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資料來源
安可人生/老有所用 長者最需再就業管道
2015-06-25 01:24:00 聯合報 本報記者余佳穎、羅建旺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當年帶動台灣經濟奇蹟的「戰後嬰兒潮」,將漸漸成為「阿公阿嬤潮」。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人口推計,明年開始,老年人口將超越幼年人口,隨後老化速度加劇,在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為因應高齡社會,打造高齡友善、樂齡環境,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針;台灣各縣市皆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高齡友善城市指南「努力趕工中」,希望為退休以後的「安可族」打造高齡友善的「安可城市」。
本報蒐集政府公布的各項指標,發現有十一個縣市的老化指數超過百分之百,代表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十四歲以下人口,亟需打造友善高齡者的《安可城市》。
要如何才能抓住安可族的心?各縣市有成功打造安可族心中的安可城市嗎?
據內政部最新公布老人狀況調查,五十五歲以上長者對老年生活期望,前三名是「身體健康」、「能與家人團圓和樂」和「經濟來源無虞」;多位學者齊聲指出,台灣老人家最需要也最常碰到的障礙,是二次就業管道、志願服務參與和接觸數位資訊的機會。
中台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胡月娟表示,多數退休族面臨退休金不夠用,但受限台灣法規、資方聘請意願低等因素,「有經濟上的需求,明明身體還好好的,卻找不到工作,是許多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共同面臨的問題。」
「長者想要『老有所用』,或回饋社會的管道比較缺乏。」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所教授郭憲文表示,隨平均餘命增加,長者還想做點事,「想有收入」卻成為難以達成的願望,尤其鄉村地區,不只工作難求,想「動一動」做志工,機會更比大城市還少。
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劉立凡點出,「智慧老化」是高齡友善城市重要項目,如讓年長者學會用網際網路找尋健康知識、可取得所需服務等。
安可城市老化指數 資料來源/內政部、財政部 製表/余佳穎 分享
特別是偏遠地區資源比城市少,資訊使用上相對弱勢,不如都會區老人接觸3C產品比例較高,資訊取得也更容易。
雖然全台總動員對安可族搬出友善政策,但「不知道政府有什麼服務」使成效大打折扣。
郭憲文說,從國家大事到旅遊、好康,老人取得管道多是道聽塗說、口耳相傳,「提供老人家資訊最好有集中的『老人專區』,政府也該開設樂齡學習班,教導年長者學習使用科技產品,才容易取得資訊。」
安可城市各項友善指標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營建署、縣市政府 製表/余佳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