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改善空氣品質 研究: 每年可救210萬人

連結 資料來源

改善空氣品質 研究: 每年可救210萬人
2015年06月18日

【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表示,空氣汙染,尤其是會深入肺部的細懸浮微粒(PM)每年會造成320萬人夭折。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各國改善空氣汙染到WHO建議的標準,預估每年可以減少210萬人死亡,即使是對輕度汙染的歐、美國家也有利。

細懸浮微粒汙染是每年320萬個可預防性死亡的凶手,這個數字大於愛滋病加上瘧疾的影響。WHO建議的PM2.5上限是每公升空氣中微粒含量10毫克,但全球多數人居住的環境高於這個標準,在大陸及印度部分區域,微粒值更高達100毫克。

研究團隊發現,空氣品質較差的地區,像是大陸、印度和俄羅斯等地,如果達到WHO訂的減汙目標,每年可拯救多達140萬人的生命。汙染較輕微的區域,如美國、西歐,若改善達到標準,每年可減少50多萬因汙染而夭折的生命。

研 究還顯示,受到高齡化的影響,即使空氣品質不變,許多國家的健康風險仍然會增加。高齡人口所受的空汙危險,如心臟病、中風的風險比年輕人高。如果空氣品質 未改善,印度及大陸未來15年死於空汙的人均死亡率將增加20%至30%。如果再考量人口成長,在汙染不改善的情況下死亡率還會增加。

這個研究團隊由一個環境工程小組及公共醫療研究人員組成,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型,預測戶外空氣品質改善時對人體健康問題,如心臟病、中風、肺癌有多大影響。這項研究16日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科技期刊》上。

研究團隊特別關注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這類細懸浮微粒可能引起心臟病、中風及肺部疾病如肺氣腫與肺癌。火力發電廠燃燒煤、汽車廢氣與工業排放都會產生PM2.5微粒。國民所得較低的國家則是因燒煤、柴火及其他煮飯與暖房燃燒排煙所產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