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慧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06-13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日照中心關閉、社區活動停辦,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岱發現,很多長輩本來沒有認知問題,可以走路、與人互動,「但是因疫情,不能出門參加活動,長時間待在家、缺乏刺激,又擔心害怕被傳染或被隔離,吃不下、睡不好,等到再來看診,整體的健康狀況都退步了。」
新冠肺炎被命名COVID-19,然而兩年半後的2022年,雖然疫苗的施打率已逐漸提高,但依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身心健康。近期《自然》(Nature)期刊便刊登一篇自由撰稿人松恩(Emily Sohn)撰寫的論文「COVID-19疫情可能會如何讓人變老」(How the COVID-19 pandemic might age us),探討疫情造成的慢性壓力如何影響老化。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06-13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日照中心關閉、社區活動停辦,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岱發現,很多長輩本來沒有認知問題,可以走路、與人互動,「但是因疫情,不能出門參加活動,長時間待在家、缺乏刺激,又擔心害怕被傳染或被隔離,吃不下、睡不好,等到再來看診,整體的健康狀況都退步了。」
新冠肺炎被命名COVID-19,然而兩年半後的2022年,雖然疫苗的施打率已逐漸提高,但依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身心健康。近期《自然》(Nature)期刊便刊登一篇自由撰稿人松恩(Emily Sohn)撰寫的論文「COVID-19疫情可能會如何讓人變老」(How the COVID-19 pandemic might age us),探討疫情造成的慢性壓力如何影響老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