational Gerontology


https://www.tandfonline.com/journals/uedg20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Publishes research in gerontology, adult education and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for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s, care providers, trainers and students.

Aims and scope
This well-respected journal offers up-to-date original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gerontology,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Researc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nefit from the exchange of ideas for both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will also serve as authorit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in this burgeoning field.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ts kind to publish twelve issues per volume year.

Articles featuring outcome-based practic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gerontology for the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care provider, trainer, and student in such areas as: art, music, drama and recreational therapies; mental health, communication arts, social programs and policies; and, social work, nursing, physical and occupational therapies, financial planners,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family relations and therapy, and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rint ISSN: 0360-1277 Online ISSN: 1521-0472

Journal metrics
Citation metrics 1.389 (2021) Impact Factor
1.516 (2021) 5 year IF
1.9 (2021) CiteScore (Scopus)
Q2 (2021) CiteScore Best Quartile
0.665 (2021) SNIP
0.366 (2021) SJR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Myths about digital technology and older adults

資料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2-00319-4

Myths about digital technology and older adults
Jeffrey A. Johnson

Nature Aging (2022)

In the age of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 there are myths about older adults’ difficulties in using technology. Here I will debunk two common myths: first, the idea that age-related functional decline is entirely responsible; and second, the notion that everyone will be technologically adept once today’s older adults are gone.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為什麼馬拉松選手都在用「超慢跑」?不想傷膝蓋,銀髮族體適能講師大推的「節拍超慢跑」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ynews.page.link/bmKeL

為什麼馬拉松選手都在用「超慢跑」?不想傷膝蓋,銀髮族體適能講師大推的「節拍超慢跑」怎麼做?

徐棟英
2022年11月22日 週二 上午9:00

【免輔具、溫和有效的徒手肌力訓練+節拍超慢跑幫你存健康】

以前在軍中訓練的是學生和官士兵們,他們都屬青壯年,訓練強度較大,從軍中退役後,2013年受文山區里長之邀,到社區活動中心幫銀髮族開設體適能的課程,考量到他們的年齡和體力,我開始觀察老人家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和困難之處,並開始涉獵各種關於特殊族群的體能訓練知識來設計課程內容,同時要考量環境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所以我設計的是「徒手肌力訓練+節拍超慢跑」。

●「徒手肌力訓練」讓你的核心逆齡!

當時,我看到某個日本節目介紹了特別為銀髮族設計的徒手肌力訓練,讓嘗試運動的長輩身體與行動能力變好了,這激發了我設計課程的靈感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6 tips for improving news coverage of older people


資料來源:https://journalistsresource.org/home/6-tips-for-improving-news-coverage-of-older-people/

6 tips for improving news coverage of older people
by Kristen Senz | November 15, 2022

From as early as age 3, people begin to form negative biases toward older people, research has shown, and as many as half of all people worldwide carry ageist beliefs. For journalists, recognizing inherent biases is key to producing better, deeper coverage of aging-related issues and stories involving older people.

The following tips, provided by two experienced journalists who have spent decades covering health and aging, are designed to help newsrooms improve their coverage of longevity and topics that matter to older adults. By developing a more informed and nuanced approach to these stories, journalists can contribute to eradicating ageism and its many harmful effects.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期刊資源:精準健康趨勢之下新創發展重點方向觀測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docid=CDOC20221021001

精準健康趨勢之下新創發展重點方向觀測
出版日期 11月09日, 2022
作者 張凱傑

導論
隨著全球各國面臨高齡化社會來臨,造成醫療成本逐年增加,以及健康意識的抬頭,醫學發展的觀念開始轉變,提倡所謂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的新概念,希冀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利用數位科技持續促進民眾健康,藉此不要進入健康照護階段。在精準健康風潮之下,諸多新創業者也紛紛投入,並研發創新的應用。本文將整理和分析新創投入精準健康領域之重點發展方向,提供相關業者參考之用。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全世界最老!75歲以上長者,首次佔日本總人口的15%以上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09/6753860

全世界最老!75歲以上長者,首次佔日本總人口的15%以上
2022-11-10 12:01 遠見/ 文 / 魯皓平日本

日本已是超高齡社會,無論是65歲還是7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都是全球最高。

一直以來,日本(Japan)都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老化國家——極低的出生率和平均壽命的延長,使得國家的老年人口比例愈來愈高,加上現代醫學的發達、衛生條件的進步,如今整個國家的平均壽命,已經一年比一年提升。

根據美國(USA)中央情報局(CIA)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調查報告,日本幾乎是平均壽命和人口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靠著發達的醫療保健和飲食習慣,總體預期壽命達83.7歲。

然而,長壽卻少子化的結果,使得日本未來的人口結構面臨極大的挑戰,青年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長照需求人數增加的問題,讓社福體系恐怕得面對超乎想像的壓力。

新聞選輯:現代人多坐少動增慢性便秘機率!若不改善恐引發老年癡呆、癌症


現代人多坐少動增慢性便秘機率!若不改善恐引發老年癡呆、癌症 
日期:2022-11-10 
作者:李祉函 

現代人因工作關係常久坐不動,再加上工作壓力大,久而久之容易引發一連串健康問題。 豐榮醫院一般外科、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鄭智勇表示,上班族常外食導致膳食纖維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容易失眠,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慢性便秘發生。 

慢性便秘為較長期的大腸機能異常導致的便秘,當每周排便不到三次,症狀超過三個月就符合慢性便秘,其症狀包含糞便乾燥堅硬導致排便困難、疼痛,以及排便後仍然覺得肚子脹,感覺沒排乾、有殘便。 鄭智勇醫師指出,慢性便秘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高齡長者、長期臥床者,此外,以下族群也常出現慢性便秘:

繼續閱讀: 現代人多坐少動增慢性便秘機率!若不改善恐引發老年癡呆、癌症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247681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Home Care Services Help With Managing Chronic Pain in Older Adults


資料來源:https://inspiredhomecare.com/managing-chronic-pain-in-older-adults/

Home Care Services Help With Managing Chronic Pain in Older Adults

Stinging. Aching. Burning. That’s how many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pain express what they live with on an everyday basis. Chronic pain may occur anywhere in the body, in some cases for no apparent reason whatsoev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ain that lasts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either nonstop or coming and going. And it’s more common than you might imagine, impacting a quarter of u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銀髮產業協會與大人社團聯手發表「熟齡未來生活指數」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6738568

銀髮產業協會與大人社團聯手發表「熟齡未來生活指數」
2022/11/04 09:21:53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台灣銀髮產業協會與大人社團聯手,3日發表「20道題‧熟齡未來生活指數」,作為理想老後生活樣貌的檢視指標,提早做好最佳預備;另外,更收集彙整國內外產業解方,提出【熟齡未來生活的100種設計提案】,打開熟齡族未來生活新想像,幫助熟齡族找到合適的生活解方,也讓企業品牌能找到機會點,制定創新轉型的策略。

台灣銀髮產業協會表示,經由341位熟齡者自我評估現在生活樣貌與35家跨領域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分別從四大面向結果與專家觀點,來看熟齡族在老後生活認知度及準備度。

在「空間環境」及「整合服務」兩個面向,熟齡族自評平均都有89%較高的符合理想程度。

新聞選輯:全世界最老!75歲以上長者,首次佔日本總人口的15%以上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5984

全世界最老!75歲以上長者,首次佔日本總人口的15%以上
文 / 魯皓平
2022-11-02

日本已是超高齡社會,無論是65歲還是7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都是全球最高。

一直以來,日本(Japan)都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老化國家——極低的出生率和平均壽命的延長,使得國家的老年人口比例愈來愈高,加上現代醫學的發達、衛生條件的進步,如今整個國家的平均壽命,已經一年比一年提升。

根據美國(USA)中央情報局(CIA)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調查報告,日本幾乎是平均壽命和人口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靠著發達的醫療保健和飲食習慣,總體預期壽命達83.7歲。

然而,長壽卻少子化的結果,使得日本未來的人口結構面臨極大的挑戰,青年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長照需求人數增加的問題,讓社福體系恐怕得面對超乎想像的壓力。

新聞選輯: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成大辦論壇提因應解方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110177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成大辦論壇提因應解方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人口高齡化是國家醫藥衛生及社會進步的成就,同時也是挑戰。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預估在2025年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成功大學老年所響應衛福部長照2.0政策與迎接成大91週年校慶,將於11月15-19日舉行「迎向百歲餘命 論壇」系列活動,包含百歲、失智症系列電影欣賞與專題講座,以對超高齡社會來臨、提出因應與解方。

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提到,古代唐朝敦煌文獻裡曾出現養老院的紀載;電影《楢山節考》裡深山貧困農村子女要將家中年滿70歲的老人背到山裡任由自生自滅的棄老習俗;電影《七五計劃》中為了解決嚴重人口老化問題,認可75歲以上長者享有選擇死亡的權利,不同時空背景對高齡者有截然不同的習俗政策與對待,在在說明高齡議題對當代社會的重要性,面對迫在眉睫的高齡化海嘯,成大與老年所責無旁貸。

新聞選輯:失落感易引發老年憂鬱 4招助你老得好


連結 資料來源

失落感易引發老年憂鬱 4招助你老得好
CDNS E
2022年11月7日 週一 上午12:00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老化過程中必會經歷的「失落」是引發老年憂鬱症的主要風險因子。專家指出,當人生步入老年階段,會經歷不斷面對失去產生的失落感,易引發憂鬱情形。建議年長者可透過每天運動、培養嗜好、與親友相聚,以及加入志工行列等4種方式,幫助自己克服與正向面對。

研究顯示,年長者罹患憂鬱症會增加死亡率、更容易出現慢性疾病,甚至更進一步加速老化過程,是健康長者的2到3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當人生步入老年階段,會經歷不斷面對失去產生的失落感,包含健康的衰退、情感支持的失落,以及外在環境引發的失落,如退休、搬家、經濟困頓等,對生活、身心健康都帶來挑戰。

新聞選輯:勞保怎麼領…三方式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664/6744225

勞保怎麼領…三方式一次搞懂
2022/11/07 00:51:51
經濟日報 
記者 江睿智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再加上少子女化的趨勢,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勞保老年給付攸關勞工老年經濟生活保障。當勞工退休前、計畫請領老年給付時,會思考很多問題,其中,究竟平均月投保薪資是怎麼採計,是勞工詢問度最高的問題。

