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90歲健步如飛!骨科醫「30秒抬腿操」增肌瘦腰還救了膝蓋痛


連結 資料來源

90歲健步如飛!骨科醫「30秒抬腿操」增肌瘦腰還救了膝蓋痛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4年12月11日 週三 下午12:00

最近總覺得體力下滑、走沒幾步就開始累?日本骨科醫師吉原潔提出,體能衰弱並不是年紀增長的必然,置之不理未來健康壽命可能大幅縮短!推薦透過一招簡單的「30秒抬腿術」,沒上健身房也能在家鍛鍊肌肉,腿力和體力一舉提升,讓人到了90歲也能行動自如!

體力衰退從25歲就開始!早期鍛鍊避免長照風險

骨科醫師吉原潔醫師分析,一般人體力通常在20多歲後開始下滑,尤其缺乏運動習慣的人,肌肉與關節的衰退會更快,中年後更可能導致跌倒、行動遲緩,甚至引發「運動障礙症候群」而行動不良,成為需要長照的主因之一。

對於銀髮族,跌倒後骨折甚至臥床的案例並不少,研究顯示,臥床僅一周,肌肉流失可達15%之嚴重程度,因此,及早在40至50歲時採取延緩老化的對策,主動鍛鍊肌肉和體力非常重要。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40231

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2024-11-06 00:00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2022年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退休

許多民眾65歲仍「退而不休」,是否延長法定退休年齡與老人定義,備受討論。國衛院論壇「法定老年級退休年齡之探討」,由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古允文擔任議題召集人,今日發表成果,學者認為以年齡作為是否退休依據,恐是年齡歧視,建議以積極福利鼓勵長者持續貢獻社會。

為討論該議題,國衛院論壇邀集社會學、高齡醫學、高齡心理學、老人福利聯盟、勞動陣線等各界專家舉行多次會議。古允文表示,議題委員原先預計提出延後退休年齡至67歲的政策建言,但論證過程中,在法制面、長者心理層面與社會福利制度方面,均遭遇難處。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6

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失智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經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1/4的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而社交孤立對健康的損害不亞於吸煙和肥胖。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的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且會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目前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甚至是世界衛生組織皆成立委員會統籌研議相關對策;其中,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2537

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楊寧茵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11-05

談到台灣的長照和歐美國家的不同與差距,有一個迷思深植人心:數據顯示台灣人死前的平均臥床時間是8-10年,但北歐國家只有兩個星期。

這段話的前半段是對的,但後半段卻是一個太過簡約又以訛傳訛的結果。這段話據了解最早的「出處」是媒體強調芬蘭公共政策的「目標」是「讓人在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生活」,但這個目標卻被台灣其他媒體下標簡化成了「事實」,還讓許多人深信不移。

事實上北歐人的臥床時間也相當高,和台灣不相上下,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要喊出聽起來「相對激進」的目標,這也表達他們下了決心要改善,並用盡方法循序漸進去達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廣全民運動,讓運動的可能性無處不在,也鼓勵長輩挑戰自我、充分鍛鍊自己的體能。

新聞選輯: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7861717-7689-434d-8f4f-74e5f9a1e74e

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2024/11/06 17:00
文|財訊新聞中心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各項長照課題迎面襲來。為此,衛福部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已在今年7月1日路,可說是跨出串聯長照與醫療的一大步。未來,會有更多長者能在最熟悉溫暖的家中,接受醫院住院等級的在宅急症照護服務。

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在家住院也安心」專題,全面檢視該政策的施行目的與成效,同時透過案例的分享,讓大眾認識新興的照護模式,以及政府提供的資源。

今年7月,賴清德總統在亞東醫院的記者會上,分享一段回憶。過去他擔任住院醫師時,會到社區義診,鄉下的老先生、老太太臥病已久,要出門不容易,除了交通,經常是「要把門拆掉」才有辦法出門;當時他就在想,「一定要來醫院嗎?」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老年衰弱症」恐致長者失能! 醫示警:肌肉減少風險更高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3271

「老年衰弱症」恐致長者失能! 醫示警:肌肉減少風險更高
2024-10-27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醫院常見有些老年病患,體格偏瘦但看似健康但尚能自我照顧,只是行動稍慢,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一週後,竟喪失走路能力,甚至只能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全程照顧,這就是典型的「衰弱」。這樣的老人其身體狀況處於危險邊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衰弱症」老年人 與生心理、社會經濟有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葉孟奇說,臨床上發現,有「衰弱症」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及社會資源使用,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甚至高達三至五倍。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是多重的,無法以單一問題來解釋,可以分為內在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例如老化、生理、心理狀態、多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例如社會、經濟、環境等。內在及外在因子會彼此交互作用而誘發並促使衰弱的發生。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高齡化有解?長照機構需打破收費限制 讓整體變得更完善 先有人力再求品質 │【今周最前線】


影片:https://youtu.be/kK6qnQclE8o?si=tyO6PBOkhuTxnwt9

高齡化有解?長照機構需打破收費限制 讓整體變得更完善 先有人力再求品質 │【今周最前線】
20241024│三立新聞台
三立LIVE新聞

新聞選輯:白天捆輪椅、夜間綁床上…誰讓失智老人活在人間煉獄?台灣面對高齡社會準備好了嗎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023701148-431003

白天捆輪椅、夜間綁床上…誰讓失智老人活在人間煉獄?台灣面對高齡社會準備好了嗎
2024.10.23
14:27

根據衛福部今年出爐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30年後,台灣失智者估破90萬大關,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將逼近12%。

超高齡社會迎面而來,不可逆的失智症也如同遺忘海嘯,衝擊台灣的未來。

然而,真相卻是,在機構裡,失智長輩被約束、被綁在床上、輪椅,而愈綁,他們忘得愈快,最終再也回不到原本的日常。

「這附近有隻流浪狗,牠被主人載到鄉下遺棄了。」一位長照住宿型機構的護理長嘆道:「現在見到汽車、行人,牠就會沿著道路追著狂吠……。」

他的話頭戛然而止,思考了幾秒鐘才又開口,「狗都如此了,牠知道自己被遺棄了,更何況在機構裡的老人家。」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人口結構拉警報 情況惡化 2070年每一位青壯年須扶養一名老人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9/8299265

人口結構拉警報 情況惡化 2070年每一位青壯年須扶養一名老人
00:002024/10/18 00:18:00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結構拉警報,國發會昨(17)日發布最新人口推估,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較今年減少三成六,且扶養壓力沉重,屆時每一位青壯年人口即須扶養一名老年人。

國發會每兩年發布一次人口推估,據最新推估結果,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紅利(指15至64歲工作人口比例占逾總人口三分之二,且撫養比低於50%)將於2028年結束。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2025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增長、年輕勞動力短缺⋯企業如何因應?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6891

2025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增長、年輕勞動力短缺⋯企業如何因應?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4.10.14

摘要
  •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2025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數20%,代表每5個台灣人,就有1位是老年人口 。
  • 因整體醫療水準提升、平均壽命延長,以及政府鼓勵銀髮族就業,使中高齡勞動力在2024年明顯成長。
  • 面對勞動力老化,企業需走向自動化,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或設備;同時,改變「非年輕人不用」的思維,調整招聘策略,並為此形塑新的職場倫理。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明年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主計總處數據顯示,銀髮勞動力持續以高於5%的速度快速成長,勞動力正往65歲以上傾斜,儘管台灣勞動老化警鐘響起,學者直言,政府、企業準備度仍不足。

國發會將於17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出生數下修情況、對勞動力的影響是外界矚目重點。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人口結構問題沉痾已久,但今年面臨迫在眉睫危機,首先,2024年接近尾聲,2025年將會迎來「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經達20%,每5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台灣自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轉為超高齡社會,竟只花7年時間。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圖書選輯:長壽醫學權威:掌握關鍵,比同齡人年輕30歲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2158

長壽醫學權威:掌握關鍵,比同齡人年輕30歲

天下讀者俱樂部
彼得‧阿提亞
比爾‧吉福德
天下雜誌出版
發布時間:2024-10-03瀏覽數:2360


絕大多數的百歲人瑞同樣會死於老化疾病,就像我們其他人一樣。關鍵區別在於,就算他們真的罹患這些疾病,患病年齡往往比其他人晚了很多。我說的不是晚2、3 年,而是幾十年。

波士頓大學老人研究專家珀爾斯(Thomas Perls)的研究發現,總人口中有20% 的人,會在72 歲前被診斷出某種癌症,而百歲人瑞中,直到100歲才達到此門檻,晚了將近30 年。不僅如此,總人口中有25% 的人,會在75 歲前被診斷出心血管疾病,而百歲人瑞中,此患病率要到92 歲才達到。骨質疏鬆症、中風、失智症和高血壓也呈現類似模式,百歲人瑞受這些病症影響的時間比一般人晚了許多年。

新聞選輯:中高齡及高齡就業促進法修正條文 政院公告12月4日上路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003700788-430101

中高齡及高齡就業促進法修正條文 政院公告12月4日上路
2024.10.03 14:30
工商時報 林于蘅

為協助並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延緩退休或再就業,立法院7月已三讀修正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部分條文,建議雇主於勞工退休前2年內,給予退休準備、調適與再就業等協助促施,盼能幫助中高齡勞工延緩退休或思考續留職場的可能,確保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權益。對此,行政院近期公告,修正條文於12月4日施行。

據修法前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已將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就業計畫訂定在施行細則之中,要求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地方主管機關,至少每3年訂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計畫。但為確保就業計畫讓勞雇雙方了解,審查會通過立委及勞動部建議,將施行細則中的就業計畫直接入法。

新聞選輯:The Future of Aging: Simple Cheek Swab Test Could Predict Your Risk of Dying

資料來源:https://scitechdaily.com/the-future-of-aging-simple-cheek-swab-test-could-predict-your-risk-of-dying/

The Future of Aging: Simple Cheek Swab Test Could Predict Your Risk of Dying
By FrontiersOctober 5, 2024

A new epigenetic clock that uses easily collected cheek cells can accurately predict mortality.

