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老人用藥安全5撇步攜帶記錄卡、看藥袋圖示、準備分裝藥盒、三不及五問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提升老人用藥安全是一個值得被重視的課題,要用什麼方法來提升呢?郭綜合醫院藥劑科郭建宏組長提出用藥安全「五撇步」建議,提升老人用藥安全性。

郭建宏組長提出用藥安全「五撇步」為:一、用藥記錄卡;二、藥袋圖示;三、分裝藥盒;四、用藥三不;五、用藥五問。「用藥記錄卡」是一張簡單的卡片,上面記錄著目前正在服用的各種處方或過去曾用過的處方,以及對哪些藥物過敏;就診時,隨身攜帶這張記錄卡,並在醫師開藥、藥師或護士給藥前,出示這張卡片,提醒醫療人員注意。「藥袋圖示」:老年人因為看不懂或看不清藥袋上文字說明,常造成不當服藥,而有潛在危險,因此考量以「圖示」方式呈現,方便老人家辨識。「分裝藥盒」,家中可準備藥盒(一日藥盒或一週藥盒,較建議使用一日藥盒) ,讓老人家吃藥更容易辨識,防止「吃錯時間」或「忘記服藥」等問題。

郭建宏表示,「用藥三不」是為了確保藥物治療效果,減少藥物相關不良反應:1、不要擅自更改藥量、用藥次數與間隔時間;2、不要隨意放置藥物或積存、共用藥物;3、不要怕問藥物使用問題。

「用藥五問」則是在每次看診後離開醫院前,需要問清楚:1、哪些藥物可以一起服用或分開服用?2、服藥時間與吃飯(食物)時間應相隔多久?3、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4、藥物可能引起之「嚴重」副作用,有哪些症狀時應告知醫師?5、何時應再回醫院做藥物療效或不良反應之監測?

新聞選輯:挑適合輪椅 老人家更健康 走路喘噓噓 別不服老 有頭部外傷易跌倒 也建議選坐

【本報記者╱陳惠惠】
選輪椅和買衣服一樣,要挑選適合自己身材。合適的輪椅,老人家不只坐得舒服,身體也能得到支撐,否則長久下來,不但可能肢體變形,還會長褥瘡。

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說,不只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要坐輪椅,有些小腦中風患者,站立雖無問題,但平衡功能受損,一抬起腳走路就易跌倒,為避免跌倒骨折、頭部外傷等傷害,建議也要坐輪椅。

有些老人家雖能行走,卻因關節疼痛、偏癱,走不遠,或是身體耗弱,走起路來費力的程度,有如健康人做運動,氣喘噓噓,這時候千萬不要不服老,不肯坐輪椅。

而且老人家反應不若年輕人靈敏,加上手部操控能力也較弱,專家建議,最好用手動式輪椅,不建議使用電動輪椅。

因糖尿病血液循環不好或須長時間久坐輪椅的老人,褥瘡風險較高,需要在座椅上加一塊氣墊或乳膠墊,分散壓力,以免久坐疼痛或有悶熱感。

陳適卿說,若老人家已無法站立,最好選擇可拆式扶手輪椅,照顧者不必再抱起老人家,可以從輪椅側面移動,減輕負擔。

使用環境、個人身材 都要考慮

挑選輪椅,要同時考量環境及個人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說,若輪椅出入的地方幾乎都是平坦水泥、柏油路面,可以考慮用不灌氣的實心胎;相反地,若經常要出入顛簸不平、有小溝渠的路面時,充氣胎避震效果較好,比較舒適;而且,最好選擇直徑較大的腳輪(小輪),較容易跨越。

另外,若要在室內使用輪椅,還要考慮門的寬度,以免輪椅無法進出。陳適卿說,一般輪椅都是驅動輪(大輪)在後,腳輪(小輪)在前,操控較容易,迴轉半徑卻較大,室內型輪椅的骨架經過特殊設計,大輪在前、小輪在後,因輪椅長度較短,迴轉半徑較小,較適合在相對狹窄的室內空間活動,不過,這類輪椅較為少見。

除了看環境,輪椅尺寸大小更要合適。潘晨光說,輪椅座位太寬,老人家身體長期傾向一側,久而久之會導致脊椎變形。過窄的座椅,臀部兩側因輪椅結構壓迫,除了局部血液循環不良,還可能擦傷。

