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新聞選輯:高齡者開車「煞車踩成油門」原因在這!五狀況該避免駕駛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2/7426846

高齡者開車「煞車踩成油門」原因在這!五狀況該避免駕駛
2023-09-10 09:3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日本

相對於一般駕駛,高齡者開車事故風險高。日本警察廳統計,2022年汽機車造成的死亡事故中,有16.7%是75歲以上老年駕駛所造成的。這其中又有28%的老年人,是因為操作不適而產生交通事故。因此銀髮族在開車前,可能要多注意一些地方,以免意外產生。

根據日本媒體「日刊SPA!」報導,很多高齡駕駛常發生事故,都是肇因於想踩煞車時,卻不慎踩成油門,結果反讓車子爆衝。這是因為人到年老之後,身體會變得比年輕時還僵硬,因此在踩踏板的動作時,容易出現「踩到的位置和過往習慣位置不同」的狀況,結果釀成災情。

因此,高齡者如果一定要開車,可以先在駕駛之前,伸展自己的髖關節和雙腳,活絡自己的血液循環,讓身體不會那麼僵硬,並且測試伸腳的感覺,瞭解大概會踩在那個位置上。

新聞選輯:在家觀察5徵兆,爸媽恐罹患「肌少症」!

連結 資料來源

在家觀察5徵兆,爸媽恐罹患「肌少症」!
2023年9月8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吳婉華 營養師

臺灣人口老化嚴重,近年人數急速增長,已經突破400萬,預估將來每5人中就有1人是長者,形成「超高齡社會」。這引發社會重視如何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和減輕照顧者負擔的問題。

近年來,臺灣的人口結構有快速老化的趨勢。截至民國111年8月底,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了400餘萬人。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預計到114年,臺灣將出現每5人中就有1人是長者的情況,這將使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臺灣正式宣告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老化已經成為臺灣社會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維護年長者的生活品質,以及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是目前政府努力的重要目標。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的肌肉量會逐漸流失。若沒有保持持續運動的習慣,這種情況可能逐漸演變為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因老化所引起的肌肉質與量的減少。2010 年歐盟肌少症工作小組提出肌少症的診斷標準,包括肌肉質量減少,加上肌力減弱或行動能力變差兩者之一。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百歲孤寂 ─憂鬱篇/獨老孤單 高齡憂鬱就醫率低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459193

百歲孤寂 ─憂鬱篇/獨老孤單 高齡憂鬱就醫率低
2023-09-23 04:13 聯合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挑戰與任務,在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論點裡,晚年期的任務在於整合生命、找到生命的意義感,若做不到,則會帶來悲觀絕望的感受。然而老年人的心理議題以及需求,是各生命階段中最被忽略的一段,許多憂鬱長者身心困在疾病中,最後選擇自我了斷、寂寞離世。面對比率高、人數也一直攀升的老年自殺,社會該如何因應?

「退休」讓你想到什麼樣的畫面?已經卸下人生重責、含飴弄孫享清福?

據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民國一百年是八○七人,一一一年時攀升到一一三八人。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一○一年時是廿七萬人,一一○年攀升到四十八萬人。

年老後比年輕時更容易出現社會關係孤立、經濟貧窮、配偶離世、身體病痛等問題,這使得國內六十五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十年間也明顯攀升。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夢想「天天睡到自然醒」,退休才3天竟焦慮大爆發…醫盤點高齡就業「這些好處」:利大於弊

資料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309200035

夢想「天天睡到自然醒」,退休才3天竟焦慮大爆發…醫盤點高齡就業「這些好處」:利大於弊
撰文 |郭美懿

日期 |2023年09月20日

據國衛院研究,台灣中高齡族群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大約每6位中高齡者即有1位患憂鬱症,歸咎原因除了衰老病痛、親友離世、子女關係疏離等原因,退休後生活沒有重心,也容易使人憂鬱、退化。

職場上競爭鑽營、為工作苦惱,甚至失眠、焦慮、恐慌,退休後壓力不復存在,不是一切都該迎刃而解、無憂無病?為什麼退休這道「解憂藥方」,反而成了許多人致鬱的病因?

