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40231

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2024-11-06 00:00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2022年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退休

許多民眾65歲仍「退而不休」,是否延長法定退休年齡與老人定義,備受討論。國衛院論壇「法定老年級退休年齡之探討」,由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古允文擔任議題召集人,今日發表成果,學者認為以年齡作為是否退休依據,恐是年齡歧視,建議以積極福利鼓勵長者持續貢獻社會。

為討論該議題,國衛院論壇邀集社會學、高齡醫學、高齡心理學、老人福利聯盟、勞動陣線等各界專家舉行多次會議。古允文表示,議題委員原先預計提出延後退休年齡至67歲的政策建言,但論證過程中,在法制面、長者心理層面與社會福利制度方面,均遭遇難處。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6

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失智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經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1/4的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而社交孤立對健康的損害不亞於吸煙和肥胖。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的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且會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目前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甚至是世界衛生組織皆成立委員會統籌研議相關對策;其中,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2537

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楊寧茵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11-05

談到台灣的長照和歐美國家的不同與差距,有一個迷思深植人心:數據顯示台灣人死前的平均臥床時間是8-10年,但北歐國家只有兩個星期。

這段話的前半段是對的,但後半段卻是一個太過簡約又以訛傳訛的結果。這段話據了解最早的「出處」是媒體強調芬蘭公共政策的「目標」是「讓人在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生活」,但這個目標卻被台灣其他媒體下標簡化成了「事實」,還讓許多人深信不移。

事實上北歐人的臥床時間也相當高,和台灣不相上下,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要喊出聽起來「相對激進」的目標,這也表達他們下了決心要改善,並用盡方法循序漸進去達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廣全民運動,讓運動的可能性無處不在,也鼓勵長輩挑戰自我、充分鍛鍊自己的體能。

新聞選輯: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7861717-7689-434d-8f4f-74e5f9a1e74e

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2024/11/06 17:00
文|財訊新聞中心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各項長照課題迎面襲來。為此,衛福部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已在今年7月1日路,可說是跨出串聯長照與醫療的一大步。未來,會有更多長者能在最熟悉溫暖的家中,接受醫院住院等級的在宅急症照護服務。

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在家住院也安心」專題,全面檢視該政策的施行目的與成效,同時透過案例的分享,讓大眾認識新興的照護模式,以及政府提供的資源。

今年7月,賴清德總統在亞東醫院的記者會上,分享一段回憶。過去他擔任住院醫師時,會到社區義診,鄉下的老先生、老太太臥病已久,要出門不容易,除了交通,經常是「要把門拆掉」才有辦法出門;當時他就在想,「一定要來醫院嗎?」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老年衰弱症」恐致長者失能! 醫示警:肌肉減少風險更高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3271

「老年衰弱症」恐致長者失能! 醫示警:肌肉減少風險更高
2024-10-27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醫院常見有些老年病患,體格偏瘦但看似健康但尚能自我照顧,只是行動稍慢,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一週後,竟喪失走路能力,甚至只能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全程照顧,這就是典型的「衰弱」。這樣的老人其身體狀況處於危險邊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衰弱症」老年人 與生心理、社會經濟有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葉孟奇說,臨床上發現,有「衰弱症」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及社會資源使用,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甚至高達三至五倍。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是多重的,無法以單一問題來解釋,可以分為內在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例如老化、生理、心理狀態、多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例如社會、經濟、環境等。內在及外在因子會彼此交互作用而誘發並促使衰弱的發生。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高齡化有解?長照機構需打破收費限制 讓整體變得更完善 先有人力再求品質 │【今周最前線】


影片:https://youtu.be/kK6qnQclE8o?si=tyO6PBOkhuTxnwt9

高齡化有解?長照機構需打破收費限制 讓整體變得更完善 先有人力再求品質 │【今周最前線】
20241024│三立新聞台
三立LIVE新聞

新聞選輯:白天捆輪椅、夜間綁床上…誰讓失智老人活在人間煉獄?台灣面對高齡社會準備好了嗎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023701148-431003

白天捆輪椅、夜間綁床上…誰讓失智老人活在人間煉獄?台灣面對高齡社會準備好了嗎
2024.10.23
14:27

根據衛福部今年出爐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30年後,台灣失智者估破90萬大關,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將逼近12%。

超高齡社會迎面而來,不可逆的失智症也如同遺忘海嘯,衝擊台灣的未來。

然而,真相卻是,在機構裡,失智長輩被約束、被綁在床上、輪椅,而愈綁,他們忘得愈快,最終再也回不到原本的日常。

「這附近有隻流浪狗,牠被主人載到鄉下遺棄了。」一位長照住宿型機構的護理長嘆道:「現在見到汽車、行人,牠就會沿著道路追著狂吠……。」

他的話頭戛然而止,思考了幾秒鐘才又開口,「狗都如此了,牠知道自己被遺棄了,更何況在機構裡的老人家。」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人口結構拉警報 情況惡化 2070年每一位青壯年須扶養一名老人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9/8299265

人口結構拉警報 情況惡化 2070年每一位青壯年須扶養一名老人
00:002024/10/18 00:18:00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結構拉警報,國發會昨(17)日發布最新人口推估,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較今年減少三成六,且扶養壓力沉重,屆時每一位青壯年人口即須扶養一名老年人。

國發會每兩年發布一次人口推估,據最新推估結果,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紅利(指15至64歲工作人口比例占逾總人口三分之二,且撫養比低於50%)將於2028年結束。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2025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增長、年輕勞動力短缺⋯企業如何因應?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6891

2025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增長、年輕勞動力短缺⋯企業如何因應?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4.10.14

摘要
  •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2025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數20%,代表每5個台灣人,就有1位是老年人口 。
  • 因整體醫療水準提升、平均壽命延長,以及政府鼓勵銀髮族就業,使中高齡勞動力在2024年明顯成長。
  • 面對勞動力老化,企業需走向自動化,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或設備;同時,改變「非年輕人不用」的思維,調整招聘策略,並為此形塑新的職場倫理。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明年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主計總處數據顯示,銀髮勞動力持續以高於5%的速度快速成長,勞動力正往65歲以上傾斜,儘管台灣勞動老化警鐘響起,學者直言,政府、企業準備度仍不足。

國發會將於17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出生數下修情況、對勞動力的影響是外界矚目重點。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人口結構問題沉痾已久,但今年面臨迫在眉睫危機,首先,2024年接近尾聲,2025年將會迎來「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經達20%,每5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台灣自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轉為超高齡社會,竟只花7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