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銀髮商機還是銀髮危機II?年老時,你想住在哪?

資料來源:銀髮商機還是銀髮危機II?年老時,你想住在哪?

銀髮商機還是銀髮危機II?年老時,你想住在哪?
2015-10-23 楊 荏傑 




民國105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14%。民國150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41%。

民國150年時,100個人中,有41位高齡者,也就是走在路上每五個人就有兩位 高齡者,也就是現在走在信義區的年輕人,屆時都成了老年人,而那時候信義區,假如還是一樣繁華的話,人來人往的可能就不再是30幾歲的飲食男女,而是白髮 蒼蒼的地方耆老(誤),有點像數十年前,台北西區的艋舺、西門、城中、大稻埕一帶,熱鬧一時、燈紅酒綠,年輕與創新文化的集散地,轉眼成了台北市老年人口 最多、平均居住面積最小、外來人口最多的地方。只不過,到了民國150年時,不管是台北市的西區還是東區,走在路上的都會有一大堆的老年人。不過,老年人 多其實不要緊,畢竟人都會老,雖然身體機能退化,卻也多了經驗與智慧,沒什麼好怕的。民眾怕的是老了以後的健康問題以及生活起居。





人口高齡化造成的問題還包括退休金支出、社福支出、醫療支出、勞動比、扶養比、國民生產毛額與經濟成長…等與國家競爭力相關的議題,這也是為何政府必須重視高齡化的原因。

健康醫療問題有健保可以解決,那生活起居呢?

說到健康與疾病醫療問題,台灣的健保真的是德政,許多弱勢家庭得到醫療援助,新聞 上也不再出現缺錢看醫生的可憐故事(轉向為醫療人球以及壓榨醫護人力的新聞;醫療人力短缺、待遇與工時比、資源分配不均等狀況亦相當重要,但非本篇討論之 主題)。而在健康醫療之外,生活起居也是一大挑戰,根據103年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統計,光是新北市的150萬戶住宅中,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戶數就 有56.9萬戶(37.87%),20-30年間的住宅戶數也有26.5萬戶(17.65%),數十萬戶的住宅過半都需要無障礙設施以及電梯設備,台北市 也不遑多讓,根據都市更新處的資料,49萬的住宅戶數中,也有18萬戶的住宅在31年以上(38.07%,險勝新北市),需要電梯與無障礙環境改裝。全台 合計後,需要無障礙改裝的戶數達數百萬之譜,在長照保險還沒通過而無障礙生活環境也尚未普及的情況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會是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最大的問題之 一。



大不了就是去養老院,但是養老院夠住嗎?

解決生活起居問題的最快方式就是集合生活與集合住宅,都市中的許多設施如宿舍、大 廈等,都是集合住宅概念的體現,而為了解決老年的生活起居問題,台灣很早就有養老院的出現。簡單來說,目前俗稱的「養老院」有三種,分別依據入住者的生活 自理能力與健康狀況分為長照型長照機構、養護型長照機構、安養型長照機構,另外還有提供給三管病患(尿管、鼻胃管、氣切)入住的護理之家以及榮民體系入住 的榮民之家等。而截至104年6月底,衛福部社家署統計目前全台灣的長照機構分別有長照型52間,養護型982間,安養型25間,可供入住人數分別為 2,408人、51,072人、5,946人,三者合計總數為59,426人;而台灣目前的老年人口為285萬人,其中失能的高齡者約48萬人。老年以及 高齡失能人口的數字與機構可供入住的人口總數差距懸殊,看來是不太夠住。



先不管民國150年時的房價多少,也不管你是否住得起養老院,反正養老院是一定不 夠住了,同時,華人的落葉歸根、大家族文化也深深影響著我們,根據衛福部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65歲以上老人的理想居住方式仍是以「與子女同住」最 多(66.2%),其次為「僅與配偶同住」(18.5%),僅有不到1%的人回答願意進駐安養機構。(0.7%)

年老時,你想住在哪?

你對於老年生活的想像是什麼?你想住在養老院還是家裡?相信我們的答案都是住在家 裡,畢竟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在家的感覺總是好一點。也因為如此,我們更該認清居家養老與居家照顧是不得不為的必然方向,也該一起關注台灣居家照顧 的困境,一同打造一個更好的居家照顧產業環境,這樣子咱們老了以後才能好好待在家裡貽養天年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