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新聞選輯:「肌少症」超可怕! 打不開瓶蓋、身形萎縮都是5大走路錯誤姿勢造成

連結 資料來源

「肌少症」超可怕! 打不開瓶蓋、身形萎縮都是5大走路錯誤姿勢造成

2018年4月20日 下午5:17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暐鈞

走路有益健康,但「走錯路」恐怕會賠上健康!尤其是老人家最怕一跌不起。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櫻枝曾受訪時說,『從銀髮族步態分析可以發現,「走路內八」、「腳跟未先著地」以及「左右腳跟太靠近」等,這些都是老人家容易發生跌倒意外的3大危險徵兆,建議只要發現步態有不正確,最好重新訓練如何走路。』

據悉,國健署過去調查曾發現,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中,老人跌倒是僅次於車禍的第二大奪命元凶,且高達5成6皆在家中發生跌倒意外,因此不可不小心謹慎。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荷蘭德芬特鎮最酷養老院 跨代屋打破世代間的陌生

資料來源及影音: http://tube.chinatimes.com/20180417001967-261410

荷蘭德芬特鎮最酷養老院 跨代屋打破世代間的陌生

2018/4/17 上午 11:53:23
中天/王雅倫、彭智宏 中時電子報/黃鈺潔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超過14%就是高齡社會,超過20%就是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在今年老年人口比例已經超過14%。台灣的長照也一直是政府憂慮的問題,在新制和舊制的更換過程,許多人感受不太到變化。而荷蘭的長照是許多國家學習的對象,有著全世界最酷的養老院,吸引著許多大學生入住。

在荷蘭的德芬特鎮,這裡有著全世界最酷的養老院,學生們可以免費住在這裡,交換每個月30個小時,和他們的「老室友」們交流互動,這個故事po在臉書上後,在一星期之內吸引4500人次點閱,還成為英國泰晤士報的封面故事,德芬特鎮養老院院長Gea Sijpkes說:「我決定我所經營的是一個快樂的業務,我希望我的老人們可以在一天中微笑,而不是只是吃藥過完一天;我希望他們除了安全之外還可以開心;我希望他們有自己新的故事和新的經歷,並在他們家人們來看他時,他可以說出來分享。」

新聞選輯:日本薪資解凍,漲幅 20 年最大

資料來源: https://technews.tw/2018/04/17/big-salary-rise-in-20-years/

日本薪資解凍,漲幅 20 年最大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7 日 11:17

日本勞動力短缺,物流和零售業又急需人力,推升日本勞工薪資上漲,幅度為 20 年最大。截至 4 月 3 日最新數據,今年日本企業平均薪資提高 2.41%,遠高於去年的平均漲幅 0.35%。整體月薪平均上漲 7,527 日圓,是 1998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日經新聞(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日本的薪資上漲通常是由製造商推動,但今年非製造業者調薪幅度自 1997 年以來首次領先製造業,達 2.79%,也是 21 年來最大漲幅。需求強勁的物流供應商和服務業為了吸引勞工,大和運輸公司同意按工會要求調高每月基本工資幅度達 1.1 萬日圓,幅度為 3.64%。

新聞選輯:預防跌倒 美指南:老年人須運動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94447

預防跌倒 美指南:老年人須運動
2018-04-18 22:42中央社 坦帕17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今天發布的相關指南指出,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受傷致死的主因,要避免跌倒應運動,而非仰賴維他命D等補充劑。

法新社報導,獨立的醫學建議組織「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這項新建議,是對2012年所發布舊指南的更新。當年這個組織贊成服用含維他命D的補充品,以防因跌倒受傷。

但他們檢討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發現,除非缺乏維他命D或罹患骨質疏鬆症,否則服用維他命D對一般老年人沒有益處,甚至會因服用維他命D和鈣補充劑,而增加腎結石風險。

這項刊載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指南說:「USPSTF發現,維他命D補充品對預防老年人跌倒沒有幫助。」

USPSTF建議跌倒風險升高的65歲以上老人,「以運動預防跌倒」。

指南說,這類運動包括「有人監督的個人或團體課程和物理治療」。

這項更新檢視了11項隨機選取的臨床試驗,當中涵蓋超過5萬1000人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文茜的世界周報》 荷蘭快樂長照系列特別報導“居家照護”