We all age at different rates. While some supercentenarians may experience slower aging due to favorable genetics, numerous lifestyle and behavioral factors can accelerate the aging process. These include stress, poor sleep, inadequate nutrition,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like these leave their mark on our genome through epigenetic changes. By analyzing the epigenome at key genomic sites, it’s possible to measure molecular aging


新聞選輯:整理包/中高齡再就業好難 未來恐成下流老人?除了「薪酸」還有這三大問題待解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29/8269652

整理包/中高齡再就業好難 未來恐成下流老人?除了「薪酸」還有這三大問題待解

00:002024/10/04 19:54:33
經濟日報 新聞部新媒體中心/編輯徐建峰整理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報告指出,中高齡就業者有超過8成害怕失業後找不到工作,更有6成認為能選擇的工作少。而這些不僅出現在個案上,未來的某一天還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何台灣明明有輔導中高齡再就業,數據卻仍是拉不上來呢?《經濟日報》整理相關資料供讀者參考比較。

根據勞動部2023年中高齡及高齡(45歲以上)勞動狀況報告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者勞動參與率僅9.9%,遠低於韓國的近4成(38.3%)、星國的3成(31.5%)、日本的2成多(25.7%),也不及美國的近2成(19.2%)。

今(2024)年《勞基法》第54條修正草案,加上2019年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部分條例修正,讓退休年齡得有相關轉圜、協商餘地,除了給予雇主的相關補助沒變,並再度強調涉及歧視的相關罰則,但對不少中高齡求職者來說,多的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無奈。

新聞選輯:翻轉大齡工作1/日本暢銷書討論80歲後的工作 台灣人50歲後就不想工作了 問題出在哪?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3742/8270179

翻轉大齡工作1/日本暢銷書討論80歲後的工作 台灣人50歲後就不想工作了 問題出在哪?
2024/10/04 14:07:17
經濟日報 記者徐珮君/台北報導

「我去日本旅行,發現機場、超商有很多中高齡工作者,甚至逛書店,還看到書架上有非常多書籍是討論70歲、80歲以後適合什麼工作,顯示在日本高齡者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情。」這是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營運部資深經理詹宛榕的日本觀察。

據統計,日本65歲以上高齡勞動參與率達到25.7%,也就是每四個高齡者就有一人仍在工作;反觀台灣,高齡者勞參率只有9.9%,台灣能從2007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得到什麼啟發呢?

台日勞參率 50歲後差距愈拉愈大

根據勞動部資料,2023年,台灣45歲到49歲年齡組的勞參率為85.4%、日本89.4%,差距不大,但從50歲以後台灣中高齡勞參率卻每下愈況,50歲到54歲年齡組,台灣和日本的差距擴大到10%;55歲到59歲、60歲到64歲兩個年齡組的勞參率,台灣和日本的差距分別拉到24%、36%;到了65歲以上高齡勞參率,台灣更排在國際10%以下的末段班。

繼續閱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3742/8270179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網路資源: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https://ageing.nhri.edu.tw/


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https://www.youtube.com/@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


新聞選輯:高齡者真的比較容易被詐騙?被騙的3種主因?研究結果這樣說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5947

高齡者真的比較容易被詐騙?被騙的3種主因?研究結果這樣說
2024-09-26

雖然研究上對於高齡者是否比較容易被詐騙,沒有一個明確的共識。但研究發現,詐騙對老人有較多負面影響,而且這不僅限於心理感受層面,連生理上也會有不好的影響。(本文節錄自《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一書,作者:黃揚名,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

老人比較容易被騙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一個歐盟大型研究的結果說起。這是一個跨年齡層的大型調查,總共有2萬6千7百35位年滿18歲的參與者。

研究發現,相較於其他年齡層,65歲以上的長輩被詐騙的機會,並沒有比其他年齡層高。但是,如果控制他們使用網路以及線上購物的頻率考慮進去,則老人在網路通路以外的管道(包括身分被盜用、誘導式購物等),被詐騙的機率都是比較高的。
不要被誤導了

一件事情發生的次數,和發生的百分比,概念上其實是不同的。比方說,如果有報導說,每年有一千名老人被詐騙,只有五百名小學生被詐騙,你不能光靠數目的多寡,來判定老人是否比較容易被詐騙。倘若老人的人數是小學生的4倍,那麼被詐騙的老人,比例上只有小學生的一半,也就是說,小學生才是比較容易被詐騙的。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退休族重返職場 逾55萬人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9/8247876

退休族重返職場 逾55萬人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2024-09-24 14:48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保險

退休族領取勞保老年給付後可能重返職場,依法必須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根據勞保局統計,目前有55萬名已領取勞保老年年金的勞工再投保,其中65歲以上有26.9萬人。

勞動部今天舉行例行業務報告,勞保局納保組組長吳依婷於會中指出,年逾65歲或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者,再受僱從事工作,都應由雇主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新聞選輯:台灣超市結帳求快壓力大,很不高齡友善!日本推出「慢速結帳櫃檯」怎麼做?業績不減反增


資料來源: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31728

台灣超市結帳求快壓力大,很不高齡友善!日本推出「慢速結帳櫃檯」怎麼做?業績不減反增

讓每個人都能融入,是友善社會的基礎。

編譯/蔣德誼 
圖/出自ANNnewsCH影片截圖 
資料來源/讀賣新聞、みんなの介護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如今許多超市、餐廳為了節省人力,紛紛改為自助點餐、或是自助結帳,卻也讓一些不擅操作或是動作較遲緩的高齡者感到壓力。在日本、歐洲,近年卻反其道而行,推出「慢速結帳」的服務,而這不但沒有影響超市的營運,反而讓業績成長,原因為何?

為減少人力成本以及環保無紙化等考量,近來許多餐廳、商家紛紛開始推出自助點餐、自助結帳等等無人化服務,但這對於高齡者來說,卻可能因為不熟悉操作,產生使用上的困擾。

此外,因為不擅長使用數位介面,或是動作較不靈活的長者,也可能讓一般顧客不耐等候,甚至產生衝突。

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日本就有超市推出了標榜「慢速結帳」服務的專屬櫃檯,讓結帳動作較慢、或是不趕時間的顧客可以選擇,並營造更為友善的社會環境。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人生好難,退休前先準備!早退死亡風險升高、離職前一年最憂鬱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2031

國衛院專欄|人生好難,退休前先準備!早退死亡風險升高、離職前一年最憂鬱


鄭婉汝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9-26

王先生在傳統產業工作了30年,滿心期待著退休,能夠在家含飴弄孫,終於在60歲正式退休。退休後因為太太還在上班,孩子和孫子們週末才回家探望,兩個月後,突然覺得腰痠背痛、全身不對勁、吃飯也沒胃口,覺得自己好像無用之人,一人在家十分孤單。

就醫做了全身健康檢查,發現身體沒生病,原來是心理生病了!
個人觀念需轉換,退休別當躺平族

自從20世紀末開始,已開發國家都面臨人口老化、壽命增長、退休金支出增加的壓力,適逢戰後嬰兒潮世代進入退休年齡,高齡就業成為熱門的政策議題。

隨著時代變遷,戰後的福利國家工作型態 ── 一個工作做到退休,且領有豐厚的退休金,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職涯中多次變換職場、非正式就業、自己準備退休金的工作型態,「退休」的概念也必須隨之轉換。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健康網》長輩胃口差、營養不足? 國健署教你「4招」解決

資料來源: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784806


健康網》長輩胃口差、營養不足? 國健署教你「4招」解決
2024/08/30 13:08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長輩年齡增加,常有食慾不佳、吃不下,產生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問題。國健署於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發文分享食材的選擇,主菜可多選用魚肉、海鮮,補充好油;善用根莖雜糧類,讓長輩容易吃得下;改變烹煮技巧,增加纖維攝取;靈活搭配水果、乳製品與堅果類,補充多元營養素。
主菜多選用魚肉、海鮮

國健署提到,與長輩聚餐時,不妨多以魚肉、海鮮為主餐,取代平常餐桌上常出現的豬肉、牛肉等。魚類提供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是維持身體健康必要的營養素。對長輩們來說,多吃魚可減少過量的飽和脂肪酸,並增加好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關鍵之一!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沒子女也沒伴侶,單身族退休怎麼辦?律師3提醒:提早15年做準備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1634

沒子女也沒伴侶,單身族退休怎麼辦?律師3提醒:提早15年做準備

蘇家宏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8-23

每個人到了晚年,都得面臨退休後不再有收入的情況。尤其單身族,身邊無伴侶、膝下無子女,更需要在人生畢業前,替自己做好妥善的老年規劃。
提醒一:足夠的退休養老金

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退休後需要的退休金多寡也大不相同。可以依照個人每個月消費平均乘上平均餘命,再加上老年的醫療、照護等大筆開銷,計算出一個合理的數字。假如退休後累積資產不足,退休後建議繼續工作,降低老年生活壓力。

除了主動收入,單身族更需要趁年輕時,替自己創造一個退休後不需要工作就會有現金流入的理財方式,例如收租金、收股利、基金收益等,以作為被動收入,用被動收入來維持退休後的生活開銷。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國健署力推長者「用LINE量六力」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國健署力推長者「用LINE量六力」自我評估

中天新聞網
2024年8月23日 週五 下午3:30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國民健康署為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推動長者量六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自我評估,並建置Line官方帳號,1支手機即可協助5位長輩進行功能評估,目前好友數已逾20萬人。

長輩居家自我評估 家屬支持護健康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指出,111年國人健康餘命(72.4歲)與平均餘命(79.8歲)差距約7.4年,即平均需仰賴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照顧將近7年半。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指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六項能力,國民健康署鼓勵長者或由家屬協助,應每半年定期評估,及早發現衰退徵兆,及早進行介入,維護長輩生活品質。

新聞選輯:VR滑板訓練系統! 醫療新科技助高齡者復健

資料來源及影片:https://youtu.be/6HbfAtGbbQs?feature=shared

VR滑板訓練系統! 醫療新科技助高齡者復健
TTV LIVE 台視直播

觀看次數:63次 
2024年8月23日

探索科學新知,體驗生活科學,今天的發現科學專題,帶您來看到台大徐瑋勵教授團隊,耗時多年研發的VR虛擬實境滑板平衡訓練復健系統,透過VR能以身歷其境,類{似}遊戲的{有趣}方式,幫助高齡者{在雙帶跑步機上踏上滑板,}進行物理治療,而且臨床{實驗}上也已經看見顯著效果,帶您一起來看。

新聞選輯:高齡化社會!去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比前年增0.39歲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2594673

高齡化社會!去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比前年增0.39歲

記者 吳紹瑜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8/23 11:5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8/23 11:58

總統賴清德昨主持「健康台灣」首場會議,裁示目標8年內,國人平均餘命加3歲、提升至82歲。內政部今(23日)公布「112年簡易生命表」及「第十一次(民國108-110年)國民生命表」。112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23歲,其中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若與聯合國公布2020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0歲及9.0歲。

內政部指出,雖持續受到人口老化影響,但因COVID-19疫情死亡人數較上年減少,112年國人死亡人數計20萬5,202人,較111年減少2,927人,其中65歲以上死亡人數15萬5,744人(占全國75.90%),較111年減少2,993人。

新聞選輯:日本高齡醫學名醫:肉要吃、話要說!70歲後不失智、好好變老的4個建議


資料來源:https://www.edh.tw/article/36495

日本高齡醫學名醫:肉要吃、話要說!70歲後不失智、好好變老的4個建議
新聞中心蔡經謙2024-08-23

人都會老,肌肉會衰弱、大腦會退化,但總是希望都能保持健康、健步如飛、精神奕奕沒失智,老後該如何與老化共處?每個人都會遇上的課題,日本精神科權威和田秀樹醫師給出四個建議,預防失智、肌少,好好變老。

