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作者:楊志良
站在歲末迎新送舊的交會點,回顧這一年的台灣,延燒著一股不止的青春熱火。從年初的太陽花學運到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街頭與網路處處可見年輕力量改變社會的激情言論與群眾動員,也真的促成了一些改變的起點。新的世代發聲出力,代表台灣不只能瞻仰著前人遺產、緬懷過去的輝煌年代,也有機會踏著馬力十足的腳步,走出新的道路。
但我也不免有了另一種思考:舊結構、老人事,真是阻礙社會發展的萬惡?一個成熟而豐富的多元社會中,老年人應該有的角色是什麼?
每逢選舉必受爭議的老農津貼與軍公教退撫金、日漸增大的老人福利與高齡健保醫療支出、已經上路的國民年金以及還在論戰中的長照保險,都把退休的長者視為不事生產、剝奪下一代經濟、享受社會資源的特定族群,但這難道不是一筆抹煞了這群人以汗水和雙手為台灣創造經濟起飛的功績?這些負面標籤,是否讓人們忽略、貶低了他們喃喃自語過往豐功偉業時透露的箴言錦句?
每年金馬獎、金鐘獎和金曲獎,最令人動容的時刻往往是頒發「終身成就獎」或者「特別貢獻獎」的時候。得獎者多是白髮蒼蒼需要人攙扶上台的長輩,有些更是已經離開人間,留一幅照片或一段影片供人仰望懷念。
今年的金曲獎,當張小燕小姐代亡夫彭國華先生領取獎座時說:「彭先生過世13年了才拿到這個獎,代表音樂人沒有忘記他為音樂的貢獻,等這麼久,更彌足珍貴。」這段話說出一個任憑科技汰換、時代變遷都不變的道理─—人真正的價值,會在歲月裡慢慢發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