目前勞保老年給付有三種項目:第一項是按月領的「老年年金」;第二項是「老年一次金」給付;第三項是「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此為勞保舊制退休金,只能一次請領,而且,必須有勞保舊制年資者,才能選擇第三項。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南開科大推廣銀髮族養生 辦第二屆全國銀髮族養生廚藝賽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topic/24221411

南開科大推廣銀髮族養生 辦第二屆全國銀髮族養生廚藝賽
台灣好新聞 2022/10/28 15:52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2第二屆全國銀髮養生廚藝大賽,28日於南開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各地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烹飪好手齊聚一堂,競逐團隊默契、食材的搭配、養生概念、刀功等,南開並邀請國內知名美食專家焦志方等人進行評審。

上午先就熱食組比賽規則與上菜時間等進行說明,9時30分準時進行,計有9組高中組同學參賽,在南開科大南園中餐教室進行,每組3名選手,彼此很有默契的展開作業,此次有業者提供的雞胸肉、澳洲牛肉、未來肉等,蔬果則由各組自行備料,報名時每道菜都交出菜名和食材等,選手們都具丙級證照,刀功了得,創意也被肯定。評審同時就同學對食材的認知、默契、刀法的運用、火候、流暢度、精準到位等進行評比。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憂鬱、情緒低落,當心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神經科醫師圖解說明

資料來源: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2/10/parkinsons-disease.html

憂鬱、情緒低落,當心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神經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劉育志 醫師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頭,便趕緊就醫檢查。李杰勳醫師說,經過訪談,患者確實有憂鬱的現象,於是便調整巴金森病的藥物,除了治療動作症狀,同時也改善情緒方面的非動作症狀。經過治療後,家屬便明顯感受到患者的狀況有進步,動作改善了,心情也變好許多。

不只是老化!年過50,每月自我檢測巴金森病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Nearly 6 million older adults are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These resources can help struggling seniors

資料來源:https://www.cnbc.com/2022/09/26/as-poverty-among-elders-rises-resources-these-can-help-struggling-seniors.html

Nearly 6 million older adults are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These resources can help struggling seniors

PUBLISHED MON, SEP 26 202210:59 AM EDTUPDATED MON, SEP 26 202212:16 PM EDT
Annie Nova@ANNIEREPORTER

The poverty rate among Americans over the age of 65 is on the ris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U.S. Census Bureau data, the share of older people in the U.S.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rose to 10.3% in 2021 from 8.9% in 2020.

That means nearly 6 million older adults in the country a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退休年金》老年給付怎麼領比較有利?2張圖直接算給你看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3008915

退休年金》老年給付怎麼領比較有利?2張圖直接算給你看
撰文者 勞工保險局
2022.10.13
專欄財富線上

粉絲提問:「我是民國46年(1957年)出生,多年前離職,那年我才45歲,勞保年資只有12年。勞保局說,因為我滿60歲,可以請領老年一次金;民國97年(2008年)10月我就加入國保,到111年(2022年)10月滿65歲,聽說國保年資與勞保年資加起來有15年,也可以請領勞保年金,真的嗎?我該怎麼做比較有利?」

這位粉絲有2種選擇:1.勞保請領一次金、國保請領年金;2.勞保、國保同時請領年金。
選擇1》勞保請領一次金、國保請領年金

(1)勞保請領「老年一次金」=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月數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機構申請導入智慧科技應用於高齡照顧補助計畫說明會


資料來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10060747571268719644

機構申請導入智慧科技應用於高齡照顧補助計畫說明會

活動資訊
以日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住宿型照顧機構為對象,徵求機構綜整照顧端現況、問題與需求,提出導入既有成熟智慧照顧產品/服務,應用於長者生活照顧或健康促進創新服務之具體規劃,並說明機構配合資源及後續長期應用準備。

為推動智慧科技實際應用於高齡照顧,由照顧機構提出導入計劃、配合資源及後續長期應用規劃。由本計劃補助導入智慧科技產品所需要的部分經費,並由專案團隊協助媒合適當廠商;廠商也須提供配合資源,在專案團隊協助下收集資訊驗證服務效益,形成互利多贏之架構,共同落實智慧科技在高齡照顧之實務應用。


本場說明會,提供
  • 評選照顧機構,提供最高40萬補助資訊
  • 計劃申請說明 (由專案團隊協助媒合適當智慧照護產品/服務)
  • 智慧科技產品/服務應用分享
  • 日照場域導入案例分享
  • 智慧科技產品體驗

日期:2022/10/18(二)
時間:下午14:00 - 16:20
地點:世大化成-台中崇德旗艦店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3段601號1樓)
& Google Meet線上會議室 (活動前1~2日將提供會議連結)

費用:免費

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訓練】不用走到 1 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 走 2 千步就達標

連結 資料來源

【訓練】不用走到 1 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 走 2 千步就達標
潮健康 Cool Health
發表於 2022/10/04

還在「每天健康萬步走」? 研究:2千步其實就很夠!

不少民眾存有「每天走萬步有助身體健康」的既有觀念。事實是,年輕族群事業、學業繁忙且分秒必爭,難以空出時間養成萬步走的習慣;老年族群更可能因慢性疾病、關節退化,單純步行已實屬困難,更遑論走到萬步之多。好消息是,權威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載的研究表明,比起走滿一萬步,僅透過「強力步行」(Power Walking)的方式走滿 2,000 步就對身體有明顯益處。

研究團隊分析 78,500 名平均年齡約 61 歲的受試者,透過佩戴健身追蹤裝置分析其步行習慣。數據分析指出,每天走 2,000-10,000 步的受試者,罹患特定癌症、心臟病與死亡風險皆有所降低。

不過,研究團隊亦表明,僅僅是步行 2,000 步,就能將個人的全因死亡風險從 11% 降至 8%;另外,每天平均步行 2,000 步至 3,800 步左右,癡呆症的風險也會降低 25%。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期刊資源:Journal of Women & Aging

期刊資源:https://www.tandfonline.com/journals/wjwa20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publishes research o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 challenges facing women in their later years.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老年失能最大原因是這行為!醫曝做好3件事老年不失能 這種運動千萬不能停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35336

老年失能最大原因是這行為!醫曝做好3件事老年不失能 這種運動千萬不能停
郭庚儒 報導
2022/10/03 11:00

年老最怕走不動,長期臥床還要人照顧,如何當個健康高齡者,不成為被照顧者呢?醫師建議,只要做到好3件事,就能避免老年失能。

老年失能主因就是不動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羅東博愛醫院院長葉文凌指出,高齡社會早已到,超高齡社會正迅速衝來,但人的生理年齡不等於實際年齡,老年也不等於失能。從骨科醫師觀點來看,排除中樞神經性、血管性失能等原因,造成骨骼神經系統失能最主要原因就是不動。

「人人皆會老,但並非人人皆會失能。」葉文凌比喻,骨骼恰如車子的骨架,關節恰如車子的方向盤,而肌肉恰如車子的引擎;有句話說,20歲前的骨骼肌肉系統健康靠基因,30歲後就靠自己,所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如果成為沙發馬鈴薯,離失能也就不遠了。

3招避免老年失能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南韓3年後急速進入超高齡社會 老人貧窮率位居OECD之冠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75142

南韓3年後急速進入超高齡社會 老人貧窮率位居OECD之冠
2022/09/30 19: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65歲以上的年長者,估計在3年後將突破900萬人,僅7年間就迅速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雖然高齡人口快速增加,但老年貧窮率仍名列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第一。

根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創辦的電視新聞頻道《YTN》報導,到了2025年,南韓65歲以上人口就會超過900萬,占總人口20%以上,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年長者人口占總人口20%)。這是南韓在2018年宣布為高齡社會(年長者人口占總人口14%)後,僅過了7年的時間就進入超高齡社會,甚至比日本所經歷的時間還要快3年,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

期刊資源:高齡健身市場與智慧健身器材產品新興應用案例觀測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docid=CDOC20220919009

高齡健身市場與智慧健身器材產品新興應用案例觀測
出版日期
09月30日, 2022
作者
楊晴
導論

在全球高齡化趨勢下,高齡健身的需求與商機持續增加,本研究欲鎖定智慧健身器材市場,以曾參展國際健身與健康貿易展FIBO的標竿智慧健身器材業者HUR與SMARTfit為案例,觀察並分析以高齡者為主要客群之智慧健身器材新興應用,提供有意布局高齡智慧健身器材產品的相關業者,作為研擬市場策略或研發產品之參考。

目錄
高齡健身市場的發展趨勢
高齡智慧健身器材產品新興應用案例分析
結論
附錄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南開科大推高齡培訓課程 青銀共學活化人力資本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28004133-260421?chdtv

南開科大推高齡培訓課程 青銀共學活化人力資本
2022/09/28
中時楊靜茹

台灣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問題,將出現勞動力短缺危機,有鑑於此,南開科技大學推高齡培訓課程,透過青銀共學,幫助長者重返職場,活化人力資本,28日舉辦成果發表。外籍生鄭慧雯說,馬來西亞食物是重口味,台灣的健康取向較清淡,她跟長輩們學到很多私房菜食譜,回國可以跟家人分享。

南開科大研發處長劉冠佑指出,台灣社會勞動力短缺迫在眉睫,學校執行教育部「打造南投不老城鎮」計畫,針對有意願再度就業或創業的高齡者,請餐飲科技職教師李耀堂所規畫的培訓課程,讓他們具備再就業職能,特地安排學生擔任助教,從旁協助參加課程的社區長輩。

新聞選輯:南開科大中高齡人力培訓成果發表會 培育學員再創人生事業第二春


資料來源: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666773

南開科大中高齡人力培訓成果發表會 培育學員再創人生事業第二春
2022-09-28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南開科技大學配合高齡化社會趨勢,針對有意願再度就業或創業高齡者舉辦高齡人力培訓,經過六週培訓於二十八日成果發表會,參加的學員多數信心滿滿朝著在家創業的方向規劃再創人生事業第二春。

