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期刊文章:新獨立時代


資料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639#

新獨立時代
林倖妃 2017-03-28 天下雜誌619期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19期《新獨立時代
 
高齡83歲的作家黃春明,罹癌後領悟───即便對生死豁達,也必須好好「服老」。當身體再也追不上靈魂,生活範圍限縮為一個單點,他給自己立下微小卻現實的目標:「不要成為家庭包袱」,他開始學著如何好好「老」。無論是身處老後、或是正從中壯年走向老年,不管哪一個世代,都不能再期待「被照顧」。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獨立的時代,已經來臨。

對於「老」這件事,83歲的作家黃春明,有著很深的體會。

2014年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他看得很開,「人就是人,該死時就應該死了,我把現在的生命叫作人工壽命,」黃春明說,「如果不去拿藥,就死掉了。」

即使對生死豁達,卻仍必須面對老化。黃春明形容過去的自己是「肉體跑給靈魂追」,有好幾年的時間,雖然住在台北,一週卻有幾天喜歡一個人開車,沿著蘇花公路,從台北一路開往宜蘭、花蓮、台東授課演講。

常常一覺醒來,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茫然。

但罹癌後,肉體快速老化,他幾乎辭卻了所有邀約。現在的他仍每週到宜蘭一天,因為他創辦的黃大魚兒童劇團、《九彎十八拐》雜誌,以及吉祥巷工作室,還有很多的工作讓他「放不下」。

「我現在有病,回去宜蘭要一個人住,生活比較不方便,」他解釋著。一旁是太太林美音。

他的生活空間,也從全台到處為家,逐漸限縮到單點。

從中壯年走入老年後,黃春明清楚地知道,新的獨立時代已經來臨。過去身為父母教導小孩要獨立,如今老了,也面臨「獨立」的必要。

老後好不好命,關鍵在自己

「50、60歲時聽人家說生涯規劃,4個字聽來像是口號,」黃春明說,「但現在真的要提早規劃,因為有個未來在等我們。先決條件都是要身體健康,不要成為家庭的包袱。」

對寫作一向有興趣,戲劇也從來沒停過,黃春明即使在病後仍堅持工作,凡事自己來,「我最後一定會死得其所,死在舞台、死在講台、死在稿紙旁邊。」

面對高齡的未來,台灣顯然要從觀念和文化開始改變。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陳雅美,每年面對20幾歲的研究生,都會問他們,「想像你活到100歲,失能了,誰來照顧你?」

每年都有7成的學生回答「家人」,「當你們步入老年,2060年左右,台灣的老年人口已近40%,身邊還能有家人照顧嗎?」她反問。

繪圖製表/劉姿嘉

30歲的人現在就要開始準備老年,40歲的人更需要加緊腳步,因為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將下一代從職場上拉回來,對社會經濟會造成重大影響,未來很難再由家人照顧,和子女同住可能是奢侈。

「我們的文化希望子女陪在身邊,老年要兒孫滿堂、含飴弄孫,人生才圓滿,子女也自覺要盡孝心,」陳雅美說。

繼續閱讀: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639#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銀髮族少吃鹽分 緩解夜間頻尿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328/37598153/

銀髮族少吃鹽分 緩解夜間頻尿
2017年03月28日
日本研究顯示,減少飲食中鹽分攝取,可能將夜尿次數減少。資料照片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銀髮族常有夜晚頻尿、睡不好的困擾,日本實驗顯示,受「夜尿症」困擾者如果少吃鹽,即可減少夜尿次數,這是首度有研究指出鹽分攝取與夜尿有關。國內泌尿科醫師指出,少吃鹽分對夜間頻尿者是可行的建議,不妨試試,但也要注意適量控制水分的攝取。

助改善睡眠品質日本長崎大學學者近日在英國倫敦的歐洲泌尿科學會會議提出論文,學者以三百名夜間頻尿者為觀察對象,建議他們減少飲食中的鹽分攝取,三個月後實驗者夜尿次數可從平均每晚兩次減到每晚一次,而另外九十八名增加鹽分攝取者,夜晚如廁次數增加了。
減少起身如廁次數,可明顯改善睡眠品質,夜尿次數太多,可能導致白天疲倦、壓力大且易怒。
新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曜州表示,人體內水分的含鹽量是百分之零點九,如果多吃鹽,體內就須保留更多水分,所以多吃鹽確實可能導致夜間頻尿,少吃鹽則有助減少水分堆積。夜尿症患者多為年長者、或心臟循環不好、肝、腎功能不佳者,他建議有夜尿困擾者除了適量減少鹽分攝取,也要注意控制水分攝取,才能改善症狀。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失智當老化 台灣失智人口被低估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21005105-260405

