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借鏡日本-智慧科技 走入居家式照護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26000336-260207

借鏡日本-智慧科技 走入居家式照護
2016年01月26日 04:10
顧馨文

日本自1995年邁入高齡社會,現為全球高齡人口比重最高的國家,也是全球高齡照護服務發展的先行者,值得台灣借鏡。台灣2018年高齡人口比重估計將達15%,2025年恐升至20%,伴隨而來經濟、社會等議題,如何運用資通訊技術或智慧科技於照護服務,備受關注。

面對長照保險支出龐大且攀升,日本政府一面進行收支方面的改革,一面致力發展「社區整合照護服務體系」,藉此提升居家照護比重,目前「機構式照護」與「居家式(含社區)照護」約各五成,未來希望將「居家式(含社區)照護」提升至6成。


日本2006年即倡議社區整合照護服務體系,由地方政府建置,將地區醫療、照護資源整合為居家照護所用,並配置管理專員(屬地方政府照護體系)提供諮詢、探訪等服務。然而施行狀況各地差異大,主因是城鄉醫護資源與財政預算差距大。

欲使社區整合照護服務體系良好運作,關鍵之一在於醫療機構與照護機構共用被照護者資訊,運用ICT技術(即建置軟體系統與雲端伺服器)是最有效方法。日本有150個社區整合照護服務體系,已有約40個運用ICT技術於醫療照護共用資訊系統。

積極發展照護機器人

2014年首相安倍晉三的「日本再興戰略」,將機器人列入重點發展項目,並在照護領域提出「藉由照護機器人,促進自立、減輕照護負擔之五年計畫」,促使日本照護服務體系持續導入、擴大運用照護機器人。

日 本業者的照護機器人已經商用化,因價格偏高(多在40萬日圓以上),主要由照護機構、醫療機構之復健中心購買。上述計畫投入25.5億日圓於產品開發補 助、訂定安全規範及促進現場實證等,希望讓功能複雜、高價的機器人,導向功能單純、低價(10萬日幣左右)的機器人,增加對照護機器人之採用。

日本政府也計畫,將長照保險適用範圍擴大至照護機器人,降低使用者負擔。

作為全球機器人技術領先國,日本發展照護機器人不僅著眼內需,也銷售至海外,帶動機器人產業成長。日本積極倡議並帶領制定照護機器人之國際安全標準,其中,生活支援機器人之國際標準已在2014年2月生效,照護機器人為後續重點。

居家照護中心系統解決方案

社區整合照護服務體系良好運作的關鍵之一,在於醫療機構與照護機構共用被照護者資訊。日本醫療資訊廠商已推出以被照護者為中心的電子健康紀錄(EHR)系統,讓醫、護之間能夠便利分享資訊,彼此合作。

例如,Fujitsu的HumanBridge EHR解決方案,讓照護中心的訪問護士、照護者,被照護者之醫師、隸屬地方政府管理專員,紀錄對其的處置並分享資訊。資訊格式除了文字記錄,訪問護士也可用拍照或錄影等方式,傳送被照護者的狀況給醫師。

Fujitsu 也對居家照護中心推出系統解決方案「Hope WINCARE-ES」,包括被照護者專屬RFID裝置、給訪問護士或照護者使用的Tablet及應用軟體。將RFID裝置與Tablet相連,可自動顯 示被照護者身分、照護計畫等,可促進訪問護士或照護者的工作效率。並且,訪問護士或照護者之拜訪、處置紀錄及被照護者之生理量測數據,皆會即時傳送至居家 照護中心,讓管理人員掌握工作狀況。

高齡者照護平板

鑑於地方政府管理專員或照護人員為了確認獨居老人生活情形,常需登門拜 訪,費時且對人力造成負擔,NTT Docomo也提出「我的平板」解決方案,內建五十音、手寫、聲音都能輸入的郵件app,血壓、活動量監測的健康管理app,讓高齡者能夠輕鬆使用平板電 腦回報健康狀況,提升管理專員或照護人員的效率。

NTT Docomo與日本長野縣大町市、天龍村的地方政府合作、導入試行一年,自2015年6月擴大向全國地方政府及照護機構推廣;日本郵政與IBM、Apple合作推出類似解決方案,2015年下半年開始實證測試,預計2016年推出服務。

智慧感測床墊照護系統由置於被照護者床墊下的智慧感測模組及遠端監控系統組成,希望增加被照護者的安全、減低照護者工作負擔。

以NJI公司的解決方案「Safety Sheep Sensor」為例,感測模組配備12個壓電單元並具通訊功能,可由遠端監測被照護者睡眠時狀況,由NJI與日本大學工學部、腦神經病患研究所附屬綜合南東北病院共同開發,已經導入日本照護機構。

日本最大醫療照護床具廠商Paramount Bed及Murata、Panasonic等,都已展示類似智慧感測床墊照護系統,並計畫近期上市。

歸納整理,主要照護機器人有:

溝通互動型照護機器人

具備溝通或互動能力,可改善被照護者的認知能力、心理健康,並減輕照護人員負擔。

Fujisoft的「Palro」及知能System的「Paro」主要用於照護機構,Palro售價67萬日幣,具備人工智慧,可理解前後文、持續對話,且根據對話紀錄提供個人化話題,也有聯網能力,能自動更新軟體,並透過網路更新新聞、天氣及對話字彙等資料庫。

據Fujisof公開資料,2015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50家照護機構導入Palro。

PiP的「點頭kabo將」則用於居家照護,價格僅約2萬日幣,PiP新產品「守護kabo將」開發動向有增加聯網功能,並升級成為以感測被照護者之用藥或活動等狀況為基礎的雲端系統,故可提供照護機構或家庭照護者即時提醒、警示等訊息,增加溝通機器人協助照護者的能力。

Softbank 於2015年6月推出具備溝通能力及人工智慧的服務型機器人Pepper,可用於陪伴高齡者,但售價19.8萬日幣偏高。已有Fubright Communications等業者運用Pepper的開發平台,發展照護失智症者的應用軟體,並於照護機構進行實證,用於協助照護機構人員的應用軟體可 望增加。

行動輔助型照護機器人

提供行動不便的人,動作輔助、協助復健的設備,也包括協助照護人員工作的機器人。

例 如,Cyberdyne的「HAL」系列產品,提供脊髓損傷等下肢不便者行動輔助;Honda的Walking Assist Device用於腿部肌力較弱、但仍能行走的高齡者;Toyota開發的是協助下肢行走障礙者進行復健的系統;NTT Docomo則與子公司Whill合作開發智慧電動輪椅。

設計思維走向特定需求

觀察目前市場上解決方案的設計思維,共通性為協助照護人員、減輕工作負擔。日本照護服務業者導入資通訊技術或智慧科技,除了降低成本,也考量到照護人力不足,須運用資通訊技術或智慧科技,提升照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產品開發不能再從大眾市場觀點,而需針對特定需求、使用者(包括病患及醫護人員等)及情境等,進行深入分析、再開發解決方案。

再者,場域驗證是產品上市前重要環節,可確認該解決方案是否切合需求、或找出未發現的問題再行修正,部分醫療照護產品的使用風險較高,更需通過臨床驗證確保安全性。

特別是對於在醫療照護領域沒有實績的ICT業者,場域驗證不僅用來確認解決方案的有效性,更重要是建立客戶的信心。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資深產業分析師)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