南開科技大學餐飲系助教李耀堂特別針對有意二度就業的中高齡學員規劃課,利用在地食材,例如南投盛產的鳳梨低溫烘焙,讓消費者可以預購再製作可保持成品新鮮美味,還有因應疫情可以冷凍真空包裝,方便消費者快速品嚐到在地好食材既美味又健康,創業者普及推廣增加收入。


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高齡者照護服務行動裝置之日本市場規模預測(2022-2025)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docid=CDOC20220919004

高齡者照護服務行動裝置之日本市場規模預測(2022-2025)
出版日期
09月22日, 2022
作者
富士Chimera總研
導論
本文研究標的為高齡者照護服務支援裝置,包含預防高齡者跌倒或遊走而使用各式感測器或攝影機等設備,或使用可穿戴式感測裝置、運用地理位置資訊的GPS攜帶型裝置、提供支援人力即時前往支援及回報高齡者之家族成員等應用。內容涵蓋2020年與2025年需求市場與費用制度、2022年至2025年日本市場之市場規模預測、主要廠商動態與未來發展之關鍵議題。展望2020年至2025年,服務量年平均成長為12.0%。

目錄
產品範疇
需求市場與商業模式
市場規模
主要廠商動態
未來發展方向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規律生活型態有助長者健康老齡化!研究:保持早起、天天活動的老年人更快樂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40350

規律生活型態有助長者健康老齡化!研究:保持早起、天天活動的老年人更快樂 
日期:2022-09-16 
作者:孫珞軒 

與生活型態不規律的人相比,固定早起並全天保持活動的老年人更快樂,在大腦認知功能測驗中表現更好。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JAMA Psychiatry)期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不只是活動強度,生活型態的規律性對健康老齡化和心理健康更加重要。

該研究主要作者、匹茲堡大學精神醫學和流行病學教授斯馬古拉博士(Stephen Smagula)指出,早起、整天保持活動並遵循相同的規律生活型態,對於老年人健康有重要作用。而生活型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這代表著有意識地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預防與改善健康問題。

新聞選輯:為了照顧家中二老,是否能夠一次提領勞保?理財顧問提醒:注意這3點,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資料來源: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08550

為了照顧家中二老,是否能夠一次提領勞保?理財顧問提醒:注意這3點,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撰文者:Grace 
更新時間:2022-09-16 

最近Grace與R小姐見面,她談到公婆原來居住的地方即將被房東收回,需要重新為他們找居住的地方。

另一方面現在的每月收入都已經配置好,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來支付公婆未來的生活、房租與醫療照護上。所以先生與小姑討論後,兩人決定這兩年勞保將陸續到期,可以由勞保中「一次提領老年年金」做為資金的來源。

R小姐問道這樣的想法是否可以執行,又有什麼相關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R小姐的先生與小姑在現有的資金考量之下,決定在勞保可以提領老年給付的時候先行提領,做為照顧父母的資金來源。這樣一來資金的問題似乎解決了,但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其他權益呢 ? Grace提供3個檢查點與3個思考點,讓R小姐家可以做為評估與準備,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聞選輯:非同一筆退休金!「勞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金」差在哪?超簡易圖文說明

資料來源:https://orange.udn.com/orange/story/121195/6623224

非同一筆退休金!「勞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金」差在哪?超簡易圖文說明
2022-09-19 12:19 勞工保險局

許多民眾常把新制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搞混,以為這是同一筆錢,其實新制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是兩種不同的制度,不會互相影響也沒有替代性喔!

【新制勞工退休金:強制雇主每月應為勞工提繳不低於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

新制勞工退休金係依據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自94年7月1日施行,規定雇主應為適用本條例的勞工,自到職日起至離職當日止,按月為其提繳不低於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儲存於勞保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且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本人,退休金可累積帶著走,不因勞工轉換工作或企業歇業、關廠而受影響。

註:舊制勞工退休金則係依據勞動基準法辦理,如有相關疑義,請逕向事業單位所在地之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即縣市政府勞工局 、處)洽詢。

新聞選輯:健康網》防肌少症 營養師列5大飲食建議


資料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0328

健康網》防肌少症 營養師列5大飲食建議
2022/09/19 07:34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肌少症是銀髮族常見的疾病之一,除了容易感到四肢無力以外,平衡感也可能變差,因此營養師詳列5大飲食建議,包括:攝取足夠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素、omega-3及適量乳製品,來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粉專「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發文表示,肌少症(Sarcopenia),指的是肌肉量流失加上身體功能喪失,通常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會發生。隨著飲食和生活型態的不同,每個人的肌肉流失的速度也不同,因此,想要預防肌少症的發生,可以試著從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開始。

呂孟凡表示,目前在營養素方面,跟肌少症相關最常被討論的有: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E、胡蘿蔔素、硒)。

新聞選輯:跌倒是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第2位!6招改善肌耐力與平衡、保命防跌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4280

跌倒是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第2位!6招改善肌耐力與平衡、保命防跌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2022-09-20

台灣已步入老人化社會,老年人口的增加延伸了許多照顧上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民國110年死因統計指出,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位居第二名,僅次於交通事故!因此預防年長者跌倒是相當需要重視的問題。

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主任表示,若嚴重跌倒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骨折、顱內出血、死亡。跌倒的因素可再分為兩類:自身因素,包含身體機能退化,肌力不足,平衡變差,服用藥物等。另一類為外在因素,包括照明不足、移動空間的障礙、缺乏扶手、地面濕滑等因素。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長照詐欺」6大措施 預防失智又失財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54/6627529

「長照詐欺」6大措施 預防失智又失財
2022-09-21 08:50 聯合新聞網/Smart智富月刊
【撰文:駱潤生】

防疫女神賈永婕日前因失智母親疑似被舅舅侵害財產,在媒體發言捍衛;電影《完美監護》以「長照詐欺」為題材,增加民眾對此議題關注。高齡化趨勢伴隨老年失智人口增加,安養照顧及財務安全,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依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台灣65歲以上老人中,每13人即有1位患者,而80歲以上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患者。顯見失智發生率隨年齡增長。當我們或家人不幸遇到這情況時,以下有6個失智防詐措施:

1.建立平時的就診紀錄:根據「2021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有高達75%患者未被確診,台灣則有近50%。失智症患者的自尊、家人的不捨,降低患者就診意願,但其實讓家人與患者就診很重要,除了有專業醫療建議,就診紀錄也是患者未來受到金融詐害時,提供法院維權的依據。

新聞選輯:1/5人口破65歲,超高齡社會3年倒數!樓梯、廁所等空間怎麼做才「高齡友善」?

資料來源: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2768

1/5人口破65歲,超高齡社會3年倒數!樓梯、廁所等空間怎麼做才「高齡友善」?

2022-09-20
整理・許鈺屏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佔20%;換句話說,三年後,路上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

但你可能也看不到這些畫面——因為有更多長者住在無電梯公寓,膝蓋痛到不能下樓;或擔心馬路太寬、車速太快,出門也不願走遠。原因在於,台灣目前的城市規劃與交通設計多是半世紀前完成——那是一個每年新生兒破40萬的年代,但去年,台灣新生兒人數已跌破16萬。

現在,台灣該思考重新設計高齡友善的城市與建築,來因應進逼的現實需求。未來城市邀請長期投入高齡建築設計的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品牌長、建築師謝偉士,分享他的觀察及經驗。

未來城市Podcast EP.41

▹ 未來主持人:未來城市頻道總監 陳芳毓
▹ 未來大來賓: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品牌長、建築師謝偉士

新聞選輯:打造高齡宅 獨老、雙老人際不斷鏈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620639?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打造高齡宅 獨老、雙老人際不斷鏈
2022-09-18 03:29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桃園報導

台灣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僅僅七年,老化速度超過日、韓,再過三年,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百分之廿,街上老人將比小孩還多,凸顯高齡健康與社會照顧的重要性。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根據內政部公告,目前獨居戶達一百萬戶,未來一個人生活或「雙老」的獨老生活樣態愈趨普遍,提早做好退休準備更顯重要。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家中青壯年結婚另組家庭,或是搬遷到外地工作,亦或是長者未婚、離婚、喪偶,獨居老人的比例也逐漸上升。彭培業表示,獨居不一定都代表負面,但如果斷了社會連結,容易變得封閉而憂鬱、焦慮、衰弱速度加快,或是罹患失智症

新聞選輯:高齡投資 擬取消年齡分際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718872.html

高齡投資 擬取消年齡分際
工商時報 魏喬怡 2022.09.19

為保護高齡金融消費者,國內金融業受限許多。信託公會擬推動修訂信託業營運範圍受益權轉讓限制風險揭露及行銷訂約管理辦法,「在符合高齡公平對待的原則下」,讓高齡者仍有知道各式投資理財商品的權利。

信託公會指出,有時過度保護反而會限制高齡者的投資權益,若要讓高齡者得到最適切的金融服務,不該以「年齡」作分際,而應該從高齡者是否仍保有理財能力及商品風險高低去設立保護機制。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目前信託業的部分法規,是以「年齡」作為限制的分際,例如對已簽訂信託契約的客戶,如已年滿70歲以上,不得就特定投資標的對其進行推介,但是像一些外幣理財商品、境外基金及境外結構型商品等,若只是單純以年齡去限制,反而會阻礙高齡客戶獲取適合投資標的訊息,而錯失合適的資產配置與運用的機會,反而形成另一種不公平。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不能那麼早退休 我國賦閒人口跌破百萬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policy/718612.html

不能那麼早退休 我國賦閒人口跌破百萬
工商時報 
2022.09.18

主計總處甫完成的調查指出,連續八年逾百萬的賦閒人口,於今年前七個月首度跌破百萬人。國發會表示,這是國人延後退休、或退休後再就業所致,今年前七個月中高齡勞參率升至65.4%,已創下歷年新高,研判還會持續升高。

主計總處指出,由於求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不找工作等原因,在台灣有800多萬人,屬於沒有工作也不找工作的「非勞動力」,不過,有一類既非求學、也非高齡、也沒有料理家務的非勞動力則歸為賦閒人口(賦閒、傷病、其他),賦閒人口自96年的77萬升至103年101萬,此後年年逾百萬,不過,今年前七個月已降至97萬人,為近九年來首度跌破百萬的一年。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研討展覽:【MIC Insight】新興科技下,智慧醫療健康創新應用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event/EventDtl.aspx?acno=ACT202201019