失智當老化 台灣失智人口被低估
2017年03月21日 18:00
中央社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失智協尋時有耳聞,奇美醫學中心醫師表示,台灣很多家屬把失智當老化,才使老年失智人口被低估。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林典佑今天指出,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失智症狀不只是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許多認知功能,包括抽象思考能力、現實判斷力、語言能力、空間感及計算力等。

新聞選輯:年輕人自顧不暇,南韓老年貧窮化成國家危機

資料來源:http://finance.technews.tw/2017/03/20/elderly-poor-in-korea-to-be-a-crisis/

年輕人自顧不暇,南韓老年貧窮化成國家危機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3 月 20 日 17:50

根據 OECD 數據,南韓 65 歲以上老人有半數過著貧窮生活,佔南韓總人口 13%,其中約四分之一是獨居,許多人活著孤立又憂鬱,估計到 2060 年老年人佔總人口比重會增加到 60%,若老年貧窮問題沒有解決,將衝擊經濟與社福制度,但讓南韓經濟強盛的一代為何淪落成失落的一代?

Channel News Asia 報導指出,南韓經歷日本佔領、韓戰、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一步步走向以科技立足的大國,被視為經濟奇蹟,研究南韓老年福利制度的專家認為,南韓經濟繁榮是奠基在努力工作的人身上,現在這些人都邁入老年,且這些老年人持續在工作,做保全、清潔人員、甚至收集垃圾的清潔人員。

新聞選輯:晚婚又怎樣、晚育不擔心、晚退也不怕 擬定「晚美」理財大計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57/2353911

晚婚又怎樣、晚育不擔心、晚退也不怕 擬定「晚美」理財大計
2017-03-21 08:48
【撰文:劉育菁】

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正式突破30歲,高齡產婦的比例近10年來成長1倍以上。全球雖然吹起單身潮,但鮮少有女性是堅持終生不婚,只要碰到對的人,大齡閃婚也是選項。只是,千萬別忽略晚婚造成的漣漪效應,晚婚繼之而來的可能是晚生育,晚生育則讓無可避免的延後退休拖更久,而平均餘命較長的女性還將面對老後獨居問題。

避免成為「下流老人」,女性必須善加利用單身時間儲蓄、理財,多為自己打算,才能優雅度過老後晚美人生。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這是大自然不變的定律,而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女孩子要在適當年齡經歷結婚、生子等過程,才算是嫁得好歸宿、圓滿人生,同時這也是傳統社會的幸福定律,而這個「適當」年齡目前落在三十歲。

新聞選輯:友善居家環境設計 有效減緩失智高齡者焦躁現象

資料來源:http://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px?sn=1198&type_code=01&pages=0&src=note

友善居家環境設計 有效減緩失智高齡者焦躁現象
106-03-20 09:00 AM
建築研究所

為提供對高齡失智者友善的生活空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進行「高齡失智者空間感知與設計準則研究」,發現高齡失智者常因生活空間設計欠缺考量而影響到他(她)的行為,最常見的是對於環境不熟悉產生的焦躁,如果沒有提供可讓他(她)能辨識的視覺線索,或環境中有反光物品時,會使他(她)產生幻覺或妄想,又環境中如果有眩光或不一樣的地坪鋪面時,也可能會讓他(她)誤認想像成有障礙的環境。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老人家站不起來 原因:挑錯椅子

資料來源:http://health.cna.com.tw/elder/20170318S001.aspx

老人家站不起來 原因:挑錯椅子

發稿時間:2017/03/18 10:29
最新更新:2017/03/18 10:29

一名失能的老人家多年來都無法自己站立,連倒水、上廁所都要麻煩家人,經常感到自卑,直到物理治療師介入後,才發現老人家站不起來的最大主因,竟是因挑錯椅子。

老人家多年站不起 竟是因坐錯椅子 1名失能的老人家多年來都無法自己站立,連倒水、上 廁所都要麻煩家人,經常感到自卑,直到物理治療師范 政弘(右)介入後,才發現老人家站不起來的最大主因 ,竟是因挑錯椅子。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攝 106年3月17日衛福部今天舉辦記者會說明有「運動專家」之稱的物理治療師,在長照2.0中扮演的角色,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范政弘表示,他們介入後的第一步,就是強化老人家行動能力,引誘出已經衰退的能力,減輕照顧者負擔。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新聞選輯:高齡者最需要擔心的是什麼?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2140

高齡者最需要擔心的是什麼?
作者: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2017.03.17


如果有人問你,自己老的時候最不希望那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會怎麼說?

