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太瘦反而早死  60歲長者若過輕死亡率高五成

資料來源及影音: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407/1092889/

太瘦反而早死  60歲長者若過輕死亡率高五成

2017年04月07日12:07

老年人過度強調減重,反而會讓肌少症、衰弱症上身,讓死亡率飆高!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今天在台北榮總舉辦高齡健康與肌少症研討會,與會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今天發表一項去年針對全台20歲以上40萬名國內民眾所做的健康與肌少症的最新調查發現,60歲以上的長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如果屬於低於18.5以下的過輕,死亡率會比健康體位BMI在18.5~24之間的長者,高出五成以上。

許志成表示,身體如果有肌少症,身體慢性發炎的情形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的情形也會增加,進而讓身體演變為衰弱症,因此也會導致死亡率上升。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潘文涵表示,蛋白質營養是決定老人肌肉質量和肌力關鍵,但根據她與衛福部國健署合作所做的最新「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在2014年到2016年針對國內1千多位65歲以上長者所做的調查卻發現,國內老人明顯不愛喝奶,每天僅攝取0.37~0.49杯(每杯240cc),相較於建議的1~2杯差距盛大;她呼籲,老人只要做到每天2份奶,即可輕鬆達到蛋白質攝取量。

潘文涵建議,長者如要攝取足夠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至少要攝取1.2公克以上,以60公斤體重的成人為例,每天必須攝取攝取72克蛋白質,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維持豆魚蛋肉類的進食量,另增加兩杯奶類;另外,可選擇高品質蛋白質如蛋、奶,混搭適量蔬果、核果、全穀、健康的茶類飲品;白飯部分,國內老人都吃得太多,建議體弱老人可適度減少飯量,增加奶類與蔬果的攝取比重,藉此增加蛋白質、抗氧化與抗發炎食物;另外,針對有咀嚼困難的長者,可改變蔬果、蛋白質的質地,如將之切細、軟化,以幫助攝取;如果有有乳糖不耐症,可選用低或無乳糖牛奶,或嘗試分次少量加入優酪乳、優格等方式補充奶類攝取。

運動方面,許志成建議應除了走路等有氧運動,還必須做阻抗運動,做能夠增加肌肉負擔的運動,才能夠長肌肉,避免肌少症,他強調老年人不該視BMI為最重要的健康指標,更應重視的其實是肌肉量。(黃仲丘/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