【MIC Insight】新興科技下,智慧醫療健康創新應用
2022/10/18 活動前一天發送收視網址通知_
觀看時間 : 2022/10/18 (二) 10:00 ~ 2022/10/24 (一) 18:00

關於活動

疫情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也改變醫療看診、醫院營運、遠距照護、運動健身等方式,大廠與新創業者積極推動健康醫療體系數位轉型。除穿戴科技、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技術逐步導入醫療體系外,量子電腦技術亦受到關注,新興技術帶動更加多元的智慧醫療創新應用。本次研討會《台灣智慧醫療新創發展趨勢觀測》專題演講,從醫療場域需求端、廠商供給端剖析國際及台灣智慧醫療發展分析,探討台灣新創布局重點與商業發展方向;並分享《量子電腦導入智慧醫療應用趨勢分析》議題,探討量子電腦導入智慧醫療發展趨勢、案例分析、智慧醫療布局策略與方向。

隨著健康促進的概念逐年受到重視,健身及提升身體活動量之需求逐年增加,帶動運動健身市場持續成長;其中,搭配使用的健身器材更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出新型態智慧健身器材。MIC以,剖析《智慧健身器材產品發展趨勢分析》專題演講,並分享標竿產品案例。

誠摯地邀請您參與本次分享會,即時掌握最新科技趨勢及重要關鍵議題。


觀看時間
2022/10/18 (二) 10:00 ~ 2022/10/24 (一) 18:00_活動前一天發送收視網址通知)

費用說明
l MIC會員:以會員權益參加,每人每場次計研討會會員權益一次。
l 非會員付費參加:

線上研討會原價:NT$3,000/場次,價格含電子講義。

★優惠方案:

線上研討會於9月27日(星期二)前報名可享早鳥優惠 NT$2,000/場次。

l MIC Event學習券:每人每場次使用一張。


注意事項

1. 使用會員權益或付費參加者,因故無法參與,請於活動前一日來電取消;未取消者,恕不予以退費(若為會員,則視同使用權益一次)。
2. 溫馨提醒:確認款項無誤後「活動前一天發送收視網址通知」至您的報名信箱,請務必留意信箱與垃圾信件。
若未收到或無法接收到通知信還請與報名窗口聯繫。
報名窗口張先生 電話: (02)6631-1203

議程【觀看時間】2022/10/18 (二) 10:00 ~ 2022/10/24 (一) 18:00

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照顧臥床的家人,只能幫他【擦澡】嗎? 你所不知道「到宅沐浴車」提供的專業照護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5018

照顧臥床的家人,只能幫他【擦澡】嗎? 你所不知道「到宅沐浴車」提供的專業照護
生活情報組企編 報導
2022/09/14 09:00

台灣已正式步入老年化社會,老老照顧現象已愈來愈多,尤其當被照顧者一旦失能,照顧者不論是體力或身體機能漸漸無法負荷時,多重而龐大的壓力壟罩著失能家庭。根據資料顯示,近7成失能者臥床一年以上,近2成更是長達10年以上,在這漫長歲月中,近3成超過一年沒有好好洗過澡;6成以上失能家庭沒有合適的洗澡空間,加上失能者身體的狀況複雜,「洗澡」已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照顧者擔心幫失能家屬洗澡移位會受傷、受涼,因此而忍痛放棄為他沐浴。

新聞選輯:健康網》孤獨感會惡化身心健康 醫授3招找回幸福感

資料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52533

健康網》孤獨感會惡化身心健康 醫授3招找回幸福感
2022/09/08 18:43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年長者常容易感到孤獨,醫師提醒,孤獨會導致血壓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造成失眠、生活品質及認知變差,也會使孤獨感變得更嚴重,因此建應多外出運動曬太陽、加強認知功能訓練,以及多參與活動等3方法重新找回幸福感。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身旁親友陸續過世,社交系統減少;身體狀況較不佳,影響活動力及參與事物的機會等因素,以致年長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建議周遭的人對身旁長者可以多點警覺及關懷,察覺對方活動是否愈來愈侷限、漸漸退出原本的社交圈。

新聞選輯:腦退化是可逆轉的!61歲台大醫師「777大腦保健法」瘦8公斤,高血脂消失、腦齡回春5歲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9/post/202209080010/

腦退化是可逆轉的!61歲台大醫師「777大腦保健法」瘦8公斤,高血脂消失、腦齡回春5歲
曾文毅 醫師

健康
2022-09-12 09:00

腦齡是可以逆轉的

我的職業是放射診斷科的專科醫師,在臨床上看過不計其數的大腦影像。但是幾年前,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當我看到自己的大腦磁振造影檢查結果時,才驚訝地發現,61歲的我,兩側顳葉及海馬迴有明顯萎縮,側腦室也明顯擴大。於是,我立刻做了腦齡檢查,看看自己的腦年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檢查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全腦神經年齡比實際年紀年輕了1.2歲,這使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是,在8個認知功能中,事件記憶網絡的腦年齡比實際年紀大了8.2歲!而事件記憶網絡就坐落在兩側顳葉及海馬迴的位置。這個結果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促使我開始鞭策自己,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善措施,以挽救我的腦健康。

新聞選輯:四類金融商品 禁行銷銀髮族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6605189

四類金融商品 禁行銷銀髮族
2022/09/12 03:02:46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金管會近期陸續同意備查銀行、證券、保險、期貨業對高齡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等自律規範,其中對高齡客戶禁止主動推薦四大高風險商品,包括境內結構型商品、外國有價證券、高風險基金商品及銀行業也禁止主動電話行銷信用貸款。

一旦有不當招攬,金管會將加重懲處,如日前保險業對高齡者不當招攬核保,就遭金管會加重一倍罰鍰。


網路資源:2022《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opic/healthycity2022

2022《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

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已難逆轉,當長者更老、失能狀況更嚴重、需求更高時,照顧者的負荷愈益沉重。如何不讓照顧困境拖累全家,考驗各縣市政府建構照顧服務體系的能力。

口號喊得響亮,真的能做到嗎?儘管中央訂出政策方向,但落實到執行面時,縣市政府如何隨著地方的生活習慣、文化特性、人力結構,因地制宜建構適合的照顧服務體系,恐怕才是真能滿足民眾照顧需求的關鍵,尤其在資源不那麼充足的縣市,該如何運用創意做法,提供好用、夠用且用得起的服務?

《康健》從「資源與人力布建、服務現況與成效、照顧與支持、多元宣傳與創新」4大面向、共21項指標,分析22個縣市的長照作為,哪個城市最給力?

新聞選輯:《DJ社論》改善家務移工制度,就是改善你我的餘生

資料來源:https://www.moneydj.com/kmdj/editorial/editorialviewer.aspx?a=3de735dc-6e97-45fc-adcf-9b3231e61b95

《DJ社論》改善家務移工制度,就是改善你我的餘生
2022/09/08 14:05 MoneyDJ社論

台灣人的平均餘命又創新高了。你各位有更高的機會,要活得更久了。——聽起來不錯吧?但如果再看另一個數字:國人臨終前平均病痛8年半、且勞動部日前才說家庭看護工缺口達6.4萬人,等於6.4萬個失能照護家庭受影響,即便雇主加價仍找無人,想一想,就算有錢也請不到看護工,變老、生病,將成為每一個高齡者與親緣照護者最恐怖又醒不過來的噩夢。

整體而言,台灣的老化程度持續增加,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老年人口占比大於20%的超高齡社會。而人口紅利結束的時間點,則將落在2028年。然而,看護移工稀缺已成近年常態,因人力引進少,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又逐年增加,在看護人力問題上,越來越向賣方市場傾斜已經難避免。日前勞動部宣布將看護移工的法定薪資調高3千元、來到2萬元,期望解決問題。但問題是,一切都在這個「問題是」,薪資真的是問題所在嗎?

網路資源: 高齡駕駛人認知檢測練習平台


公路總局高齡駕駛人專區

高齡駕駛人認知檢測練習平台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樂齡健康講座:邁向無C肝的國度,最後一哩路(張延亙醫師)


詳細資訊:https://fb.me/e/2Liaba51Q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上午10:00 – 下午12:00

樂齡健康講座:邁向無C肝的國度,最後一哩路(張延亙醫師)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樂齡健康講座:邁向無C肝的國度,最後一哩路(張延亙醫師)
活動主辦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台灣約有40萬人感染慢性C型肝炎,感染後會產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後遺症。
新型C肝口服藥可99%C根除肝炎,衛福部期在2025年根除此病、較WHO提早5年達標。經政策積極執行已治癒大部分C肝病人,但仍有些無症狀帶原者存於社區,尚待大家齊心把所有C肝病人找出,以根除C肝。
講師:張延亙醫師 永安診所院長/台中市診所協會副理事長
活動地點:三樓多元學習教室

新聞選輯:長輩總有說不出的苦?醫師教你秒懂銀髮族心理、遠離鬱症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89352

長輩總有說不出的苦?醫師教你秒懂銀髮族心理、遠離鬱症
中央社
2022-09-10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你有多久沒關心家中長輩了呢?長輩心中的苦你都了解嗎?