輪椅座位究竟要多寬才適當?潘晨光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臀部最寬處多1到2吋(約2.5到5公分)。以臀寬80公分的人為例,座椅寬度大約是82到85公分,另外,還要留意冬天穿著較厚重衣物時,是否會有擁擠感。

至於座椅深度,則要視大腿長度而定。潘晨光建議,座椅邊緣與膝蓋後方最好留下兩根指頭(約1吋)的距離,過淺的座椅,壓力容易集中在臀部且腿部支撐性不夠,久坐易疲累;座椅過深,則因為臀部前移,背部缺乏支撐,易導致腰痠背痛,且椅緣長期磨擦膝蓋後方,若老人家感覺能力較差,還可能造成壓瘡。

輪椅座椅與腳踏板間的距離,則視小腿長度而定。陳適卿說,偏癱的老人家兩隻手臂力道不一,自行操控,很容易打轉,這時候就須調降座椅高度,讓好腳可以接觸地面,控制行進方向。

市售輪椅可分成摺疊、固定式兩大類,前者折收後體積小,方便外出時攜帶,但不如固定式輪椅那般穩固。潘晨光建議,四肢麻痺、頸部以下無法動彈的老人家,較適合固定式輪椅。

【2009-12-31/聯合報/D2版/健康】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愛你眼睛健康 近視、老花、散光 不再霧茫茫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國人越來越長壽,飽受白內障之苦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更合併有遠視、近視、散光及老花眼,放眼望去一片霧茫茫。但自從各種訴求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相繼問世後,這些問題已可迎刃而解。

「這是個標榜個人化醫療的時代,人工水晶體當然也可量身訂製。」台北市黎明眼科診所院長周秉義強調,早期人工水晶體只是個單純的水晶體,病患沒有選擇性,也無法獲得高品質的視覺效果;反觀在高科技的支撐下,最新的人工水晶體不論材質或設計,均有重大突破,完全符合個人需求。

他舉例指出,白內障摘除後,患者若想同時擁有看遠與看近兩種視力,可以選擇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若需要術後有更清晰的視力品質,可選擇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合併有超過150度散光者,可選擇具有矯正散光效果的散光型人工水晶體。至於那些常有老花眼困擾的人,多焦點抗老花型人工水晶體應是最佳選擇。

面對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人工水晶體,周秉義建議,白內障患者一定要就醫接受眼科專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再一起討論,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確保術後最佳的視力品質。若要進一步過濾大自然中的紫外線及高能量藍光,避免眼睛視網膜及黃斑部受創出現病變,可另選用黃色人工水晶體。

周秉義表示,這些量身訂製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就像是一片片附有矯正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眼的鏡片,患者有什麼樣的需求,就選擇什麼樣的人工水晶體,一付搞定一切,「畢其功於一役」,相當方便。

不過,受限於技術,目前散光及老花眼仍無法透過同一個人工水晶體來改善,他希望不久後醫界能突破瓶頸,開發出更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一次同時解決遠視、近視、散光及老花眼的問題,讓老人家也能擁有年輕小伙子的絕佳視力,放眼未來。

【2009-12-30/聯合晚報/A14版/醫藥生活】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開始老花… 想辦法把世界放大

【本報記者╱劉惠敏】
明明燈已打開,還是看不清楚,這是許多老人家的困擾;年紀漸長,視力變化不只老花眼而已。

多數人從40歲開始,視力開始走下坡,除了聚焦能力退化,引發老花眼外;眼睛對光線、動態影像、顏色對比都逐漸失去敏銳度,需要調整適應。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吳仁斌說,年紀漸長、眼睛跟身體一樣會退化,生活形態是影響退化速度的關鍵,養生也要保養眼睛,多休息;一般說來,發現視力衰退,利用老花眼鏡、放大鏡等輔具後;若未改善,建議進一步至眼科檢查。

中老年後,更容易對強光敏感、對光線明暗改變適應較慢,也不如年輕時對顏色、深淺敏感;因對明暗改變的適應力變慢,進出隧道、燈光快速切關或打開、閉眼一陣再重新張開,由明亮至灰暗,或由灰暗至明亮時,可能短暫的不適應而產生危險。