資料來源:《文茜的世界周報》 荷蘭快樂長照系列特別報導“居家照護”

《文茜的世界周報》 荷蘭快樂長照系列特別報導“居家照護”
【 荷蘭養老院最大的創舉社區的居家照顧,其中分兩個概念,第一社區的支援,第二個是專業的護理。台灣在2008年,共有16萬名外籍看護工,到2015年10月底為22萬。但是外籍看護工,大多數沒有經過護理訓練,即便在醫院訓練,有證照的,月費六萬元台幣,也未必有能力照顧重症老人。在台灣若是聘任特別護士,一天24小時,一個月高達26萬元,除了富豪幾乎沒有幾個家庭有能力支付。而在荷蘭,他們希望做到面對年老時,一般人皆能享有專業的護士居家照顧。雖然一個護士可能要照顧好幾個人,但不會不斷的更換看護人員,也使得個人的負擔大幅下降。荷蘭的這個方法,現在包括瑞典,日本,英國和美國,都在學習當中,文茜的世界周報,特派記者王雅倫 林佳錦 彭智宏荷蘭報導 】
你很年輕是嗎? 別著急,會老的。
⋯⋯繼續閱讀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李沃牆/高齡的台灣 老年危機變成銀髮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13/1148912.htm

李沃牆/高齡的台灣 老年危機變成銀髮商機

內政部近日發布,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到14%,亦即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換言之,目前每7人中就有一名老人;尤有進者,預估8年後,也就是2025年,這比例將提升至20%而進入「超高齡社會」。無獨有偶,最近有媒體報導嘉義六腳鄉永賢村人口老化特別嚴重,65歲以上人口占35%,很快就過半,而成為台灣首座「極限村落」。

「極限村落」起源於日本,定義為人口外流導致空洞化、高齡化,且65歲以上人口占半數以上,共同體機能維持已達到極限狀態的村落。據估計,台灣有不少村落將很快淪為極限村落,最終可能遭併村或消失的命運。

台灣少子化、人口老化速度較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憂心的是,台灣進入高齡化後,勞動參與率及人口紅利將下降、扶老比上升、年輕人的負擔加重,還有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加速財政惡化,影響經濟成長等衝擊。但若逆向思考,高齡化社會也會帶來許多商機,值得期待。

新聞選輯:高齡社會警訊 醫:逾50歲每5人有1人骨鬆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899428

高齡社會警訊 醫:逾50歲每5人有1人骨鬆
2018/04/11 18:01

圖/中央社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骨質疏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醫師表示,台灣50歲以上民眾平均5人就有1人骨鬆,每年有2萬人因此骨折,死亡率高達2成。

內政部昨天宣布,今年3月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達14.05%,代表每7人就有1人是老人,宣告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骨鬆問題也日益嚴重,骨鬆學會秘書長陳崇桓說,台灣50歲以上民眾,每5人就有1人骨鬆,是引起骨折主因,除了可能有髖部骨折,脊椎也可能在長期擠壓下骨折,卻因疼痛感低,往往都拖到很嚴重或是因其他疾病照X光時才發現。

新聞選輯:髖骨骨折沉默殺手 一年內死亡率同晚期乳癌

資料來源:http://healthmedia.nownews.com/contents.aspx?cid=5,66&id=22736

髖骨骨折沉默殺手 一年內死亡率同晚期乳癌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2018.04.12

  髖部骨折比晚期乳癌更恐怖,治療1年死亡率還高達2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祕書長陳崇桓指出,髖骨骨鬆、骨折已成銀髮族的大敵,不少人在骨折後才知道自己嚴重骨鬆,必須長期臥床,增加感染風險。

  台灣高齡人口比率逐年增加,也使得髖部骨折發生率居高不下,調查發現,台灣骨鬆盛行率世界排名第九,在亞洲則是第一。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表示,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第二大重要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可能導致各部位骨折,其中又以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及髖部骨折最嚴重。

新聞選輯:醫師指出:老人衰弱症 是病不只是退化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85238

醫師指出:老人衰弱症 是病不只是退化
2018-04-13 17:19聯合報 記者張家樂╱即時報導

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百人有5至11人罹患衰弱症。南投縣東華醫院神經醫學專科醫師林裕欽臨床發現,老人體重下降、活動力變差,常是進入衰弱、失能前的表徵,除了及早診斷,最好適當運動配合補充蛋白質,可延緩疾病發生。

