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資料來源
黃斑部病變分乾濕、致失明!醫:每天1顆蛋預防
早安健康
護眼達人陳瑩山醫師2018年4月27日 下午1:00
【早安健康/護眼達人陳瑩山醫師】現代人對於「黃斑部病變」這名詞並不陌生,但大家可知道,黃斑部病變其實不是全部一樣,還分成乾性和濕性,濕性黃斑部病變比起乾性更危險,因為不僅對視力影響更鉅,還有可能造成失明。
究竟黃斑部病變怎麼區分乾性和濕性?
主要是依照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來區分為兩種類型。
乾性黃斑部病變並未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通常較為穩定,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可能因脈絡膜新生血管產生黃斑部水腫,出血等現象,造成視力嚴重減退甚至失明。不過要注意的是,乾性黃斑部病變久了仍有惡化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可能。
當眼睛受到光線的慢性傷害,視網膜與脈絡膜間的色素性上層上皮層(RPE)會逐漸產生硬化的沉積物,這種隱藏在組織間的脂蛋白節結結,就稱「隱結」,而「隱結」的形成,就表示傷害已進行到「乾性黃斑部病變」。
而當黃斑部病變嚴重時,功能不良的間膜將無法阻止脈絡膜的血管向視網膜增生,由脈絡膜向視網膜增生的血管,就是所謂的「脈絡膜新生血管」,這種血管管腔組織不良,除了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外,也不易阻擋血管中水液滲出,會造成黃斑部水腫;
另外也無法阻止脂肪蛋白質溢出的滲出物,眼底會呈現濕濕有水氣的變化,稱為「濕性黃斑部病變」。
濕性黃斑部病變為什麼更危險?如何預防?下一頁醫師告訴您。
濕性黃斑部病變之所以嚴重,是因為當脈絡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患者會發現眼睛正中央有暗影遮住視線,想看什麼就看不到什麼,同時會因為出血而造成急性視力下降,甚至造成失明。
濕性黃斑部病變約佔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10%,這類黃斑部病變是西方世界55歲以上人口失明的首要原因,濕性黃斑部病變脈絡膜新生血管不加以治療,病程會逐漸變壞,預後非常不好,會顯著而嚴重的衝擊病患的生活品質。
黃斑部病變不一定會有脈絡膜新生血管生成,但形成新生血管時,殘酷的事實是其自然病程大多數都會失明。
乾性或濕性黃斑部病變,治療的方式及預後都不同,因此臨床上針對黃斑部病變檢查,重點就在於確認是否有脈絡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若檢查出來確定有新生血管,還可檢測其所在位置及面積大小。
在治療上,乾性大多口服抗氧化劑及多吃含有大量維生素的食物;濕性則要趕快進行外科治療積極性的治療,使新生血管萎縮,確保它不會出血。
對於已做治療的病患,切記要定期三個月或半年重覆檢查的步驟,確認新生血管對於治療的反應,究竟是完全反應或僅為部份有反應。除此之外,新生血管對於治療就算有療效,有時時間日久也會復發,所以檢查的目的也就在於確認沒有可能。
總之,對於黃斑部病變,預防遠重於治療,平日一定要多多補充綠色蔬菜、黃色水果,以及每天一顆蛋,增加眼內的黃斑色素;有脈絡膜新生血管的疑慮,或評估脈絡膜新生血管治療的反應時,在檢查上都要極為小心謹慎,也要抓住診斷的重點,及早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