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共享共居共餐,作夥打造幸福老後

資料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094&fullpage=true
康健雜誌228期 2017.11.01

共享共居共餐,作夥打造幸福老後

作者 : 林貞岑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人類學研究發現,職涯退休、疾病傷殘與痛失親友3大轉折,最常發生在晚年,是切斷人際與社會連結的最大主因。在台灣,獨居多、退休年齡早,缺乏連結的風險更高。譬如近三成熟齡人口(55~74歲)是未婚、離婚或喪偶的獨居人士,男女實際退休年齡為60~62歲,意謂我們將有更長的時間一個人過活。一個人可以不孤單。保持社會連結令人長壽健康,活得好,且活得有價值、有意義,近來成為高齡發展新趨勢。閨密好友老後同住、園藝愛好者一起除草種樹,讓荒蕪山林恢復生機......,從個人到環境連結,不但讓人保有獨立自主功能並減少失智及退化,且能刺激社會經濟,讓高齡社會變得活躍。且看荷蘭、新加坡、日本及台灣如何創造連結,用群體力量打造幸福社會。

黑T恤牛仔褲、小平頭,帶著靦腆笑容的23歲荷蘭青年亨德里克(Mark Hendrik)每週固定陪伴80多歲的奶奶用餐,有次奶奶拉著他的手幽幽地說:「你來之前,我已經3天沒和人說話了。」奶奶以前朋友很多,現在卻孤伶伶一人,念大學的他這才發現,孤單長輩其實並不少;而身旁年輕朋友離鄉念書、少下廚,也想念家常媽媽味。



為了串聯兩代孤單的靈魂,2015年他帶領同學及七、八十歲的長輩們成立非營利組織「阿嬤快閃廚房(Oma's Pop-up)」,祖孫合作,不定時出現在城市閒置空間改裝成的臨時餐廳,或接受企業包場外燴,提供午或晚餐,包括3道傳統荷蘭料理如肉丸等。

每當掌廚的爺爺、奶奶現身聚餐會場,總引發大家驚喜,彼此熱烈交談、氣氛融洽。不良於行的奶奶為了掌杓煮菜,積極訓練自己站立、擺脫輪椅,因為重新與人接觸,臉上也有了笑容。

共享、共居、共餐......,「做夥」成了高齡發展新趨勢。

在歐洲,年輕人和年長者同住正夯;在日本,流行熟齡女性好友相約共住;台灣則有超過200個社區共餐據點,讓獨居長輩走出家門,跟社區居民一起吃飯、互動。

不論年紀多大,持續保持社會連結,能令人心靈滿足並感到快樂,也較少生病。

現象1:熟齡單身人口(未婚、離婚、喪偶)已突破140萬人,且每年以7~8萬人的高速增加
資料來源:內政部 整理:陳俊辰
連結,凍齡的祕密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長輩感受到社會連結度高,失能、失智及退化減少,連結是延緩老化的青春露。

美國芝加哥羅氏阿茲海默中心高齡醫學專家詹姆斯(Bryan James)的研究發現,頻繁參與社會活動的人,比起較少參與者減少43%的失能以及一半的認知功能衰退。他的另一項研究則分析1100位沒有失智的年長者,連續追蹤12年發現,頻繁參與社會活動的人,認知功能退化機率比不常參與的人少70%。

「豐富的社會資本對年長的人幫助甚多,」詹姆斯發現,社會連結能讓人維持生活基本能力,自主自立活更久。且社會連結更強的影響是,賦予生命獨特意義與價值,「擁有強烈目標的人比較不會憂鬱、精神緊張或得到阿茲海默症,」他下結論說。

鄰里互動良好也比較不容易生病。美國德瑞斯大學分析社會資本對高齡健康的影響,以1萬4千在美國賓州東南區的居民為受試對象,結果發現擁有較強社會資本的區域,身心狀況表現相對較好。研究負責人麥珂(Yvonne Michael)認為,「強連結是提供在地安心老化的因素,」她解釋,社會資本高表示社會連結強,較有機會提供協助,解決長輩日常生活的不便,譬如剷雪、除草等,較易找到幫手。

※ 社會資本:社會結構中,由成員的價值觀、信任、情感與規範所建立的關係網絡,這種社會網絡資源有利於增進社會凝聚力並推動經濟與永續發展。


缺乏社會互動,老得更快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的研究也發現,同樣面對老化、衰弱,頻繁參與社會連結的長者信心度及自我掌控力高,活得較好也較少抱怨。

「老化是一直失去的過程,缺乏社會連結會令人感到無助,」長期關注高齡議題的陳亮恭常聽到長輩抱怨「找不到牌搭子,懶懶的、提不起勁,」他說,老的特質是抗拒新事物、不易結交新朋友,老朋友不在了,新的牌搭子個性不和又難搞,長輩與社會互動差,很容易關在家裡走不出去,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從環境面來看,社會連結決定健康、活動量、生活壓力、生活滿意度及財務等,是建構友善高齡環境的重要因素。

偏偏年紀愈長,愈容易跟社會失去連結。

根據丹麥、芬蘭、瑞典、荷蘭4個歐洲國家進行人類學研究的結果發現,職涯退休、疾病傷殘與痛失摯愛(離婚、患病或死亡)3大轉折最常發生在晚年,並深刻影響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連結互動方式。

在台灣,獨居多、退休年齡早,缺乏連結的風險更高。譬如近三成熟齡人口(55~74歲)是未婚、離婚或喪偶的獨居人士,男、女實際退休年齡介於60~62歲,意謂我們將有更長的時間,一個人過活。

