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選輯:發掘價值 老年展新生命力

記者林國賢╱特稿

台灣逐步進入老人化社會,尤其是雲林等農業縣市,老人人口比例已突破14%,老人照顧成為課題,但現在社會印象幾乎把老人與失能、悲悽、生病、家庭負擔劃上等號,相當不公平,間接導致了老人與社會脫節,反而不利照護工作推動。

根據內政部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壽命平均達79歲,一個老人需要被照顧的時間約為7.2年,生活起居均需有人協助的高密度照顧時間約為4.7年,也就是說國人平均到74歲都還能維持一定的自我生活管理狀態,從這個數據可以知道,大多數的老人其實是健康與自主的。

發掘「老」的生命力、優點與價值,重塑「老」的新形象,是老人照顧的新觀念,所以老人照顧並不僅僅是負擔,若能挖掘老人的價值,反而可以成為有經濟前景的產業,協會這項影像記錄,不僅是照顧老人一環,更是文化人文的傳承。

藉著影像記錄的方式,透過媒體、網路宣導,廣佈社會大眾了解,藉以降低社會歧視,提高老人社會參與力,達到「新老」社會價值的建立,讓老人可以繼續擁有發掘自我價值、追求人生夢想的權利。

老人照顧是責任,卻不會是最沉重的負擔,未來高齡者的議題絕對會從單純的照護問題,擴展到地方競爭力、經濟發展的條件,各部門應將高齡者視為資產,讓老人福利支出、老人照護,從負債變成資產,不再成為財政沉重的負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