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當中,女主角愛麗絲罹患了早發性失智症,她在對話中提到:「我寧願是得到癌症,而不是這個病。」我們當然會希望這些事情都不要發生,但如果是癌症和失智症選一個,我大概也會選癌症,因為現階段我們對於癌症的掌握程度遠遠超過失智症,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失智症對我們的影響太深遠了,它剝奪的是我們的「自我存在」,當這個東西已經消失了,那其實人存在的意義也大大削減了。

新聞選輯:觀點/從瓊瑤公開信看起:死亡不是解決高齡的萬靈丹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404&fullpage=true

康健雜誌
觀點/從瓊瑤公開信看起:死亡不是解決高齡的萬靈丹


作者 : 張靜慧


人生就像考試,不管考題難易,拿到考卷就努力作答,不因考題太難而提早交卷,但也不要到了鈴聲響起時還拖著不交卷。


作家瓊瑤在臉書發表公開信,叮囑兒子、媳婦將來要幫助她善終,不要用過多的醫療處置拖延她的生命,並呼籲立法准許安樂死。一個人在健康的時候就預先想到生死大事,毫不避諱,並清楚交代給家人,值得感佩。然而細讀這封公開信,卻有幾點值得深思:
絕不插管?複雜的醫療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瓊瑤在公開信中表示,「不論什麼情況,絕不插鼻胃管、尿管、呼吸管(氣管內管)。」

現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倡導的是「生命末期*」不強加維生醫療、拖延死亡,而不是「任何情形」都不使用維生醫療。比如有人因車禍受傷、呼吸衰竭,此時插氣管內管幫助病人呼吸,是必要且攸關生命的醫療處置,如果傷者將來傷勢好轉,恢復自主呼吸,就有機會移除管路,並非一定從此脫離不了它。

即使《病人自主權利法》(將從2019年1月6日起實施)擴大了適用對象,不限末期病人,但仍須符合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痛苦難耐、疾病無法治癒等臨床條件之一,也並未主張「任何情形」都不使用維持生命的治療。

研討展覽:朝陽科技大學「2017年高齡學習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資料來源:http://ora.nsysu.edu.tw/files/14-1049-165537,r178-1.php?Lang=zh-tw


朝陽科技大學「2017年高齡學習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活動名稱:2017年高齡學習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主辦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時間:2017年4月28日(五)

相關連結: http://goo.gl/TM19QG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期刊文章:British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Aging


--Aging

新聞選輯:Understanding the Risks of Your Aging Workforce

資料來源From:https://www.hubinternational.com/blog/2017/03/aging-workforce-challenges/

Understanding the Risks of Your Aging Workforce

March 15, 2017

Do you have the right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benefits in place to transition employees into retirement, or transfer knowledg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As America’s baby boomers approach 70, a strong 45 million of them remain in the workforce.1 Not yet ready to pack up their desks and migrate south, the number of older Americans still at work is expected to grow at about 2 percent annually, or more than 3 times the growth rate of the overall labor force.2

This growing, aging U.S. workforce has created several new challenges for employers. For one, older workers cost more. From healthcare expenses to executive salaries, disability insurance and other benefits, employers with an aging staff must consider the potenti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items in their annual budget. Other challenges include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s between employees, age discrimination, the physical demands of some jobs, new skills training and flexible work schedules.

While older workers come with more skills and on-the-job experience, organizations need to consider issues related to phased retirement, workers’ compensation, return-to-work and wellness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from one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to the other. How is your company making changes in response to your aging workforce?