建議1:每周至少2次「初體驗」,放棄接觸新事物會老更快

30歲之後大腦會漸漸衰老,刺激腦部需要新的體驗,勇敢挑戰未知、學習新知!大腦額葉會因為看到、接觸到、嘗試到不熟悉的事物而活躍,這些新體驗或意料之外的遭遇越多,刺激額葉的機會越多,所以不要讓生活只剩下例行公事(routine),是有助防止腦部老化的重點。

和田秀樹建議,每週都以2次「初體驗」為目標,而且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算在內,例如嘗試沒吃過的便當、散步時刻意走不熟的路線、走訪新開的拉麵店,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新體驗與新知識吧!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不想老年被騙?想守護財務安全?來了解信託制度!|財經投資

資料來源:https://plainlaw.me/posts/elderly-financial-safeguard-trust-planning

不想老年被騙?想守護財務安全?來了解信託制度!|財經投資
朱宜君
2024-08-26發佈

家人認知功能退化,擔心他成為詐騙對象怎麼辦?如何保持生活尊嚴與財務自主?本文為你介紹「自益型安養信託」制度。透過信託制度,將主要資產交付銀行管理,設立專款專用的條件,並由受託銀行負責撥付生活費用,這樣能避免長者隨意揮霍或被詐騙,確保財產能好好用在晚年生活。

客戶陳爺爺在長子陪伴下,來事務所諮詢律師。陳爺爺說起,最近家人不讓自己保管提款卡與存摺的事。經詢問,原來最近陳爺爺有重複購買東西的情況,讓家裡塞滿日用備品。

還有一次,陳爺爺突然找不到提款卡與存摺,長子翻箱倒櫃幫忙找,最後竟是在衣櫃最底層的衣服堆裡找到。為了釐清狀況,全家跑去尋求醫師協助,診斷表示:陳爺爺是輕微的認知功能退化──雖還不到「認知功能」嚴重缺損的程度,但家人還是不放心讓陳爺爺繼續保管存摺、提款卡等貴重物品,甚至也不太放心讓他一個人外出購物。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來臨,長壽風險也來襲!40歲該知道的事!越活越快樂的「壯世代」理財心法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indep/1004724

超高齡社會來臨,長壽風險也來襲!40歲該知道的事!越活越快樂的「壯世代」理財心法

品牌實驗室
2024.08.26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下稱:國發會)推估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點預計將於2025年到來; 也就是說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飛越二〇%大關。因此面對活得越來越久的人生,身心狀況與財務規劃有無做好準備,不但成為一大生命哉問,更是無法迴避的學習課題。尤其臺灣男女平均壽命差距,已進一步擴大到六.六五歲,女性還需要及早安排一個人的老後生活,才能確保獨身晚年精采可期。

臺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除了每五人就有一位超過六十五歲,屆時四十歲至六十五歲人口占比也將高達四成,這一群體能跟事業表現依舊游刃有餘的「壯世代」,有沒有開始體悟到壽命不斷延長帶來的諸多影響,攸關他們未來二十到四十年以上的人生規劃布局。

今年六月,《商業周刊》針對一千名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臺灣民眾,進行一場「壯世代人生觀大調查」,或許可以從中窺見端倪。其中調查結果顯示四十五歲~五十四歲的民眾對於人生滿意度三六%、不滿者度二一%,遠遠不及六十歲~六十四歲的人生滿意度四八%、不滿者度八%,步入四十歲,竟也步入幸福感低谷期!

如果不想深陷人生低潮,當調查進一步詢問:若重新回到四十歲,會做哪些決定讓生活更美好?據統計顯示大多數民眾表示在「生活面」想要更注重自己的健康、想要花更多時間投資理財、想養成運動習慣;「財務面」是想投資理財(如股票、債劵等)、想買房或投資不動產、想節約存更多錢;至於「工作面」與「人際面」,則是想學好外語、想培養興趣、想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可以得知調查對象對於重新排列人生優先順序的渴望相當鮮明。

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期刊文章:Explor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ptance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among older adults and their families: a content analysis

資料來源:https://bmcgeriat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7-024-05262-0

Explor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ptance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among older adults and their families: a content analysis
Hsin-Hsiung Huang,Ming-Hao Chang,Peng-Ting Chen,Chih-Lung Lin,Pi-Shan Sung,Chien-Hsu Chen &Sheng-Yu Fan

BMC Geriatrics volume 24, Article number: 694 (2024)

Abstract

Background

This study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doption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among older adults and their families, providing a valuable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the field of fall detection,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assisting older adults immediately and effectively when falls occur.
Methods

The method employ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utiliz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0 older adults and 29 families, focusing on their perspectives and expectations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Purposive sampling ensured representation from older adults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Parkinson's, dementia, and stroke.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 key consideration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fall-detection devices, including health factors, reliance on human care, personal comfort, awareness of market alternatives, attitude towards technology, financial concerns, and expectations for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dentifies seven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among older adul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conclusion highlights the need to address these factors to encourage adoption, advocating for user-centered, safe, and affordable technology. 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ll detection technology, aiming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older adults and reduce the caregiving burden.

新聞選輯:「我死前還有沒有機會....」面對高齡爸媽PUA:學會向上教養!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1604

「我死前還有沒有機會....」面對高齡爸媽PUA:學會向上教養!


何曉婷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8-21

高齡父母常會在口語上出現PUA(情緒勒索),臨床心理師手把手教你,如何向上教養,將改變的「種子」埋入父母的心裡。

臨床心理師把改變的種子放進個案大腦後,必須時時用心去理解個案的各種內外狀態,在陪伴、等待種子長出來的過程中,隨時依照個案當前的境況,精準判斷現在應該要加些什麼東西進來,才能讓個案腦中的種子發芽,持續穩定的成長。

所以,「把改變的種子埋進大腦裡」的「埋」,絕對不是只有把種子放進大腦的一瞬間動作而已,而是一整個扎實照料行動的完整歷程。一旦個案認定這是他自己想要做的,就會毫無怨言的設法克服萬難,全心全意的朝目標前進。我想,各位應該也希望自己的父母是這樣吧!

新聞選輯:老人易煩發脾氣 小心「夏季憂鬱症」

資料來源: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41/8174056

老人易煩發脾氣 小心「夏季憂鬱症」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 
2024-08-20

酷暑難耐,悶熱天氣讓人心生煩躁,如果家中長輩心理狀況轉變,暴躁易怒,小心是身體出了警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表示,長輩上了年紀,容易睡不好,睡眠品質變差就會反映在情緒、活動力上,累積久了,易出現「夏季憂鬱症」。

相較於其他季節,夏天比較「不好睡」,尤其是老人家,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理功能逐漸退化。林舜穀表示,過了中年之後,深度睡眠期、快速動眼期會開始慢慢縮短,淺眠的比例則增加,覺得睡不安穩,使得睡眠總時數下降。

新聞選輯:黃聲遠:老年人並不真想像個老人家!友善高齡居住要融入自然與關懷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0388

黃聲遠:老年人並不真想像個老人家!友善高齡居住要融入自然與關懷
2024-08-20
.採訪整理 / 吳雨潔
.責任編輯 / 賴以玲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黃聲遠日前出席《康健》「2024超高齡社會終極解」論壇,以自己的經驗,與即將落成的門諾醫院「年華大樓」長照建築為引,分享他對「環境創新:友善高齡居住的理想與實踐」看法。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居家照護固然是優先考量,但長者對此有各種豐富想法。在這個世界,有時候還是需要足夠規模的機構式照護,提供世代喘息的空間。

黃聲遠自認不是專家,只是個普通人。也正是普通人的角色,他想分享自己如何把母親照顧好,與以後怎麼照顧自己的心得。

回憶起30年前,拚命地想把竹林養護院,還有宜蘭社福館、聖嘉民長照中心做好的心意。也許從那時候起,自己就做對了一些事。

這段期間,他跟團隊在「長者的思考」角度上,學習了許多。

當年,他想讓不方便隨時出門的長者,能繼續跟天地保持連接,因此在房間裡,盡量安排有戶外感的材料,讓住在這裡的長者,感覺得到溫暖;讓停留的角落,照得進陽光。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單身族準備三帳戶 老年無憂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10664/8021737

單身族準備三帳戶 老年無憂
2024-06-11 01:03 經濟日報 記者 夏淑賢

醫療科技進步導致壽命延長、增加獨老的機會,台灣高齡化速度快,又面臨少子化問題,約十年後,75歲以上高齡者,子女人數幾乎低於兩人,與世界第一名的日本,並駕齊驅,「一人樣」將普遍發生。

因應「一人樣」,必須要提早準備,否則屆時恐面臨經濟安全、健康醫療照顧等議題。保險專家建議,單身族群為退休老後單身生活做準備,建議備好三大保險帳戶,才能無後顧之憂,享受一個人老後的精采人生。

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統計,老年人口住宅數於2020年第1季為57萬多戶,到2022第2季已有68萬多戶,單人家戶已達208.5萬戶、占總家戶26%,且65歲以上獨居長者達57.1萬人,達76%,「孤獨老」社會儼然逐漸成型。事實上,未婚單身、獨居、離婚、喪偶,愈來愈多人成為「超單身世代」,步入一個人的老後。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將來臨! 65歲以上長者獨居占23.3% 老老照顧12.36%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Taipei/breakingnews/4706093

超高齡社會將來臨! 65歲以上長者獨居占23.3% 老老照顧12.36%
2024/06/15 11:03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去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418萬8314人,其中獨居計97萬6925人,占比23.3%、老老照顧計51萬7770人,占比12.36%;居住於無電梯公寓的長者占比13.17%,其中女性比率高於男性。觀察長者居住環境,獨居長者男性有較高比率面臨就醫、交通與購物之不便。

台灣於2018年3月底邁入高齡社會,截至去年底全國人口計2342萬442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429萬6985人,占全國人口比率已達18.35%,其中男性占45.20%、女性占54.80%,超過75歲以上人口計154萬6928人,男性占42.20%、女性占57.80%,顯示高齡長者以女性居多。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什麼職業認知症風險較低?挪威研究:工作多動腦,能減緩晚年認知衰退風險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112453

什麼職業認知症風險較低?挪威研究:工作多動腦,能減緩晚年認知衰退風險
伊佳奇
2024-05-30
挪威有研究發現,工作多動腦筋竟然可以預防認知症!研究人員認為,從事教學、公關、高科技與電腦設計師等認知需求較高的工作,比較不易罹患認知症。如果工作每天有解決不完的突發事件,必須經常歸納分析,需要高度洞察力,或常與人溝通等,只要忍到退休,老年就能看到回報。這項研究發現,從事常規和重複性工作的人,晚年罹患認知症疾病風險比需高度認知能力的工作者高 31 %,輕度認知障礙風險高 66 %。

美國神經醫學學會雜誌《神經醫學》4月17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Oslo University Hospital)的研究員分析 7 千名挪威人的健康和職業數據,記錄 30 多歲到 60 多歲退休時職業與認知狀況,並對分類 305 種職業認知需求。

這是一個名為「改變生活,改變大腦」的大型計畫的一部分,由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賓州大學所進行。未歸類「認知保護」的日常工作通常是重複體力和腦力任務,如典型的工廠工人和帳務員。樣本多數從事日常工作的人包括管家、管理員、建築工人和郵差等。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法律白話文運動專欄|子女不可靠、單身沒人顧?指定監護人搶救失能、失智人生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0498

法律白話文運動專欄|子女不可靠、單身沒人顧?指定監護人搶救失能、失智人生

文 林彥誠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5-24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探討婚姻、家庭和人性,引發觀眾共鳴。劇中,女主角的母親被懷疑有早期失智症,女主角林依晨說:「怎麼能把媽送進療養院那種地方?」嫂嫂蔡淑臻則認為應交給專業單位照顧。

看戲我們可以輕鬆面對,但如果問題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呢?我們會希望子女這樣互相推託嗎?如果真有那天,我們可以自我決定自己的照顧者嗎?