視力衰退老化,容易使生活不便、跌倒或增加其他意外的危險性。此時,幫助老人家把東西放大、提供足夠的光線,是讓老人家看得清楚的第一步。

如何把東西 「放大」?書田診所眼科醫師王司宏說,可使用放大版的日常用品,或貼上顯眼的指標、貼紙。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現在許多大賣場,或是電話、手機販賣店以及專門店,都有相關產品可選購。還有「大字撲克牌」,娛樂也不費神。

另外,還有為弱視族群設計的「擴視機」,結合數位、電子銀幕和放大鏡功能的電子儀器,可以分成桌上型、攜帶式兩種,可將字體放大。過去因為價格高、體積大,很少老花眼族群想使用,但現在有體積較小的口袋型擴視機,價格也較「親民」,另外還有新的擴視機加入讀寫功能,可以放大使用者所寫的字、方便寫字。

要看書,現在也有某些出版社提供「大字書」,現代人常與電腦形影不離,其實可以設定將螢幕上的字放大,一些貼心網站也有提供所謂「大字版」,可供選用。

「看不清楚、就用聽的囉」,陳瑩山說,國內有聲書還算普遍,特別是許多愛盲、視障服務機構,都有相關出版業務,另外他也舉例,許多醫療器材如體溫計、體重計、血壓計也都有「語言式」設計,機器自會模擬人聲發音,也是體貼老人眼力不好的設計。


眼睛的退化

現代人眼睛退化、病變的時間愈來愈早,最明顯的原因就是「生活形態」改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打電腦、看電視等,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吳仁斌建議,應該強迫眼睛休息,用眼每15分鐘,就抬起頭看看遠處,平常也要避免熬夜;年滿40歲也應定期檢查。

老花 也有隱形眼鏡

老花眼,但又不希望讓別人這麼容易看出「歲月的痕跡」,隱形眼鏡也是老花眼的矯治工具之一。

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李東昇說,老花隱形眼鏡原理與一般漸進多焦眼鏡設計相似,老花隱形眼鏡的鏡片同心圓中心是老花度數,往外則是近視度數,戴上去可看近看遠;與一般近視隱形眼鏡一樣,老花隱形眼鏡有軟式、硬式可選擇,使用時也必須注重清潔保養。

配戴老花隱形眼鏡,有些人需要時間適應,李東昇說,本來就有習慣戴隱形眼鏡者,適應力較好。最好要請眼科醫師驗配,有近視者,在不需夜間開車及精準用遠視力時,可將原本眼鏡減少度數,或戴隱形眼鏡再配上老花眼鏡,有乾眼症、需夜間長途開車者,不適合配戴老花隱形眼鏡。


【2009-12-24/聯合報/D2版/健康】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研究:失智症患者 罹癌率少7成

【編譯林沿瑜╱報導】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的老年失智症類型)和癌症是兩種看似毫無關連的疾病,但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較不可能得到癌症,反之亦然。對罹患這兩種疾病之一的患者而言,這或許是個好消息。

研究人員分析了3020位65歲(含)以上的老年人,發現原本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年人,未來罹患癌症的比率比原先未罹患阿茲海默症者少了69%;至於原本罹患癌症的老年人,則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率比原先未罹患癌症者少了43%。研究指出,確實有人同時罹患這兩種疾病,但人數遠遠少於預期。

儘管研究呈現出來的數據相當明顯,不過研究人員強調,在做出確定的結論前,仍須進行更多的研究,而且這些發現似乎只適用在白人身上。此外,研究人員並未發現癌症與另外一種失智症類型「血管型失智症」有任何關連。

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導,阿茲海默症與癌症的關連如何建立尚不得而知,不過領導這項研究的「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醫學院研究員凱瑟琳•羅伊(Catherine Roe)表示,兩種疾病都和細胞的異常變化有關,「阿茲海默症患者,細胞出現過量的死亡;而癌症患者則是癌細胞不正常的過量增長。」兩者的症狀完全相反,或許是很少人同時罹患這兩種病的原因之一。

該研究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上。凱瑟琳認為,研究發現「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這兩種疾病,同時開啟尋找可能治療方法之路。」阿茲海默症研究信託基金會執行長蕾貝嘉•伍德也說,這項研究為預防、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方法帶來了新的希望。