Assessing Your Potential Risk is the First Step .....繼續閱讀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社會漸老化,思維勿僵化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Expert.aspx?newsid=8948&cateid=cp

社會漸老化,思維勿僵化
2017/03/13 | 社評

 台灣社會人口快速且持續老化中:根據內政部資料,我國老化指數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65歲以上)人口首度超過幼年(14歲以下)人口;全國22縣市中,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台灣有6成8的縣市,街上的老人比小孩還多。

 內政部進一步指出,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在1993年超過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之後老化速度持續增加,今年2月更攀升至13.33%。如果依據國發會2016年提出的人口推估,老年人口比例將在明(2018)年超過14%,正式步入「高齡社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屆時台灣也會與日本相同,躋身「超高齡社會」之列。

 換言之,台灣社會逐漸老化已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也是全球多數地區同步的趨勢。全球老化歸因於醫療衛生的改進,使得人們可以延長生命,然而,活得久並不表示生命品質也同步提升。由於人們更長壽,老年人比重因而提高;另一方面,二次戰後「嬰兒潮」的人口已逐漸步入老年,之後的嬰兒出生率除了部分國家之外再也沒有像嬰兒潮那麼高,因此全球步入老化。老化現象在台灣更加嚴重,台灣年輕人的遲婚、不婚、同婚,以及婚後遲生、不生,都使幼年人口增加顯著遲緩,因此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台灣恐成「超高齡社會」 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資料來源: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32196

台灣恐成「超高齡社會」 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2017/03/10 15:09: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老年人口在1993年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而今年2月全台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達100.18,也就代表台灣6成8的縣市老人比小孩還多!國發會推估未來人口,恐怕在2026年時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

近來台灣人口老化情形嚴重,今年2月老化指數100.18,比去年同月的93.50增加了6.68;去年5月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約12.78%,今年2月成長到13.33%,顯示台灣老化情形嚴重,且老化速度持續增快。而國發會推估,若照這樣的老化速度下去,台灣現在是高齡化社會,明年老年人口比例就會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2026年恐怕就會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如同日本一般。

新聞選輯:名.醫.問.診-彈力太極養肌操-坐式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11000288-260210

名.醫.問.診-彈力太極養肌操-坐式

2017年03月11日 04:10
賴佐君(彰基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


彈力太極養肌操介紹

身體保固期只有四、五十年,40歲以後,身體的骨骼肌每十年會流失百分之八,如果肌肉質量持續減少,將造成肌肉力量不足,進而影響生理活動,因此會有體力衰退、走路速度緩慢、手無力的情況,也比較容易跌倒、骨折、失去獨立生活功能。除了生活品質降低,也間接提高死亡率。

存骨本也要存肌本

阻抗型運動是針對特定肌肉施加重量訓練,常見的有肌肉伸展、舉重等。若想鍛鍊手臂可以舉啞鈴或雙手推牆壁;若想訓練下肢肌力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床上懸空抬腿;若想訓練核心肌群可以隨時提醒自己抬頭挺胸、縮下巴及縮小腹。每星期2到3次,每次30分鐘的阻抗型運動,可促使肌肉力量和生理表現進步。

新聞選輯:高血壓、高血脂病人這些要少吃

新聞選輯: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7268

高血壓、高血脂病人這些要少吃
好醫師新聞網 2017/03/10 15:50(2天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331萬人,而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難免有些慢性疾病需要藥物控制。但是許多慢性病人在服藥控制時,可能同時也想要用食補養生,台南新樓醫院藥劑組長唐正乾藥師指出,包括蒜精、紅趜、人蔘、銀杏、葡萄柚等食物和保健食品,都有可能會造成三高患者所服用的藥物產生加乘或降低藥效。慢性病患者想要食補或服用健康食品,還是應該要先請教醫師或藥師,確保自身用藥安全。

日前爆發假藥風波的冠脂妥,是國內用量最高的降血脂藥物,一個月用量就超過二十萬顆,顯示國人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患者人數眾多。除此之外,降血栓藥物也在十大排之中。

新聞選輯:年輕人何時保養關節?先問自己6個問題

資料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1358

年輕人何時保養關節?先問自己6個問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7年3月10日 10:30

也許是因為不健康生活的影響,也可能是醫療診斷科技進步的關係,國內許多疾病都出現「年輕化」的趨勢,以往好發於中老年人的退化性關節炎也不例外,因此醫學界不斷呼籲民眾做好關節保養,但是,年輕人何時開始該好好保養關節呢?營養師建議先問自己6個問題。 

年輕人注意!退化性關節炎≠老年人專利

新營養食代團隊營養師鄭師嘉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是老化過程中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台灣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約15%,最常發生於手指、手腕、膝蓋、腳踝等關節處。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人口老化拉警報 15縣市 老人比小孩多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10000388-260102

