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全球觀測站〉化危機為轉機 日本高齡化戰略(上)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990191

〈全球觀測站〉化危機為轉機 日本高齡化戰略(上)  
2016-05-16

文/特約記者鄭曉蘭

長壽國度日本在邁入超高齡社會之後,一方面遭受「少子」、「晚婚」等多重社會現象夾殺,國內針對「如何解決人口老化危機」的相關探討越趨白熱化。

悲觀主義論者將「人口老化」視為「國力降低」、「財政負荷」,甚或「亡國滅種」的代名詞,還有人主張唯今之計只能下猛藥,大量引進移民 才可能拯救日本。樂觀主義論者則呼籲大家反向思考,多方探索「將高齡人口轉化成經濟成長火車頭」的可能性,同時也指出只要有適當的配套措施,高齡人口也能 擺脫「無用」、「負擔」等刻板印象,成為社會勞動力的有力助手。
〈延長退休〉科技輔助 勞動力提升

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達全球最長的87歲,男性則是全球第三的81歲。一般普遍認為人口高齡化等同於經濟規模縮小,將「銀髮族」視為非生產性、浪費年金或醫療資源的存在,許多人因此對日本前景憂心忡忡。



然而,另一派人士卻認為的確不應該忽視上述的相關問題,但是如何將所謂的「負擔」轉化成「恩賜」,才是當務之急。於是,許多民間企業開始嘗試以日本聞名於世的「機器人科技」輔助短缺的勞動力。另外也有不少職場開始對銀髮族敞開大門,讓銀髮族重新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東 京都心某建築工地現場,67歲的齊藤健一簡直像個壯年男性一般,輕鬆堆疊著重約20公斤的板材。他的回春祕訣就是身上穿的「機器裝」。穿上這款彷彿框住腰 部與大腿的外骨架型機器裝,並在肌膚裝設感應器後,只要齊藤先生的肌肉開始動作,感應器就會隨之對機器裝發出「輔助肌肉動作」的指令。有了機器裝的輔助, 齊藤先生搬起20公斤的板材時,實際感受到的重量大概只有8公斤。

這是日本大型建設公司「大林組」自2014年開始試行的實驗,目的是希望藉由機器裝減輕勞動者的體力負荷,並延長65歲以上勞動者的工作年限。

除了建築工地之外,像是北海道的馬鈴薯園栽培或羽田機場的貨物搬運工作,也都已開始引進機器裝。

此外,日本的高齡勞動者也逐漸在國內人力最缺乏的「銀髮族照護」領域,扮演吃重角色。73歲的藤塚二三男,就是在本身經營的事業破產後,轉而投身照護工作。

他每週工作5天,一大早會騎著腳踏車訪視客戶,協助八、九十幾歲的銀髮族沐浴、更衣或用餐。像藤塚先生這樣的高齡照護人員,在職場若能搭配機器裝工作,或許將有助於填補介護勞動者的缺口。
〈聰明增齡〉銀髮成招牌 反成餐廳賣點

事實上,日本高齡者中每5人就有一人正在工作,這個數字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先進成員國平均的近兩倍。不論是樂意或被迫,日本銀髮族持續留在職場上工作,似乎已不再是特例。

日 本一家名為「高齡社」的公司,正是專門仲介60歲以上銀髮族的人力仲介公司。該公司創立之初,便是基於善用銀髮人力資源,同時讓更多企業願意接納銀髮勞動 者的理念,刻意將仲介對象鎖定於高齡族群。發展至今,「高齡社」也成為業績年年高升、廣獲注目的公司,還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頒發「百大多樣性經營企業」獎 項肯定。

另一方面,像是長野縣一家位於縣郊的鄉土料理餐廳「小川之庄」,也將招牌的主打鄉土點心「古早味小煎包」委由銀髮族製作。店內常可 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以熟練手法將各種餡料包入麵皮,再由七十多歲或甚至九十幾歲的老先生、老太太將其放到鐵板上烘烤的光景。該餐廳原本將退休年齡訂為78 歲,如今已改成「只要願意,工作到幾歲都行」。餐廳內眾多銀髮族忙進忙出的身影,不僅成為攬客特色之一,也吸引海內外媒體爭相採訪。

日本暢銷書《銀髮商機:藉由「多樣化市場」成功的十項鐵則》的作者村田裕之對此指出,大家面對高齡化的社會現象,有必須從消極抵抗的「anti-aging」(抗老)傳統思維,轉換成「smart aging」(聰明增齡)的積極態度。

聯合國的一項預測顯示,全球約有32國的高齡人口比例,到2050年將超越日本。相關學者因此呼籲,日本應運用「長壽」、「高齡」等相關經驗,多方構思並嘗試巧妙的高齡化戰略,讓其他國家也能從中獲得啟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