【2009-12-25/聯合報/A25版/國際╱e世界】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7旬嬤跳莎莎? 你也可以這樣做

【韓德彥╱桃園榮民醫院臨床心理師】
報載,女舞者瓊斯在西班牙選秀節目中,大跳熱情有勁的拉丁莎莎舞。她身手靈活,舞技高超,各種下腰、倒立、抬腿的動作都乾淨俐落,不僅成功贏得滿堂喝采,還獲得相當於新台幣47萬元的冠軍獎金。令人驚訝的是,這名舞者竟是已有了7個孫子的75歲阿嬤。

台灣目前65歲以上老人佔全部人口10%以上,預估50年之後,每3個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國外研究發現,投入適當體能活動是減緩老化的重要關鍵,以下提供幾項能有效增進老人投入體能活動的原則:

1.運動與人際互動結合:老人心理上的空虛與失落,需要從人際互動上得到滿足。跟大家一起進行的體能活動,能有效提升老人們的參與意願。

例如在公園裡打太極拳、跳土風舞、練習氣功等,都可以讓老人們在參與運動的同時,也得到人際互動的正向感受。另外,人際上的緊密連結,也能使老人克服掉怠惰、天氣不好等障礙。

2.運動與過去興趣結合:每個人喜歡的運動不同,依據老人個別喜好與興趣來安排各種運動,將能提升老人的參與動機;而年輕時喜歡的運動,則更容易延續到老人生活之中。

例如選秀節目中的75歲阿嬤,早年就是個專業舞者,後來從事編舞,退休後才再繼續她最熱愛的舞蹈。其實這也提醒大家,年輕時就應該多培養興趣嗜好,年老時才更容易投入原本已經熟悉的運動。

3.運動與喜樂自信結合:老年人的運動設計以好玩、快樂,能培養自信為原則,而熟悉老人特性的運動教練能明確指導老人運動的方法與技巧,讓他們快樂又安全地投入運動。

例如芬蘭也和台灣一樣,面臨人口高齡化問題,然而他們的公共政策目標是「臨終前兩周才躺在床上」;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老人們居然可以自信地翻筋斗、拉吊環。

瓊斯阿嬤接受訪問時強調,自己非常喜歡跳舞,希望一直跳到不能動為止;她欣喜若狂,根本沒有想到會得獎。在台灣,社區裡的老人如果也能夠「活到老,動到老」,進而「就是愛運動」,那麼就算是年事已高,依然可以保有活力與尊嚴,快樂度過晚年。

【2009-12-22/聯合報/D2版/健康】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研討:2009銀髮族樂活空間之設計與規劃研討會

From: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LASSDATA_981225

2009銀髮族樂活空間之設計與規劃研討會
主辦單位:華夏技術學院
協辦單位:華夏技術學院 室內設計系
聯絡電話:02-89415025
聯絡人:林進益老師
活動日期:98年12月25日
活動時間:上午九點二十到下午四點四十
活動地點:華夏技術學院 聚鈺樓六樓會議廳
活動主旨:在全球化與科技化的推進下,二十一世紀的生活環境發展均以永續節能為目標,面對極端氣候影響的擴大、機能的複雜化與施工技術的專業化,建築與室內設計從業者的專業涵養應持續不斷推陳出新,高科技化的發展及追求良好居住環境品質亦更為迫切。再者,人口高齡化的衝擊下,空間上更須滿足年長者的特殊需求,除了目前推動無障礙之設施設計規範外,銀髮族生活空間設計應該還須兼顧其它環境因子與其應用之智慧化設施,其中還包括照明採光、聲景環境之融入與自然通風等室內舒適度等物理因子探討。本次研討會將邀請專家學者,透過多場結合實務參與之專題報告,進行探討銀髮族健康照護環境與空間規劃之永續性與多元性。

參加對象:歡迎各級學校師生、建築師與從事室內設計等相關從業人員踴躍參加。本次研討會之參與時數將可作為換證積分與終身學習時數認證之依據。

預定人數:參加名額以200人為限,報名人數超過時,將以報名優先順序為準。
報名方式及期限:所有參與之學員一律免費,機會難得,請提早報名。研討會報名截止日為12月10日,詳情請上網參考http://www.id.hwh.edu.tw/
活動網址:http://www.id.hwh.edu.tw/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肥胖 會加速大腦老化

