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朱銘辭世》中高齡憂鬱症自殺危機 醫提4方法預防

資料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80998

朱銘辭世》中高齡憂鬱症自殺危機 醫提4方法預防
2023/04/25 12:04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國寶級藝術家朱銘疑久病厭世,22日於家中輕生,享壽85歲,震驚各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中高齡者如果長期有慢性病,但一直處於負面情緒,甚至選擇提早結束生命,對社會和家庭,是非常巨大的損失;其實運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社會支持及定期評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協助處理中高齡者憂鬱症,降低自殺風險。
中高齡憂鬱症 就醫率偏低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指出,國家衛生研究院先前研究發現,國內50歲以上,中高齡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但高達7成未就醫,而在27%尋求治療者中,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顯示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

新聞選輯:朱銘逝世/為何他們走上絕路?久病厭世怎麼辦?專家籲3重點「自救、救人」

資料來源:https://www.edh.tw/lohas/article/31316

朱銘逝世/為何他們走上絕路?久病厭世怎麼辦?專家籲3重點「自救、救人」
2023-04-24

新聞中心吳旻珊、方巧如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於士林住家中身亡,享壽85歲。據了解,近年來朱銘疑似飽受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折磨、健康每況愈下,心情較為負面消極,家屬推測應是久病厭世而選擇離開人間,住處有留下遺書。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也讓「安樂死」的議題再度被推上熱議。

久病厭世的案例層出不窮,今年4月初,62歲的淡江大學副校長王高成就傳出墜樓身亡,遺書中便提到因腦部發生病變、無法繼續教學而選擇輕生;曾先後罹患五種癌症的83歲資深藝人高鳴,也於2017年因病痛所苦而走上自殺一途;62歲演員葉雯,也在子宮頸癌、憂鬱症雙重影響下,於2006年投海離世。

為何老年人的自殺率會這麼高?心理、身體健康、社會關係都有影響

新聞選輯:「我不想談自己輕生幾次」 全球通膨最大受害者:老年人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8001

「我不想談自己輕生幾次」 全球通膨最大受害者:老年人
2023-04-25
文 / BBC News 中文
出處 / BBC News 中文
圖片來源 / BEKA ATOMA/BBC

「我不想受罪,我不想饑寒交迫,」她說。

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阿迪斯和3個孫子共用1個小房間。她的女兒死於糖尿病,她也是一個寡婦。

孩子們在學校吃早餐和午餐,所以阿迪斯省下她能買得起的一點食物做晚餐。她一天只吃一頓飯,而且不是每天都吃。

「我們只是吃Qolo(一種傳統的烤穀物混合物),喝水,然後睡覺。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我們也無能為力。」

她的故事並非單一案例。
「他們無法被看到」

BBC採訪了世界各地的老年人,了解全球通貨膨脹危機的影響。


他們的故事揭示了極端脆弱人群是如何依賴慈善機構的幫助以及為滿足他們基本需求,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關於老年人的數據完全缺失,」聯合國老年人人權問題獨立專家克勞迪婭·馬勒(Claudia Mahler)告訴BBC。


「當涉及到支持系統時,他們被拋在後面,因為他們無法被看到,」她說,更多發聲團體將他們排除。

一項由國際機構資助的慈善網絡助老會(HelpAge)對10個國家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老年人正在採取「極端措施來生存」,從走上乞討之路到放棄醫護治療。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收入跟不上支出 通膨影響女性較大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7117374

收入跟不上支出 通膨影響女性較大
2023-04-23 12:08 台灣醒報/ 記者李宗祐╱台北報導

通膨女性收入跟不上托育
通膨對女性的傷害尤為嚴重!在女性薪水上漲幅度不高的情況下,托育費用節節飆升,讓許多女性迫於經濟壓力不得不退出職場回到家庭。美國銀行ESG戰略總負責人高塞表示,公司如能夠投資於員工福祉,包括育兒津貼以及彈性工時,則更能夠減輕通膨對女性造成的壓力。

調薪程度不成比例
據《CNBC》報導,通膨對女性的影響在兩個層面上較為嚴重:一是育兒費用飆漲,讓女性不得不離開所屬的工作環境。美國勞動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日照和幼兒園的費用和一年前相比上漲了5.7%、和20年前相比上漲超過25%;育兒的育兒的費用和30年前相比更是增加超過200%,遠高於家庭收入的143%。

新聞選輯:第3筆退休金別套在存摺 行家這樣超前部署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849391.html

第3筆退休金別套在存摺 行家這樣超前部署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3.04.23

勞保局公布的去(2022)年老年給付統計,每月老年給付領取不到2萬元的退休勞工人數達98萬1,492人,占了61.4%、也就是每1.62名退休勞工就有1人領不到2萬元;然而,據調查,每個月的理想退休生活開銷最多民眾認為,介於3元萬元至5萬元之間,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得靠其他理財工具來彌補。