這時候就要趁自己還有能力,利用「意定監護」制度,盡早規劃,就可以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大幅降低年老後財產被不當利用的風險。那這要怎麼做呢?

自己決定監護人,幫助照顧生活、管理財產

2019 年,《民法》增訂了意定監護制度,目的就是要尊重本人的自主意思,讓本人得透過一定機制,由自己決定誰來擔任監護人並執行相關職務。

這樣一來,任何人在意識清楚、表達能力健全的時候,就能預先跟願意擔任監護人的人簽約(此約尚須經過公證)。當本人未來因老化、疾病、意外等因素喪失自主能力時,就可以請前述心儀的監護人幫忙管理財產或照顧生活。

那麼,這樣依約受任的監護人,實際上會幫本人做哪些事?

新聞選輯:在家安心老去--醫院、門診外的第三選擇,在宅醫療是什麼?日本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836

在家安心老去--醫院、門診外的第三選擇,在宅醫療是什麼?日本怎麼做?


何蕙君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4-02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逼近,高齡者照護問題在台灣也越來越不可忽視。鄰近的日本狀況比台灣更嚴峻,預計到2025年時,高齡者不僅會超過人口數30%,75歲以上者將更突破人口的18%,隨之而來的醫療照護問題,就是迫在眉睫的「2025危機」。

住院、門診外的第三醫療

日本早在1970年就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當時政府為了解決高齡者照護問題,在1960年代頒布《國民年金法》和《老人福祉法》,以社會協助的方式照顧高齡者生活所需;1973年更開出「免費老人醫療」,承諾給國民安心養老的社會。

然而,隨著國家經濟停滯和少子化,國家財源不如過往,加上單身、獨居與失智者人數增多,不知道該怎麼照顧的家屬,乾脆把家裡的老人全都送往醫院。但日本醫院主要目的是治療病患,無論是房間大小、食堂、衛浴設備、人員配置,都並不適合高齡者在此長期療養。這種「社會性入院」的現象,不僅造成醫療資源不當使用,也無法提供高齡者真正需要的照護。

新聞選輯:【褪色的世界第一】 撞向冰山的鐵達尼號?從日本健保看到台灣的未來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804

【褪色的世界第一】 撞向冰山的鐵達尼號?從日本健保看到台灣的未來

作者
朱芷君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4-02

多年來,日本一直被視為醫療先進國,不分貧富,人人都能公平取得便利、高水準的醫療服務,並且國民長壽,健康餘命長,嬰兒死亡率極低,這些成果都奠基於1961年開辦的全民健康保險。

日本健康保險依工作身分、年齡分為三種類型,所有國民都必須加入其中一類,終身享有醫療保障。學齡前幼兒及70至74歲前期高齡者部分負擔比例為20%,學齡兒童至69歲為30%,75歲以上後期高齡者的部分負擔,則依所得區間分為10%、20%、30%。無論罹患多麼重大的傷病,自費比例都不會超過30%。

為了避免醫療費用過重,日本健康保險還設有「高額療養費制度」,如果一個月之中的醫療花費超過自費上限額度(負擔限額依家庭年收入劃分為5個區間),超出的金額基本都由政府買單,即使所得千萬以上的高收入者也不例外,並且一年中若有3個月超過上限額度,減免的費用還會更多。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右眼「正中央」突視力模糊?他檢查驚見「血管瘤增生」視力僅剩0.5

資料來源: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568.html

右眼「正中央」突視力模糊?他檢查驚見「血管瘤增生」視力僅剩0.5

2024/5/3

馮逸華

視力突然模糊看不見快就醫!一名50多歲的民眾,平日身體健康,視力並無特別症狀,沒想到日前右眼忽然發生視力模糊的現象,尤其是視野正中央位置的視力,緊急至北市聯醫院陽明院區眼科就醫,為其視力檢查後發現僅剩0.5,左眼則為1.0,原來黃斑部下有不正常息肉狀血管瘤增生,導致眼出血。

該名患者進一步接受間接眼底鏡檢查發現,右眼眼底有黃斑部出血,以及黃斑部漿液性色素上皮層下積水現象,當天立刻安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檢查,發現右眼眼底呈現黃斑部下脈絡膜病灶,高度懷疑右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合併出血。

黃斑部病變導致眼出血

一週後接受螢光眼底血管攝影與循血綠脈絡膜血管攝影,發現黃斑部下有不正常息肉狀血管瘤增生,診斷為右眼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併黃斑部出血,醫師為其安排右眼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與玻璃體內氣體注射治療,抑制血管瘤不正常出血、促使其退縮,並將已存在的黃斑部出血推離黃斑部中央。

右眼「正中央」突視力模糊?他檢查驚見「血管瘤增生」視力僅剩0.5 | Uho優活健康網

繼續閱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568.html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肥胖、孤立、吃不對易失智,認知退化可預防嗎?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0213

國衛院專欄|肥胖、孤立、吃不對易失智,認知退化可預防嗎?


王世亨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5-04

當步入老年之後,相信大家都非常關心如何保持良好的認知能力,其實認知功能會隨著年紀變老而逐漸退化,這是老化的正常改變。然而,認知功能退化的程度因人而異,如果認知功能退化的程度超過正常老化,已經到了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便可能有輕度認知障礙或是失智症。

認知功能包含語言、空間感、計算、判斷、抽象、思考等,認知功能的退化可能出現情緒困擾、妄想等,嚴重者可能影響工作能力、與他人交際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受阻無法自理等。

那麼,如何減緩老年的認知功能退化,擁有較好的認知表現呢?遺傳因素是影響認知功能的重要因素,例如攜帶APOE ε4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會較高,不過與生俱來的遺傳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另一方面,研究指出,在認知功能與失智症的成因,約有40%是來自環境暴露,包含個人的環境因子與居住地的環境特徵,而這些是可被預防的。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國民年金是什麼?不繳會怎樣?國民年金給付類型、請領資格、月領試算總整理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5468

國民年金是什麼?不繳會怎樣?國民年金給付類型、請領資格、月領試算總整理

撰文者:倪旻勤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5.02

老年生活的經濟保障有哪些?參加過勞保,還能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嗎?國保老年年金每月可以領多少?哪些人可以領?如果沒繳國民年金,還能領老年年金嗎?

國民年金保險是什麼?

「國民年金保險」簡稱「國民年金」或「國保」,是政府在民國97年開辦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為讓沒有參加勞保、農保、軍保或公保的國民,也能享有社會保險保障。
國保納保對象

年滿25歲且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未參加其他社會保險的國民。由於國民年金是強制的納保制度,民眾無權決定是否參加,全權由勞保局根據標準主動辦理納保或退保。

新聞選輯:年滿65歲請領勞保年金,根本不夠用!勞動部教1招放大資產,退休每月領近6萬元到死亡


年滿65歲請領勞保年金,根本不夠用!勞動部教1招放大資產,退休每月領近6萬元到死亡
胡冠廷 
2024-05-02 09:03

許多民眾常把勞工退休金(下稱勞退)與勞保老年給付搞混,以為這是同一筆錢,其實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是兩種不同的制度,既不會互相影響也沒有替代性。勞保為保險給付,活越久領越多;勞退則是勞工「退休金專戶」中的錢,若選擇按月領,只能領到「平均餘命」為止。

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不同

勞退是強制雇主應給予勞工退休金的制度,又分為新、舊制。舊制依《勞動基準法》辦理,新制則係依據《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是屬雇主對勞工的一種法定責任;而勞保老年給付則是根據《勞保條例》所提供的一項社會保險給付,勞工只要依規定繳交保險費,當符合一定條件時,便可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下稱勞保局)提出申請。勞工退休金主要保障的是受僱勞工,而勞工保險除了受僱勞工外,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的勞工也都能參加。

繼續閱讀: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04912

新聞選輯:徐業良專欄|菜籃推車當助行器,大勝用拐杖聽音樂?科技來自人性,年紀不是問題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index.php/aging/article/5130089

徐業良專欄|菜籃推車當助行器,大勝用拐杖聽音樂?科技來自人性,年紀不是問題

徐業良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4-25

高齡科技智慧產品推廣與應用上,大家很常提到的困難是長者的「科技接受度」,長者不會使用智慧科技產品、長者排斥使用智慧科技產品等等。

對於我媽媽那一代80、90歲的長輩,科技接受度確實是重要的考慮,但是對我這一輩逐漸進入老年的嬰兒潮世代,使用智慧科技產品通常不是問題。

真正困難是產生或改變使用者行為!

不只是長輩,年輕人也是如此。我20幾歲的女兒很少看電視,她所有影音訊息,像是新聞、電影等等,都是從網路上搜尋、接收,要她坐在客廳看電視幾乎完全不可能,我老人家則是以看電視為主,並不是因為我不會用網路,而是長久習慣被電視餵食,下班回到家就開著電視有個聲音,總是電視沒關就睡著了──很難改變這個行為。

改變使用者行為或是產生一個新的使用行為,需要很強的動機!