【新華網】
身材越胖,腦袋越小?隨著年齡增加,人的大腦會慢慢老化。美國有項調查發現,肥胖會加速大腦的老化過程,肥胖者大腦組織減少速度會快於體重正常的同齡人,這一現象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明顯。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在「人類大腦成像」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94名70多歲老人進行了為期五年的跟蹤調查。這些老年人在調查之初都沒有癡呆症或其他認知能力受損症狀,且在調查期間凡出現認知能力障礙的人都被排除在外;研究人員對剩餘的老年人進行了大腦圖像分析。

結果發現,與體重正常的老人相比,體重超重者的腦組織平均減少4%,大腦比同齡者老上8歲。而患有肥胖症的老年人腦組織則減少8%,比體重正常者的腦組織提早老了16年。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由肥胖症引起的腦萎縮多發生在大腦的前額葉和顳葉區域,這裡是大腦中負責決策和記憶等任務的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肥胖者更容易出現認知方面的問題。

【2009-12-21/Upaper/16版/健康】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 將訂排富條款 中低收入戶先試辦逆向抵押貸款 鎖定都會地區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逆向抵押貸款試辦對象底定,將有排富條款。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昨(17)日表示,行政院初步規劃,未來會先選擇沒有存款及收入,但持有不動產的中低收入戶試辦,地點則選在都會地區。

美國「以房養老」財務規劃師楊太樂 (Tyler Yang)提醒,相關契約設計須照顧屋主及貸方,尤其因為是替老年人設計,更要考慮其需求,包括健康及生活服務應由專責機構提供,避免和貸方利益衝突,政府則要監督市場操作,並保護老人權益。

薛承泰分析,有一些民眾沒有收入,也沒有存款,但有一間房子;由於這些人可能無法維持生活所需,就政府的立場來看,是最需要逆向抵押貸款的族群。

薛承泰強調,目前行政院已經研擬試辦模式,除了選擇在都會區辦理,也會從各縣市中低收入戶挑選對象。但他說,有部分民眾雖沒有收入和存款,因不動產價值略高於各縣市政府規定,而無法申請中低收入戶資格,這類族群也會考慮納入試辦對象。

另外,薛承泰指出,獨居老人或榮民也是優先調查適用的人選。

根據內政部資料,不動產只要低於300萬元(土地以公告現值計算;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計算)就可申請低收入戶,台北市則是550萬元。

暨南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王健安也同意試辦的做法,認為政府如需提供擔保,會有財政負擔,小規模試辦較易估算將來政府所需負擔的支出。

至於正式開辦的方式,國土規劃中心資深研究員華昌宜說,從四個已經開辦逆向抵押貸款的國家分析,法國屬於純民間交易,買方向賣方付出頭期款後,每月支付月金,賣方過世就移交產權;至於英國及加拿大等地則是透過售後回租的方式執行。

【2009-12-18/經濟日報/A12版/金融】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學者:以房養老 老少都有利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政大教授張金鶚上午參與「以房養老」座談會時表示,政府推動「以房養老」可以達到多贏,包括房地產市場都可以受益,台灣比美國更適合實施「以防養老」制度。

年輕人樂於打拚

張金鶚表示,以房養老政策如果落實,年輕人就會為未來著想,希望年紀大了,也有一間房子可以養老,因此就會趕快買房子,將可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新動能。

老人保障生活

張表示,以房養老提供有房子但沒有現金的老人,一種可以換取現金的方法,這不僅可使老年人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生活獲得更多保障,如果做得成功,政府也可減輕沉重的社會福利負擔,對政府財政也有一定幫助。

此外,張認為,以房養老除了房地產可受惠外,如果政府推廣,在這樣的產品出現後,也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興起。他認為,過去大家多是以兒養老,但當大家發現以房養老也不錯時,就會有更多人願意採取這種方式。

張金鶚認為,這項商品未來能否成功,政府是核心關鍵,必須由政府主動介入,並承擔一部份風險,推動才能更為順暢。另外則是必須要很好的宣導,讓供給者以及需求者都能獲得充份的訊息,才能讓銀行、消費者都願意參與這項政策。