林裕欽表示,瘦弱是一種過程,老人各種生理系統機能持續退化,造成生理儲備量降低、抗壓力減弱,加上各種慢性病交互作用,形成不符合個別疾病的臨床表徵,都歸稱為「老年症候群」。

新聞選輯:眼過勞成視力殺手 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1650945

眼過勞成視力殺手 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民眾網 2018/04/13 13:56
(本文轉載自健康傳媒)

【健康傳媒 陳如頤/台北報導】一名59歲邱女士,雙眼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造成視力逐步惡化,前往雙和醫院眼科就診後發現右眼產生黃斑前膜,左眼罹患「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產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雙眼視力都降至0.2以下,影響生活甚鉅。日前接受左眼眼內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手術治療,日後右眼也將接受黃斑前膜移除手術,目前仍須定期回診追蹤,確保視力不再惡化。

雙和醫院眼科王詩文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已成為65歲以上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因之一,目前治療方式以開刀、注射手術穩定病情。邱女士左眼的「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採用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手術,手術簡單、時間短、恢復快,從眼白直接注射,整體過程只要10分鐘,惟須定期回診追蹤,確保視力不惡化。

新聞選輯:國發會推估 8年後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4140074-1.aspx

國發會推估 8年後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發稿時間:2018/04/14 11:41
最新更新:2018/04/14 16:40

內政部表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民國107年3月底達到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14日電)內政部今天表示,國發會推估,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預計8年後(民國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與日本、南韓、新加坡及歐洲部分國家同列為「超高齡社會」。

此外,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由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時間僅8年,預估將較日本(11年)、美國(14年)、法國(29年)及英國(51年)快,與韓國(8年)及新加坡(7年)等國的預估時程相當。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台灣高齡社會 減稅祭誘因解決5難題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1311/3079707

台灣高齡社會 減稅祭誘因解決5難題
2018-04-10 23:45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劉嘉韻/台北報導

內政部宣布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人口學專家薛承泰認為,未來七年之內,台灣將面臨教育少子化年金改革長照、貧富不均與勞動力五大難題,衝擊台灣社會。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人口老化趨勢在廿年前就可以預期,並非現在才發生,但我國的相關醫療、社福配套措施,並未隨著人口老化而到位,這些配套是社會永續發展關鍵。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江東亮表示,聯合國已幫台灣推計到二一○○年的人口趨勢,但我國目前只推計到二○六一年,相關人口政策與配套應提早規畫。

研討展覽:人口老化迎來銀髮時代 智慧醫療照護成展覽亮點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410/2732701

人口老化迎來銀髮時代 智慧醫療照護成展覽亮點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2018/04/10 14:17

台灣社會現況不只有少子化問題,更進入人口老化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注意銀髮照護等醫療保健議題,也成為為智慧城鄉發展的重要課題,外貿協會將自7月26日舉辦SMART ASIA Taiwan,特別規畫智慧照護解決方案及長照服務計畫等亮點展區,預計徵集100家廠商,期望結合台灣醫療與科技實力,完整呈現智慧醫療照護全貌。

台灣人口老化程度逐年攀升,根據內政部2018年2月的統計顯示,全國老化指數已達到106.89,意即100個14歲以下的人口,對應106個65歲以上的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6.71,顯見銀髮照護及醫療保健的需求已成為智慧城鄉發展重要課題。

新聞選輯:「腦袋不老」 研究發現 老人大腦 持續產生新細胞

連結 資料來源

「腦袋不老」 研究發現 老人大腦 持續產生新細胞
編譯吳日君/綜合報導 2018年04月10日 06:03

最新研究發現,老年人的大腦可以像年輕大腦一樣,產生許多新細胞;這個研究結果與一般看法相左。研究人員使用解剖的腦組織發現,健康老年人有在大腦海馬體區域產生新細胞的能力,與年輕人相同。

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報告,海馬體參與調節記憶與情緒,通常會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縮小。老年和年輕大腦都能從海馬體中更原始的「先驅細胞」(progenitor)獲得相同數量的新神經元。領導這項新研究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莫拉‧博得瑞尼(Dr. Maura Boldrini)表示,這些先驅細胞存在於老年大腦中是個好消息。