圖書選輯:老年經濟學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ook/866

老年經濟學
2024-04-26
.文 / 布萊德利.雪曼 (Bradley Schurman)
.出處 / 康健出版

超高齡紅利時代

作者/布萊德利.雪曼 (Bradley Schurman
出版日期/2024-04-24

將老年人口納入經濟活動中,對持續成長至關重要。當參與勞動市場的老年人愈來愈少時,經濟成長的速度也將放緩。

我主張企業和政府應該挖掘並善用「長壽紅利」,也就是年長員工生產力帶來的益處,這可以提高老年消費者的購買力、促進更好的社會包容性,同時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我進行原創研究,與倫敦《金融時報》、東京《日經新聞》等主要企業攜手主辦全球會議,並與中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新加坡等國的政府部門合作。我也曾與國際組織合作,像是 OECD、世界經濟論壇及聯合國,並將我的見解分享給道瓊(Dow Jones)、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財星品牌(Fortune Brands),以及新光集團等大型企業。他們都認為,人口變化將為企業、經濟與社會帶來正面改變。

期刊資源:高齡生活支援的銀髮商機

資料來源:https://ieknet.iek.org.tw/iekrpt/rpt_more.aspx?actiontype=rpt&indu_idno=0&domain=75&rpt_idno=787286143

高齡生活支援的銀髮商機

2024/04/24
林佳燕(Chia-Yen Lin)
IEK產業情報網

依據WHO數據顯示,若目前趨勢不變,預估2030年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將達60歲以上,全球主要國家都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之環境,各國國家衛生和經濟體系面臨重要且急迫之挑戰。於此同時,銀髮商機亦可期。高齡生活樣貌為一段累積過程之結果,因此漫長老化的各階段所產生需求不盡相同,此外,潛在客群亦可廣泛向前延伸至中高齡族群,也可平行擴展至所有高齡者生活相關的角色人員,以各角度切入之需求亦多元。本篇將從高齡生活需求之探討出發,藉由三家國內外相關產品或服務廠商,分別為居家安全產品、家務支援服務及高齡社群經營服務的供應商,再以產品定位、營運模式以及經營策略等面向進行探討並總結對於產業之觀察結果與對廠商之建議。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期刊資源:Now or Later? Examining Social and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Middle-to-Older Aged Adults

資料來源:

https://academic.oup.com/psychsocgerontology/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geronb/gbae070/7659885?redirectedFrom=fulltext

Now or Later? Examining Social and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Middle-to-Older Aged Adults

Amy Halpin, PhD, Morgan Tallman, MA, Angelica Boeve, PhD, Rebecca K MacAulay, PhD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gbae070, https://doi.org/10.1093/geronb/gbae070

Published:
30 April 2024 Article history

Abstract
Objectives
Contextually driven decision-making is multidimensional, as individuals need to contend with prioritizing both competing and complementary demands. However, data is limited as to whether temporal discounting rates vary as a function of framing (gains vs. loss) and domain (monetary vs. social) in middle-to-older aged adults. It is also unclear whether socioa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like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temporal discounting.

新聞選輯:喝水常嗆咳?「一招」讓高齡長輩安全補水 防吸入性肺炎發生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326588

喝水常嗆咳?「一招」讓高齡長輩安全補水 防吸入性肺炎發生
日期:2024 年 4 月 29 日 作者:賴 以玲

老化會造成喉頭位置降低,導致高齡者喝水容易嗆咳,如果不小心還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恐怕因此致命!營養師建議,只要讓水分增加稠度成「凍狀飲」,便能鼓勵長輩安全多飲水。

2022 年公布的國人 10 大死因中,肺炎排名第 4 位。肺炎泛指肺臟的肺泡發炎造成各種症狀的疾病,其中因帶有細菌的外物或液體進入肺部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又占大宗。

喝水嗆咳,當心誘發吸入性肺炎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暨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表示,由於老化會造成喉頭位置降低,當攝取水分等流速較快的液體時,因喉頭往上升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導致呼吸道來不及關閉而造成嗆咳。

除了老化因素,本身舌頭力量不足、咽喉食道肌肉鬆弛、認知能力退化或是中風等因素,都可能出現吞嚥困難症狀;其中,又以剛移除鼻胃管,一時無法適應水快速流經喉道的病人,最容易發生嗆咳。

新聞選輯:超高齡社會來臨 銀髮商機正夯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429700342-439901

超高齡社會來臨 銀髮商機正夯
2024.04.29 03:00
工商時報
文/王建彬■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根據聯合國推估,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從2019年的約7億人成長至2050年的16億人,我國推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社會。

就國外商機而言,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5年全球銀髮產業市場將達新台幣1,122兆元,是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產業之一。歐盟到2025年時,銀髮經濟規模將達歐盟總體GDP的31.5%。銀髮經濟集中在「健康照顧、休閒、文化與家居」等項目。

根據日本經產省推估,銀髮市場將高達33兆日圓(約新台幣6.93兆元),包含提供「要照護者」的20.6兆日圓與提供「健康高齡者」的12.5兆日圓。「家政事業」全體規模有6,000億日圓商機。日本《無所不在的銀髮商機》一書指出,高齡族群最關心的四大重點是「維持健康、被照顧、有收入及對抗孤單」。而「不自在、不滿意、不方便」,則造就高齡消費需求。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安養信託」預先規劃做好準備無懼人生巨變


「安養信託」預先規劃做好準備無懼人生巨變
https://youtu.be/e03AtwyGfno

發布時間:113-04-17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安養信託-高齡者篇」-下一段夢幻旅程


https://youtu.be/I1pWUpht8N4?feature=shared
觀看次數:15次 2024年4月17日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安養信託-高齡者篇」-下一段夢幻旅程

新聞選輯:以房養老看得到、申請不到?晚年財務規劃勿缺3重點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808

以房養老看得到、申請不到?晚年財務規劃勿缺3重點
2024-04-18
.文 / 張淑敏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依據財政部統計,2023年地價稅開徵戶數864萬戶創新高,較2018年增加7.1%。而受到人口高齡化影響,65歲以上納稅人占比更由2018年的27.7%大幅升至2023年的33.2%,加上台灣65歲以上長者偏好「在宅安老」,普羅大眾的百歲人生財務規劃,以房養老將是不可或缺的高齡金融商品。

然而,儘管金管會銀行局每月統計以房養老業務數字,沒有政府政策介入,與業者共同分擔財務風險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對於真正迫切需要活化不動產,好取得老年生活資金來源的民眾而言,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看得到,申請不到!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退休金算盤/銀髮族重返職場 適用勞退新制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86872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退休金算盤/銀髮族重返職場 適用勞退新制
2024-04-01 00:55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缺工潮,國人工作年齡愈拉愈長,也因為退休制度跟著變革,國人退休金保障更強化。根據勞保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底為止,65歲以上仍提撥勞退新制退休金的勞工已經達到21萬2,905人,可見活到老,退休金提到老、領到老,已經不是稀奇事。

儘管國人退休年齡已經逐年延後,根據勞動部調查顯示,勞工預計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遠低於日本的70歲、美國的66.9歲、加拿大的64.8歲與英國的64.5歲。而人力銀行調查更發現,國人平均規劃的退休年齡只有59歲,相較於先進國家活到老、工作到老的勞動文化,國人離開職場時間普遍偏早。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超高齡風暴來襲 眺望樂齡新風景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328701777-430104

超高齡風暴來襲 眺望樂齡新風景
2024.03.28
工商時報 呂雪彗

誰說老了一定要和「長照」劃上等號?誰說老了只能等著臥床,或在Google尋找「照護」關鍵字?愈來愈多嬰兒潮世代退休的人,決定自己慢慢變老,開心是他們的良藥,再學習是他們的興奮劑。老了,也可以看到美麗的人生風景。

台灣醫療的進步,讓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至80歲以上,但是高齡者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俗稱臥床)約8年,代表台灣人平均壽命中,有10%的時間是不健康的。因此「老人養超老人」,在台灣社會比比皆是。

新聞選輯:工研院專欄|33%對長壽風險沒準備!安心老要多少錢?保險怎麼買?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746

工研院專欄|33%對長壽風險沒準備!安心老要多少錢?保險怎麼買?

陳維新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29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未來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換言之,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統計,2021年有57.3萬人活到100歲或100歲以上,而這數字還會上升,或許在不久將來,百歲人瑞不稀奇,而6、70歲都算是「年輕人」。只是,當每個人都有可能活到100歲,等於是退休後還有將近40年可活,面對「第二人生」,你我都準備好了嗎?

即使台灣人均壽命延長,但未必每個人都能活得健康。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的資料,台灣人平均不健康餘命竟長達約8年之久,隨著不健康年歲增加,意味國人老年的長期照顧需求增加,然而超高齡社會導致工作主力人口比例降低,長照需求高於供給,未來恐怕找不到照護人力,或是「老老照顧」將成為常態。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外食.看護都變貴!退休金追不上!台掀高齡通膨危機!?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M4rNEf9tZfw?feature=shared

外食.看護都變貴!退休金追不上!台掀高齡通膨危機!?|金臨天下 20240326 @tvbsmoney 金臨天下
2024年3月26日 【財經科技新趨勢】

新聞選輯:活到100歲還沒病痛,不是夢!超高齡社會5大健康科技趨勢

資料來源: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30351

活到100歲還沒病痛,不是夢!超高齡社會5大健康科技趨勢

文/陳莞欣 圖/Midjourney 生成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精準醫療、AI、智慧醫療……日新月異的科技,如何改變超高齡社會的樣貌?隨著醫療與科技進展,過往的「常識」很可能被推翻,老年不一定伴隨著疾病,健康到100歲真的有可能!本文介紹5大最新健康趨勢,活到老、健康到老。

如果活到100歲,還可以不病不痛,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我跟病人說,聽我的話,保證你活到100歲。結果那位88歲的病人回我,『你意思是我只剩12年可活?』現代人對自己壽命的期許,真的是超過100歲!」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理事長黃啟嘉說起一段和病人之間的趣事,點出超高齡社會的實況。

過往,人們對於老年總是聞之色變:隨著年紀增長,器官慢慢退化、疾病上身、自主能力喪失……。然而,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卻改寫了這看似不可逆的命運。

《50+》採訪各健康領域的專家,彙整關乎你我的未來的5大趨勢:

新聞選輯: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當心長照缺口!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6002773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當心長照缺口!
Smart月刊
撰文者:王儷玲 2024.03.27

摘要
1.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逾20%,而老人平均需照顧時間約7至10年,在少子化衝擊下,未來高齡者的長照需求將擴大。

2.長照2.0補助金額與對象有限,但台灣民眾長照險投保率僅有4.32%,60歲後投保率更大幅下降,因此建議民眾若要安心退休,需提早規畫老年時可能遭遇的風險與醫療支出。

新聞選輯:高齡通膨危機7/50+存老本 精算醫療支出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7858125

高齡通膨危機7/50+存老本 精算醫療支出

2024/03/27 00:45:38
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表示,過去常見的退休規劃是,根據退休前的開銷估算未來退休後一個月要消費多少錢,再乘上平均餘命,就是存退休金的目標了。