台比美更適合

張金鶚表示,相較於美國,台灣房地產價值主要以土地價值為主,一般而言,土地增值高於房屋折舊,因此台灣房地產的價格波動相對比美國小,更適合推動以房養老。

【2009-12-16/聯合晚報/A12版/焦點】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台灣工藝所鎖定台、日熟年族群 推出「MITOC」新品牌

中央廣播電台 2009/12/14 18:08
撰稿•編輯:徐忠佑  

  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加快開拓國際市場腳步,除了已經在歐美市場打出知名度的「yii易」品牌,更在近期大力推廣熟年工藝設計概念,推出新品牌「MITOC」,鎖定台灣、日本戰後嬰兒潮的消費族群,要替這些有錢逐漸步入退休階段的消費者,設計美觀又實用的生活工藝用品,打響台灣製、高品質工藝用品的名號。

  為了彰顯台灣軟實力,同時兼顧拓展國際新市場,台灣工藝研究所近來動作不斷,除了成功在歐美國家打響自創品牌「yii易」的名號,連續兩年在巴黎家飾展造成轟動,拿下了新台幣破億的訂單。工藝研究所更再接再力推出新品牌「MITOC」,推廣熟年工藝設計概念,鎖定台灣、日本戰後嬰兒潮的消費族群,要替這些有錢、逐漸步入退休階段的消費者,設計美觀又實用的生活工藝用品。

  台灣工藝研究所所長林正儀說:『(原音)在品牌設計有一個熟年工藝設計,戰後嬰兒潮50~65歲那個族群,有許多熟年生理需求,譬如說藥包罐、放大鏡,休閒用品做設計,有一個品牌叫MITOC。』

  林正儀並說,工藝研究所屬於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受到法令限制不能量產「易yii」品牌的產品,但是總算在國科會訂立的「科技基本法」找到解套的方法,未來只要主管機關文建會通過工藝所擬定的施行辦法草案,就可以進行訂單的量產,最快2010年就可以在國外設立專賣店,開創文創商機。

本文輯自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26637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研討:「少子高齡化社會產業趨勢」論壇

「少子高齡化社會產業趨勢」論壇: 高齡少子化社會之樂育健康照護與創新設計產業發展
http://tw.myblog.yahoo.com/jw!UwZoPk6eGR.GTpAtQ1ZiKGs-/article?mid=15081

論壇時間及地點:
時間:98年12月19日(星期六)上午9點至下午4點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館M405 國際會議

專長領域學者及與談人:
□ A 上午場0900~1200
\高齡輔具產業:吳煌榮 教授 臺灣大學輔具中心 副主任
\創新通用設計:黃子坤 教授 臺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暨創新設計研究所\與談人:黃培根 先生(班恩傑尼玩具公司 總經理)


□ B 下午場 1300~1600
\數位學習發展:王鼎銘 教授 玄奘大學 副校長
\全齡兒童樂育:張世宗 教授 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與談人:盧漢華 先生(淩陽電子 副總經理)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網路資源:中原大學健康福祉環境實驗室

中原大學健康福祉環境實驗室
http://mypaper.pchome.com.tw/healingspace

為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所創建的「健康福祉環境實驗室」,目前實驗室的目標將整合包括居住空間與環境品質、看護器具與看護偵測儀器等等,以可以提供居住者及高齡者於一個環保新世紀中健康、舒適、安全與安心的生活空間環境。

研討展覽:2009 高齡產業經營管理學術研討發表會暨台灣醫療管理科學學會會員大會

http://cssi.cjcu.edu.tw/news_detail.php?sn=256

2009 高齡產業經營管理學術研討發表會暨台灣醫療管理科學學會會員大會

一、活動說明:本校「97年度教育部補助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舉辦「2009高齡產業經營管理學術研討發表會暨台灣醫療管理科學學會會員大會」,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之人士踴躍參與。

二、研討會日期: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09:00~16:30

三、研討會地點:
長榮大學(台南縣歸仁鄉長榮路一段396號
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第一至第四討論室)
(學校地點距台南高鐵站約5-10分鐘車程)

四、舉辦單位:
1.指導單位:教育部
2.主辦單位:長榮大學高齡產業經營與管理中心、台灣醫療管理科學學會
3.協辦單位: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護理學系、保健與營養學系、企業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哲學與宗教學系、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運動休閒管理學系、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臨床心理學系、生物科技學系、韓國江南大學、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