然而,這並不是說一個健康的79歲老人的大腦,完全像是一個健康的29歲大腦。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的大腦有較少的新血管生長。

新聞選輯:老年人口突破14% 內政部: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資料來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91046

老年人口突破14% 內政部: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8/04/10 16:18
我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今(107)年 3 月底達到 14.05%,也就是說,7 個人中就有 1 個是老人,臺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如何維護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與尊嚴,以及因應老化社會帶來的青壯年照顧及扶養負擔加重和少子化現象,是政府持續努力的重要目標。

內政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 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 14%是「高齡社會」,若達 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在 82 年便超過 7%,進入高齡化社會,而後受到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成為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影響,我國老年人口自 100 年起加速成長,並於去 (106) 年 2 月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老化指數達 100.18),直至今年 3 月,我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 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新聞選輯:台灣宣告邁入「高齡社會」 7人中就有1老人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10/1331810/

台灣宣告邁入「高齡社會」 7人中就有1老人

出版時間:2018/04/10 16:14

內政部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台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相較於亞洲各主要國家,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日本,而與南韓相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內政部表示,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在1993年時超過7%,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國老年人口自去年2月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老化指數達100.18),直至今年3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內政部指出,從各縣市老年人口比率來看,也可看出高齡縣市從2011年的3個增加至今年3月的15個,顯示人口老化迅速,再依各縣市排名來看,以嘉義縣老年人口所占比率最高為18.61%,而六都中則以台北市老年人口所占比率最高為16.58%。(張文馨/台北報導)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孤獨死不再無人知,日本電力業者發揮功能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18/04/09/population-ageing-lonely-death/

孤獨死不再無人知,日本電力業者發揮功能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9 日 16:00 | 分類 軟體、系統

日本人口數兩年前開始萎縮,平均年齡也持續提高,這樣的趨勢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其中一個現象是高齡人士孤獨死於家中無人知曉。現在,電力業者可以透過偵測機制發揮作用。

彭博報導,日本許多消費者透過連結銀行的帳戶自動扣繳水電費,因此繳納帳單不需與任何人互動。但這也意味有時得等好幾年後,銀行帳戶被扣得一乾二淨了,才會發現用戶早已死亡。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曾報導一個案例,當局因一名高齡男子帳單欠繳後前去搜查,才發現了他的骨骸。

部分電力零售業試圖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利用居家能源管理系統做為健康監控器。這些系統會量測能源消耗量,偵測水龍頭是否好幾天沒用、電燈是否好幾天沒開,或發現烹飪用瓦斯持續呈使用狀態。如果偵測到任何上述徵兆,公用事業公司就會通知家屬。這項細緻的措施為自動支付機制,用戶不需主動做任何事。

雖然長照愛用的穿戴式監控裝置能提供更多有關人體健康的訊息,但人們也可能忘記穿戴、或出於抗拒移除裝置。

此外,某些活動訊息基於合理因素,可能不會顯示在穿戴式裝置上。相對而言,好幾天不用水或好幾天不開瓦斯,都可能是健康警訊。

(譯者:梁元齡;首圖來源:pixabay

新聞選輯:〈全球觀測站〉繭居族高齡化 引發人倫悲劇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91076

〈全球觀測站〉繭居族高齡化 引發人倫悲劇
2018-04-10

文/特約記者鄭曉蘭

日本於1990年代後期浮上檯面,廣受探討的獨特社會問題「繭居」(Hikikomori:6個月以上足不出戶,拒絕與家人以外的人互動交流),時至今日延伸出新的社會問題。

一般談到繭居族,多半會聯想到年輕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然而當年的繭居族無法重新回歸社會的結果,造成繭居族高齡化,年邁父母長期照顧子女,身心俱疲,經濟一旦出問題,就很容易引發親子相殘的人倫悲劇。日本相關民間支援機構因此呼籲,面對日本的繭居族問題,也該審視這種另類的老老介護問題,為高齡繭居族建構完整支援體系。
〈真實案例〉人倫悲劇頻傳