人口老化拉警報 15縣市 老人比小孩多

2017年03月10日 01:18
周思宇/台北報導

15縣市 老人比小孩多

嘉縣老化指數與全國平均值對照表

人口持續老化,內政部昨示警,我國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全國22縣市中,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台灣有6成8的縣市,街上的老人比小孩還多。

新聞選輯:一個迫切卻沒人在意的危機: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下)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964

一個迫切卻沒人在意的危機: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下)
何立安博士 怪獸訓練創始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此也強烈建議中老年人不要亂減肥,即使脂肪度過高需要減,也要先從增加肌肉量來著手,不要用坊間的減肥處方,很多老人是「顯性的胖子、隱性的瘦子」,胖在脂肪過多,瘦在肌肉過少。

一個迫切卻沒人在意的危機: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上)

先前提過,老化的過程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最重要卻最不受重視的事情,是肌肉和骨質的流失,因為流失的過程不痛不癢,直到疾病上身人才會開始緊張,緊張久了就變成絕望,但這種絕望是不必要的,在肌力訓練的領域裡,體能教練早就已經找到提升肌肉量和提升骨質的訓練方法,透過針對人體自然動作而設計的訓練動作,再經由漸進式超負荷的訓練,肌力和骨質的提升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雖然沒有魔法的瞬間效果,但是如果操作得當,要脫胎換骨也不是太久的事。

你可能會問,這不就是運動嗎?讓老人多運動不就好了嗎?

是的,基本上是沒錯,老人需要多運動,但真正的問題是,要做什麼運動呢?

新聞選輯:一個迫切卻沒人在意的危機: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上)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886

一個迫切卻沒人在意的危機: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上)
何立安博士 怪獸訓練創始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擔憂不該擔憂的事是個自尋煩惱的過程,但是否認應該擔憂的事,卻可能會錯過採取行動的重要時機,導致嚴重的後果,而我們目前的社會正在面對的一個大家不夠擔憂的事情,就是「高齡化社會裡中老年人的人體運動能力」。


人活在世界上要擔憂的事情很多,其中許多事是杞人憂天,許多事擔心也沒用。因此,擔憂不擔憂,有點像是個人的選擇,或是個性的一部分。不過,人如果弄不清楚自己應該或不應該要擔憂什麼事,往往就會被旁人或媒體引導,去擔憂一些對自己不重要的事。例如,商人利用一般大眾對身體形象的焦慮,操弄極瘦身材的美感,造成許多身體健康但體型一般的人對自己的身材產生嚴重的焦慮,進而成為瘦身市場的肥羊,這就是一個商業成功但民眾受害的例子。

新聞選輯:男性長壽的十個秘訣:請告訴你的父親、丈夫和兒子

資料來源:http://www.ntdtv.com/xtr/b5/2017/03/09/a1314986.html

男性長壽的十個秘訣:請告訴你的父親、丈夫和兒

更新時間 : 2017-03-08 10:36 PM [紐約時間]



根據近年的報道和統計數據,百歲老人已不鮮見。為何這些老人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他們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1、多吃堅果

堅果是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十大健康食物之一。一份發表在英國《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的報告中也提到,每天合理適當的食用一定量的堅果,會有助降低由癌症、糖尿病等常見疾病罹患風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家還發現,長期食用堅果可以收到改善抑鬱症。

2、不抽煙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吸煙人群逾3億,另有約7.4億不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死亡人數超過100萬。

新聞選輯:FOCUS/老人照護老人 日本高齡社會、絞盡腦汁


影音及資料來源:http://news.tvbs.com.tw/world/712064

FOCUS/老人照護老人 日本高齡社會、絞盡腦汁

2017/03/08 19:45


全日本52萬人等待入住,特別養護老人之家,但智庫調查發現有4分之1的養護之家其實有空床,長輩們卻不能入住,主因是照護人員不足,這也凸顯了徒有公共資源卻沒辦法有效供需的問題,而對於日本雙薪家庭來說,托老的需求其實就跟托兒一樣,所以現在日本出現了一種新型態的托老中心,營業到晚上8點半,長輩在中心裡洗澡、用餐、吃藥,還會刷好牙、換好睡衣,回家就是可以直接睡覺的狀態,減輕家屬負擔。


園田夫婦住在東京葛飾區,太太前年被診斷出失智症都是靠先生在照顧,但最近先生腰痛的老毛病又犯,開始覺得獨自照顧太太有些吃不消。

園田達己:「很痛苦所以很辛苦,但也不能換別人啊。」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圖書資源:「好想殺死父母」——不要獨自背負照護的重擔,最後在精神上被逼到絕境


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659

2017/03/07, 健康
「好想殺死父母」——不要獨自背負照護的重擔,最後在精神上被逼到絕境

文:石藏文信
照護父母,真的是孩子的責任嗎?