五、參加對象:
敬邀對於高齡產業議題有興趣之業界人士、學者、專家、 教師、學生或其他關心此議題之社會人士皆可報名參加

六、
1.報名方式 (1) E-mail報名:填妥報名表(詳報名表附件)回傳至 cepbm@mail.cjcu.edu.tw (2)傳真報名:回傳報名表至06-2785-011 2.報名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報名人數以200名為限額滿為止,敬請儘速報名!)
※ 將於長榮大學高齡產業經營與管理中心網站公告完成報名名單及最新議程(網址:http://cssi.cjcu.edu.tw
※ 請填妥下列表格後,12月18日(五)下午5點以前傳真至中心辦公室06-2785-011,或E-mail至cepbm@mail.cjcu.edu.tw完成報名程序,報名後請來電確認!謝謝!
※ 有問題歡迎來電06-2785-123轉3097~3099 (于宗平/楊雅琪專任助理)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有潛力 多元方向研議

【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以房養老」議題備受關注,立法院法制局「以房養老」報告昨天出爐,指「以房養老」在台灣深具發展潛力,應朝多元方向研議,包括出租或出售大房換小房、郊區房,用差價款養老,或是將房屋抵押給養老機構後,免費入住養老機構等。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八月,國內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超過兩百四十三萬人,占總人口一成,至民國一百四十五年,七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四百五十五萬人;與其他國家相較,我國人口老化特別快速,老人照顧將成為政府嚴厲課題。

另外,報告指出,老年人理財知識不足,在美國就發生老人申請反向房貸後,金融業務員為了佣金,鼓勵老人購買保險公司高風險、高費用的投資型保單,造成不少老人被業務員詐欺或投資失敗而負債的情形。

為避免台灣的「以房養老」步上歐美等國後塵,報告建議,政府主管機關應與消費者團體合作或建立申訴管道,有效介入處理消費者保護與消費爭議;各金融機構的表現亦可作為主管機關核准或廢止承接反向房貸業務的參考指標。

報告指出,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瓦解,以房養老制度有助於讓沒有現金但擁有房子的老人取得安享晚年的資金,以房養老在台灣有推動發展空間。


【2009-12-04/聯合報/A8版/綜合】

新聞選輯:助行器 人生路穩穩走

【本報記者╱陳惠惠】
跟手杖、四腳拐相比,ㄇ字型方框、四腳架的助行器可分擔更多人體重量,減輕雙腳負擔,加上它底面積大,穩定度也高,適合下肢無力、疼痛,肌肉力量較弱及平衡感較差的老人家使用。

振興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吳孟璇說,助行器適於站得較不穩的老人家,像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或是大腿骨、脛骨及腳踝骨折的患者,除了穩定度、支撐力高,助行器較醒目,還能達到警示效果,提醒旁人禮讓。

手功能要好 平衡感不能差

不過,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提醒,使用助行器的老人家需有較好的手部功能,平衡感也不能太差,才能操控。像中風後半身不遂的老人家,吳孟璇說,由於一手較無力,不好抓握,且平衡感或體力都較差,就不適合使用助行器。

市售助行器可粗略分為不附輪及帶輪助行器兩大類。傳統不附輪助行器,使用時須先抬離地面,才能往前走,老人家要有起碼站立能力及平衡感,手部力量也要夠。

附輪助行器,有的是前方加兩個輪子,也有四個輪子的,且通常會有煞車功能,適合上肢、腰部較無力或虛弱的老人家使用。不過,因附輪助行器的穩定度不若傳統助行器,使用者操控力也要更好。

助行器體積較大,行走速度較慢,較不適合在上、下樓梯時使用。馬偕醫院物理治療技術主任歐育志建議,用助行器的老人家最好搭乘升降式電梯,或手握樓梯扶手,由他人攙扶上樓。

坡道上下樓 都不適合使用

潘晨光指出,助行器穩定度高,但相對靈活度較不夠,不適合上下樓梯,也不適合行走在有坡度的地面,使用者應盡量行走在平坦的路面。

助行器的材質,歐育志說,早期助行器多為不鏽鋼等製品,現則有鋁合金,甚至是碳纖維材質,助行器變得更輕。

助行器的設計也愈來愈貼心,不只能折疊,便於攜帶又不占空間;歐育志說,現在有些助行器還附有坐墊,讓體力較差的老人家可以短暫休息,助行器上的置物籃、置物袋設計,不管攜帶物品或買菜、上街購物都很方便,使用者可空出雙手掌控助行器。