勞動部指出,近7成勞工把退休後生活費寄望在勞保老年給付與勞退金上,惟勞動基金預估2028年破產,等退休那一天,能否領年金恐怕還是未定之天。去年每月基本工資為25,250元(今年起已調高至每月26,400元),勞保老年給付公式「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1.55%」試算,每月平均約落在16,500元,兩者有近9,000元差距,加上勞退新制月退休金,每月最多約2萬元,多數人退休年金甚至不如最低工資。

新聞選輯:勞保、勞退放大術 弄清3種算法領更多曝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policy/849353.html

勞保、勞退放大術 弄清3種算法領更多曝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3.04.23

勞保、勞退放大術曝光「一文秒懂兩筆錢」弄清3種算法領更多

勞保破產議題燒得火熱,但你是否注意每個月薪資單勞保費、勞退金自提這兩筆薪資扣項呢?不少人常把「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搞混,以為這是同一筆錢,其實兩者是兩項不一樣的制度,既不會互相影響也沒有替代性,勞工只要符合請領條件,未來退休時兩筆都可以申請,且勞保是基金制,一旦長期收支逆差,恐有破產之虞,而勞退屬於個人專戶,不會破產。

「勞工保險」是在職社會保險,像是強迫買保險,實際從事勞動工作並獲取薪資報酬之勞工,為適用加保對象,從勞工上班第一天起,公司就要幫勞工投保,等到符合老年給付請領條件時,就可以向勞保局提出「老年給付」的申請。
「勞工保險」如同強迫買保險

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

圖書選輯:老人的生命沒年輕人可貴?變老不可逆,為何我們卻都討厭年齡增長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842

老人的生命沒年輕人可貴?變老不可逆,為何我們卻都討厭年齡增長
文 / 遠見好讀
2023-04-19

我們為什麼無法接受年老的痕跡呢?年齡增長是不可逆的,為什麼人們卻想營造老年不會到來的感覺,繼續生活呢?大家都想活得像年輕人一樣,而不是像老人一樣,這種思維究竟從何而來呢?(本文節錄自《重設界線》一書,作者:宋奏沇,以下為摘文。)

2020年春天,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我住在韓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大邱,當時熟人都會時不時打來問候。那天,有一位不常見面的朋友打來,不過他的關心讓我倍感窩心。

聊天氣氛一直都很溫馨,直到我們談到了醫療團隊犧牲自己,去拯救高齡的新冠確診者,那時朋友立刻這麼回答:「妳真的覺得救活確診老人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嗎?如果去照顧那些人的醫療資源能去照顧其他年輕確診者,就能救回更多年輕人。老人家就算痊癒了,也沒剩多少歲月能活。」這段話讓我的心瞬間冷了下來。

新聞選輯:調查/很缺人,卻不僱用中高齡?揭開企業不能說的秘密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827

調查/很缺人,卻不僱用中高齡?揭開企業不能說的秘密
文 / 胡華勝
2023-04-19

2021年我國總人口首度下降,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比將近20%。此外,少子化的世代也讓就業市場陷入「缺人+缺工」的頹勢,人力資源多元化已是無法逃避的現實。

其中,中高齡工作者,應該會是最可行與最現成的選擇。

但是,企業任用中高齡卻有著不能說的祕密。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不少企業對於聘用中高齡不僅意願不高、給薪較低,甚至對其工作能力也有質疑。
企業傾向不聘用中高齡?

104人力銀行調查包括外商、本土上市櫃企業及未上市櫃企業共1003家,針對「不用中高齡者是只能做、不能說的祕密?」這一問題,整體企業不到四成說「不是」,而選擇「看情況」加上「是」的比例共超過六成。

其中,又以外商約20.6%說「是」,另外43.9%表示「看情況」,合計64.5%。占比略高於上市櫃企業的61.8%與未上市櫃企業的63%。從此題來看,企業傾向不用中高齡者,確實是一個共通的現象。(表1)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巴金森症非老年專利 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資料來源

巴金森症非老年專利 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陳人齊/台北報導
2023年4月16日 週日 上午4:10

巴金森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發生率僅次阿茲海默症,根據健保統計,全台巴金森症病患已近8萬人,若以盛行率推估,65歲以上平均每百人會有1人罹病,顯見國內還有很多潛在個案未發現。專家指出,巴金森症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多數確診已落在中晚期,尤其近年來40歲以下患者占整體2-10%,國人不可不慎。