68歲的許太太是名長期獨居的長者,十年前老伴因病離世,親人也鮮少返家陪伴她,某天女兒打電話回家卻將近半天無人接聽,在鄰居協助之下,得知母親出門買菜卻忘記回家的路,擔心的女兒趕緊南下照料她,才發現母親記憶力大不如前、每天都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但安眠藥會造成記憶力不好,難以集中精神,又因為慢病纏身時常怨嘆命不好甚至試圖輕身,經由精神科醫師評估後推判許太太罹患老人鬱症。

110年衛福部自殺率統計: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

據110年衛福部公布國人自殺率統計,雖青壯年族群自殺率逐年遞減,但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卻突破新高,由於歷經身體病變、親友離世、子女關係疏離,重重打擊下容易走上絕路,是每年自殺率數據顯示裡的中高風險群,更是需要正視關懷的族群。

新聞選輯:出現「3 狀況」需手術!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控制視力方法一次看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39950

出現「3 狀況」需手術!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控制視力方法一次看 
日期:2022-09-12 
作者:李祉函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及濕性,眼科醫師張如輝表示,目前為止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並無治癒的方法,以「保有現有視力、避免惡化」為治療方針,治療方式也依據各期別而有所不同。 

張如輝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的檢測包含散瞳眼底檢查以及侵犯性的螢光眼底血管攝影(FAG)以及循血綠血管攝影(ICG),不過有些患者會對螢光劑過敏,因此現在還有非侵入式視網膜斷層檢查(OCT)的選擇。 

濕性黃斑部病變治療、以「保有現有視力、避免惡化」為主 

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目前為止並無治療方法,除了定期追蹤,可補充 AREDS/AREDS2(黃斑護眼維生素),近期也有研究顯示,可透過幹細胞自體移植進行治療,不過此療法還在研究階段,需待技術成熟才可普及,另外基因治療、視網膜晶片以及人工電子眼等研究也正在進行中。

新聞選輯:預防肌少症、失智!熟齡族飲食建議指南,4大原則吃對幸福又健康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2680

預防肌少症、失智!熟齡族飲食建議指南,4大原則吃對幸福又健康
AcroViz編輯部
2022-09-12
老人飲食常見問題有哪些

基本上,若是老人飲食營養攝取不足的話,就容易產生下列問題:
【肌少症】

肌少症是伴隨老化所引起肌肉質量的減少,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而原發性肌少症與衰老(肌肉萎縮)有關,次發性肌少症與疾病、體力和活動力下降、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關。

由於老化的神經肌肉、賀爾蒙濃度、生長激素等,都是肌少症的成因,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跌倒、殘疾、慢性病等。年長者應多補充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D,提早避免肌少症的發生。
【慢性傷口和褥瘡】

傷口癒合的過程,會需要

新聞選輯:國人中高齡憂鬱症患者逾7成未就醫!醫曝5種人最危險 衰弱症風險增2.9倍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4970

國人中高齡憂鬱症患者逾7成未就醫!醫曝5種人最危險 衰弱症風險增2.9倍
郭庚儒 報導
2022/09/12 11:44

國人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就醫率偏低!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僅27%就醫,最終只有11%得到有效治療。醫師提醒,憂鬱症不治療會增加死亡率,衰弱症風險更增加2.9倍。

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僅27%就醫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帶領研究團隊進行「台灣憂鬱症照護現況與瓶頸研究」,利用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及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中高齡憂鬱症的治療狀況。

結果發現,高達87%中高齡憂鬱症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11%得到有效的治療,顯示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此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刺胳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Lancet Regi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繼續閱讀: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4970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隱憂!國衛院研究:台灣73%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未就醫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94080

超高齡社會隱憂!國衛院研究:台灣73%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未就醫
中央社
2022-09-12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高達7成3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若長者罹患憂鬱症未妥善治療,死亡率和發生衰弱症風險都較一般人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團隊發現,50歲以上中高齡憂鬱症患者中,僅有27%尋求治療,換言之有高達73%的長者未就醫,最終僅11%患者最終獲得有效治療;相較之下,歐美、日本等高收入國家就醫率皆超過四成。

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致詞指出,民眾對於看精神科會有點猶豫,可能憂心被人家貼標籤說精神有問題,因此應強化推廣全民識能,分享門診也遇過長輩瘦了十幾公斤,檢查都找不到問題,最後發現是憂鬱症。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勞動部:勞保老年給付線上申請好方便 還可委由投保單位線上申辦!

資料來源: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38034

勞動部:勞保老年給付線上申請好方便 還可委由投保單位線上申辦!
資料來源:勞動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9.02 (新聞)

想申請勞保老年給付,除了書面申請方式,還可利用自然人憑證自行在家線上申請,沒有自然人憑證或不熟悉電腦操作的勞工朋友,也可以選擇委由所屬投保單位至勞保局網站e化服務系統線上申辦勞保老年給付,申請管道多元又方便。

利用自然人憑證線上申請老年給付,除不受時間限制,全天24小時都可辦理外,還可以省去郵資或送件到勞保局的時間。而無法自行線上申辦勞保老年給付的勞工朋友,只要出具同意由投保單位為其申辦老年給付之「同意書」(請至勞保局網站書表下載專區下載)給所屬投保單位,亦可委由單位代為線上申辦老年給付。....

新聞選輯:為什麼日本嬰兒要去養老院打工?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2661

為什麼日本嬰兒要去養老院打工?
田孟心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09-02

在國民平均預期壽命高達84.3歲的日本,由於家庭型態轉變,老年人的生活正變得愈來愈孤立。研究指出,特別在老年人們被轉移到安養院後,憂鬱症的情況更加嚴重,而憂鬱又會加速衰老。

為了緩解這樣的問題,位於福岡縣北九州市的一所老人安養院「銀杏庵」,正在嘗試一套新的方法——以免費生活用品「雇用」嬰幼兒來當陪伴員,和長者們互動玩耍。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目前為止銀杏庵總共有32名這樣的「嬰幼兒工」,年齡都在4歲以下。他們可以在任何想「上班」的時候來安養院,也可以隨時離開,通常由母親們陪同。而來擔任嬰幼兒工的家庭,可以獲得免費的尿布、奶粉、寫真服務和咖啡館優惠券。

新聞選輯:視網膜死而復生

資料來源: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5451

視網膜死而復生
2022-09-01 
路易斯(Tanya Lewis)
研究人員恢復死者視網膜的神經活性,未來有望復甦其他神經組織。

諸如「腦死」這類不可逆的生物學事實並不多。長久咸信人死後神經元也隨之死去,但針對眼球內富含神經元組織的新研究,挑戰了這個信條。

科學家在研究中恢復了剛從死亡器官捐贈者取出的視網膜的電生理活性;視網膜是位於眼球後方的感光神經組織,可向大腦傳遞訊息。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5月的《自然》,提供了一個研究眼睛疾患的較佳途徑,例如造成視力衰退和失明主因的老年性黃斑退化(macular degeneration),此研究也奠定了復原其他神經組織的基礎,或許有一天還能實現視網膜移植。

過去針對視網膜的研究大多利用小鼠為動物模型,然而小鼠視網膜沒有黃斑,在人類眼球中黃斑是取得精細視覺細節的重要區域,因此小鼠並不是理想模型。而從人類死者摘取眼睛組織需數小時,在科學家能研究其功能前組織已死。但如果能讓那些組織復活呢?

新聞選輯:【知識】幾歲都能跑!溫和又能改善心肺 超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行走多 2.5 倍

資料來源...

【知識】幾歲都能跑!溫和又能改善心肺 超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行走多 2.5 倍
udn元氣網
發表於 2022/09/02

跑步的好處?

讓人愉悅、改善睡眠、增肺活量、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醫師形容「跑步是合法的吸毒」,可促進腦內啡分泌,就像「天然的鴉片」一樣使人產生欣快感,有效紓壓,且能改善睡眠品質,肺活量、心輸出量也會增加,更有助調節身體質量指數(BMI),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若在戶外跑步,曬太陽可使維他命 D 轉換成活性維他命,骨骼密度更高、韌帶更強壯;長距離跑步可讓海馬迴的細胞增長,增加記憶力、降低憂鬱,也能改善大腦處理資訊的穩定度,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跑步適合什麼年齡層?
全齡運動,依年齡層量力而為,保持中強度運動即可

跑步是全齡運動,各年齡層都有其適合的跑法與強度,應依個人體力負荷範圍從事運動,安全且能長久維持。

同樣的跑步速度,對不同心肺功能的人而言,強度完全不同,無論年齡層都要量力而為,保持中強度運動即可。年輕人可以做到心跳率每分鐘達 130 下;中老年人則可以「十級運動自覺量表」作為參考,建議四到六級之間,勿逞強。

新聞選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症狀像老化易延誤治療!出現 7 大症狀應注意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38371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症狀像老化易延誤治療!出現 7 大症狀應注意
日期:2022-09-01 
作者:李祉函 

每年 9/1 為世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日,在台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每 10 萬人就有 1 人確診,每年約新增 230 例新個案,其中又以 65 歲到 70 歲老年人為好發族群。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李啟誠理事長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體內淋巴球會出現不正常增生現象,依照病程可以分為初期、中期、晚期。 李啟誠理事長表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罹患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或因其他疾病抽血,發現白血球、淋巴球異常增加才進一步確診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症狀像老化易延誤治療!出現 7 大症狀應注意 - Heho健康
繼續閱讀:https://heho.com.tw/archives/238371

新聞選輯:家人離世怎申請勞保死亡給付?還有這項津貼別忘記

新聞選輯: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579943

家人離世怎申請勞保死亡給付?還有這項津貼別忘記
2022-09-01 10:36 聯合新聞網/好險有小琪

勞保是大部分勞工都會投保的社會保險,從生(生育給付)、老(老年給付)、病(普通傷病給付)、死(死亡給付)不同面向照顧勞工。但許多人卻會常被煩瑣的術語搞得霧煞煞。其實「死亡給付」除勞保被保險人身故,家人可以請領以外,被保險人的家人身故,自己也能請領喪葬津貼。

例如小吳是勞保被保險人,若小吳不幸身故,實際支出喪葬費用的家人,可以請領喪葬津貼,計算方式為死亡當月(含)起前6個月之勞保平均月投保薪資*5個月。此外家人還可申請遺屬津貼或遺屬年金,可請領死亡給付的遺屬順序為1.配偶及子女2.父母3.祖父母 4.受扶養的孫子女5.受扶養的兄弟、姊妹。若第一順位的遺屬存在且符合「特定條件」(https://www.bli.gov.tw/0007865.html),第二順序就不能請領,以此類推。

新聞選輯:維生素D3增失智症風險?活性、非活性結構不同!分不清楚就看「單位」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4799

維生素D3增失智症風險?活性、非活性結構不同!分不清楚就看「單位」
許寶仁 報導
2022/09/01 11:16

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發表研究顯示,老年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3恐增加失智症風險,引發民眾熱議與詢問,不少民眾或家裡的長者有服用維生素D的習慣,是不是不能吃了?腎臟科醫師林軒任說明,一般人說的維生素D3是「非活性維生素D3」,或稱為「營養維生素D3」,而國衛院研究所指的是「活性維生素D3」,兩者並不相同;民眾若分不清,可以注意盒子上的單位,「非活性維生素D3」的單位是IU,如果單位是ug的話,則可能為「活性維生素D3」