不管使用何種型式的助行器,合適的高度非常重要。吳孟璇說,助行器跟手杖一樣,立起來的高度最好跟髖關節差不多高,即腰下兩個拳頭處,過高或過矮的助行器,都無法發揮足夠支撐、平衡功能。

使用助行器時,還要留意構造是否穩定,不能搖搖晃晃,螺絲、手柄等零件及配件是否鬆脫,並記得定期更換底部止滑橡皮墊,才能夠保持良好的防滑功能。

若老人家用的是折疊式助行器,吳孟璇提醒,打開時務必要固定卡榫,以免助行器突然合起來,造成驚嚇,甚至發生意外。

適用對象

●置換過人工關節或關節疼痛患者。
●骨折術後患者,如大腿骨、脛骨或腳踝骨折。
●四肢可活動,但腰部、下肢較無力、雙手有起碼的操控能力者。
●身體虛弱、平衡感較差不便用拐杖者。

資料來源╱吳孟璇物理治療師

使用助行器注意事項

1.助行器底部橡皮墊功能均正常。
2.穿適當長度褲子和合腳防滑鞋子。
3.維持地面乾燥、走道通暢。
4.行走前先站穩,步伐不宜太大。
5.助行器不適上下樓梯,平坦路面為宜。
6.第一次下床使用助行器,應有醫療人員協助與指導, 以免使用不當造成傷害。
7.漸進式增加行走距離。

資料提供╱潘晨光組長 製表╱記者陳惠惠
【2009-12-03/聯合報/D2版/健康】

新聞選輯:長照保險 延到101年立法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長期照護保險開辦時程確定延後。為求更周延的準備,原訂在民國九十九年完成立法,一百年實施的長照保險,至少延兩年,最快在民國一○一年才會完成立法。

耕莘醫院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所主辦的「世界華人地區長期照護研討會」,昨天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和衛生署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副召集人戴桂英,主講長保的進度。

薛承泰表示,長照險實施需考量國家財政和人口需求,日本實施長照險時,老人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七;台灣預估在一百零四年時老人人口達百分之十三,之後快速上升,因此需及早規畫。「希望能在一百零一年完成立法」。

另依籌備小組規畫,未來保費分攤比例,甲案比照現行健保,勞、資、政負擔比例各是三、六、一,乙案則是三、三、四,乙案雇主負擔比例最低。

至於眾所關切的給付對象,戴桂英表示,目前是依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來界定,依患者失能程度擬定照顧計畫;若有特殊狀況需由家人照顧者,可依居家服務的給付標準折現金給付,但頂多只能領取該服務費用的三到四成。

戴桂英表示,老人失智形同失能,因此長照險已確定納入失智症患者;至於中風病人的亞急性照護,則將由健保支付,但期限擬只有半年,超過該期限且病人仍處於半癱瘓,才改由長照險接手。


【2009-12-04/聯合報/A6版/生活】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台灣社區健康照護研討會香港學者談經驗 安老取向為老有所屬持續照顧尊嚴活 高齡者守著家園在地老

【高雄訊】高齡化社會來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李翊駿昨天表示,香港社會福利的安老服務目標,是協助長者儘可能留在家園、留在社區安享晚年。

因應高齡化,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市老人研究發展中心、長榮大學等,共同舉辦「2009台灣社區健康照護國際研討會」,邀請李翊駿等專家學者與志工提供老人照護的經驗;他表示,大多數長者都希望留在自己的家園、社區生活。長者活到晚年,身心健康開始衰退,失去自我照顧能力,需要家人和政府協助,才能留在家園和社區生活。所提供的院舍服務只是讓年老體弱的長者有多一項住宿照顧選擇。

他說,香港社會福利署推行的社區照顧服務,秉持著政府「老有所屬」和「持續照顧」的安老服務取向。香港政府推行安老服務的對象是60歲以上的長者,安老服務的信念為讓長者有尊嚴地生活。

長者留在家園養老,李翊駿表示,可讓長者保留個人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表。社會福利署也提供適當的社會支援,提升長者的歸屬感,使他們享受到有保障和有價值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