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06004607-260405
面對長期照護 家人如何從旁協助?
2016年12月06日 16:59
中時健康網
家中有高齡長輩需要照顧的情況逐漸普遍,加上疾病慢性化及醫療科技的進步,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但若是高齡或疾病造成失能的狀況,更考驗著家庭承擔長期照顧的能耐。圖片來源:健康365
隨著國人越來越長壽,家中有高齡長輩需要照顧的情況逐漸普遍,加上疾病慢性化及醫療科技的進步,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但若是高齡或疾病造成失能的狀況,更考驗著家庭承擔長期照顧的能耐。
1.不想拖累家人是自殺警訊
透露「不想拖累家人」常是自殺警訊,家人必須特別提高警覺,以免憾事發生。病人常說:「生這種病,好苦,沒有人了解?」其實,臨床經驗發現,如果能夠及時察覺及治療,這種時常隱藏在慢性病症狀中的憂鬱症,不只能改善全身不適,甚至連併發的慢性病也可改善病情。
2.家人應適時的支持與關懷
當長輩或家人生病,應多注意病人的情緒變化,並給予擁抱等身體接觸,尤其是若與家人有衝突,較易產生情緒困擾,如未適時紓發壓力,恐會自我傷害。家人與親友適時的支持與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可適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促進病人心理健康,減少憾事發生。倘若情緒障礙持續兩週仍無法緩減,或持續有自殺意念,親友應儘快陪伴以尋求心理衛生或精神專業人員協助,並持續關懷。
由於生理機能開始轉弱,逐漸出現一些功能衰退、動作緩慢、反應遲鈍、慢性疾病等問題,可能使得行動不便,或是生活需要仰賴他人協助,導致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感與獨立感。面對身體衰弱,情緒會變得比較沮喪、低落,也會緊張、擔憂,身心相互影響著,此外老年人對子女孝順的行為模式已轉向「重質不重量」,在乎「孝心重於孝行」,但心理模式仍渴望子女的「自發性關懷」,身為子女都需要真誠地照顧長者,聽到看到他們的需要就要馬上行動,我們先從會做、能做、想做的事做起,我們要尊重老人們的決定,而且不要認為老人是我們的累贅,相對地老人本身也不要自認是子女的負擔,而是要共同去打拼新的生活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