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大約每6位中高齡者即有1位患憂鬱症。衛福部2022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較2021年成長2.9%,創下歷年新高,熟齡者已成為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同時也是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的莊宜芳指出,年齡本來就是自殺的危險因子,特別高齡、男性、獨居者,更是高危險群。高齡者罹患憂鬱症的原因很多,包括身體病變、親友離世、子女關係疏離、生活沒有重心等;另一方面,退休失去社交網絡,不再扮演經濟支柱,也可能讓熟齡族覺得活著沒有意義、人生失去價值等。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孤獨感是可以排除的!老年人做到4招,可降低認知症風險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105155


孤獨感是可以排除的!老年人做到4招,可降低認知症風險
【專家觀點】
伊佳奇
2023-08-31

美國公共衛生署長莫西(Vivek Murthy)日前宣布,將孤獨認定為公共衛生流行病,並稱美國普遍存在的孤獨所造成的健康風險,與每天吸15支香菸一樣致命,每年並給醫療衛生產業造成數10億美元損失。

孤獨感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普遍存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根據穆爾蒂辦公室發布的《我們的孤獨與隔絕流行病》(Our Epidemic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報告,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表示曾經歷過孤獨。美國國家孤獨熱線(National Loneliness Hotline)的調查,美國有超過60%的成年人會經歷孤獨感。而根據英國紅十字會(British Red Cross)的報告,九成英國人都會經歷孤獨感。
孤獨感恐帶來中風、心臟病、認知症等多項健康危害

研究還發現,孤獨感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因為老年人更容易面臨身體狀況、喪偶、孩子離開等多種社交障礙。儘管孤獨感是普遍的情感,但長期的孤獨感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健康問題。

然而,如果孤獨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長期的孤獨感會增加許多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認知症。孤獨感可能會導致神經元死亡和炎症反應,從而增加認知症的風險。《我們的孤獨與隔絕流行病》報告顯示,寂寞會直接衝擊健康,寂寞的人比正常人罹患心臟疾病的比率高29%,中風的機率增加32%,認知症的可能性更多出50%。

新聞選輯:醫療現場專欄|如何避免長輩出院後,身體快速退化?出院照顧注意3件事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7158

醫療現場專欄|如何避免長輩出院後,身體快速退化?出院照顧注意3件事


張凱評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3-08-30

90歲的S奶奶有失智症已經好幾年了,雖然還可以跟家⼈有簡單的⽇常對話,但是坐在椅⼦上和躺在床上的時間愈來愈多,腳沒有太多⼒氣下床,去廁所也需要⼈家攙扶。

原本都是家⼈輪流回來陪S奶奶⼀陣⼦,但是這⼀年體⼒⼜更差⼀些,⼤家不放⼼,請了印尼的Yuri在家照顧,Yuri很認真負責,中⽂也講得不錯,住在公寓⼆樓的S奶奶和Yuri兩個⼀起住,兒⼦女兒上班繁忙,但是下班和假⽇都會抽空回來陪媽媽,天氣好的時候,⼤家也會⼀起攙扶S奶奶出⾨去公園曬曬太陽。

過完年後,S奶奶吃東⻄開始更困難,家⼈在猶豫要怎麼處理的時候,S奶奶就因為發燒、嗆咳,緊急叫119送往醫院急診,發現是吸入性肺炎⽽住院⼀個⽉。

終於,住院⼀個⽉後醫院說S奶奶可以出院了,但是看來精神很不好,要出院時護理師說S奶奶在醫院都很激動、⽇夜顛倒睡不好,⽽且都沒有⼒氣⼀整天躺在床上,有的時候還會⼤吼⼤叫,所以開的藥要回去記得吃。

新聞選輯:給認知症照護者》請先學會照顧好自己,這樣做擺脫無力感、照護倦怠


資料來源: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105156

給認知症照護者》請先學會照顧好自己,這樣做擺脫無力感、照護倦怠
【專家觀點】
伊佳奇
2023-08-30
認知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腦部退化疾病,會導致記憶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認知功能的下降,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

照顧認知症患者通常是一個長期的挑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感的影響會逐漸累積,就像堆雪球一樣,愈來愈大。可能會面臨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照顧壓力與責任,這壓力與責任也隨著患者退化程度而加大,從心理增加到生理,產生更多身體、基本生理照護上需求。