不過,過去20年,大家習慣低通膨,很少人會料想到如今是高通膨當頭,對於還來得及存退休金的人,千萬不要小覷通膨,能工作盡量工作,存好、存滿退休金。

根據主計總處今年首度公布的高齡家庭物價調查,過去五年,高齡家庭CPI均高於全體家庭CPI,而且自2021年之後,連續三年,高齡家庭CPI漲幅均跨過2%,其中,2022年更是直接突破3%,達到3.12%,比起全體家庭CPI多了0.17個百分點。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研討展覽: 2024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

https://gtsm2024.nkut.tw/homepage

2024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
研討會日期:2024.05.24(五)

研討會採取線上發表(網頁全文發表)方式進行

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的問題,是各國必須面臨的共同挑戰。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與高齡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之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為使國內本領域的專家學者能分享研究成果,本校特舉辦2024年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討會,讓學者專家互相討論及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一起為高齡社會貢獻心力。

本次大會的主題涵蓋以下項目:

A. 銀髮健康與照顧 (Health & Healthcare):養生餐飲、銀髮健康管理、自立支援照顧、長期照護、居家照顧、社區照顧、遠距醫療與遠距照護、其他銀髮健康與照顧相關主題。

B. 福祉科技與智慧生活 (Technology and Smart Living):福祉車輛與交通需求、輔具設計、高齡者人因工程與資通訊科技、高齡者居家安全與智慧住宅、復健工程、其他福祉科技與智慧生活相關主題。

C. 銀髮休閒與學習 (Leisure & Learning):高齡者旅遊、高齡者運動與休閒、高齡者遊程設計、高齡者遊戲設計、高齡教育與學習、其他銀髮休閒與學習相關主題。

D. 社會參與與社區服務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高齡者社交與人際關係、在地老化、社會工作、高齡者社區服務與志工、高齡者人力資源、其他社會參與與社區服務相關主題。

E. 其他 (Others):任何有關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相關議題皆歡迎投稿。

重要日程如下:
(一)中、英文摘要投稿截止:2024年4月17日(週三)
(二)中、英文摘要審查接受通知:2024年4月26日(週五)
(三)全文論文上傳截止:2024年5月2日(週四)
(四)繳費截止:2024年5月10日(週五)
(五)研討會線上發表日期:2024年5月24日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健康無齡1/2025超高齡化倒數!銀髮族瘋健身存「肌力」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6378836

健康無齡1/2025超高齡化倒數!銀髮族瘋健身存「肌力」

記者陳詩雨/專題報導
2024-03-08 14:00:00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所做的「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內規律運動人口2023年首度達35%,創歷史新高,其中,65-69歲的中高齡為規律運動人口的主力,占整體6成。調查也發現「核心訓練」、「私人教練」與「運動是良藥」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歡迎,這讓許多年輕的健身教練嗅到商機,更願意投身銀髮族重訓,物理治療師出身的鄭宇劭就是其中之一。

曾在診所擔任物理治療師的鄭宇劭,因為經常接觸需靠復健過生活的老年人,加上家中長輩年事已高、奶奶患有失智症、媽媽曾歷經抗癌過程等因素,讓他決定轉換跑道當教練,致力於銀髮族的健身。不過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只是賺錢,更大的心願是「讓他們能更健康的老化」,認為鼓勵銀髮族多運動,其實也是在減輕社會的長照壓力。

新聞選輯:人生最後時刻想自在謝幕,預立醫療決定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5864

人生最後時刻想自在謝幕,預立醫療決定怎麼做?
2024-03-06
.文 / 陳以琳、黃茂軒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面對高齡化社會,以及自主權利意識抬頭,不少中老年人在面對家中長輩的退化、離逝,又或者自己及親友開始出現疾病警訊時,思考步入老年期後,是否能對未來的醫療決策提前規劃?問題是,除了告知親人或子女自己的想法外,是否有任何法律方面的規約能事先準備,確保自己能「善終」,減少家人負擔?

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的目的,便是為了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強調將病情告知本人,確保以病人為主體,在知情並清楚醫療選擇的情況下,得以預先為自己作出醫療決定。

要讓自己預立的醫療決定得到法律保障,需要前往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的醫療機構(名單及相關聯絡窗口可參考衛福部網頁),與諮商團隊討論,若未來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是否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如插管、電擊、心臟按摩)、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如靜脈注射、鼻胃管、胃造口),並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AD)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不要拉褲頭!「1關鍵」讓長輩輕鬆站起來 安心行走遠離肌少症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45532

不要拉褲頭!「1關鍵」讓長輩輕鬆站起來 安心行走遠離肌少症
朱育嫻 整理
2024/03/08 18:00

隨著人口快速高齡化,許多家庭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若長輩長期都沒走路,腳會伸不直開始攣縮,肌力也會快速下降。如何幫助長輩恢復行走能力?如何協助長輩順利站起來?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邀請新北輔具資源中心主任楊忠一,來教照顧者如何協助長輩走路。

評估長輩行動能力2關鍵指標

楊忠一表示,要讓長輩恢復行走能力,不能讓他們一味躺著或坐著不動,而是要透過一些測試,來評估他們是否適合進行站立和行走訓練。他提到2個重要的測試:一是評估長輩的平衡能力,二是檢查腳踝關節角度是否正常。

測試1:是否能自己離開椅背

首先,平衡能力的測試可以通過讓長輩嘗試離開椅背來進行。如果長輩能夠輕鬆做到這一點,則表明他們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如果做不到,可以先請長輩把手抓在椅子扶手上,並口頭鼓勵來幫助他們達到這一目標;如果長輩能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保持背部離開椅背並維持10秒,則通過了平衡能力測試。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期刊資源: The Gerontological


The Gerontological
Volume 64, Issue 4, April 2024
Online ISSN 1758-5341

新聞選輯:台灣銀髮族破431萬人 國健署籲5招防跌、6力量檢視保健康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83700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銀髮族破431萬人 國健署籲5招防跌、6力量檢視保健康
2024-03-17 15:00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即將面臨超高齡社會,而衛福部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65歲以上老人,約每6個人,就有1個在過去一年內有跌倒經驗(占15.5%)。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長者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而曾經跌倒的長者也可能增加家庭照護人力與經濟的負擔,建議透過防跌5招,以及長者量六力確保自身或家中長者健康。

依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13年1月止,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31萬人,占總人口18.4%,已達高齡社會;而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至民國114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1個人超過65歲。

新聞選輯: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13277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

財富線上
撰文者:林家媛 2024.03.18 

每個人都想退休,但談到這件事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就是「我的錢夠嗎?我真的能夠退休嗎?」其實若將這個問題,拿來詢問周遭的人,每個人的對於「退休需要多少錢才夠」的答案可能不盡相同,但退休是很「現實」的議題,錢夠不夠是能不能安心退休的條件,因此一定要釐清退休後到底有多少的收入,才能真的實現安穩退休。

用退休三支柱來源,釐清退休金來源與是否充足

最常見的釐清原則,就是世界銀行在1994年提出的「三層式老年經濟保障模式」,也就是老年的退休三支柱來源。退休金的第一層支柱,就是強制性社會安全制度,通常會有政府參與,以軍公教人員來說,指的就是公務人員保險、軍人保險,對廣大的勞工來說,指的就是勞工保險,而像國民年金也是強制性的社會安全制度之一,但目前台灣的勞工保險,已面臨勞保基金入不敷出、淨值可能為負的窘境,勞工將面臨「多繳、少拿、延後」的年改政策,必須精算與了解將來的變化。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當長輩需要照顧卻拒絕面對?5大最強溝通心法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587

國衛院專欄|當長輩需要照顧卻拒絕面對?5大最強溝通心法

文 郭方琳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15

談到自立生活,大家心中浮現的是什麼?維持自主性與行動自由是幾乎每個人都在享受,但未必預見其重要性,直到年老。

自立生活是指個人有能力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選擇來安排自己的生活,涵蓋了從基本的生活自理到複雜的日常活動管理,這對於維持個人尊嚴和提高生活品質尤為重要。

自立生活對於高齡者而言,不只是身體健康和日常活動能力的象徵,能在社會中保持積極參與和連結,才更能體驗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提升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為了維持這種自立能力,高齡者需要在身體功能尚存時,就開始規劃並施行各種健康促進行為。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網路資源:Final report of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資料來源/下載:https://www.health.gov.au/resources/publications/final-report-of-the-aged-care-taskforce?language=en

Final report of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d Care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by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to support an aged care system that is sustainable, fair and facilitates greater innovation in the sector.

We aim to provide documents in an accessible format. If you're having problems using a document with your accessibility tools, please contact us for help.

Publication date:12 March 2024
Publication type:Report
Audience:General public
Language:English
Description:
Watch the presentation on the Aged Care Taskforce report webinar on Tuesday the 12th of March 2024 from 2:00 pm AEDT to 2:45pm AEDT for all aged care providers, older people,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會發生什麼事?


資料來源:https://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3013178

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到時會發生什麼事?
股感知識庫
撰文者:股感知識庫/唐庚 2024.03.06 

根據主計總處的新聞稿,由於「我國高齡人口(65歲以上)比重日益提升,加上高齡家庭消費結構與全體家庭未盡相同」,因此政府另外編列「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反映特定年齡族群面臨的物價狀態。自2024年起,主計總處公布「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就是媒體上的「老年通膨率 」。

老年通膨率是什麼?

「老年通膨率」並不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沒有一個教科書對於「老年通膨率」有定義,實際上應該是「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高齡家庭」的定義為「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按照主計總處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權重來分類不同的商品。因此,「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當我國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家庭在商品市場消費時,這些人面臨的物價變化。

高齡家庭在飲食、居住、醫療的開銷,比全體家庭多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哪些人最想用保險規劃退休?做資產傳承?