雙和醫院顧問醫師胡朝榮表示,雖然巴金森症好發於50-60歲族群,但近年來也看到越來越多早發性個案,根據統計40歲前罹病的早發性患者約介在2-10%左右,如未及早發現治療,將增添失能、失智風險,一項澳洲研究指出,高達83%的患者會產生失智症。

新聞選輯:爬樓梯腳無力?小心肌力流失!6招自我檢測肌肉量,揪出肌少症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101634

爬樓梯腳無力?小心肌力流失!6招自我檢測肌肉量,揪出肌少症
高敏敏營養師
2023-04-14

下了班就喜歡窩在沙發當沙發馬鈴薯,追劇、滑手機?小心肌肉量流失的速度,比你想的還快!高敏敏營養師提醒,如果你有瓶蓋扭不開、毛巾擰不乾、過馬路步伐不像以前快速、上下樓梯困難…等症狀,可能是「肌少症」找上門的徵兆!

高敏敏表示,我發現很多人(不只是長者)都會開始注重自己的骨骼健康,補充含鈣食物來預防骨質疏鬆等症狀(這都是蠻欣慰的事)。

可是,很多人常忽略了「肌力」!事實上,肌肉量流失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還快,不只老年人,連中壯年人也會發生。

不只年紀大肌肉流失速度快,6原因易加速肌少症

一旦不注重日常保養與照顧,就可能導致「肌少症」提前報到。

新聞選輯:老屋換居懶人包、月薪5.5萬以下可申請!符合資格免費搬進新北社會住宅


資料來源:https://www.edh.tw/lohas/article/30117

老屋換居懶人包、月薪5.5萬以下可申請!符合資格免費搬進新北社會住宅
2023-04-13

新聞中心吳旻珊

為解決高齡化社會中「老宅困老人」的雙老現象,新北市政府祭出「老屋換居」的方案,讓年滿65歲以上的長輩或身障朋友,只要於新北市持有一戶無電梯老宅,符合相關資格,就能申請「新北高齡友善換居-樓梯換電梯」的老屋換居方案,有機會從樓梯老公寓換到電梯社宅大樓,並把老屋以低於市價行情的租金,提供給有需要的青年族群入住。

像是居住在蘆洲地區的余先生一家,去年因為房東臨時以整修為由要求搬家,已習慣當地生活圈的他想在附近尋找新租處,卻發現租金高昂,所幸透過「老屋換居」方案,找到價格實惠的出租老屋,更驚喜的是,從申請老屋換居到入住竟然只花了2周時間,也讓余太太大讚:「老屋換居讓生活不方便的長輩改住社宅,並把原公寓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他們也可以幫長輩繼續維持老屋屋況。」

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1篩檢量表」測你失智風險! 醫提「日常2活動」延緩病程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7284

「1篩檢量表」測你失智風險! 醫提「日常2活動」延緩病程
2023-04-02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94的榮眷張奶奶總是對照顧她的女兒阿芳發飆,經常大吼大叫、幻想女兒找朋友到家裡把一鍋滷肉全吃掉,半夜還會叫阿芳起床清點櫥櫃裡的器具及食物,覺得有小偷把東西偷走了,面對張奶奶變本加厲的無理取鬧,女兒阿芳感到身心俱疲,將張奶奶帶至身心科就診,經醫師檢查評估後發現張奶奶患有中度失智,會出現誤認、妄想及幻覺等症狀。

13名65歲以上老人 就有1位失智症患者

中榮嘉義分院臨床心理師曾德耀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於2018年已邁入高齡社會,而2025年預估將邁向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65歲以上老人約13人就有1位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約每5人就有1位失智。

新聞選輯:人資長論壇/55歲後有一半人沒上班…李明倫:超高齡社會少不了他們,放下偏見,高年級價值就能顯現

資料來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4/post/202304010002/

人資長論壇/55歲後有一半人沒上班…李明倫:超高齡社會少不了他們,放下偏見,高年級價值就能顯現
2023-04-01 09:32

今周刊周三(3/29)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企業ESG永續人資長論壇」,邀請專家分享把關員工健康、推動退休理財、延攬優秀人才以及新型態上班模式等四大國際人資趨勢,協助企業打造幸福職場DNA,藉此提升競爭力。

2025年每5個人就有一個是65歲
李明倫提到要了解所謂的高年級勞動力,就要先知道2025這個數字,因為2025年預估台灣每5個人就會有一個是65歲的高齡者,這個人口結構的改變趨勢,其實會影響在人事招募上。

「你可以想像再2、3年後每10人有4個人會是51歲以上,這個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而台灣目前55歲以上的人,大概有一半都沒在工作,但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活得越長這個挑戰是什麼?55歲或60歲退休,你活到85歲還有20、30年壽命,應該做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