如果缺乏支持,有些人會完全失去社交生活,失去興趣、親密、關懷、互助及尊嚴,「這些都是人類無法離群索居的關鍵因素,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群聚動物,」莎賓納.維德伍(Sabine Wildevuur)等6位來自歐洲科技與老化領域相關專家在《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一書中指出。

以腦科學來看,長期脫離社會參與、不與鄰居互動來往,大腦前額葉掌管情緒的功能降低,易導致精神健康差,壓力及孤獨感受高、幸福度低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胡海國說。

現象2:台灣熟齡族少參加活動、不常和親友見面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1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成果報告」,上圖統計對象為58歲以上中高齡者。 整理:陳俊辰

國民幸福,仰賴和諧社會關係

人與人和諧共處,良好的社會關係是個人身心健康基礎。

「這是一個國民幸福議題,」長期研究社會資本與幸福感,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黃源協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幸福報告書》指出,社區信任攸關身心健康,社會連結支持度愈高,社會愈快樂。活躍的社會連結能令人覺得被需要,產生參與感及歸屬感,並能參與付出,創造社會資本,活絡人際網絡,彌平世代衝突。

譬如在日本,男性平時埋首於工作,無暇參與家庭及社區活動,也很少培養個人興趣,退休後幾乎與社會隔絕,「因為沒有名片,不敢跟人社交互動,甚至連社區的銀髮就業中心也不敢去,」日本內閣官房健康醫療戰略室次長江崎禎英接受《康健》專訪時,提到日本的特有現象。

反而去海外留學的人,以半志工性質教小朋友課後英文,因為被感謝而重新找回人生價值。
創新連結,打造老後自主、促進經濟活躍

創新連結,讓年長者的價值被看見,銀勢力成為活化社會的強大動能。

《創造連結》指出,年長並不意謂失去生產力、斷了與社會的連結,利用創新設計能促進連結感,幫助長輩適應轉折期,學會新的自我角色。並且能順著個人經驗或興趣發展,找到更適合的社會網絡,並在其中獨立自主、悠然生活著。

在新加坡,企業主動提供「退休後生涯規劃」課程,由人力資源專家帶領即將退休的人深度思考:哪些是你生命中的重要選項?退休後想花多少時間經營?你的專長可為企業、社會提供什麼資源?「想辦法延長勞動力,但是在勞資雙方都可接受的情況下,」新加坡銀泉社會企業創辦人林海倫(Helen Lim)多年來參與國家退休人力規劃,她提到,新加坡也面臨人口老化、勞動人力不足等問題,以她多年的人資經驗發現,企業應該從更多元的角度思考回聘退休員工,不是保留同樣工作但減薪一半,而是雙方好好坐下討論包括彈性工時、工作內容等,善用資深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可能性。退休人士受到肯定、能夠自己賺錢,也比較願意花錢,帶動社會經濟活絡。

即使長輩不良於行、生活上需要人照顧,也要維持人的基本價值及尊嚴。「人會退縮,是因為沒有社會價值,」陳亮恭舉歐洲國家為例,目前許多長照政策已改成現金支付,付給長輩而非提供服務者,讓長輩可以自己選擇所需要的服務,「手心向下而不是手心向上,」他精確比喻說,沒有人喜歡被施捨的感覺。

甚且,這群55歲以上、被稱為「橘世代」的族群,與往常的長輩樣貌大不同,他們學歷高、經濟無虞、較能為自己而活,創造與眾不同的新連結。

譬如為了跟人接觸,願意花時間打扮自己,則是日本最近很夯的高齡「美麗」商機。

「想要變漂亮,就會變健康,」江崎禎英提到,日本目前很流行女性結伴同住,一起旅行、一起變漂亮、一起消費,想辦法把錢留給懷抱共同想法的人,而非子女。

也有人參加健身房練肌肉讓自己體態更好、動作敏捷;或積極參加婚友社結交朋友或找伴等,日本高齡社會研究權威村田裕之認為,能夠解決高齡人士心裡的孤單不安、渴望連結,是未來的銀髮新商機。

另外,重回土地田園、自耕自足,找回人與自然的連結,是另一種選擇。「只要跟人有關係,就可以過著安心的日子,」提倡「里山經驗」的京都景觀論壇理事中村伸之接受《康健》專訪時表示,他很享受退休後能跟不同的人一起復育山林,未來希望能夠在藝術大學裡種花、植樹,完全義工性質,只要學生邀請他看個人表演或展覽,就會覺得老後人生幸福滿足。
滿足更高層次需求,才可能創造幸福商機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兩岸重要城市樂齡消費者調查」,已連續4年於大台北地區、台中及中國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城市隨機街訪50~75歲民眾,結果也發現同樣狀況。「台灣產業無法掌握高齡需求,只是看表面或刻板解讀,」工研院IEK健康照護服務與消費者行為研究部經理張舜翔說,目前台灣對於這群人的生活樣貌缺乏理解,提供服務或設計太過狹隘,只能滿足基本需求,卻忘了長輩對於自尊及自我滿足的渴盼。

譬如調查發現高齡人士生活豐富,很多事要忙,不再把運動當成預防保健,而視為自我成就及社交。他舉例像許多長輩愛學攝影,上山下海拍照都帶著家眷孫子女同行,很大的原因是可以團體分享、自我滿足,獲得很大成就感。

如何找出長輩的內在需求,讓他們活得獨立、自主且快樂?這是高齡產業的挑戰,也是你我可能面對的未來。

現象3:台灣人早早就退出職場,比韓國人足足早10年資料來源:勞動部 整理:陳俊辰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康健十一月號《心的柔軟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