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重聽患者聽不見警訊 恐危及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1130/2654076

重聽患者聽不見警訊 恐危及生命安全
記者林雁茹/台北報導2017/11/30 17:36

家有重聽患者,最常遇到的困擾就是對話雞同鴨講,還很容易因為說話聲音提高分貝而被別人誤以為在吵架。但家屬最擔心的,其實是重聽患者生活中隨時曝露在潛藏危機中,令人提心吊膽。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重聽不再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多。門診中最常到重聽患者,不僅對自身的病情沒有太多瞭解,甚至不覺得自己是重聽,也認為重聽是正常老化的現象,不是生病。現代人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因攝取太多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使血管阻塞、血液無法順暢流通,造成內耳組織貧血是因營養不足而組織壞死甚至神經萎縮,這些都可能引起重聽、耳鳴,造成身體不適以外,更常見的問題是,因為聽力衰退,更無法判斷聲音的方向,造成生活上的危險。


在門診實例中,就曾有過青壯年男子有重聽而不自覺,在煮開水時,一直沒有聽見水壺笛音響起,反而是鄰居聽到笛音連忙前來關切,才發現水壺都已經煮得火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火災。平日重聽患者走在路上時,也可能因聽不見喇叭聲及引擎聲,降低警覺性,更容易導致車禍。李宏信表示,這些都是重聽患者潛藏在生活周遭的危險,除了影響健康,生活更無法與家人或朋友溝通,造成灰色般的生活,對生命安全更是造成威脅,必須要提高警覺並重視身體的警訊。

事實上,重聽雖然不是立即致命的疾病,卻隱藏了許多健康危機及重大疾病之前兆,除了血液無法順暢流通之外,更有可能伴隨著聽力受損,若錯過黃金治療時期,還可能造成失聰等症狀。李宏信強調,只要能在聽力減弱初期,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聽力幾乎可以恢復與正常人一樣,因此重聽是可以醫治的,聽力是有機會可以挽回。重聽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三:(一)是使用清血的藥物,打通內耳血路;(二)給予神經活化營養劑,使受損傷的內耳神經再生,而恢復功能;(三)以藥物阻止血管過度收縮,避免內耳缺血而無法吸收營養,而持續破壞神經,而聽力越來越下降,由輕度聽力減退漸漸變成重聽而終於變成完全重聽而失聰,這是很惋惜的事情。

李宏信說明,這些治療方式可視患者病情多管齊下,皆能有所改善,但最重要的是,無論症狀是否減輕,都應該配合醫囑,把醫師開的藥物吃完,千萬不能自行停藥,以免前功盡棄,失去治療的先機。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也提醒,重聽患者最需要的是改變生活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及焦慮,配合飲食控管,少油、少鹽,防止血管硬化阻塞。同時補充活化神經的營養劑,規律的生活型態,放鬆心情配合醫囑,均對聽力改善有所幫助,不讓重聽成為健康隱憂危及生命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