資料來源: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40690

哪些人最想用保險規劃退休?做資產傳承?
文/鄭伃家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3.05 (新聞)

高齡長壽又早退!僅12.7%國人正視退休風險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退休後還有大半輩子要生活,使得退休風險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根據最新統計,國人平均餘命達79.84歲,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女性壽命較男性長6.65年,而台灣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64.3歲,女性為61.4歲,換句話說,相較男性,女性「早退、長壽」的趨勢更明顯,意味著女性有更長的退休生活,需要更多的退休金、養老金,因此更應對退休生活做更穩健的保障規劃。

然而,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全台僅有12.7%民眾有安排退休規劃,而已有退休規劃的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為61.3歲,也就是說,大部分民眾都是直到屆臨退休之際,才開始思考退休後的生活。

由此可見,退休規劃依然是國人很大的潛在風險!大多數民眾退休金來源,包括個人儲蓄、勞保的勞工退休金等,但退休規劃不能只需著重財富累積,還應考量現代人因長壽產生的相關風險。因此,除了投保年金保險有助於獲得穩定的退休現金流,面對老年不健康餘命的風險,也能透過投保長照險,滿足老後生活品質保障的需求。

根據本刊「全國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兩性在退休規劃上出現差異,「用保險規劃退休」的男性超過5成,女性則為47.4%,男性比女性高出5.2個百分點。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圖書選輯:退休後繼續工作,收入卻只有原來的不到一半,「退休=職涯終點」的觀念,在現在的時代已然不再成立


資料來源:https://senior.104.com.tw/articles/153193/senior20article-how-to-work-after-40-0304024

文/石山恒貴, PERSOL企管顧問公司 
圖/Centre for Ageing Better on Unsplash
整理編輯/104高年級

退休後繼續工作,收入卻只有原來的不到一半,「退休=職涯終點」的觀念,在現在的時代已然不再成立

「為什麼許多上班族都會在中高齡時遭遇『停滯期』?」你知道在職場上,42.5歲的瓶頸是什麼嗎?這是日本最大規模針對4700名資深員工進行「科學」分析的實用工作術。作者石山恒貴在擔任日本法政大學研究所的教授之前,曾任職NEC、GE等大型集團,在他在擔任人事主管的期間,見過許多中高齡憂鬱的情況。例如,以前的晚輩變成中高齡者的主管,反而很多中高齡資深員工覺得自己無法融入...他發現,許多已踏入職場工作二十多年的資深工作者,卻面臨「焦慮」與「停滯期」情況,對於中高齡上班族要如何「重新啟動」職業生涯?如何掌握退休前後的「上升氣流」?在這本《職業生涯不留遺憾的40歲後的工作術》都有完整的解析。

「退休=終點」已然成為過去的觀念

新聞選輯:追求自我或再創職涯?大學自救搶進中高齡市場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488

追求自我或再創職涯?大學自救搶進中高齡市場
編譯吳佳珍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04

正值花甲之年的坂野且典,兩年前還在日本的外商工作,現在卻在東京經濟大學攻讀博士課程。

「30幾年來,我一直過著被工作追趕的生活。有一天我突然驚覺:這樣下去真的好嗎?」坂野且典表示。

後來,他在網路上隨意搜尋關鍵字「中高齡、研究所」,找到了提供給像他這樣年紀念的研究所,開啟了他的高年級研究所之路。

在日本公私部門努力之下,針對中高齡人士的「再培訓」(Reskilling)開始受到關注。對於面臨少子化嚴峻問題的大學院校來說,數量愈來愈龐大的「老學生」,成為他們亟欲爭取的寶貴資產,紛紛透過增設入學特別名額等方式打開大門。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追求成功老化,史上最長壽的人怎麼做?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429

追求成功老化,史上最長壽的人怎麼做?

文 芭芭拉‧艾倫瑞克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3-01

保持健康苗條並管理自己身體的壓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事實上,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朋友、家人和醫生開始叨念變老的人加入健身房、「吃得健康」,最起碼也要每天散步。

在承受壓力數十年之後(體力勞動者的話,則是身體竭盡全力之後),本來想像有張躺椅或吊床在等著你,但事實不然,最起碼只要你有錢使用健身設備的話,未來比較可能出現的是跑步機和滑輪下拉機。在針對長者寫的眾多自助書中,有一本跋扈地下了命令:

每週運動六天直到生命盡頭。抱歉,不過就是這樣。沒得商量。沒有彈性。別找藉口。6天,認真地運動,至死方休。

這種嚴厲養生之道背後的理由是「一旦年過50,運動不再是隨人喜好。你必須運動,否則就等著變老」。你或許已從賺錢養家的工作退休,但你的新工作來了,上健身房。「把它想成一份好差事,因為它真的是。」

新聞選輯:過年熱鬧團圓後好空虛… 當心老年憂鬱症9症狀纏身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0823

過年熱鬧團圓後好空虛… 當心老年憂鬱症9症狀纏身
2024-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老年憂鬱症是一種影響老年人的情緒健康的精神疾病,多和長輩聊聊,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的綜合治療計劃,可讓患者憂鬱症狀改善。

72歲楊伯伯幾年來陸續出現悲傷、失眠和社交隔離,甚至有自殺念頭,就醫後確診為老年憂鬱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監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老年憂鬱症是一種影響老年人的情緒健康的精神疾病,鼓勵家人關心長輩狀況,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變的綜合治療計劃,可讓患者憂鬱症狀改善。

家家戶戶過年喜氣團圓,好不容易盼到兒孫們回來了,離去時又變成空盪盪的房子與孤獨的自己,長輩迎接熱鬧後卻面對空虛感來襲,前後反差巨大,會讓長輩心裡產生失落感,陷入精神上的空虛。

新聞選輯:中老年能上健身房?50+上健身房注意事項!預防肌少症避免痠痛6招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5040

中老年能上健身房?50+上健身房注意事項!預防肌少症避免痠痛6招
許佳惠 整理
2024/02/07 11:15

50歲以上的族群,較年輕時容易有三高、肌少症等問題,運動更顯重要,復健科醫師江研壹建議,50歲以上可以到健身房訓練體能,但要注意6件事。


諮詢自己的醫師考量運動風險

理論上有什麼潛在疾病,在開始運動前,都應該要諮詢自己的醫師,尤其50歲以上的族群,諮詢自己的醫師這件事情更顯得重要。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在年輕時沒有的內科疾病可能會慢慢浮現了,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高血壓族群,應該先將病情控制在某種程度以內才能開始運動,不然會使身體在運動時處於相對高的風險狀態。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健康主題館/銀髮族睡不著 5招減少睡眠障礙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24774

健康主題館/銀髮族睡不著 5招減少睡眠障礙
2024-01-22 00:13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 隨著年紀增加,睡眠習慣也會改變
● 找出睡眠障礙,先排除生理問題
● 睡不好易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家中長輩的睡眠時間愈來愈短,是正常的嗎?是否要午睡補回來?」「爸爸晚上起來如廁好幾次,睡眠總是斷斷續續….」對成年人來說,每晚睡覺7至8個小時是最佳的睡眠時間,但是隨著年齡增加,睡眠習慣也會改變,整體時間相對變少。

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老年人淺眠、睡眠時數較少,是因為「老化」,睡不好是正常的,重點是要提升睡眠品質。

睡不夠深 老年人易半夜醒來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健康主題館/衰弱症是失智前兆 銀髮族小心5徵兆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76708

健康主題館/衰弱症是失智前兆 銀髮族小心5徵兆
2024-02-19 00:00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 年老≠衰老,少動是衰弱的元凶之一
● 5項指標自我檢測,運動、飲食可改善

一名八旬婦人日常自理能力無虞,卻因行動緩慢、步伐不穩而跌倒骨折,緊急送至醫院開刀治療,結果術後因嗆咳而轉進加護病房,變得愈來愈衰弱,要靠插鼻胃管來提供營養,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健康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

小感冒頻繁進醫院 要小心
跌倒是導致老人傷害、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年紀愈大愈摔不得?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65歲以上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肌力漸漸流失,走路、爬樓梯、跑步都成了苦差事。若一不小心跌倒,後續容易產生併發症,包括身體傷害、心理恐懼,甚至不願意活動,出現焦慮情緒、社交外出受到限制。

新聞選輯:39%日本人想工作逾70歲 對經濟不安首度超過健康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7775928?from=edn_newest_index

39%日本人想工作逾70歲 對經濟不安首度超過健康
00:00 2024/02/18 12:21:31
中央社 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一份民調顯示,39%的日本受訪者想工作到70歲以上,創2018年開始調查以來新高紀錄。另外,受訪者對未來感到不安的部分,「經濟面」也首度擠下「健康」居冠。

日本經濟新聞2023年10月到11月以郵寄方式進行民調,被問到打算工作到幾歲時,21%受訪者表示「70歲到74歲」,另有18%受訪者表示「75歲以上」。

如果僅看打算工作到「75歲以上」的占比,也較2018年的民調結果高出5個百分點,創調查以來新高紀錄。而打算工作到「60歲到64歲」的受訪者為11%、「65歲到69歲」的比率為27%。

新聞選輯:退休找不到目標怎麼辦?「免費高齡諮商」幫你重新盤點人生,甩煩惱安心過晚年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7774627

退休找不到目標怎麼辦?「免費高齡諮商」幫你重新盤點人生,甩煩惱安心過晚年
2024-02-17 14:02:14 
聯合報橘世代 /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

退休後找不到目標,又或是把晚年過於理想化,加上「台式家庭」關係表面緊密,實質無深度溝通的能力,種種關係上的挫折,大幅增加「憂鬱」比率。六十五歲以上憂鬱盛行率,從民國九十六年的百分之三點三六到一○五年已攀升到百分之三點七八。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光去年單一年度,約有兩千多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顯示長輩對心理健康的追求逐漸攀升。

衛福部擬推免費諮商

新聞選輯:退休後再就業獎勵金最高6萬!「壯世代就業獎勵」如何申請?QA一次看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207

退休後再就業獎勵金最高6萬!「壯世代就業獎勵」如何申請?QA一次看
中央社
2024-02-17

鎖定壯世代勞動力,勞動部17日宣布全新就業促進獎勵措施,針對45歲以上依法退休或55歲以上離開職場者,只要重返職場滿一定期間就可領獎勵金,盼提升中高齡勞參率。

為鼓勵壯世代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訂定「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針對壯世代推出全新就業獎勵措施,中央社也整理相關QA,盼讓壯世代更理解如何申請獎勵金。

「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目的為何?

希望活化及開發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重返職場繼續工作,並鼓勵事業單位積極進用,由於壯世代就業獎勵是為了鼓勵壯世代朋友重返職場,因此以勞工為核發對象。

「壯世代就業促進獎勵實施要點」內容為何?

只要離開職場連續達3個月年滿55歲以上者或年滿45歲以上依法退休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就業全時工作,連續工作滿90日就可發給就業獎勵金。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身材20年不變藏危機!比肌少症風險更高,力弱症是甚麼?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283

身材20年不變藏危機!比肌少症風險更高,力弱症是甚麼?


邱淑宜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2-06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肌少對高齡族群健康危害大,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肌少症正式認定為一項疾病。研究顯示,平均每年有62%的老年人從肌肉健全狀態進展為力弱症(Dynapenia)」,其中又有10%老年人會從力弱症進展到肌少症(Sarcopenia)。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占比大於20%,慎防高齡族群力弱肌少是重要議題。

肌少症廣為人知,什麼是力弱症?