新聞選輯:癌症死亡時鐘快轉20秒 高復發癌症靠免疫療法延長無疾病存活期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5042

癌症死亡時鐘快轉20秒 高復發癌症靠免疫療法延長無疾病存活期
2022-09-07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60多歲的張媽媽,平時天天到公園散步、重視自身健康狀況。一日如廁後驚見血尿卻毫無痛感,就醫竟確診為腎盂癌第三期,術後體力與精神一天天的衰弱,甚至無力自己洗澡。由於過去家人化療副作用,如落髮、反胃等狀況,讓張媽媽擔心自己術後輔助治療時會變一個樣、也沒有體力持續。所幸與醫師討論後,以免疫療法穩定控制病情,體力也逐漸恢復。張媽媽開心地分享:「吃得下,也睡得著,終於有力氣能自己洗澡了!」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張延驊醫師表示:「這樣的案例並非少數,癌友們都期待能以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穩定控制病情,並兼顧生活品質。」

新聞選輯: 翻轉財富管理新觀念: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翻轉財富管理新觀念: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2022/9/7
張淑敏


知名醫師曾以同業的故事提醒民眾,避免退休夢碎,父母應該學習向子女說不,否則累積三千萬退休金也可能瞬間沒了。可惜許多深愛子女的父母仍然無法抗拒親情的訴求,以至於類似的場景依然在許多家庭上演。

近來更聽聞有些父母為籌措子女出國深造費用,向疼愛孫子女的上一代開口,因為在家鄉的老人家,打拚一輩子,多少都存了一、二百萬的老本!老人家貌似身強體健,平日也省吃儉用,短期應該用不上那筆錢,但是人有生老病死、各種意外突發狀況,誰能料得準呢?若老人家來不及等孫子女學成歸國盡孝就失智失能,這時是父母該中斷工作回家侍親,還是孫子女應該輟學回家照顧長輩呢?孫子女出國留學後還會返國就業定居嗎?屆時會不會需要長輩再資助購屋頭期款呢?

新聞選輯: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4面向保護

資料來源: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20907900515-420501

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4面向保護
14:112022-09-07
中時
陳柔蓁

因應我國人口高齡化發展趨勢,金管會持續推動高齡者權益保護相關措施,除鼓勵金融業提供多元化且符合高齡者需求的金融商品外,並透過推動金融教育,提升高齡者金融認知,讓高齡者能更自在、安心地利用金融服務。金管會並在金融商品銷售服務保護措施、友善對待高齡客戶、友善爭議處理及防範金融詐騙等四大面向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之權益保護。

首先在金融商品銷售服務面向,金管會現行法規已要求金融業者評估強化銷售過程控管,避免不當銷售、不主動推介高風險產品、瞭解評估客戶需求、錄音/錄影留存紀錄及強化商品適合度等,以保障高齡者權益。

新聞選輯:高齡長輩病痛多心情不好很正常?你可搞錯了,出現「6現象」恐憂鬱上身,快去就醫


高齡長輩病痛多心情不好很正常?你可搞錯了,出現「6現象」恐憂鬱上身,快去就醫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9月6日 週二 下午2:25

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是這樣的,尤其是待在家鄉的高齡長者,病痛多,常誤以為心情不好是正常的,又症狀是漸進發生,如出現以下現象時,有可能有憂鬱傾向,須求助專業: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許多研究均已證實孤獨與憂鬱症的發生有高度相關。高齡者病痛多,常誤以為心情不好是正常的,又症狀是漸進發生,如出現以下現象時,有可能有憂鬱傾向:

憂鬱傾向6現象
1.常抱怨身體疼痛,易出現失眠;
2.悶悶不樂看什麼都不順眼,常常生氣;
3.對原來有興趣的活動失去興趣;
4.....

新聞選輯:閒置校舍辦老人日照中心遭家長抗議 同時解決「少子化」、「高齡社會」的老幼共學怎麼「辦」



閒置校舍辦老人日照中心遭家長抗議 同時解決「少子化」、「高齡社會」的老幼共學怎麼「辦」
李佳穎
2022-09-06 09:00

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國小家長會抗議校內設置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近1年,市政府已經改變收容對象與動線,但仍遭到反對,讓閒置校舍轉作老人日照中心蒙上陰影。當高齡化社會中老幼共融成為趨勢,台灣可以怎麼做?

開學逾1周,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國小的家長並沒有因為開學把小孩送到學校後獲得一絲歇息,他們忙著和校方與台北市社會局抗議,要求暫緩在校內設置日間照顧中心。台北市政府在2019年決定利用芝山國小忠孝樓3樓的4間閒置教室設立日照中心,但因家長擔憂影響學童受教環境,遭受抗議。

芝山國小目前約450名學生,原本近70間教室,空出12間,為了有效利用,已有2間做公共托嬰家園,台北市觀傳局借用2間做檔案處,靖娟兒童基金會使用3間做為安全居家示範館,另1間為校方辦樂齡學堂,家長為什麼反對再將4間教室改裝日照中心?

新聞選輯:新北文化基金會「聊藝療」平台 媒合高齡、失智照服藝文服務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06003967-260405?chdtv

新北文化基金會「聊藝療」平台 媒合高齡、失智照服藝文服務
17:042022/09/06
中時
蔡雯如

為了鼓勵高齡、失智長者參與藝文活動,提高復能動力。新北市文化基金會推動「聊藝療-新北全齡藝術樂活計畫」,搭建「聊藝療」平台,串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社會局、衛生局,提供高齡、失智照服機構「打開博物館補助計畫」、「藝術出走申請計畫」、「藝術開箱申請計畫」3大藝文服務,導入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工作者,希望讓新北市高齡或失智症的長者有機會踏出醫療機構,就近參與藝文活動,並紓緩照顧者壓力。

新聞選輯:「不是不工作,而是不用為了錢工作!」日韓長者工作到老不苦命,退而不休才是人生目標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3008687

「不是不工作,而是不用為了錢工作!」日韓長者工作到老不苦命,退而不休才是人生目標

撰文者小花平台-Frances
2022.09.06
專欄小花平台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預期退休年數也逐漸拉長,從原本認知的65歲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到了今天,你可曾想:工作到老,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未來甚至可能不存在「退休年齡」,愈來愈多人活到老、做到老、賺到老,不輕言退休或是退而不休,你有這個體認了嗎?

日本老人80歲還在工作!所謂的「退休年齡」可能不存在

眾所周知,日本是有名的高齡友善職場,超過65歲的高齡長者中,每3位就有1位是身在職場的領薪階級,到了70歲、80歲仍繼續工作者比比皆是,已然成為日本社會新常態。

繼續閱讀: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3008687

新聞選輯:高齡宅可住到過世,安保、葬禮、清運政府包|從東京看日本社宅政策(下)

資料來源: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2751

高齡宅可住到過世,安保、葬禮、清運政府包|從東京看日本社宅政策(下)
2022-09-06
文・張郁婕

上篇以東京都為例,整理了日本社會住宅相關政策。下篇則從行政改革的角度出發,整理東京都近年的住宅政策。

在行政改革方面,東京都為解決城市空屋與老舊公寓的問題,於2019年起,將原先設於「都市整備局」下的「住宅政策推進部」與「都營住宅經營部」獨立出來,新設「住宅政策本部」,專責東京都內的住宅政策規劃,優先解決老舊公寓與空屋問題,實踐「東京都住宅達人計畫」的目標。

組織改組後「住宅政策本部」公務員人數可望從350人的規模擴編10-20人,但此舉也一度引發內部批評,質疑十多年前(2004)為讓住宅政策具有城市再造的綜合性宏觀視野,才將專責住宅政策的住宅局與都市計畫局整併成「都市整備局」;現在再度將住宅政策獨立出來,是在走回頭路。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 3 Tips On Caring For Aging Parents: Touch, Attention, Humor

資料來源: https://www.forbes.com/sites/carolynrosenblatt/2022/07/19/three-tips-on-caring-for-aging-parents-touch-attention-humor/?sh=493db9e3d82a

3 Tips On Caring For Aging Parents: Touch, Attention, Humor
Carolyn Rosenblatt
Jul 19, 2022,03:41pm EDT

As a nursing student decades ago, my first summer job was taking care of an older lady at her home. My employer was her daughter, who had taken her mom in to live with her.

Due to a major stroke, the mom didn’t speak, except for a rare “yes” or “no”. My job as a home care worker was to read to her (the Bible only), help her to the bathroom, walk her a short distance outside, and get her in and out of bed. She had a walker and wheelchair. I kept her company and did small chores while her daughter was away from the house.

新聞選輯:免費索閱!高齡化須面對的長照醫療法律手冊


資料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831/2328447.htm

免費索閱!高齡化須面對的長照醫療法律手冊
記者王淑君/台北報導

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國人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2021年已達到80.86歲。我國自民國107年轉為高齡社會後,預估將於民國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若是長期照顧失能或失智的長者,所產生的壓力足以壓垮一個家庭,這樣的案件在社會新聞中屢見不鮮。

新聞選輯:2025台灣面臨「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短缺危機,國發會規畫未來10年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2538

2025台灣面臨「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短缺危機,國發會規畫未來10年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

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人口推估,台灣正面臨勞動力人口的短缺危機。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30)日表示,為了強化人才量能,將從3大方向推進,期望在未來10年內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然而,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表示,對於如何達到目標,還要有具體規畫。

2025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扶養比至2060年逾100

根據國發會於8月22日所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預計3年後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比率超過20%。同時,勞動人口也將低於總人口數的2/3,勞動力將不如以往豐沛。

新聞選輯: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退休信心指數首度及格,未退族恐比上一代更晚退,最憂「通膨」吃掉退休金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1001054

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退休信心指數首度及格,未退族恐比上一代更晚退,最憂「通膨」吃掉退休金
2022.08.31 

俄烏戰爭膠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反覆,再加上通貨膨脹居高不下,202年全球動盪不安,對個人退休準備帶來衝擊!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簡稱「政大商學院」)9月29日共同發布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今年的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指數三大觀察指數首度全部及格!其中退休信心指數更是首次超過60分,但看似樂觀卻有隱憂,調查發現,未退族認為會比上一代更晚退,而且最擔憂「通膨」會讓退休金縮水,民眾準備退休將更吃力。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Remarkable Anti-Aging Drug Delivers Positive Effects on Health and Lifespan With Brief Exposure

資料來源:https://scitechdaily.com/remarkable-anti-aging-drug-delivers-positive-effects-on-health-and-lifespan-with-brief-exposure/

Remarkable Anti-Aging Drug Delivers Positive Effects on Health and Lifespan With Brief Exposure

By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Y OF AGING 
AUGUST 30, 2022

Brief exposure to rapamycin has the same anti-aging effects as lifelong treatment.