家有認知症患者是場長期挑戰,照護者請先學會照顧好自己

認知症照護是一條不歸路,隨著認知功能及身體生理的退化,照護的需求隨之轉變,往往用盡腦力與精力,順利的度過今天的挑戰,明天接著而來可能又是一個新的挑戰,當照護者的身體感到不適時,當照護者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他們的病情仍在退化時,照護者覺得什麼也改變不了,心中出現無力感與挫折。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與眼見疾病不可逆帶來的挫敗感會給心靈帶來極大的創傷。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新聞選輯:適合銀髮族必備保險:小額終老保險,低保費、高承保年齡及寬鬆核保

資料來源:https://pension.tw/eldly-tiny-insurance/

適合銀髮族必備保險:小額終老保險,低保費、高承保年齡及寬鬆核保
2023 年 8 月 24 日退休金試算專家

因人口老化及少子化,政府推出「小額終老保險」提供高齡者基本保障,減輕家屬負擔。此保險於2017年2月推出,特點為低保費、高承保年齡及寬鬆核保。

與一般壽險不同,小額終老保險投保年齡上限為84歲,不需體檢,但有保額上限70萬元。若投保後3年內身故或失能,給付為應繳保費的1.025倍。適合對象為高齡者、預算有限者或想加強保障者。年輕人可考慮其他更全面的保障如長照險或癌症險

小額終老保險是什麼?

小額終老保險於2017年2月推出,是由政府推動的政策型壽險。小額終老保險和一般壽險不太相同,它的保費更低、承保年齡更高、核保條件也較為寬鬆,因此逐漸成為高齡者投保的熱門保險之一。

舉例來說,目前市售的一般壽險保單的投保年齡上限大多為65歲,在投保時被保險人可能會需要先進行體檢,保險公司會因為你的體況選擇拒保,或是要增加保費。

民國110年統計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80.86歲,遠遠超過壽險保單65歲的限制,因而小額終老保險的設計將投保年齡提高到84歲,再加上小額終老保險原則上不需要體檢,讓許多有輕微體況的高齡者也有成功投保。

新聞選輯:中高齡不懂科技?九成愛用LINE 還會發「早安影片」


資料來源:https://tech.udn.com/tech/story/123154/7386196

中高齡不懂科技?九成愛用LINE 還會發「早安影片」
2023-08-31 15:33
遠見/ 文.林讓均

百歲時代來了,你準備好了嗎?《遠見》發起「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盤點國人的準備度、應變力,找出其中的挑戰與機會!

其實,高年級生的數位能力,左右著他們的社會參與度,也成了職場連結力的檢視指標。

《遠見》發起「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詢問民眾如何評估中高齡者的高科技使用能力(例如能否主動下載智慧型手機App、自行設定或操作智慧家電),全體四成認為,中高齡者對高科技產品不熟練,認為熟練者不到25%。而且,愈年輕世代愈覺得高齡者不熟練;反之,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卻自認熟練多過於不熟練。

顯然,對中高齡的科技能力,各世代認知不同。但為何認定中高齡對科技「不熟練」?前三大原因是:中高齡者不習慣或不願使用高科技產品(70.3%);不會用,也沒人教導使用(55.7%);生活中沒有太多使用需求(37.3%)。

新聞選輯:少子、高齡雙夾擊「健康老化遙不可及!」名醫解析台灣要突破 4 大困境才有希望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293687


少子、高齡雙夾擊「健康老化遙不可及!」名醫解析台灣要突破 4 大困境才有希望
日期:2023 年 8 月 31 日 
作者:謝承恩

高齡化伴隨少子化夾擊,使得勞動人口數逐年下滑,加上心理與生理機能的衰退,害怕憂鬱、失智及失能的下半年人生,讓健康老化似乎遙不可及,老年醫學專家認為要提前做足 3 件事情,才可能突破困境。

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指出,在大會中各國對健康老化的看法不同,不過大家遵守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那就是健康老化本身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者是沒有羸弱的世界而已,含包括身心及社會的安樂。

「健康老化的不代表不生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的定義,開宗明義說,「發展並維持「生活機能」(Functional ability)的過程,而有正常的生活機能,便能夠造就幸福的老年。」

李龍騰指出,人人都會經歷經驗過健康老化的過程中,如何去創造一個環境或是機會來促進健康,使得人們每一天的生活能夠過得像他們所期待的樣子,達到「安寧處事狀態(well-being)」這才叫健康。

大家對於健康老化有自己的一把尺,直白的講說,「我怎麼樣讓自己能夠融入社會、社區,包括說心理、生理、社會和靈性功能,這幾個方面都能夠達到四大需求,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