「力弱症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指出,如同冷氣長期使用,但因冷媒流失,導致吹不出冷風,「肌少症的前期就是力弱症。」

新聞選輯:慢老人生,需及早學習!從四種面向拿回幸福生活主導權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236

慢老人生,需及早學習!從四種面向拿回幸福生活主導權


王如雁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2-05

每個人都會老,老化的過程及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戰後嬰兒潮世代,已陸續進入退休階段,形成全世界的高齡社會,也展開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經驗;而臺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更對人口結構造成龐大的壓力。

面對老年階段,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都將要經歷的生活現實,尤其每個家庭中都會有不同年齡層的老人,可能有三代或是四代同堂,因此每個人都要在高齡社會中「學老」,這是以往的教育中從未涉及的領域,更是具挑戰的生命課題。

面對老年的狀態要從自我覺察開始,首先,覺察的對象是自己,專注回到自我的身上,覺察自己面對老年階段內心的狀態,能不能很誠實的面對自己身體漸漸衰退的現實。其次,能不能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目前的處境、關係與及真實生活狀況。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政府資源: 高齡友善飲食環境營造-操作手冊(專業人員用)

資料來源/檔案下載: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8322

高齡友善飲食環境營造-操作手冊(專業人員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

宣導品種類:手冊
發佈日期:2024-01-29
發行單位:國民健康署
作者:社區健康組
關鍵字:#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高齡友善飲食環境
內容: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積極從衛生安全、用餐環境、服務流程、餐食質地、用餐器具及外帶包裝等六大面向輔導飯店、餐飲業者及社區據點,為協助專業人員在進行場域輔導時,有所參考依據,爰製定此操作手冊,以營造高齡友善飲食,提供適合長輩的用餐環境。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徐業良專欄|水杯、尿布都能長智慧!高齡照顧要精準,四面向缺一不可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9047

徐業良專欄|水杯、尿布都能長智慧!高齡照顧要精準,四面向缺一不可

文  徐業良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24

高齡、少子化的時代,如何應用科技解決長者生活和照顧的需求,近年來在全世界都受到重視。

台灣也不例外。行政院2021年9月核定新版《高齡社會白皮書》,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對高齡照顧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視;2023年3月國科會召開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將「高齡科技」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

2023年8月,國科會結合八大部會共同提出「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期望「以科技打造長者在地幸福生活,同時開創高齡科技產業的發展新機會,使台灣成為全球高齡科技產業的引領者」。

在此政策目標下,政府各部會投入相當多資源推動各項計畫,一時之間,「高齡科技」一詞在學術界、產業界突然成為顯學。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迎戰超高齡社會 銀髮族保險規劃7大問答一次看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723646

迎戰超高齡社會 銀髮族保險規劃7大問答一次看
2024-01-21 10:34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至少有1人超過65歲,如何儲備足夠退休金流及因應醫療支出成首要課題。尚未屆滿65歲的「準銀髮族」如何檢視自身保險保障是否足夠?超過65歲還能買保單嗎?中央社整理7大常見問答一次看。

問:高齡者規劃保險保額時,有哪些因素要納入考量?

答:磊山保經業務協理羅靜娟表示,高齡者規劃保額時,除了考量自身需求外,必須衡量自身經濟能力,除了意外險外,基本上60歲以上買任何保險都不便宜,以癌症險為例,若希望病房為單人房,相對應保費也會拉高,長照險則要看需求為公立或私立長照機構,去規劃保障額度。

對於高齡者投保保險,保險公司在審核時考慮也會更仔細,若買高額保險,將檢視高齡者是否有持續繳交保費能力,也會關心客戶投保目的,是否有短期密集投保、有無被通路慫恿解約或貸款買保單等。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一面牆就能預防肌少症!醫:不只肌力不足,7重要關鍵讓老人家容易跌倒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44345

一面牆就能預防肌少症!醫:不只肌力不足,7重要關鍵讓老人家容易跌倒
顧詩蓓 整理
2024/01/06 10:00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容易面臨跌倒的風險,而肌少症更是加劇這一風險的因素,當這兩者同時存在時,不僅增加了跌倒的機率,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特別需要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醫師分析7個常見的跌倒原因。

老年人跌倒問題很嚴重,防跌不可不慎

西園醫院神經內科謝向堯醫師表示,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一哭擦藥後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

老年人常見跌倒原因

謝向堯醫師說明,會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涉及不同疾病,以下為常見7大類原因:

新聞選輯:50歲以上60%有白內障!哪些是白內障常見前兆?眼鏡度數一直變要警戒


資料來源: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4374

50歲以上60%有白內障!哪些是白內障常見前兆?眼鏡度數一直變要警戒
朱育嫻 整理
2024/01/08 15:50

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人口中,高達6成患有白內障,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更高。白內障是相當常見的疾病,一般發生於50歲之後的壯世代、樂齡族身上,成因多為老化現象,除此之外,哪些原因會造成白內障?醫師提醒,若眼鏡度數一直變或夜間視力變差等,都要小心是白內障前兆!

除了老化,紫外線、糖尿病也是白內障原因

彰化羅眼科羅英源醫師指出,白內障盛行率高,不過大多屬於良性,白內障成因多,但最常見的還是老化,老年性白內障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大多數約在50、60歲左右開始形成。羅英源分析以下幾種可能導致白內障的原因:

1.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水晶體會發生變性和氧化,這可能導致晶狀體結構和透明度的改變,這是最常見的白內障發病原因之一。

2.長期紫外線暴露

長期暴露在強烈紫外線下,可能會加速老化,包括水晶體,過量紫外線曝曬可能增加白內障發病風險。所以戶外出大太陽時,別忘了戴上太陽眼鏡。

繼續閱讀: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44374

新聞選輯:工研院專欄|化高齡為優勢 打造新護國神山:搶攻全球1兆美元健康商機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8838

工研院專欄|化高齡為優勢 打造新護國神山:搶攻全球1兆美元健康商機


莊曜宇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12

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百歲人瑞將不是罕見的事,人們不禁思考該如何更健康、更充實地度過長壽歲月,國家政策也需關注長照醫療和老齡照護生涯規劃的新趨勢,社會福利如何降低醫療保險與支出,減少照護人力成本,提升長照覆蓋率,而醫院身為提供健康服務的第一線機構,也應產、學、研結合,透過科技的力量,以創新思維打造健康無虞的「無齡」的生活環境,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而高齡社會也創造嶄新的數位健康商機,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的報告,全球數位健康市場在2022年已達到3,530億美元,預計在2028年將突破1兆美元,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19.4%,顯示了數位健康領域潛藏著龐大潛力,也顛覆了長照往往被視為政府應提供的社會福利,「健康促進」很有機會發展為一個產業,如此方能支應龐大的照護人力與健康照護需求。

新聞選輯:人口老齡化:老年通膨率與上調的退休金,發生了什麼事?



資料來源:https://www.stockfeel.com.tw/?p=232901

人口老齡化:老年通膨率與上調的退休金,發生了什麼事?
2024 年 1 月 12 日
作者
唐庚
文章來源
股感知識庫

根據主計總處的新聞稿,由於「我國高齡人口(65 歲以上)比重日益提升,加上高齡家庭消費結構與全體家庭未盡相同」,因此政府另外編列「高齡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 」,反映特定年齡族群面臨的 物價 狀態。自 2024 年起,主計總處公布「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就是媒體上的「老年 通膨率 」。
老年通膨率是什麼?

「老年通膨率」並不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沒有一個教科書對於「老年通膨率」有定義,實際上應該是「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

「高齡家庭」的定義為「戶內人口皆為 65 歲以上家庭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按照主計總處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權重來分類不同的商品。因此,「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當我國戶內人口皆為 65 歲以上家庭在商品市場消費時,這些人面臨的物價變化。

繼續閱讀: https://www.stockfeel.com.tw/?p=232901

新聞選輯:國衛院專欄|憂鬱症不是一時心情差!年長者有4大徵兆須注意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8826

國衛院專欄|憂鬱症不是一時心情差!年長者有4大徵兆須注意


吳其炘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1-11

李老先生退休後,過著相當規律的健康生活。然而,最近常跟他一起爬山運動的好朋友突然過逝,讓他感到傷心。平常喜歡運動的他,在沒有朋友的陪伴下,變得意興闌珊;睡眠也開始出現問題,睡不好也睡不久;胃口變差、體重也下降。

李老先生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雖然看了醫生,做了一整套身體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但李老先生知道他和平常不一樣了。這一個月來,每天醒來時總是感到疲憊不堪,連平常喜歡的事也提不起勁去做;即使勉強去做,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讓他感到快樂。他以前從來不服老,開始覺得自己頭腦不靈光,身體也不行了……。

這樣的狀況,並不是一時哀悼老友,或是短暫的心情低落,而已經是「憂鬱症」了。憂鬱症與一般日常心情低落的差別,就像是颱風天與一般下雨天的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可能會經歷心情低落或情緒波動,但這並不總是憂鬱症。

新聞選輯:讓皮膚更健康、抗衰老的 5 種保健食品!就連「強化骨骼」也是保養重點?

資料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eightylife/article/view/1693

讓皮膚更健康、抗衰老的 5 種保健食品!就連「強化骨骼」也是保養重點?
經理人八分生活 莊彙翌

許多人隨著年齡增加,開始發現皮膚上出現些微黑斑、皺紋,甚至變得乾燥,除了擦保養品,也會吃保健食品,讓肌膚看起來變得更好,但要吃哪些才對皮膚有幫助?

要保養皮膚,除了每天勤擦保養品,許多人也會搭配「吃」來助攻,希望讓皮膚維持自己滿意的樣子。皮膚科醫師凱倫.柏克(Karen Burke)提到,許多護膚產品可能會包含具有抗氧化劑之稱的維生素,但問題在於,擦在皮膚上的效果可能有限,或是只有短期成效。

另一位皮膚科醫師阿札德.薛拉齊(Azadeh Shirazi)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表示,她每天都會補充保健食品,不僅對皮膚有好處,成分也具有抗衰老的特性。能讓皮膚更健康的保健食品有哪些?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AA人生是什麼?4指標自我評量、實踐AA方法大公開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237

AA人生是什麼?4指標自我評量、實踐AA方法大公開
2024-01-08
.整理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AA是什麼?

AA全名是「Active Aging」,中文為「活躍老化」。這個名詞源於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出,以「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為目標。

由於全球高齡人口快速增加,造成醫療、社會負擔沉重,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活躍老化,以安全、健康、參與為政策架構,倡導活躍老化概念,這個架構涵蓋:
S(安全,Security):包含社會、財務與身體安全、好的政策與規劃,支持和保護高齡者。
H(健康,Health):包含環境、生心理健康,降低慢性病與失能風險,讓人享受長壽與高品質。
E(參與,Engagement):包含就業、終身學習,制度設計需支持高齡者提升社會參與,囊括文化、靈性參與,讓高齡者對社會繼續有貢獻、過有意義的生活。

2016年,聯合國在基礎上提出「老化、健康全球策略及行動計畫 (Global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on Aging and Health)」,主張人人都應有權長壽與過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