Imagine being able to take a medicine that prevents the decline that comes with age and keeps you healthy. Scientists are searching for drugs that have these effects. The current most promising anti-aging drug is Rapamycin. It is known for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life and health span in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laboratory animals. It is often given lifelong to obtain the maximum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drug. However, even at the low dose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age-related decline, negative side effects may occur. Plus, it is always desirable to use the lowest effective dose. A research group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y of Aging in Cologne, Germany, has now shown in laboratory animals that brief exposure to rapamycin has the same positive effects as lifelong treatment. This opens new doors for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humans.

新聞選輯:長照產業化 跟社福不衝突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829000092-260202?utm_source=iii_news&utm_medium=rss&chdtv

長照產業化 跟社福不衝突
04:102022/08/29
工商時報
譚淑珍 、李青縈

面對社會快速高齡化,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長照服務要產業化才能發展,即使長照服務產業化了,也不會與社福相互排擠、衝突,長照服務要具有一定品質以上,一定要走向產業化,但社會弱勢也會照顧到,不會偏廢。

薛瑞元強調,產業化概念「並不是財團化」,而是變成一個industry,可以依照一定遊戲規則來經營。他說,讓長照服務產業化非常重要,因為政府無法完全用稅收資源撐起全部長照,要適度引進民間資金。

針對長照2.0財源,他樂觀表示,長照2.0第一個十年財務沒有問題,如果這樣走下去,擴大支出的範圍,也不會馬上失控,在有菸稅基礎收益下,財源相對穩定。雖然愈到後面會吃老本,但目前收支平衡、明、後年才可能會出現短絀,就長照基金餘額估算,維持五年以上沒有太大問題。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監獄變長照中心!日本連受刑人都高齡化,獄方要備成人尿布、配慢性病藥物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10524

監獄變長照中心!日本連受刑人都高齡化,獄方要備成人尿布、配慢性病藥物

撰文者:福澤喬
福澤喬日本深度觀察 
2022.08.29
摘要

1. 高齡化的問題不只影響勞動市場,就連「監獄」也開始承受後遺症。日本每5個受刑人,就有一名是超過65歲的高齡受刑人。

2. 高齡受刑人和一般的高齡者一樣,面臨體能衰老、各種慢性病和長照需求,使得監獄還須為受刑人準備成人紙尿褲、營養師要調配適合高齡者的飲食,獄方還要顧到各種藥物需求。監獄儼然成了另類長照中心。

新聞選輯: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三面向看人口老化有什麼危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6573258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三面向看人口老化有什麼危機?
2022/08/29 20:09:52
經濟日報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

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紅利也將在2028年結束,人口紅利一旦消失,社會經濟負擔也相對加重,隨著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弱化,產經政策也隨之改變。台大國發所從人口老化對經濟的衝擊、福利開支與醫療體系,以及對家庭結構改變等三個面向探討台灣的人口危機。

新聞選輯:退休開支上看千萬元!65.9% 民眾憂通膨吃掉退休金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2/08/29/retirement-expenses/

退休開支上看千萬元!65.9% 民眾憂通膨吃掉退休金
作者 姚 惠茹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9 日 18:35

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今日共同發布 2022 年「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其中退休信心指數首次超過 60 分,但有高達 65.9% 民眾憂心通膨吃掉退休金,甚至是受到醫療發達影響,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生活費、醫療與長照費用恐要花費上千萬。

「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顯示,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三大指數,今年首度全數及格,其中「退休信心指數」更是首次跨越 60 分,落在 63 分,而「退休充裕指數」分數與去年相同,維持 69 分。

新聞選輯:科技輔具日新月異,先幫助自己還是幫助別人?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2/08/30/technology-aids/

科技輔具日新月異,先幫助自己還是幫助別人?
作者 unthyself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30 日 8:45 

前陣子小米才發表了仿生機器人「CyberOne 」,號稱可以雙足直立行走,透過 AI 建立強大的感知,可分辨人類情緒或回饋反應。回到研究機器人工作的初衷,無非是協助人類生活可以更便利。自動化機械操作到 AI 辨識,我們一直很擔憂機器人將為取代人了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包含筆者現在產生的文章。但我更想探討的是,高齡化社會下,我們照顧人力支持,可以用機器取代嗎?台灣在 2025 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個青壯年人的照顧負擔,將會來到每兩個人就得負責一個老年人的照顧比例。這不單只是照顧費用、醫療支付、社會福利服務給予等硬體設備,而是照顧人力哪裡來?

新聞選輯:預防照護沒做好 老年生活問題多


資料來源:https://vocus.cc/article/63085eeefd89780001967a81

預防照護沒做好 老年生活問題多
優照護

2022-08-26
為甚麼要接受預防照?邁入中老年的所有人都應該認識預防照護,理由很簡單,你是希望生病之後痊癒還是保持健康?相信大部分人都選擇後者吧,如果能維持健康誰會想生病,在身體有狀況之前,就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了疾病纏身之後才接受治療。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而預防照護的目的不只是以改善長者的生理功能及營養狀況等,在身體有狀況前,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得到疾病的可能性,預防照護不只是生理上的改善

新聞選輯:勞保退休金計算與年資相關?3分鐘帶你搞懂勞工申請資格,月領享受樂齡生活!

資料來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208120017/
勞保退休金計算與年資相關?3分鐘帶你搞懂勞工申請資格,月領享受樂齡生活!
2022-08-26 15:00

在這個少子化的年代,臺灣也免不了的逐漸步入高齡化的社會。政府為了保障國人的老年生活,而制定出勞保退休金制度,藉由完善的勞保年資與計算方式,讓勞工的樂齡生活無後顧之憂。但許多人對於勞保退休金資格與申請方式不太了解?甚至連退休金要月領還是一次領都不知道那個好?若你有以上疑惑就看過來,這次本篇將替大家詳解勞保退休金計算方式,讓你找到最適合的退休金申請方式!

勞保退休金3大制度介紹

為了保障國人退休生活,政府訂定了完整的勞保退休機制。使國人享有「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3大退休金制度,看到這許多人會想問:那這3種退休金請領模式有何不同?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吧!

繼續閱讀: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208120017/

新聞選輯:健康網》長者注意! 食藥署:2類藥品恐增跌倒風險

資料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37870

健康網》長者注意! 食藥署:2類藥品恐增跌倒風險
2022/08/26 11:35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跌倒」經常會造成身體上明顯的傷害,對於長者而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外在與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居家環境動線不良、穿著不適當及特定種類藥品的使用等;內在因素包括急慢性疾病、肌力不足、老化及認知功能障礙。有鑑於此,食藥署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師許馨丰,介紹2大類恐增加跌倒風險的藥品。
中樞與心血管藥品 可能增加跌倒風險

新聞選輯:退休理財|超高齡社會將至 四大問題及早準備


退休理財|超高齡社會將至 四大問題及早準備
工商時報 彭禎伶 2022.08.27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平均五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加上少子化、不婚者比例升高,有四大問題是未來每人都必須事先準備的,一是壽命延長的風險;二是無人供養的老年生活;三是醫療費用隨年齡急速增加;四是長期看護的需求。

據壽險公會分析,高齡化的四大問題,可以透過保單適當紓解,如壽命延長的風險,即是透過年金保單來「預存」,現在平均餘命已達80歲左右,等於65歲退休後,還有15年的生活最好能「自給自足」,若退休前月薪5萬元,則每月至少要有3.5萬元可用,才能讓老年生活不至於太辛苦,這樣退休生活費至少要630萬元以上,這裡僅僅是生活及部分的休閒費用。

新聞選輯:2025進入超高齡社會 繼承的房子比買的更大間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6566414

2025進入超高齡社會 繼承的房子比買的更大間
2022/08/26 13:55:51
聯合報 記者林海/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受高房價影響,國人買的房子坪數愈來愈小,今年前七月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每棟面積為31.7坪,是近年購屋人房子買的最小的一年,另外一面國內的人口持續老化,繼承移轉棟數持續創下同期新高,且平均繼承每棟的面積達41.8坪,出現「繼承比買的更大間」的有趣現象。

國發會的「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顯示,國內面臨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將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及「人口紅利消失」等衝擊,統計2025年後我國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成,且還會持續攀升,連帶國內不動產市場也產生明顯改變,包括今年前七月的繼承移轉持續創下同期新高,未繼承的土地與建物面積持續攀升。

新聞選輯:買債券基金,別只躺著領配息!專家:每年多做這件事,配息金額會再增加

資料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488641?page=1

買債券基金,別只躺著領配息!專家:每年多做這件事,配息金額會再增加
鉅亨買基金 
2022-08-26 09:40

預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由2018年的343萬人增加至2025年的470萬人,隨著高齡人口占比突破20%,台灣也將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如何透過配息基金打造現金流,並避開可能遇到的陷阱,便是能否享受更高品質退休生活的關鍵。

1. 各類債券互有領先,沒有絕對贏家

講到配息基金,許多人一定同時想到同樣有著配息率較高優勢的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從上圖可看出,美國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長期績效互有領先,2006年之前,新興市場債券滾動5年報酬率幾乎都遠優於美國高...

