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1105824
中國科學家發現或可逆轉老年癡呆症的蛋白
2016年05月10日 05:23:22
新華社杭州5月10日電(記者黃筱)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或可為世界級醫學難題——老年癡呆症的治療,帶來破解的曙光。
日前,由中科院院士葉玉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寶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劉富友領啣的三個團隊,經過三年努 力,發現了一種叫做IL-33的蛋白可以逆轉患有老年癡呆的小鼠的認知功能。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權威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上。
老年癡呆症是一種常見的、以認知功能衰退為特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疾病在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3%。發病率更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大幅提高,在8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患有此病。
“目前,臨床確診的老年癡呆症病人大多已處於中晚期,沒有阻止疾病發展的特效藥,並且不可逆轉。”張寶榮說。
要阻止老年癡呆病程的發展需從臨床早期如輕度認知障礙時期即開始干預。專家們在研究中發現,在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的血清中,一種叫sST2的蛋白質明顯增高。
“sST2含量升高,另外一種叫IL-33蛋白就會受到抑制,而IL-33蛋白功能異常,大腦清除澱粉樣Aβ蛋白斑的功能就會下降。”張寶榮表示,這個發現說明受損的IL-33/ST2信號通路可能在老年癡呆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基於這個發現,專家們在一群有認知障礙病理症狀的轉基因小鼠上做實驗,以IL-33的蛋白質注射到這群小鼠身上,發現小鼠認知功能快速恢復,短短一星期內,便能成功逆轉有關小鼠的神經細胞通訊缺陷和記憶力衰退情況。
這次發現令醫學界振奮,也使科學界對既複雜又多病因的認知障礙症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為開發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張寶榮表示,他們還將進行動物致畸、毒性試驗,並要做臨床試驗,如果試驗通過,未來將有望開發治療老年癡呆的新藥物。(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