為了寫作本書而進行的問卷調查當中,在「讓你(對父母)不滿或感到壓力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僅次於「父母過度干涉」(四四%)的第二高分答案是「照護父母」(三○%)。那些正在照護父母的人,發出了如下的痛苦抱怨。


我是在自家住宅中照護失能程度為「嚴重依賴」[1] (用餐、排泄、洗澡、換衣服等貼身事項上需要高度照護的狀態)的父親。父親的失智症日漸加劇,最近幾乎愈來愈少說話。而且非常健忘,同樣的事情必須重複告訴他好多次,非常煩人。這種狀態已經持續超過半年了。
(男性,五十多歲,未婚,沒有小孩)

我父親五十七歲時得了腦栓塞,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每天都在跟死神拔河。之前我祈禱:『不管爸爸怎麼樣都好,只要能讓他活下來!』然而,實際上開始在家裡照護父親以後,發現他明明什麼都做不了,卻最會出一張嘴,頤指氣使,我對他只有一天比一天更不爽。
(女性,二十多歲,未婚,沒有小孩)

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雙親健康、不須照護的年輕世代,也有很多人表示對將來雙親的照護很不安。


將來要是雙親臥床,只能由我這個獨生女來照護。這樣一來應該就無法去上班,經濟會陷入困境,似乎會被逼到絕境,必須選擇是要餓死自己,還是殺死父母,好可怕。
(女性,二十多歲,未婚,沒有小孩)

父母年紀也大了,最近看起來有點憂鬱的傾向,我很擔心。或許有必要住在父母家附近,一旦發生什麼事就可以盡快到父母身邊。
(男性,四十多歲,已婚,沒有小孩)

跟過去比起來,日本人的親子關係好像變淡薄了,然而,年輕世代當中,傳統的想法依然根深柢固。


「照護年老的父母是孩子的責任。」

「照護父母是孩子最後能盡的孝心。」

也有不少人即使跟父母關係惡劣,但仍有心理準備如果將來父母需要照護,自己則必須照顧他們。

另一方面,父母的想法又是如何呢?最近,正值六十五歲以上到七十歲左右的銀髮族之間,有愈來愈多人會認為:


「不希望自己老後照顧的問題給孩子添麻煩。」

「如果需要照護,我想去住機構。」

日本內閣府 [2] 針對團塊世代 [3](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九年間出生者)所做的意願調查當中,有四五.一%的女性、四○.三%的男性回答:「想在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等機構當中接受照護。」

話是這麼說,但他們的本意並非全然如此。

「如果可以,希望由配偶或子女等家人照護自己。」

很多人心裡抱著這樣的想法,卻因為顧慮子女,無法說出心裡真實的想法。

對老人家來說,思考自己的照護問題,意味著正面面對自己的衰老與死亡。沒有一個人在想著自己過世時的事情還會覺得開心。一味抱著「樂活好死」(活著的時候活蹦亂跳,要死的時候快快死掉)的願望,卻沒有替自己的照護做準備,就這樣漸漸老去。

至於子女這方,心裡會想著:

「要是有個萬一,必須擔負起照護父母的責任。」

然而,一旦開始思考具體內容,就會覺得很沉重。

...連結全文

新聞選輯:商業興觀點/日本服務業迎戰超高齡社會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4/2325029

商業興觀點/日本服務業迎戰超高齡社會

2017-03-07 04:24經濟日報 林原慶

根據日本求職情報Recruit Jobs調查,日本三大都會區兼職勞動力平均時薪突破1,000日圓,創下新高紀錄。超高齡社會來臨,勞動人口持續縮減,首先迎戰的即是高度仰賴兼職人力的零售及餐飲產業。

