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飯吃不了幾口、走路動不動就跌倒 「衰弱症」也是會致命的病

資料來源:http://www.peoplenews.tw/news/d9ab1484-7f0f-4764-8c8e-dfe485298f1d

飯吃不了幾口、走路動不動就跌倒 「衰弱症」也是會致命的病

國內調查,65歲以上長輩5%有衰弱症,會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增加死亡的風險
文/黃筱珮 2017-04-07 00:29

內政部日前發布統計指出,台灣6成8的縣市老人比小孩還多;國發會也推算國內未來人口結構,台灣恐怕在2026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個國民之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醫師指出,若家中長者有行動力衰退、體重忽然減輕等現象,別忽略「衰弱症」的可能性,65歲以上長者有5%罹患衰弱症,一旦衰弱就容易跌倒,造成行動不便、臥床失能等嚴重後果。

80歲的陳阿嬤一向身體硬朗,最喜歡上市場走走逛逛,買買東西,順便和老朋友們閒話家常。2個月前不慎在家門口跌一跤以後,雖然只有頭部輕微瘀傷,阿嬤的家人就不敢讓她獨自出門了,阿嬤也怕再次跌倒,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最近1個月來,家人發現阿嬤食量變少,走起路來搖搖晃晃,走沒幾步就抱怨下肢無力,至老年整合性門診就診,評估發現原來阿嬤有「衰弱症」。



五大症狀測「衰弱」程度

衰弱症(frailty)為高齡醫學重要的概念。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老年醫學科主任賴秀昀表示,衰弱的5大核心症狀包括:
一、體重減輕
二、疲倦乏力
三、肌力下降
四、走路速度變慢
五、活動力變差
如果5項中出現1~2項,稱為「衰弱前期」,若出現3項以上,則是「衰弱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顯示,65歲以上國人衰弱前期的比率約為40.0%,衰弱的比率則為4.9%,女性以及年紀越大的長輩,衰弱的盛行率越高。

有衰弱症的老人常常伴隨肌肉減少、肌力下降,因此容易失能、入住機構、跌倒與產生很多併發症。衰弱症初期的處理,可以避免高齡者的持續退化,進而維持高齡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有氧運動、補充維生素D抗衰弱

賴秀昀指出,衰弱症會使老年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會增加死亡的風險,還好衰弱是可以治療的,給予阻力及有氧運動訓練,充份的熱量及蛋白質,補充維生素D,以及處理憂鬱、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多重藥物等問題,就有機會使長輩恢復健康。

醫師表示,年紀漸長之後,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如果運動量變少,飲食上攝取蛋白質又不足,會使肌肉退化得更快,也就是「肌少症」,肌少症與衰弱息息相關,因為人體肌肉有18-~20%是蛋白質,補充蛋白質是很重要的概念,年長者不應減少蛋白質的攝取。若是不愛吃肉或茹素者,可從豆類和蛋製品等方面去補充蛋白質。 依美國醫療組織的建議,蛋白質每日攝取量要超過每公斤0.8公克為宜。

賴秀昀建議,70歲以上的長輩,或是因慢性疾病導致體重減輕超過5%的人,都應接受衰弱的篩檢,家屬也應鼓勵長輩接受進一步的處置,別輕忽衰弱帶來的不良後果,以避免提早失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