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牙齒保健越老越重要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意味著老人人口比例日益增加,雖然國人的平均壽命已可達八十歲左右,但牙齒的平均壽命卻只有六十幾年而已,牙齒的功能除了負責美觀外,最主要為咀嚼與發音,所以一旦無牙,將影響生活品質,因沒有牙齒咀嚼造成食物攝取不均,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表示,老人常罹患一些全身性的疾病,醫師為了預防或治療血管問題,常會給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等藥,雖能降低血管阻塞的機率,但卻也造成如拔牙、牙周病手術、植牙等的術後出血機會大增。

 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環較差,傷口癒合也較慢,抵抗力差相對也容易造成感染,一旦口腔衛生不佳或其他牙齒疾患必須拔牙時,必須衡量拔牙後傷口不癒合的感染風險,但不拔牙卻也可能因為牙齒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李俊茂表示,患者如果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巴金森氏症、中風等手部運動功能障礙與失智的人,須衡量如果患者因缺牙而必須配戴活動假牙時,患者是否有能力自行取上取下,同時這類患者是否有能力做好口腔清潔及活動假牙清洗的工作,畢竟再完美的口腔治療計畫搭配不佳的口腔衛生,最後結果大多仍是失敗,雖有時看護可幫忙作口腔清潔,但門診發現大多數的口腔衛生不佳,有時會建議患者使用電動牙刷、漱口水或塗氟來降低蛀牙發生率。

 而對於因為年紀大或服用藥物導致唾液分泌降低的患者必須考量到口水的減少將造成蛀牙比例增加,口乾導致口腔黏膜容易疼痛,而活動假牙是直接壓在口腔黏膜上,所以口水減少將直接造成配戴活動假牙時疼痛機會升高、假牙穩定度降低,這類患者有時可藉由使用人工唾液來降低不適。

 李俊茂醫師提醒說,老人牙齒的咬合功能最為重要,因為其消化功能退化,若無法咬碎食物將造成食物營養無法攝取,加快老化的腳步,雖然現在能以人工植牙來解決傳統活動假牙延伸的問題,但仍需仔細評估整體身體狀況才能訂出適當治療計畫。

 (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