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學者︰以房養老需更多元

資料來源: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44495

學者︰以房養老需更多元
2018-11-05 06:00

少子化、超高齡社會 衍生長照需求問題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統計,老人居住宅近十年增加近二十萬宅,平均一年以兩萬宅的速度增加,凸顯老人住老宅問題;學者及房產業者都建議,應採公私合作、更多元的方式,才能解決超高齡社會下衍生的孤老宅與長照需求等問題。

根據內政部人口及住宅普查的資料,全國僅老人居住宅數在二○○九年為三十三萬五千餘宅,今年六月底已增加至五十二萬七千餘宅。依鄉鎮市區劃分,這類住宅數最高的前十名,依序為新北市板橋區、中和區、新店區、台北市大安區、新北市三重區、台北市中山區、高雄市三民區、新竹市、新北市永和區以及桃園市桃園區;其中前五名均超過一萬宅,僅住一老人的「孤老宅」宅數破萬的行政區則僅有板橋。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表示,大台北都會區「老人住老宅」的現況,也是目前都更推不動的原因之一,多數老屋主擔心都更曠日廢時,乾脆不參與。他指出,其實都更並非唯一途徑,也可以透過整建維護,在老宅社區允許的情況下,架設無障礙設施或是增加方便老人生活的設施,讓老人能夠住得安全及擁有便利的環境。

而從「孤老宅」的數量看「以房養老」,張金鶚認為潛在商機的確不小,不過,住在「孤老宅」的老人並非個個缺錢,甚至還有子女等著繼承房屋產權等問題。

他認為,現行台灣的「以房養老」專案貸款成數都偏低,頂多五至六成,對於老屋主來說,能運用的金錢有限,因此建議可以採取多元方式進行,例如引入壽險業者,透過「售後回租」模式,讓老人能以付租金的方式在自宅養老,又能實際拿到房屋的全額價值;此外,也可透過與公益照料團體合作,以捐贈房屋的模式換取公益團體對老屋主的老年照護,如此多元的選擇,應該可加速推動「以房養老」的普及。


公私合作 活化不動產資源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也指出,在台灣少子化、超高齡社會,再加上晚婚、晚生、結婚數漸少、高離婚率的多重特殊現象下,孤老宅的問題只會持續惡化,而所衍生的長照等社會福利需求,需要透過多元的政策來解決,因此應該公私合作,推動「青銀共居」、「以房養老」、「社會住宅」、「智慧城鄉」等可以開啟不動產資源活化的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