例如日本連鎖超市Inageya,受到勞動成本攀高影響,2016年中的人事費用較前年同期增加7億日圓,出現1978年上市以來首次半年度赤字。此外,Skylark group旗下餐廳Gasuto與Jonathan,因勞動成本高漲而縮短旗下八成門市的營業時間,導致年獲利減少數十億日圓。

研討展覽:高齡醫療與長期照護國際研討會

新聞選輯: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2324584

高齡醫療與長期照護國際研討會

2017-03-06 18:42:34 聯合新聞網 元氣網


高齡醫療與長期照護國際研討會

日期:106年03月24日(星期五)09:00-12:30
地點: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門診大樓1樓 第一會議室
議程與報名網址:高榮高齡醫學中心報名系統
報名結果將於3月20日(一)中午12:00公告在高榮高齡醫學中心網站首頁,請上網查詢。

新聞選輯:這才是長照》8萬人芬蘭小鎮,年砸2.5億「養」一個銀髮運動俱樂部

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9186&type=Blog&p=0

小英快看!這才是長照》8萬人芬蘭小鎮,年砸2.5億「養」一個銀髮運動俱樂部
2017.03.06

撰文者 勞動力與創新雜誌


年長,在北歐並不意味著失去生產力,也不代表必須被迫切斷與社會的連結,北歐各國政府擬定完整的教育訓練與企業配套措施,協助年長者順應自己的專長、興趣與體力狀況重新投入職場,充分活化銀髮力。

以位於芬蘭中部僅8萬人口的大學城佑華斯克拉(Jyvaskyla)為例,每年提撥市政預算2%,約新臺幣2億5千萬元經營老人運動俱樂部,聘請運動教練、物理治療師和時薪制的體育科系學生,發展個人化運動處方。 

另一個城鎮拉普蘭(Lapland),則是與遊樂器材廠商產學合作,發展維持老人體能的遊樂器材,成立了老人遊樂園。

新聞選輯:高齡聽障 恐增4倍失智風險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2863

高齡聽障 恐增4倍失智風險
日期:2017.03.06
◎ 記者徐平

(高齡聽障 恐增4倍失智風險/取自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聽障問題的老人,失智風險會提高,美國研究顯示,老人得到聽障會使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65歲以上老人因毛細胞更加老化,細胞容易受損、死亡,一旦產生聽障問題,會使得人際溝通不良,較少動腦就容易失智。另一研究指出,輕度聽障老人會使失智風險提高1.89,中度聽障提高3.00倍,重度聽障提高4.94倍,因此65歲以上長者應每年定期做聽力檢測。

2025年全球5億人會出現聽障現象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趣味休閒:電影<天倫之旅 Everybody's Fine >


https://youtu.be/kh7H92iE2V0

資料來源: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ilmdataApp2.cfm?filmid=feen40780511&fr=blade05

天倫之旅 Everybody's Fine
翻拍自1990年同名電影,勞勃狄尼洛、茱兒芭莉摩、凱特貝金賽等主演。
片長:99分

劇情簡介

對子女要求完美的法蘭克在妻子過世後,獨自過著孤獨的日子,也因為如此,他才驚覺這麼多年來,他從沒真正瞭解過早已離開自己身邊多時的四個子女。於是他不顧醫師的反對,決定自行搭車探望孩子們。

他孤單地拖著行囊、帶著傻瓜相機、一張相片與一瓶藥,一站一站來到每個子女的住處想給他們一個驚喜,但他發現,孩子們似乎都對他隱瞞了一些事,除了自稱是藝術家的小兒子失蹤,其他人的生活過的也不如法蘭克想像中如意,但他們怕嚴厲的父親對自己失望,於是假裝開心、幸福,試圖撒謊欺騙他,拖著疲憊身軀的法蘭克隱約感受到事情的不單純,但卻不忍戳破大家,然而最後的真相讓法蘭克百感交集、後悔萬分,他終於瞭解為什麼孩子們總是拒他於千里之外...。

曲終人散,法蘭克又回到孤單的生活,他不禁要問︰失去的一切還來得及彌補嗎?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看好銀髮市場 醫材、照護商機上看五百億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53/2305101

