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2140
高齡者最需要擔心的是什麼?
作者: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2017.03.17
如果有人問你,自己老的時候最不希望那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會怎麼說?
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當中,女主角愛麗絲罹患了早發性失智症,她在對話中提到:「我寧願是得到癌症,而不是這個病。」我們當然會希望這些事情都不要發生,但如果是癌症和失智症選一個,我大概也會選癌症,因為現階段我們對於癌症的掌握程度遠遠超過失智症,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失智症對我們的影響太深遠了,它剝奪的是我們的「自我存在」,當這個東西已經消失了,那其實人存在的意義也大大削減了。
2016年十月在國際設計之都在台北舉行展覽,由5% Design Action這個組織策劃的展覽中有一個有意思的互動性活動,這個活動問大家:想像70歲的時候,生活一定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一共有以下幾個選項:美麗無齡的外表、行動自如的身體、清晰的思慮、親友的陪伴、穩定的經濟來源、持續學習新事物、對世界有貢獻。不意外的,最多人選的是「行動自如的身體」,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清晰的思慮」,因為如果神智不清了,那還談什麼其他的元素呢?
但是從流行病學的觀點來看,一個人要思慮不清晰的機率並不高,倘若以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來當作準則,65歲以上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約為11%。但是,會有孤單寂寞,甚至憂鬱的狀況卻是比較高的,例如在英國有三成的老人,主要的社交互動對象是「電視機」。
2015年的聖誕節,英國最大的老人慈善機構Age UK還和百貨公司合作拍了一個公益微電影,電影中講一個小女孩看到獨居在月球上的老爺爺,她不想要爺爺在聖誕節的時候沒有禮物,所以送了一個望眼鏡給爺爺。廣告最後的slogan是show someone they’re loved this Christmas (這個聖誕節,讓他知道他是被愛的),這廣告喚醒了大家對於高齡者孤單的問題意識。
孤單對高齡者的影響,不僅僅是心理層面的,也是生理層面的。Age UK的報告就提到,孤單對人的影響,相當於是一天吸了15根菸,如果你覺得一天吸15根菸對健康的影響很大,那你就該提防自己或周遭的親友陷入孤單的狀態。
雖然喪偶、退休、甚至數位落差都是造成孤單原因,但追根究底的關鍵其實是心態無法調整。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瑞典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劇中的男主角在太太過世之後,感到非常孤單,所以決定要自我了斷,但是屢屢被打斷,想不到他後來和鄰居一家人發展了一連串的關係,他不再孤單寂寞,生命也有所轉變。
要一個人調整心態,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先從以下三件事情做起:
一、有個短期或近期的目標;
二、強迫自己要集黨結社;
三、多認識新朋友。
對一些高齡者來說,要做這三件事情或許也不太容易,所以請大家彼此鼓勵,不論年紀、不論親疏遠近,多關心你週邊的高齡者,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光這一點,就會讓他們可以帶著微笑入夢!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