新聞選輯:日本退休老人,每月需要8萬!人力仲介:這3種工作最適合銀髮族兼差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10517

日本退休老人,每月需要8萬!人力仲介:這3種工作最適合銀髮族兼差
撰文者:福澤喬
福澤喬日本深度觀察 
2022.08.26

摘要

1. 隨著人類壽命增加,退休後還有數十年的時間,對身心健康和財務狀況都是考驗。

2. 日本50歲以上的高年級員工,大約有12%的人兼差副業。為對抗通膨和年金縮水,退休後才展開兼差恐怕來不及。

3. 日本銀髮人力仲介雜誌的總編輯三好裕建議:「為了改善這種對生活的恐懼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份合適的小零工來做。」有些工作需要銀髮族人生所累積的豐富經驗,反而是年輕人所缺乏的。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自覺年輕就是年輕!優活慢老12提案,遠離孤單憂鬱、慢性病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6880

自覺年輕就是年輕!優活慢老12提案,遠離孤單憂鬱、慢性病
2022/08/29 · 作者 / 羅真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年齡數字只增不減,但只要自覺年輕,身心就會跟著年輕起來。近來《美國醫學會期刊》子刊一篇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正向看待老化的熟齡族群慢性病風險較低,憂鬱症及死亡風險雙雙減半,大腦也會感覺更加靈光。

「變老,倒不是難處;怕老,才是我們的心頭之疾。我們往往沒看到,活得久是進入精神開花、靈魂結果的大門,卻自囿於以動作、肢體靈便、外表光鮮、外在成就為重的文化,而認為活得久就是進入荒原。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年紀的優勢,看到老的自由、老的璀璨。只要我們給老一個機會,年紀會向我們透露內在的新鮮生命。」

這是美國作家瓊‧齊諦斯特(Joan Chittister)近年出版的著作《老得好優雅》中的一段文字。寫下這本書的時候,她已經70歲了,還要求保留90歲時的修訂權,因為她認為自己還在積極活出生命的探索路上。

新聞選輯:智慧醫療 乾濕各有課題

資料來源:https://ieknet.iek.org.tw/ieknews/news_more.aspx?actiontype=ieknews&nsl_id=f9b6bc69b5824a60b11922436cf9328f

智慧醫療 乾濕各有課題
工商時報,譚淑珍、李青縈/台北報導
2022/8/29 

新聞大綱

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是未來生技醫療產業三大發展重點。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新技術、新醫療各有發展性、商業模式是否清晰等問題,也會遇到法規面、制度面的難題,能否納入健保及適法性,都有必要進一步研議。

在生技醫療產業上,薛瑞元簡單劃分乾、濕兩部分,乾是與IT技術相關,濕則與Lab(實驗室)臨床實驗有關。

乾的部分、也就是應用IT技術領域方面,各界有很大期盼,以台灣擁有的IT實力,要發展不是太大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在商業模式。

例如,研發出AI判讀影像,疾病診斷精準即使達到80、90%,醫生或醫院為什麼要買.....

期刊資源: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新契機: 打造監理沙盒制度

資料來源:
https://ieknet.iek.org.tw/iekrpt/rpt_more.aspx?actiontype=rpt&domain=74&rpt_idno=737974074

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新契機: 打造監理沙盒制度
A Fresh Turning Point of Global Smart Healthcare Industry by setting up Regulatory Sandbox
2022/08/09

全民與疫共存的時代來臨,意味著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以及產業須提供更多元化的技術服務支援,無形中促使著全球數位醫療照護產業的轉型與進步,然而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受到政府衛生主管機關政策與法規的監管更為嚴密,如何在追求產業進步與風險管控之間,取得適宜的平衡,乃為各國現階段衛生主管機關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各國為扶植智慧醫療照護產業創新,紛紛利用監理沙盒機制,新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於沙盒中試驗累積經驗,提供主管機關與立法者未來修法或制定相關法規範的參考。本文將介紹日本、美國以及新加坡當前發展的醫療監理沙盒制度,並且提供試驗沙盒中的實務案例,希冀提供企業有更多樣的思維與展望,帶領智慧醫療產業邁入新紀元。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護眼不能只靠葉黃素!營養師曝6類護眼食物 預防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視網膜健康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34681

護眼不能只靠葉黃素!營養師曝6類護眼食物 預防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視網膜健康
羅以容 整理
2022/08/25 15:35

6類護眼食物

林雨薇說明,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維護眼睛健康不能只靠補充葉黃素,而是需要全面攝取多種營養素,為此她建議民眾可攝取平日常見且容易取得的6類護眼食物。

1.地瓜、紅蘿蔔

地瓜、紅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有助視力健康、黏膜完整,預防眼睛感染和其他眼部疾病。飲食可適量以地瓜取代白米飯作為碳水化合物攝取來源,或將紅蘿蔔和雞蛋一起混炒,幫助攝取更多護眼營養素。

2.柑橘、芭樂、奇異果

維生素C是美國驗光協會推薦的抗氧化劑,可對抗老年後相關眼部疾病,維持眼睛血管健康。林雨薇舉例,柑橘類水果含有維生素C,是眼睛健康的關鍵營養,另外,奇異果或芭樂等也都含有豐富維生素C。

繼續閱讀: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34681

新聞選輯:醫療IoT服務創新應用

資料來源: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docid=CDOC20220819005

醫療IoT服務創新應用
出版日期
08月25日, 2022
作者陳霈萱

導論
受到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不只企業啟動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 WFH),感冒或是確診看病,也讓越來越多人嘗試使用遠距醫療的相關服務。為了能夠更為精準地了解患者狀態,許多透過IoT感測設備所蒐集的數據,也成了醫師判斷患者病徵與病況的參考依據之一。隨著越來越多業者使用新興技術來發展新的醫療解決方案,以及為了因應疫情所帶來的衝擊,醫療業開始加速數位轉型的進程。本文將從醫療業如何運用IoT相關設備帶來產業創新。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近了! 國人退休準備「M型化」


資料來源

超高齡社會近了! 國人退休準備「M型化」
劉彥萱 陳建銘
2022年8月23日 週二 下午11:10

在高齡社會下,除了健康問題外,民眾對於退休準備往往充滿憂慮,缺乏行動,近年來退休準備有M型化趨勢。根據聯合報「2021退休力大調查」,針對三萬位民眾填答,發現國人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僅五十七分,顯示大多人對於完善的退休準備,還需要更多努力。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請問一下你今天要什麼服務,找工作,你之前有在那個就業中心填過單子嗎?」

70歲的李敬孝退休已經六年,現在每周都會找一天,到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擔任志工,樂於服務人群,她說退休後的生活比以前更充實。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其實只要身體還能負荷的話,是不要那麼早退休,才不會有老人痴呆或怎樣。」

繼續閱讀...

新聞選輯:富裕但不生小孩 南韓人口到本世紀末料將腰斬 威脅經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6561649

富裕但不生小孩 南韓人口到本世紀末料將腰斬 威脅經濟
00:002022/08/24 18:50:42
經濟日報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

南韓再度刷新自己保持的全球最低生育率紀錄,這個擁有5,100萬人口的國家到本世紀末人口恐將減少一半以上。

南韓統計局24日公布,2021年南韓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為0.81個,低於2020年的0.84個,且再度改寫全球最低紀錄。去年南韓新生兒數量也降至260,600人,相當於總人口的約0.5%。

新聞選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老化加速的台灣

資料來源:https://view.ctee.com.tw/social/43746.html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老化加速的台灣
社論
2022.08.25

國發會日前公布人口推估報告(2022~2070年),表面上本次推估與兩年前的估計差不多,事實上,是有差別的,尤其十年後老化程度、工作年齡人口下滑的情況,本次推估多有修正,台灣這班老年化列車正加速駛向2070年的老年社會。

本次報告之所以會被解讀為變化不大,原因在於各界關注的「超高齡社會」於2025年到來這件事,和兩年前的推估相同,還有,「人口紅利結束」這件事,上回認為會落在2028年,本次推估一樣也是2028年,這兩件最為大家注意的時程既未提早,也未延後,因此這份推估沒有獲得太多的重視。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危機在後頭 國發會:台灣2052年老年占比高於主要國家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555893

危機在後頭 國發會:台灣2052年老年占比高於主要國家
2022-08-22 19:04 中央社/ 台北22日電國發會


國發會22日指出,雖然台灣目前老化程度比其他國家低,但2052年起老年人口占比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圖/取自國發會網站

國發會今天發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間點不變、維持2025年。國發會指出,雖然台灣目前老化程度比其他國家低,但2052年起,老年人口占比將高於其他主要國家。

為了掌握未來人口變動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每2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以及戶籍遷移等相關統計,辦理未來約50年人口推估,今天也在委員會議提報「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

新聞選輯: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落實口腔檢查123,人生因「齒」完美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4093382

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落實口腔檢查123,人生因「齒」完美
華人健康網 2022/08/22 09:57


牙周病不治療,恐因細菌感染導致牙齦與支撐牙齒的齒槽骨萎縮,使牙齒動搖,嚴重者甚至會牙齒脫落。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值得注意的是,80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率12.7%,有牙周問題者高達88.7%。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值得注意的是,80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率12.7%,有牙周問題者高達88.7%。

隨著台灣預計2025成為超高齡社會,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提升國人口腔健康,希能透過口腔健康減少長者失智或慢性病等健康威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為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長期倡導的8020計畫,呼籲民眾落實成人口腔檢查123。衛福部關注全民健康,於2017年開始積極推動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希望提升口腔醫療照護之品質與效益,降低65歲(含)以上國民無牙比率。

與全球同步推動「8020計畫」 盼健康人生因齒完美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8020計畫,旨在推廣80歲以上老人能擁有20顆自然牙才能享有活躍老年的生活品質。台灣近年也越來越重視口腔照護的議題,為喚起民眾重視,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推動「8020健康人生因齒完美,落實成人口腔檢查123」,希望能帶動民眾做好口腔照護。

新聞選輯:「3D老人病」患者漸增 小心老人憂鬱症上身

資料來源: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41/6539911

「3D老人病」患者漸增 小心老人憂鬱症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08-22 00:30

現代醫學科技發達,人類平均壽命日益延長,當長者隨著年紀增長,受到身體疾病及腦部退化,再加上情緒影響,就容易引發「3D」疾病上身。台灣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因為3D老人病求助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加。

老人身心健康危機 3D疾病不可輕忽

楊聰財表示,3D老人病指的是憂鬱症(Depression)、譫妄症(Delirium)及失智症(Dementia),這是老年人常見的身心疾病,它們共同的危險因子就是年齡,此三種疾病的發生會加速老人功能退化,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其中老人憂鬱症最為嚴重,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自傷、傷人行為,民眾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