看好銀髮市場 醫材、照護商機上看五百億

2017-02-24 14:13
 【文‧呂柏賢】

在探討長照二.○政策影響之前,不如先來瞭解長照二.○,舉例來說,在長照二.○推動之前,家中三十歲的身心障礙患者,就無法享有長照所提供的照護服務與補助。

簡單說明長照政策的精髓與本質,將提供照護的條件放寬、年齡限制降低,主要照護對象囊括:四十九歲以下失能、身心障礙者、五十歲以上輕微失智者,以及五十五歲以上失能平地原住民,一.○計劃未受保障的失能患者也在二.○中享受服務。

整體看來,對比一.○服務對象集中在失能高齡患者,二.○的服務對象以延伸至失智患者,且將原本的八項服務擴展至十七項,普及建設ABC級長照據點,以在地養護小據點多服務的概念推行長照福利政策。

新聞選輯:FOCUS/星國推IT教育 助銀髮族創事業第二春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050657

FOCUS/星國推IT教育 助銀髮族創事業第二春
TVBS 2017/02/27 20:00(1天前)

人口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預計到了2045年,新加坡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會達到32.2%,也就是占了總人口的3成,而為了填補勞動力的不足,新加坡政府除了將在今年七月,把工作年齡延長到67歲,現在也開始展開對年長者的IT教育,教怎麼用電腦等等,並且還提供補助金,優惠50歲以上的人幾乎不用付到學費,一年下來學生人數已經達到1萬多人!

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影片:「他們給了我1個月的時間走人,在與他們工作23年之後,他們給我1個月。」

苦情的橋段就留在戲劇裡,看看這場由新加坡政府主辦的IT展,只邀請中老年人參加,結果共來了4000多人擠爆會場,其中又以60幾歲最多。

記者vs.參觀者:「(妳感覺如何?)挺有趣的,我想學怎麼使用手機,我不是很會用。」

新聞選輯:攝護腺肥大?新型雷射汽化切割降低出血及併發症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24002260-260405

攝護腺肥大?新型雷射汽化切割降低出血及併發症

2017年02月24日 10:26
陳世宗

台灣已漸入高齡化國家,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18年老年人口的比例將達14%,成為「高齡社會」;2025年將跨過20%的門檻,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全台灣約有473萬名老人,這個數字相當於全國每5位就有一位為老年人口,因此長者的健康疾病照護更顯重要。

吳紘岳醫師說,日前有位85歲林先生,因血尿至大甲李綜合醫院求診。林老先生於20年前做過攝護腺電刀刮除手術,但經檢查發現是攝護腺肥大復發造成的反覆血尿,符合手術的適應症。不過因林老先生目前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建議採用手術風險相對較低的「攝護腺雷射汽化切割手術」,術後老先生恢復狀況良好,已於術後第2天即拔除尿管出院,目前已無血尿且排尿順暢。

新聞選輯:強勁冷氣團來襲 大型醫院啟動抗寒醫療小組搶救人命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20046886

強勁冷氣團來襲 大型醫院啟動抗寒醫療小組搶救人命
NOWnews 2017/02/24 22:21(4天前)

強勁冷氣團來襲,天氣又呈現急凍現象,使得彰化縣消防局在一天一夜間,又受理十多起民眾,疑似因心血管、腸胃道急重症致死病例;甚至有獨居長輩疑似失溫、死亡多時才被發現,彰基等大型醫院,再度啟動抗寒醫療小組搶救人命。

入冬來第二波強勁冷氣團來襲,因先前溫暖的天候,又呈現急凍現象,日夜溫差大、大上十度以上,使得彰化縣消防局救護小組又忙翻天,累計一天、二十多個小時來,緊急救護案已將近一百件,可能是因為天氣突然又變冷、入夜後溫度陡降,其中更有十多位男女中高齡長輩,送醫急救時已呈現沒了呼吸心跳的「OHCA」狀態,緊急送醫急救,還是不幸宣告死亡,令救護人員也感到遺憾。

新聞選輯:南開科大著重多元發展 學生參賽表現傑出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24005074-260405

南開科大著重多元發展 學生參賽表現傑出

2017年02月24日 18:20
陳淑芬/台中報導

南開科技大學以培育務實的專業技能及創新知識等教育理念,連續11年榮獲教育部卓越大學獎勵,領先中部各科大,獲教育部再造績優計畫獎勵6600餘萬元,在福祉科技、觀光餐飲、車輛技術及綠色產業等多元發展,學生在各項大賽表現亮眼。

南開科技大學在台中大學博覽會中由餐飲科學生現場製做鬆餅,提供參觀民眾試吃,吸引參觀學生現場排隊,頗具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