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40231

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2024-11-06 00:00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2022年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延長退休年齡? 學者憂:恐變年齡歧視、應推積極福利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退休

許多民眾65歲仍「退而不休」,是否延長法定退休年齡與老人定義,備受討論。國衛院論壇「法定老年級退休年齡之探討」,由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古允文擔任議題召集人,今日發表成果,學者認為以年齡作為是否退休依據,恐是年齡歧視,建議以積極福利鼓勵長者持續貢獻社會。

為討論該議題,國衛院論壇邀集社會學、高齡醫學、高齡心理學、老人福利聯盟、勞動陣線等各界專家舉行多次會議。古允文表示,議題委員原先預計提出延後退休年齡至67歲的政策建言,但論證過程中,在法制面、長者心理層面與社會福利制度方面,均遭遇難處。

新聞選輯: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38846

老年憂鬱易引發假性失智 醫:「1方式」是最佳預防
2024-11-05 13:33 聯合報/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失智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經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有1/4的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而社交孤立對健康的損害不亞於吸煙和肥胖。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的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且會成為全球健康問題。

目前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甚至是世界衛生組織皆成立委員會統籌研議相關對策;其中,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

新聞選輯: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2537

銀力時代專欄|93歲爺爺天天「上班」!小鎮醫師的大夢:用社會處方取代不必要的打針吃藥


楊寧茵
銀天下
發布時間:2024-11-05

談到台灣的長照和歐美國家的不同與差距,有一個迷思深植人心:數據顯示台灣人死前的平均臥床時間是8-10年,但北歐國家只有兩個星期。

這段話的前半段是對的,但後半段卻是一個太過簡約又以訛傳訛的結果。這段話據了解最早的「出處」是媒體強調芬蘭公共政策的「目標」是「讓人在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生活」,但這個目標卻被台灣其他媒體下標簡化成了「事實」,還讓許多人深信不移。

事實上北歐人的臥床時間也相當高,和台灣不相上下,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要喊出聽起來「相對激進」的目標,這也表達他們下了決心要改善,並用盡方法循序漸進去達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廣全民運動,讓運動的可能性無處不在,也鼓勵長輩挑戰自我、充分鍛鍊自己的體能。

新聞選輯: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資料來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7861717-7689-434d-8f4f-74e5f9a1e74e

高齡化社會的新解方!在家住院 醫護病三贏
2024/11/06 17:00
文|財訊新聞中心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各項長照課題迎面襲來。為此,衛福部推出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已在今年7月1日路,可說是跨出串聯長照與醫療的一大步。未來,會有更多長者能在最熟悉溫暖的家中,接受醫院住院等級的在宅急症照護服務。

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在家住院也安心」專題,全面檢視該政策的施行目的與成效,同時透過案例的分享,讓大眾認識新興的照護模式,以及政府提供的資源。

今年7月,賴清德總統在亞東醫院的記者會上,分享一段回憶。過去他擔任住院醫師時,會到社區義診,鄉下的老先生、老太太臥病已久,要出門不容易,除了交通,經常是「要把門拆掉」才有辦法出門;當時他就在想,「一定要來醫院嗎?」