日本近年來繭居族家庭的人倫悲劇頻傳。

像東京就有一位45歲的繭居男子,長期與八旬老母親相依為命。由於母親已經到了需要他人介護的年紀,一天24小時照顧母親,與世隔絕的繭居男子想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毫無連結,母親死後不知該何去何從,在極度絕望之下,竟然在家中燒炭,企圖與母親共赴黃泉。繭居男子最後雖然撿回一命,八旬老母卻不幸身亡。

新聞選輯:半數長者罹退化性關節炎!減痛新選擇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1638716

半數長者罹退化性關節炎!減痛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 2018/04/09 08:00(2天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退化性膝關節病變是老年化社會中常見又惱人的問題。據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苦,60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高頻熱凝療法產生熱能 鈍化疼痛感受

隨著時間和科技的進步,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也漸漸多元。然而藥物和復健治療效果不佳,須手術介入時,卻令許多患者卻步,或四處尋訪能不開刀的治療方式。然而徹底解決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方式,仍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主,但當患者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手術的時候,即可以嘗試高頻熱凝療法。

新聞選輯:年輕失智 比老年更缺照顧資源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1319/3077311

年輕失智 比老年更缺照顧資源

2018-04-09 23:50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鄧桂芬/台北報導

比起老年失智,年輕型失智患者獲得的資源相對缺乏。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全台雖有超過一百個社區失智據點,但以老年失智為主流的服務未必適合年輕患者,盼能納入年輕型失智服務,發展友善社區。

年輕失智與老年失智,患者處境大不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說,「年輕型患者仍是家中經濟支柱」,他們上需奉養父母、下有妻兒,仍在職場活躍,與年老失智退休後有子女照顧、或有養老金等情況不同;年輕患者力氣大、有活力,難以適應靜態活動,甚至還有部分工作能力。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40歲後甩肉 重量訓練可減重可變美

連結 資料來源

40歲後甩肉 重量訓練可減重可變美

編譯吳日君/綜合報導 2018年04月03日 06:03

上了40歲,新陳代謝放慢,減重越來越不容易,不可能奢望像20歲時,吃了第二個甜甜圈後,醒來還能瘦五磅。40歲後必須更費力才能甩掉贅肉 ,如何能有效安全的減重?在例行運動增加重量訓練,將使你的健康和外觀發生巨大變化。

《肥胖》(Obesity)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在249名老年人中,例行運動含有重量訓練者,比單純僅減少卡路里攝取或只做有氧運動者,減重更多。

重量訓練加上減少攝取卡路里,平均每人減重20磅,其中包括18磅脂肪、2磅肌肉。相比之下,有氧運動者雖減少同樣重量,但其中只有16磅是脂肪,其他4磅是肌肉。沒有運動光靠節食者,平均減重12磅,包括2磅肌肉。

新聞選輯:人資時間銀行與存摺 減少長照負擔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3065822

人資時間銀行與存摺 減少長照負擔

2018-04-03 10:17經濟日報 楊聰橋

根據2018年3月30日聯合新聞網「長照上路 林阿嬤:月多數千元 負擔不起」報導,內容為台南86歲陳姓阿公臥床多年,由82歲妻子照顧生活起居,但阿嬤年邁,又不忍麻煩住在外縣市的子女,一肩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既無助又吃力。民眾無力負擔長期長照的鉅額費用,讓台灣老年人長照等相關問題引起社會闗注。

日本有個名詞叫做姥捨て (ubasute),就是窮人無法負擔長者所需費用,把老人家帶到荒山棄養。過去十年,日本經濟處於衰退狀態,人口持續老化,加上生育率低,愈來愈少的人要照養日漸增加的老年人,支付社會福利已成為政府一大負擔。台灣現階段只有民間「台灣時間銀行協會」以幫忙別人完成工作就可存入時間為主概念的協會,「全國耀活協會理事長」蔡永澤博士表示:認為不足未來台灣社會需求。

新聞選輯:人口負利時代 衝擊經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071514

人口負利時代 衝擊經濟

2018-04-06 01:06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我國今年正式進入高齡(aged)社會,而生育率低迷更讓我國人口問題雪上加霜,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示警,台灣已告別「人口紅利」、轉向「人口負利」時代,且危機比預想的更加嚴重。

中研院「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一書中,眾多學者共同探討台灣經濟發展從「奇蹟」到「衰退」的各個面向,除了政策、產業結構等因素,作者之一、鄭雁馨直指,不能忽略人口結構改變帶來的重大衝擊,尤其勞動人口縮減,很可能引發經濟成長遲緩或衰退。

國發會在人口推估報告中提及,我國婦女生育率長期下降,未來總人口成長由正轉負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且工作年齡人口2015年達到最高峰後、開始遞減,加上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只今年邁向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逾14%,更預估在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逾20%。換句話說,未來工作年齡人口將有近一半屬中高齡年齡層。

新聞選輯:驚喜?!科學家在高齡 79 歲的老人身上發現新神經元生成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18/04/06/older-adults-new-brain-cells-hippocampal/

驚喜?!科學家在高齡 79 歲的老人身上發現新神經元生成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6 日 11:58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項研究首度表明,健康的老人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能與年輕人一樣產生新的腦細胞!

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大熱門話題,就是人類大腦是否可以在生命過程中持續產生新細胞,一直到 1960 年代,科學家都堅信人類大腦在出生後不久就停止製造新神經元;然而之後數十年隨著技術進展,科學家發現不少證據指向人類大腦的海馬迴細胞仍隨年齡增長持續發展,引發無數神經科學家投入該研究領域。

但上個月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神經外科教授 Arturo Alvarez-Buylla 領導的團隊,剛於《自然》期刊發表一份顛覆認知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大腦自青春期後就完全不再有新神經元生成,如果從成人大腦中發現神經生成,那是萬中選一的極罕見現象。
新研究再掀論戰

新聞剪輯:10 anti-aging vegetables you should eat regularly

資料來源:https://easyhealthoptions.com/10-anti-aging-vegetables-eat/

10 anti-aging vegetables you should eat regularly
Joyce Hollman

It’s become more and more evident that a diet based mainly on plants is a healthy one.

That’s why many people have adopted a plant-based diet, consuming more vegetables than meat. Of course vegetarians and vegans restrict their consumption of meat or animal products even further, for reasons of health as well as moral and ethical convictions.

Either way, if you’ve reduced your intake of meat, you must find alternate sources of protein. Eggs and dairy products are good protein-rich options. But what if you’re a vegan and eat only plant-based foods?

Fortunately, if you choose your vegetables well, you will enjoy plentiful protein, and avoid the insidious effects of protein deficiency than many people are not aware of…
What happens when you lack protein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研討展覽:[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樂齡旅遊講座:教您量身訂做一個旅遊計畫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ilibrary/photos/a.130618803657437.26529.120118168040834/1800475783338389/?type=3&theater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講座] 04/22 樂齡旅遊講座:教您量身訂做一個旅遊計畫

常常出現在熱愛旅行的人們身上有著六個特質:
1. 擁有一個「熱愛冒險」的靈魂;
2. 擁有強大的包容力和適應力;
3. 隨時準備迎接變化;
4. 更深入的認識自己;
5. 習慣多方且敏銳的觀察;
6. 更懂得感恩。
大研前一說:「會玩、才會成功」,如果你也想成為這樣的人,一定要記得來聆聽旅遊達人教你如何規劃好玩、有深度、知性的旅行講座唷。

講師:林仁亮老師(專攻臺灣旅遊規劃&東南亞自助行程)
時間:04/22 10:00-12:00
地點:三樓多元學習教室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獨/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台灣首要功課:找回照服員!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6447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9-news

獨/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台灣首要功課:找回照服員!

2018-04-01 21:02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照需求大增,但照顧服務員也依然大缺。衛福部統計,去年照服員僅增3千多人,少得令人訝異,又外傳不少照服員因長照支付新制上路,卻未拿到預期的3.2萬元薪水,興起一波離職潮,讓不少長照服務單位急跳腳,因個案大量湧入卻派不出人,疾呼「拜託快把照服員找回來!」

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3.99%,有望於3月達到14%,正式從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而勞動部統計外籍看護工人數,也在2月正式突破25萬人,再創新高。

反觀我國籍照服員人力,衛福部去年推動長照2.0預估人力缺口,低推估缺5千人,高推估缺1.2萬人,花費不少力氣宣傳,盼人力回流,但任職於長照領域的照服員去年卻只增3223人,成長速度緩不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